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世最全黄山全景图 寄尘法师(?~1800)  黄山一百五十景图卷

图录号: 233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RMB: 3,910,000(含佣金)

233
存世最全黄山全景图 寄尘法师(?~1800)  黄山一百五十景图卷
设色绢本 手卷
款识:寄尘。
钤印:寄尘尘寄(朱)
签条:安徽省黄山全图。
即将出版:《新安艺舟》第十三期,安徽美术出版社,2024年7月。
说明:本卷乾隆时期《黄山全图》为市场仅见全景式黄山图卷,图绘黄山一百五十景,是现存最长最全,囊括实景数目最多的黄山胜景图卷。全卷景点的铺展从“汤池”、“祥符寺”、“慈光寺“起,至“云谷寺”止,绕黄山一周,几乎将全部黄山实景以鸟瞰视角的平铺展开,所有的景点精心组合在一幅画卷中,浩浩汤汤,实为壮观。包首上有清代老签条,上书“安徽省黄山全图”。安徽省的名称来源于清朝康熙六年(1667),当时安庆和徽州两府的首字合成。
此卷作者寄尘,是生活在干嘉时期的僧人,本是湖南长沙人,史料记载他游迹多在苏、杭之间,嘉庆初年前往福建,后殁于前往日本舟中。寄尘的一生正如他的法号一般,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或许在他离开故乡长沙后,曾途径安徽黄山,饱览山川壮阔之景,后抵达苏杭。
寄尘曾受学与袁枚,袁枚称之为“诗僧”,曾取寄尘“凈坛风扫地,清课月为灯”之句刻入《随园诗话》,二人在南京期间多有往来。袁枚向来反对佞佛,于僧人亦无好感,但他对寄尘另眼相待,盖好其诗情也。乾隆四十九年(1784),寄尘即将前往潮州,袁枚作《赠寄尘上人即送赴潮州兼申武夷之约》。袁枚追求山林之乐,乾隆四十八年(1783)时,他游历了黄山,并写下了《黄山游记》。
巧合的是,寄尘《黄山全图》卷与袁枚《游黄山记》有许多吻合之处。《游黄山记》中记载袁枚此次上山路线同样始于“汤泉”(又名汤池),夜宿“慈光寺”,最后止于“云谷寺”。《游黄山记》有言:“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洌,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余里,入山凡七日。”
说明在干嘉时期,人们登临黄山的常用路线即为寄尘此卷所绘景点顺序,但是山径仄险,攀登不易,人们通常无法完整地走完黄山全部景点。因此,本卷《黄山全图》是唯一一卷,能全面覆盖黄山完整登临路线的黄山导游图。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黄山全图》或为干嘉时期的一卷非常完备的导游图,并有可能是为等待付梓的版画做准备。清初大量的黄山志中刻有大量的版画插图,其中就有弘仁、江注、梅清、雪庄等人的黄山图,其中有些画家还直接参与版画图的绘制,如雪庄。山志中的插图主要作为导游图出现,其受众群体也主要为进山旅游的人。
本件《黄山全图》对于黄山的历史文本和图像演变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对黄山景点,古来早有记载,而如今《黄山全图》中所描绘的景点内容,跟文本中并不完全匹配,在时间推移下,黄山景点内容发生了一系列进化。文本中所记载的黄山景点尽管并不齐备,但早在宋代图经中就已成“系列”:“其山三十六峰,载在图经,水源亦如之,溪二十四,洞十有二,岩则八,诸峰高二、三百仞,并岩、洞、溪、源未载者犹多。”现存明万历壬午(1582)程天赐刻《黄山图经》,为今存最早的黄山图,其中描绘的主要是三十六峰,属于胜景图的性质,以纯粹自然景观为主。《新镌海内奇观》(1609)中的黄山图,同样出现三十六峰,而且随图专门有文字细述三十六峰的地理位置、高度及景色特点,但除了山峰之外,山峰中间还有岩洞寺庙,下面为路径桥梁。从中不难发现景点内容逐渐多样化与细腻化。
此后,无论是在江注的《黄山图》(五十开,故宫博物院藏),亦或渐江《黄山图》(六十开,故宫博物院藏),不难发现景点中的元素在进一步拓展,画家己经不仅仅描绘山峰,拓展出岩石、山洞、奇松、云海、温泉等具有黄山特色的奇景。
而本卷《黄山全图》中,不仅仅包含一些著名的大家熟悉的景点,如汤池、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等,也有一些不大为人所知的景点,如五供峰、狮子林、石笋峰等,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如雨田庵、水晶庵、半偈山房、喝石居等。可见当时画家文人对黄山美景的探索己经相当深入,以及对黄山欣赏趣味的转变,也反映了黄山作为旅游景点的高度成熟。
