顾颉刚(1893~1980) 致陈懋恒、赵泉澄有关治学及人生自我剖白等重要信札三十通

图录号: 4426

估价RMB: 250,000-350,000

成交价RMB: 460,000(含佣金)

4426
顾颉刚(1893~1980) 致陈懋恒、赵泉澄有关治学及人生自我剖白等重要信札三十通
信笺三十通四十六页(带信封七枚)、文稿一页
1931至1969年作
出版:1. 《顾颉刚书信集 卷一》图版页,中华书局,2011年。
著录:2. 《顾颉刚日记 第二卷》P489、491,台北联经出版社,2007年。 
3. 《顾颉刚日记 第三卷》P60、77、166、214、312、501,台北联经出版社,2007年。
4. 《顾颉刚日记 第四卷》P97、238,台北联经出版社,2007年。
5. 《顾颉刚日记 第七卷》P80、108、425、590、729,台北联经出版社,2007年。
6. 《顾颉刚日记 第八卷》P48、227、376、416、568,台北联经出版社,2007年。
7. 《顾颉刚日记 第九卷》P25,台北联经出版社,2007年。
8. 《顾颉刚日记 第十卷》P31、123、151、780,台北联经出版社,2007年。
9. 《顾颉刚日记 第十一卷》P151,台北联经出版社,2007年。
10. 《顾颉刚书信集 卷二》P413-416、418-420、422-429、431-435、437-442、445-447,中华书局,2011年。
说明:赵泉澄、陈懋恒夫妇上款并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其中一通为其子赵之华、赵之云上款。赵氏夫妇均为顾颉刚燕京大学时的学生。1928年,陈懋恒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历史系,成为顾颉刚的入室弟子,被顾誉为“一代才女”。顾颉刚晚年甚至希望由陈氏帮助其整理笔记,暗含托付身后文献整理之意。
此为顾颉刚信札30通46页、文稿1页,围绕治学、人生规划和感想而作,作于1931至1969年间,即陈懋恒燕大毕业以至去世,具可见顾与赵氏夫妇维持终生的师生情谊,对了解顾氏事业、交游和内心世界颇为重要。
信件均完整收录于《顾颉刚书信集》,著录于顾颉刚日记,包含集中二人最早和最晚的通信。其中一通落款“顾铭坚”,非常少见。具体有:陈懋恒、赵泉澄夫妇上款29通45页、文稿1页,赵之华、赵志云上款1通1页。其中毛笔页有35页。
信中直接提到毛主席、萧公权、王崇武、范文澜、邓之诚(文如)、谭其骧、侯外庐、聂崇岐、朱士嘉、冯家升、姚从吾、吴世昌(子臧)、李鼎声(平心)、吕叔达、曹未风、吴泽、卿汝楫、高君珊、丁君匋(大中国图书局经理)、姚绍华(中华书局总局图书馆馆长)等人,以及《禹贡半月刊》《地图底本》《清代地理沿革表》、禹贡学会申请中英庚款补助金事,整理校对《史记》《资治通鉴》《尚书》,陈著《明代倭寇考略》《春秋考异》,乃至改写吕叔达《中国上古史演义》等著述和事件。
   其中,顾颉刚民国时期所作信札均围绕陈懋恒的学业以及未来的学术规划而作,陈懋恒代表作《明代倭寇考略》《春秋考异》等均完成于此期间。1933年,因陈懋恒申请研究所奖学金失利,顾提议将《明代倭寇》“继续研究,加以修改”,可于《燕京学报》专号中发表,“则研究所之奖金额固不难于稿费中得之”,并嘱陈懋恒“学问之事,不进则退,愿益奋厉向前,勿以小挫自馁”,“以女士根底之切实,思想之缜密,但得作长期之研究,必无不成功之理”。在顾颉刚的鼓励之下,陈氏《明代倭寇考略》于1934年6月在《燕京学报》专号中发表;1934年3月4日信言“《禹贡半月刊》,今虽无足重轻,只要地图能出版,则将来可做之事尽多”,所及“地图”即《地图底本》。编绘《地图底本》是禹贡学会的一项重要工作,由顾颉刚、郑德坤编纂,吴顺志、张颐年绘制,谭其骧校订,1933年3月开始,至1934年4月完成39幅,顾颉刚当时以为此地图很快即能出版,因此在信中颇为乐观地说到“只要地图能出版,则将来可做之事尽多”。然而经谭其骧审定之后,至年底时能够付印的仅12幅;1936年7月9日致赵泉澄信提及禹贡学会申请中英庚款补助金事。此时正是禹贡学会成立不久,赵泉澄、冯家升均为学会专业研究员,顾颉刚向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申请补助,作为学会设置各项工作人员以及开展工作之用,后共得补助款一万五千元。
新中国成立后信札则著重记录顾颉刚一边努力适应新社会,一边努力做学问的竭蹶历程,含内心独白——“刚自幼脱离现实,无政治兴趣。不幸强敌见侵,激于义愤,颇有请缨之志,而认识不真,误入歧途,致有不磨之玷。解放后自分安于落伍,但求有以餬口,而政府念其微技,招之入都。北京政治空气浓厚,不许安心业务,欲从事马列主义,则年事已长,前读后忘,加以人事横集,迄不得定为日课,苦痛既甚,疾病随之”“所憾者,一生遭遇过于动荡,所研究之若干问题,或有稿而未写定,或但蕴蓄于心而未写出,有似蚕之未作茧,不愿赍志以没耳”。
1954年,顾颉刚被调往北京,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担任毛泽东交办的《资治通鉴》点校工作的总校工作。1955年8月23日在信中说“为了薪水不够开支,不得不挤出时间做些业余的工作,因此接受了中华书局的约,替他们标点《史记三家注》,并加以校勘”。经济困窘,又工作繁忙,日日开会发言,顿感疲惫不堪,顾氏在信中向陈氏抱怨,“这样穷、忙、病三位一体的生活,我实在过不下去,但既在组织,又怎可脱离!因此,只得咬紧了牙齿苦撑下去”。
