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163
估价RMB: 1,600,000-2,600,000
成交价RMB: 2,702,500(含佣金)
金 农(1687~1763) 谷雨新篁图
水墨纸本 立轴
1750年作
款识:去年新竹种西墙,今岁墙阴笋渐长。一日生枝三日叶,秋来便已蔽斜阳。庚午岁九月,画竹并题七字小诗。稽留山民金农。
钤印:金农印信(朱) 冬心先生(朱)
签条:金寿门先生六十四岁画竹。钤印:筠盦□□(朱)
鉴藏印:筠盦所得(朱)
诗文著录:1. 《题画诗话》P79,四川美术出版社,1987年。
2. 《明清花鸟画题画诗选注》P210,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年。
说明:李瑞奇旧藏并题签。
金农64岁时开始认真画竹,本作是其把“竹”作为毕生题材后的第一件重要作品。以罗纹纸绘就,并以漆书长题,书画俱佳,品相完美,又经李筠庵题签并旧藏,是为金农最具代表性的墨竹作品之一。
本作对金农画竹来说有着重要的开端意义,金农开始专注画竹,是在乾隆十五年(1750),而本作作于乾隆庚午九月,正是其最早期的墨竹。金农自己的著作《画竹题记·序》有言:“予今年学画竹,竹之品与松同,总要在象外体物之初耳。”此书编于乾隆十五年,恰是本作完成之年。金农用心创作墨竹的时间其实非常短暂,其竹画大部分集中出现在64至67岁的三年间,而在乾隆十九年(1754)之后,金农便转而创作梅花。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金农是有阶段性的,在《冬心先生画佛题记》中云:“予初画竹,以竹为师。继又画江路野梅……转而画诸佛。”由此可见,金农先是画竹,继而转向梅花,其集中、专心画竹的时间实际仅有三年。
本作在用纸、笔墨、题材三个方面均有特殊之处。
本作所用纸张为罗纹纸。此纸非常珍贵并鉴于其半生半熟的纸质特点,金农选用此纸创作墨竹时,画面中竹叶形成的涨墨效果,使其笔墨更为饱满充实,十分特殊。
在笔墨上,本作金农以金石笔意入画,用笔浑厚朴拙,墨浓似漆。画中以浓墨画出主干与短枝竹叶,三枝扶摇而上,三枝倾斜而出,再重复同色浓墨画出一簇簇竹叶,金农这种“剪纸式”竹叶,就如同“写竹”。金农的隶书在竖笔与撇笔有着特殊表现方法,他将这种笔划统一而有规律地运用在画竹叶线条上。
在题材上,本作所绘的是少见的新竹。上海博物馆藏有同年所作墨竹一轴,但其所绘为雨竹,可资比较。本作竹叶用重墨,竹枝却以极淡的墨,突出层次变化,凸现其勃勃生机,长春之态。除题材有区分之外,本作与上博馆藏墨竹两件无论从构图、笔墨技法还是落款风格上都极为相似。
金农创作本幅新竹背后有其象征意义。金农在64岁毅然选择开始画竹,其实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原因,过完六十大寿的他生了一场大病,这场病持续了三年,直至63岁才痊愈。在病中,金农的开销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金农需要另辟生财之道。恰恰此时,郑燮的离开(去范县赴任),造成了竹、兰市场的货源缺乏,这才使得金农选择了画竹作为突破口。而另一方面,是痊愈后的他突然对生命、人生有了新的看法,他感慨时光流逝,人生如梦,那长安公卿、功名利禄又值几何。花开花落,而竹长春,于是他转而画竹,寄托内心。这在本作的题识中也得到了验证:“去年新竹种西墙,今岁墙阴笋渐长。一日生枝三日叶,秋来便已蔽斜阳。”去年刚种的竹子,今年就已经可以享受竹的阴凉了。此幅“长春之竹”正是金农探寻恒常之道的产物。他觉得花代表无常,竹代表永恒。金农追求的并不是短暂瞬间性的物,而是永恒不变的浪漫。本幅落款 “稽留山民金农”中的“稽留”,其实也是这层意思,人的生命就是一段短暂的稽留,人不过只是世界的“客”。
金农开始作画的时间很晚,墨竹题材稀少,而如此品相完好、纸色如新、墨彩焕然之作更是凤毛麟角。这幅经李瑞清之弟李筠庵题签、旧藏,绘于珍贵罗纹纸上的“长春之竹”,在金农一生中更具象征意义,殊为难得。
JIN NONG NEW BAMBOOS ON THE DAY OF GRAIN RAIN
Ink on paper, hanging scroll
Dated 1750
Literature (poem): 1. About Painting Inscriptions, p. 79, Sichuan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1987
2. Annotation of the Ming and Qing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Inscriptions, p. 210, Sichuan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1988
Note: Titled by Li Ruiqi.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Li Ruiqi.
101.5×28cm
RMB: 1,600,000-2,600,000
作者简介: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又字吉金,号冬心、古泉、金牛、昔耶居士、曲江外史、稽留山民、百研翁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时来往于扬州间。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未就。工诗及古文词,善篆刻,精鉴赏。书法工隶、楷,将《国山碑》和《天发神谶碑》融化于隶、楷间,独创一格,号称“漆书”。画笔高古,不同凡俗,居当时画坛首席,为“扬州八怪”之一。
鉴藏者简介:李瑞奇(1871~1941),李瑞清三弟,字毓华,号筠庵,亦号衡仲。江西临川人,祖籍湖南。赏戴花翎,广束即补知县,加同知街调官湖北。工书画,精鉴赏,收藏书画碑帖甚富,曾被端方聘请为其古书画收藏掌眼。张大千年青时从其学,称为“三老师”。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