《黄山全图》作为实景图,以描绘真实景点为目的,通过对景点的如实描绘传达身临其境的效果,人为地创造一个虚拟的可居可游的空间。同时,本卷通过手卷形制,以及对游人、旅游路线、旅游景点的描述创造了一种历时感,一个连贯的空间,让读者目光随着卷轴缓缓前进,以及随着途中游人、路线的视觉牵引,体验到画家所描绘的或曾经经历过的旅游历程。
本卷在景点的描绘上是非常写实的,以本卷开头一段所绘景点为例。第一处景点汤口在黄山脚下,乃赴汤泉必经之路,汤泉西侧祥符寺,因靠近汤泉,俗称汤寺。唐开元十八年(730),志满和尚始建汤院,宋大中祥符元年年赐名祥符寺(亦称祥符禅院),黄山自此香火日胜,名声益扬。长年居住黄山的僧雪庄,他对黄山之景可谓了然于心,所绘《黄山图》十五开之《汤池》一帧,与寄尘笔下汤池布景皆如出一辙。
画卷再往后,作者着重描绘了“慈光寺”一景,与康熙十八年(1679)《黄山志定本》中慈光寺一开相对比,几乎无异,可见自康熙年间至干嘉时期,慈光寺周围地带并未发生太大改变。雪庄《题慈光寺》有“慈光称首剎,寺近有汤池”句,称慈光寺为黄山中佛寺之首。慈光寺为明代嘉靖年间,高僧普门和尚创建,旧名法海禅院、朱砂庵,后万历皇帝敕封“护国慈光寺”。康熙五年(1666),歙人黄氏等捐建大殿及藏经阁,共花费四万余两白银,历时四年建成,殿宇金碧辉煌,为当时徽州、宁国二府梵宇之冠。
同时,《黄山图卷》背后展露出的宗教性是值得深入探究的。
寄尘身为干嘉时期的僧人,看起来他似乎继承了清初著名画僧们描绘黄山的传统。明末清初以来最著名的黄山画家,如弘仁、石涛,都是曾经出家的僧人;四僧之一的髡残同样三入黄山,绘黄山之景;与弘仁齐名的僧雪庄一生终隐黄山,创作了大量以黄山为主题的作品。弘仁《黄山图》册六十开,画六十处风景点;雪庄曾绘黄山图卷七十景,已是巨幅之作,而寄尘此卷涵盖景点,竟是多达一百五十景。这让我们不得不将寄尘想象成一位广游名山大川,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以天地为师,他效仿前人,将黄山作为他创作母题之一。
当然这是有迹可循的,黄山的起源,以及在历史中构建和发展的过程,都具有一定宗教色彩。黄山之名得于747年,以纪念传说中在此修炼长生不老药的皇帝。此后,所有与之相关的活动,如黄山佛寺道观的修建、政治名人隐退于此、甚至是文人闲游登临,都围绕着黄山作为“人间仙境”,可以使人们远离尘嚣这一观念。黄山的这一特质,使得历来的僧侣们,都愿意选择黄山作为修炼之地,许多隐居此地的僧人,亦或曾登临黄山的游客们,都可在此找到精神寄托。想必寄尘如同他的前辈们一样,受到黄山奇特瑰丽景色的震撼,从而创作了本幅《黄山全图》长卷。
此外,本卷形制与现存最早的黄山图(波士顿美术馆藏)非常相似,同样是将堪舆图与文人黄山画相结合,融合了仙山景象。明代以来有关黄山的绘画、版画,时常将黄山的某些自然特征与自汉代发展出的仙山视觉模式进行创造性结合,这一视觉特点,在本卷《黄山全图》的后半段展现地淋漓尽致。画家从鸟瞰想象的角度,将黄山显示为一系列垂直峰峦的组合,从云海中刺出,云雾环绕直达画面顶端。
MASTER JI CHEN  ONE HUNDRED AND FIFTY SCENERIES OF MOUNT HUANG
Ink and color on silk, hand scroll
Illustrated (upcoming): Xin‘an Yizhou, issue no. 13, Anhui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July, 2024
745.5×33cm  
RMB: 2,000,000-3,000,000
作者简介: 寄尘(?~1800),俗姓彭,字衡麓,又字广麓、湘滨,别号八九山人,长沙人。诗僧,书画家。性倜傥,不拘佛家戒律,服饰豪奢,游迹多在苏杭间,所至公卿胜流,争相延致,袁枚称他“不参无上乘,祗吃自然斋。”长于书法,楷书遒劲,清嘉庆四年(1799)住福建乌石山,曾写“寿山佛海”四字刻石。画擅兰竹及杂卉,败荷残菊,纵笔辄佳。曾画《载将书画到江南》,一时题者如云。与韵可齐名,人称“南北和尚”。次年,随李鼎之游琉球,殁于舟中(一说死于闽)。闽人题其碣日:“楚南诗僧寄尘墓”。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