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357
估价RMB: 600,000-800,000
梁元柱(1588~1635)、林 穆[明末清初]、释通岸[明末清初]、黄昌祯[明末清初]等跋 瑶池王母图咏卷
设色绢本·洒金纸本·纸本 手卷
引首:瑶池供其挥洒。梁元柱。钤印:梁□印(白) 半隐山房(朱)
题跋:1. 西王母吟。徂彼西土,爰居其所。虎豹为群,乌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予。吹笙鼓簧,中□翱翱。世民之子,惟天之望。周穆王答。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女。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林穆书。钤印:林穆之印(白) 季昌(白)
2. 周纪曾经八百历,闻说穆王初御极。遥驱八骏快宸游,阿母西池从所适。参差楼阁画图间,习习天风生佩环。依稀弱水空中境,恍惚蓬瀛江上山。翠华想象情难斁,仙跸扈随何赫奕……右王母瑶池图,时崇祯岁次己亥(1635年)季冬之望日,诃林释通岸题并书。钤印:通岸之印(白) 释氏觉道(白) 梅云庵(朱)
3. 昔周穆王得八骏马,欲肆其志,周行天下,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刑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穆王听之以自克。朱子曰,不有祈招诗,徐方御宸极,盖穆王亦世英主哉。凤滩黄昌祯符升甫记。钤印:黄昌祯印(白) 绵蕞儒臣(白) 判花楼(朱)
4. 仙史迢迢谁纪历,奇迹灵踪幻无极。穆王在昔鬯宸游,八骏纵横随所适,快哉……右题瑶池王母图,用卷中释通岸韵。时乙丑仲秋,养斋陈颐元并书于梦瑶室,试刮丝凤尾宋研。钤印:梦瑶室主(朱白) 养斋氏(朱白) 辛未生(白) 长乐(朱)
5. 此卷明季归梁野塘元柱侍御,后即流落岭表,凡数百年,所以清初诸大老未经寓目,故无只字留题,神物之隐显,似亦有数存欤。迨道光初年,顺德某孝廉计偕入都。吴荷屋先生一见,即以六百金购之,归以奉其封君,为娱老之妙品,备载吴氏家庙事宜中。而辛丑消夏不载,非遗佚也,先生诚以先人手泽,不忍私为己有,特公诸昆季,同共保守。又数十年,始归文鹿孝廉,孝廉先生从孙也,其所述流传如此,予又以重值购自文鹿,摩挲垂老,更复何求。似此剧迹,但期永归精鉴之家,时加爱护,于愿足矣。己巳大暑,洞虚学人重题于白云溪馆。钤印:白云溪馆(白) 养斋词翰(朱) 一宿岱颠四经沧海(朱) 一琴一鹤(白) 肝胆一古剑(朱)
签条:瑶池王母图长卷。洞虚秘籍所藏。钤印:洞虚(朱)
鉴藏印:梦瑶室主秘籍之印(朱,二次) 原□(朱) □珍□(白) 养斋鉴藏(朱,三次) 深自魏室(朱) 南海吴荃选珍藏图画印(朱,三次) 石云山人(朱,二次) 吴荣光(朱白,三次) 何(朱,二次) 荦(朱,二次) 养斋真赏(朱,二次) 以永阁珍藏书画之印(朱,二次) 颐元(白) 嘉乐审藏(朱,三次) 南海吴氏宝泽楼审定真迹印(朱,二次) 梦瑶室主(朱白,三次) 南海吴尚廉鉴赏章(朱,二次) 吴孟可珍藏书画印(朱,二次) 偶然堂珍藏书画印(朱) 宝墨满家无马骨雅才今日有羔裘(朱,朱) 太史氏(白) 小山书屋(白,二次) 何(朱,二次) 养斋秘赏(朱) 吴荃选印(白,二次) 薇省闲员(朱,二次) □文原(白) □司马(白) 赵孟□(朱) 江左□(白) 洞虚秘玩(朱) 公卓(白) 公卓偶得(朱) 东阁官梅(白) 白云溪馆(白) 养斋氏(朱白) 云西精舍(白) 一宿岱颠四经沧海(朱)
说明:陈颐元题签。梁元柱题引首。林穆、释通岸、黄昌祯、陈颐元题跋。梁元柱、吴荣光、吴尚廉、吴荃选、陈颐元、何荦等旧藏。
此《瑶池王母图卷》数百年来流传有序,却隐匿于图史,其原因是此卷自明末即流落岭南。本卷作为吴荣光旧藏,因寓意吉祥,吴荣光将它贡呈家族中长辈,故《辛丑销夏记》中不载,而载于吴氏家庙事宜之中。
明末梁元柱侍御得到本卷后带回故乡顺德并题引首,道光初年又由顺德某位孝廉带到京城,吴荣光一见旋即以六百金购之,后又带回广东南海,吴荣光认为此卷所绘王母寓意长生不老,乃娱老之妙品,遂以本卷奉其家族长辈,与诸兄弟伯仲共同保守。此卷后归吴荣光从孙吴荃选,陈颐元又得自吴荃选处,陈颐元原为佛山名医,后为岭南一代收藏名家。
此卷所绘典故为西王母与周穆王在瑶池宴饮。描绘周穆王西巡到昆仑山拜访西王母,西王母在瑶池仙境宴请周穆王的盛会景象,传说中西王母象征长生不老,而描绘瑶池仙山的题材也多用于表达长寿祝愿。画面前半段描绘的是周穆王带领的西巡车队,由秦族的祖先造父驾马车领头。画面后半段描绘西王母居住的花园,华丽的楼台,左边是瑶池,右边环绕着翠水,西王母的五个女儿华林、媚兰、青娥、瑶姬、玉卮在蟠桃树下奏乐助兴。据载,昆仑山是一片美好的乐土,到处是“鸾鸟自歌,凤凰自舞”,老百姓食凤凰之卵,饮甘露琼浆。