到1958年4月再给陈氏信中,顾氏态度已然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谓“生当此日,必应整齐步伐,以同登社会主义大道,否则便为时代所淘汰,无幸免之道也”“特我辈自旧社会来,不能无旧社会之习气,非施改革则步伐不齐,是以不惜用严厉之手段以为教育”。建国初期因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转变,以及世态炎凉的巨大落差感,加之繁忙的工作,一度萌生的“隐居思想”因身处 “只能促进,不能促退” 现今社会皆成“幻念耳”。
但当运动更进一步时,顾氏已经开始敏感地感受到此次运动不同之前的影响力。1965年1月21日信中提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之下,空气已变,个人工作已不当谈”,并预言“此运动须绵延七年,刚宿稿恐已不能及身正定,在此大时代中正不必琐琐为个人考虑也”。
但无论其政治态度如何转变,在学术研究上,顾氏依然秉持一贯以来的态度,校注《资治通鉴》,整理《史记》《尚书》等工作紧步进行,并邀请陈氏改写吕叔达“中国通史演义”,将原稿中上古部分10万字扩写为《中国上古史演义》20万字,交大中国图书局出版,该书成为建国以后陈氏的代表作,后多次再版。
GU JIEGANG IMPORTANT AUTOGRAPH LETTERS SIGNED TO CHEN MAOHENG AND ZHAO QUANCHENG ABOUT ACADEMIC RESEARCH, INTROSPECTION, ETC.
Forty-six pages of letter and one page of manuscript
Dated 1931-1969
Illustrated: 1. Correspondences of Gu Jiegang, vol.1, plate,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11
Literature: 2. Diaries of Gu Jiegang, vol.2, P489 & 491, Linking Publishing Co., Ltd., Taipei, 2007
3. Diaries of Gu Jiegang, vol.3, pp. 60, 77, 166, 214, 312 & 501, Linking Publishing Co., Ltd., Taipei, 2007
4. Diaries of Gu Jiegang, vol.4, pp. 97 & 238, Linking Publishing Co., Ltd., Taipei, 2007
5. Diaries of Gu Jiegang, vol.7, pp. 80, 108, 425, 590 & 729, Linking Publishing Co., Ltd., Taipei, 2007
6. Diaries of Gu Jiegang, vol.8, pp. 48, 227, 376, 416 & 568, Linking Publishing Co., Ltd., Taipei, 2007
7. Diaries of Gu Jiegang, vol.9, p. 25, Linking Publishing Co., Ltd., Taipei, 2007
8. Diaries of Gu Jiegang, vol.10, pp. 31, 123, 151 & 780, Linking Publishing Co., Ltd., Taipei, 2007
9. Diaries of Gu Jiegang, vol.11, p. 151, Linking Publishing Co., Ltd., Taipei, 2007
10. Correspondences of Gu Jiegang, vol.2, pp. 413-416, 418-420, 422-429, 431-435, 437-442 & 445-447,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11
Note: Dedicated to Zhao Quancheng and Chen Maoheng.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Zhao Quancheng and Chen Maoheng, and provided by their family.
约A4(大多数)  
RMB: 250,000-350,000
作者简介: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诚吾,号铭坚,笔名颉刚、余毅、桂姜园等,室名晚成堂等,江苏吴县人,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教授。解放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研究员、中国史学会理事等职。
上款简介:赵之云(1941~ ),上海围棋名手、围棋史学家,1962年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四段棋手之一。后从事《围棋》月刊编辑、写作和围棋史研究工作。先后编著撰写了围棋专著《围棋实战指南》《围棋词典》等论著。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