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1893~1980)致徐仁甫论《左传疏证》出版及史学家责任的信札三通

图录号: 705

估价RMB: 35,000-50,000

705
顾颉刚(1893~1980)致徐仁甫论《左传疏证》出版及史学家责任的信札三通
信笺 三通五页(带信封三枚)
1973至1975年作
著录:1. 《顾颉刚读书笔记 第9卷下 愚修录 枫林村杂记 高春琐语》,顾颉刚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2. 《顾颉刚书话》,顾颉刚著,印永清辑,魏得良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3. 《顾颉刚读书笔记卷十三》P181,顾颉刚著,中华书局,2010年。
说明:徐仁甫上款。
顾颉刚所作信札5页,围绕助力徐仁甫代表作《左传疏证》出版及现代史学家之责任而作,兼及1974年“评法批儒”运动及顾氏晚年的身体状况,透露出顾氏作为史学家致力于作出更多学术贡献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
信件分别作于1973、1974、1975年5月,均未曾收入顾颉刚相关文集,可补文献之阙。其中“八月一日”信作于1973年,系顾颉刚与徐仁甫的第一通往来信札,与《枫林村杂记》记载相合。据《枫林村杂记》载1973年8月8日“徐仁甫初次来书”及8月11日“与徐仁甫书”,所谓“郭有守君介绍其同乡徐仁甫《左传疏证序目》来,知其欲移阎若璩辨《伪古文尚书》之方法于《左传》,予喜而报之”,所“报”当系本件8月1日致徐氏书,旋得徐氏8日来书。
顾颉刚在首信中对徐氏《左传疏证》大为誉赞,称此书之工作“正刚数十年来耿耿于心之工作”,谓“尊作告成,为学术界一大事”,是以索稿并为介绍出版。然因顾氏近年身体欠佳,“糖尿、心绞痛、气管炎诸症”集于一身,常入院养病,又因1974年“四人帮”“评法批儒”事而忙于为诸方“答疑解惑”,以致出版事一再拖延。
信中透露出顾氏晚年对时代变故的无可奈何和身不由己,对治学的强烈责任感以及肩负的历史使命感。晚年顾颉刚深陷政治漩涡,又病痛困扰,“时代动荡,不得安居读书”,即无法集中精力作繁浩的学术研究,因而对徐仁甫数十年全心致力于研究《左传》予以极高的赞赏和鼓励。信言“古籍整理为治古代学术之基础课程,我辈生清代学者之后,何可不就其所至,更进一二步。而环顾宇内,能此者绝少,斯我辈责任更重”“自知年事已高,今日不为,则他年更无此精力,而北京为政治中心,为全国所瞩目,实不易轻卸此时代责任”。
《左传疏证》针对千年以来的真伪疑论,继续发挥清代刘逢禄之说,以最细密的论证,力主《左传》为刘歆伪作。该书最终于1981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GU JIEGANG AUTOGRAPH LETTERS SIGNED TO XU RENFU ABOUT PUBLISHING ZUO ZHUAN SHU ZHENG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HISTORIANS
Five pages
Dated 1973-1975
Literature: 1. Gu Jiegang’s Reading Notes, vol. 9, Linking Publishing Co., Ltd., 1990
  2. Gu Jiegang’s Opinions on Historigraphy, Zhejia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8
  3. Gu Jiegang’s Reading Notes, vol. 13, p. 181,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10
Note: Dedicated to Xu Renfu.
29.5×21cm×3 26.5×19.5cm×2
RMB: 35,000-50,000
作者简介: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诚吾,号铭坚,笔名颉刚、余毅、桂姜园等,室名晚成堂等,江苏吴县人,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教授。解放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研究员、中国史学会理事等职。
上款简介:徐仁甫(1901~1988),名永孝,字仁甫,以字行,老年称乾惕翁,四川大竹人。1923年入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受业于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赵少咸。毕业后曾在成都宾萌公学、成都建国中学任教,后创办车学杂志《志学月刊》。此后任四川大学、华西大学、尊经国学专科学校、东方文教学院教授。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