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672
估价RMB: 180,000-280,000
钱玄同(1887~1939)、柳亚子(1887~1958)、郭沫若(1892~1978)、陈树人(1884~1948)、黎锦熙(1890~1978)等 抗战时期为高朗作题词册
纸本 册页(十七页)
约1937至1946年作
识文:1. 姬周史统太销沉,况复炎鐂古学瘖。崛起有人扶左氏,千秋功罪搃刘歆。龚定庵诗。启杰君属。钱玄同。一九三七,六,十一。钤印:钱玄同印(白)
2. 人生不能无羣,人生之究竟当在求群体之共同福利与进展。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为最良好之教义。盖人立己自立,人达己自达,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也。今人能解者甚罕,兢兢于小己之私利,而利亦未尝有焉。启杰女史索座右铭,缀此以应。乙酉(1945年)仲秋。郭沫若。钤印:郭沫若(白)
3. 绛帐青绫最擅场,邠风新译胜红莨。罗兰玛利期君久,漫厝文坛拓土畺。江汉汤汤十七年,武昌正朔日中天。少康光武吾侪事,珍重阴符玄女篇。小诗奉题启杰同志纪念册,不屑规规作学究语也。一九四五年岁不尽十九日,亚子。钤印:柳亚子(朱)
4. 古人精神不闲用,不做则已,一做便不徒然。陆象山语,用国音字母弟一式写的。启杰女士。黎锦熙。钤印:黎锦熙(朱)
5.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启杰女史。石瑛。钤印:石瑛之印(白)
6. 原非苦要避红尘,只为山林乐最真。此亦一桩心喜事,老妻乘雨种瓜仁。心喜一首俚句,录为启杰大家两正。卅四年冬,陈树人。钤印:树人诗画(白)
7. 学问原是没有平阳大道的,只有忍劳耐苦的人,纔能顺着它那峻险难通的小径,独自攀登到它那豁然开朗的绝顶。启杰女士属。中华民国卅五年四月。杜国庠。钤印:杜国庠印(朱) 守素(朱)
8.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启杰学士属。癸未(1943年)夏六其居士。钤印:张难先印(白)
9. 养生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故曰君子庄敬曰强,安肆曰偷。录颜习斋语。夜字衍。启杰同学属。张西堂。钤印:张西堂(朱)
10. 阆僊门弟子……说诗犹历历。阆仙先生曾游沈阳,与余有雅故,偶与启杰大家谈及,遂为题其纪念册。金毓黻撰句。三十四年中秋,客于重庆。
11. 达夫而后有青丘,诗学吾宗一派留……谁从水味辨淄渑……生治毛诗兼及三家,故语之。启杰贤契属书。高步瀛,时年六十五岁。钤印:篹楼(朱)
12. 为宝诗情甘澹泊,尚无党籍且清狂。近作一联,书付启杰同学。与中。钤印:与中(朱)
13.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录中庸句,应启杰贤契嘱。魏绍武。钤印:魏绍武印(朱)
14. 清新山色净无边,飞瀑分流几道悬。落水有声成舌相,宣将妙法遍三千。龙洞观泉口占,举似启杰女史。沈肇年。钤印:沈肇年(白)
出版: 《中共一大党员董锄平》图版页,P176、177、196、201,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
著录:《磨剑室诗词集 下》P140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说明: 高朗上款。委托人得自上款人家属。
此为钱玄同、郭沫若、柳亚子、黎锦熙等所作题词册,共17页,约作于1937至1946年间,记录了文人抗战经历之一斑。部分题辞影印出版于高朗家属参与编纂的《中共一大党员董锄平》书中,柳亚子赠诗则与《磨剑室诗词集》所收略有差别。
作者皆为高朗师友,具体包括钱玄同、郭沫若、柳亚子、黎锦熙、杜国庠、高步瀛、石瑛、张难先、陈树人、张西堂、金毓黻、魏绍武、沈肇年等。
题辞内容包括自作诗词、座右铭,以及摘录前人诗词、名言作寄语,意在为高氏指点为人、治学和作诗方向。
钱玄同、黎锦熙、高步瀛书作于1937年,时高朗于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诸师题句勉励以作纪念。
1942年,高朗与董锄平结婚,婚后由董必武介绍至重庆郭沫若主持之文化工作委员会工作。董锄平为早期共产党员,1942年二人赴重庆,与郭沫若、杜国庠等人共同开展革命工作,往来密切。抗战期间,董氏夫妇并与张难先、石瑛、严立三等多有接触。
附高朗简历7页。
QIAN XUANTONG, LIU YAZI, GUO MORUO, CHEN SHUREN, LI JINXI, ET AL. INSCRIPTIONS FOR GAO LANG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k on paper, album (seventeen pages)
Dated circa 1937-1946
Illustrated: Dong Chuping, Member of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late, pp. 176-177, 196 & 201, Central Party Literature Press, 2006
Literature: Poetry Collection of Mo Jian Shi, vol. 2, p. 1409,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5
Note: Dedicated to Gao Lang.
