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740
估价RMB: 40,000-60,000
740
童第周(1902~1979)、叶毓芬(1906~1976)夫妇 旧藏有关生物学工作笔记一批
笔记本约三十一册、文稿约十六页
说明:此为童第周、叶毓芬夫妇旧藏有关生物学工作笔记一批,共计约31册,散页约16页。童第周、叶毓芬二人被誉爲中国生物学界的“居里夫妇”。本批笔记大多集中于1961至1966年间,涉及玻璃海鞘吸去髓部、海星卵成熟前分化、两栖类细胞核移植、金鱼和鰟鮍鱼细胞核移植、金鱼和鲫鱼细胞核移植等研究内容,大部分为实验记录,也包含《两栖类不同亚目间的细胞核移植》文稿、学生的实验记录以及耗材领取记录。这一时期童第周、叶毓芬在核质关系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于1963年首次完成鱼类的核移植研究,爲20世纪70、80年代国内完成鱼类异种间克隆和成年鲫鱼体细胞克隆打下基础。
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赠《中国海洋蜉蝣硅藻类》《中国海洋蜉蝣桡足类(上卷)》二册,王家楫签赠《废水生物处理微型动物图志》一册,《电子系统讲稿》一册。
[TONG DIZHOU AND YE YUFEN] BIOLOGY WORK NOTES
About thirty-one notebooks and sixteen pages of manuscript
RMB: 40,000-60,000
作者简介:1. 童第周(1902~1979),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爲“中国克隆之父”。
2. 叶毓芬(1906~1976),浙江镇海人,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历任同济大学讲师、复旦大学讲师、山东大学动物系副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副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夫人。童第周、叶毓芬二人被誉爲中国生物学界的“居里夫妇”。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