Provenance: The client acquired the lot from Gao Lang's family.
31.5×18cm×17(册页尺寸)
RMB: 180,000-280,000
作者简介:1. 钱玄同(1887~1939),原名夏,字德潜,号疑古、逸谷,浙江湖州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字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1906年留日,入早稻田大学。师从章太炎,习音韵训诂学。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文字学音篇》等。儿子钱三强。
2. 郭沫若(1892~1978),本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1914年赴日留学,毕业于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1937年归国参加抗战,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建国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第二届中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论著《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等。
3.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人权,字亚卢,再更名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1909年与陈去病、高旭共组“南社”,鼓吹革命。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著有《柳亚子自传年谱》《磨剑室诗集》《磨剑室文录》《南社纪略》等。
4. 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湖南湘潭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教务长、校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有《新著过于教学法》《比较文法》等。
5. 高步瀛(1873~1940),字阆仙,河北霸县人。光绪举人,定兴书院山长,保定高等学堂教师,学部主事。辛亥后历任教育部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撰有《文选·李注义疏》《唐宋文·唐宋诗举要笺注》等。
6. 张难先(1873~1968),谱名辉澧,号义痴,字难先,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民主革命家、爱国进步人士。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年,反清、反袁、反蒋而拥共,走过漫长人生路。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及常务委员会委员。著有《湖北革命知之录》《义痴六十自述》等。
7. 石瑛(1879~1943),湖北阳新人。国民党元老。1904年公费赴欧留学,入法国海军学校学习海船制造与驾驶专业。后回国经田桐介绍,与孙中山建立联系,又赴英国学习海军军械制造。1905年,与吴稚晖等在英国组成同盟会欧洲支部。1912年初,任孙中山大总统的秘书,总办禁烟事宜。
8. 杜国庠(1889~1961),曾用笔名杜守素、林伯修、吴啸仙、林素庵、吴念慈、杜惑、林柏等,广东澄海人。1919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后任教于北京大学,1925年先后任澄海中学、金山中学校长。1928年加入共产党,任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对外宣传处第一科科长、文化工作委员会专任专员等。
9. 陈树人(1884~1948),原名政,以字行,别号猛迈、猛进,又署葭外渔夫,晚号安定老人,广东番禺人。辛亥革命元老。曾两次留学日本。同盟会会员,曾任国民党党务部长、广东省长。擅山水、花卉,尤工木棉,为居亷弟子。与高剑父、高奇峰并称“岭南三大家”。
10. 沈肇年(1879~1973),号碧舫,别号甓公。湖北天门人。毕业于襄阳道师范学校。辛亥革命时加入中国同盟会,任起义门第一警察署书记。1913年任湖北省财政厅录事、秘书、科长。曾任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等。
11. 金毓黻(1887~1962),又名毓绂,字静庵,斋名静晤室、千华山馆,辽宁辽阳人,学者。北大毕业,曾任辽宁省政府秘书长、辽宁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国民政府检察院监察委员,建国后爲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所员。著有《渤海国志长编》等。
12. 魏绍武(1887~1982),原名鸿发,字绍武,号朱圉山人,甘肃伏羌人。爱国民主人士,曾任甘肃省文史馆馆员。
13. 张西堂(1901~1960),湖北汉川人。192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政治系。先后在河北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大学等校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经学的研究。著有《唐人辩伪集语》《王船山年谱》《尚书引论》《诗经六论》等。
14. 夏宇众(1891~?),原名沛丰,湖北广济人,北京高等师范附中国文教员、北师大教授。钱学森的老师。著有《中学国文教授之商榷》《修辞学大纲》《雾凈集》等。
上款简介: 高朗(1913~ ),又名高启杰、高启鸿,湖北京山人。董锄平夫人,1937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后在江陵中学、利川中学工作,1941年任恩施伪《新湖北日报》副刊编辑。后在重庆文化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学等处工作。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