本卷题跋者梁元柱、通岸等人,是明末著名岭南文士,因不满权奸当道,他们劾其奸硝,怒讽其党,积极投身于政治运动之中。明末岭南抗清将领陈子壮作为诃林净社的发起人,又是南园旧社的倡复者,是岭南反清运动的核心人物。梁元柱因不愿迎合魏忠贤党羽,被削职还籍,归隐广州粤秀山,与陈子壮重开诃林净社,又赵焯夫、黎美周、邝露、黎遂球、欧必元、李云龙等粤东文人诗酒唱和,往还无虚日。
释通岸是晚明光孝寺高僧,光孝寺又名诃林,因寺内有诃子树而名,彼时光孝寺住持释通炯以及寺中释通岸、释超逸等人,积极参与世俗事务,抨击时弊,使光孝寺成为晚明广东士子名流吟唱和议论国事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广东士子抗清失败后,避世入佛的重要寺庙。其中,通岸直接参与了陈子壮等人筹建的诃林净社和南园,成为南园十二子之一。
引首梁元柱的草书以及卷后通岸的隶书,均自出机杼,独擅胜场,因二人传世书迹极稀,年代久远,犹为后世所珍重。梁元柱书法随意自然,潇洒飘逸,挥毫落纸如云烟,力追怀素而不失己意。他的书迹传世不多,目前所见主要有行草《诗稿册》、行草《出山首疏书》卷(广东省博物馆藏)。通岸擅写隶书,这在明末清初众僧中是极为罕见,今所见《袁崇焕督辽饯别图咏》后题跋以及《游仙吟诗》轴皆用隶体,通岸虽为释家弟子,却常与士人交往,把自己融入了世俗的生活环境当中,反映在书法上,貌似粗犷、闲散,实为追求纯任自然的质朴,带有山林烟霞气。
此外,卷后还有顺德黄昌祯珍贵墨迹。黄昌祯之父黄士俊为顺德第一位状元,历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高官。
[LIANG YUANZHU, LIN MU, SHI TONG'AN, HUANG CHANGZHEN, ET AL.] QUEEN MOTHER OF YAOCHI
Ink and color on silk·Ink on golden-flecked paper·Ink on paper, hand scroll
Note: Titled by Chen Yiyuan. Prefaced by Liang Yuanzhu. Inscribed by Lin Mu, Shi Tong'an, Huang Changzhen and Chen Yiyuan.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Liang Yuanzhu, Wu Rongguang, Wu Shanglian, Wu Quanxuan, Chen Yiyuan, He Luo, et al.
引首:68.5×29cm 画心:430×29cm 题跋:354×33cm
RMB: 600,000-800,000
鉴藏者简介:1. 吴荣光(1773~1843),字殿垣,号荷屋,晚号石云山人,室名筠清馆等,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嘉庆四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湖南巡抚、福建布政使。精金石之学,工书能画,极富收藏。
2. 吴尚廉[清末],原名尚态,更名尚廉,字云卿,号玠叔,别署临江丐者,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吴荣光七弟耿光之子。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官刑部贵州主事。“戊戌之变”后弃官南归,常在“夷希室”居处与其侄吴荃选以金石书画相论,颇有见地。暇日则置力绘事,荃选谓其“画学虽未深造而挥毫洒脱”,当他集四传画册时向尚廉索画,尚廉以“画学未成”而“深秘弗予”,其若谷之怀可堪称颂。
3. 吴荃选[清末],字颂明,号文鹿。吴荣光五弟绶光之孙,尚时之子。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官内阁中书,广西补用知县。曾为福建海防出力,受赏戴蓝翎。
4. 何荦(1888~?),字映南,号公卓,广东省徐闻县嘉乐园村人。少年时期赴外地求学,先后于黄埔陆军小学、南京陆军中学就读、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31年任国民党第四集团军总部中将参谋长、国防部石井兵工厂厂长兼广东省会公安局局长。
跋者简介:1. 梁元柱(1588~1635),字仲玉,又字森琅,顺德人。明天启壬左戌(1622)科进士。官至陕西道御史。为人刚正不阿。其画,笔墨清劲,山水、人物、鬼极精绝。其行草书法,清雄圆浑,沉着端重。著有《偶然堂集》等。
2. 林穆[明末清初],广东人。明末遗民书画家,擅书,以花卉闻名。《新修广州府志》中记载:“林穆……以各种书及花卉名。” 主要活动于岭南地区,梁元柱以疏劾魏阉归,林穆与之往来,又与陈子庄等人关系密切。
3. 释通岸[明末清初],字觉道,一字智海。明末广州光孝寺高僧,与释超逸、释通炯一起,为晚明四大僧人之一憨山大师弟子,三弟子积极参与世俗事务,使光孝寺成为晚明广东名流议论国事的重要场所。通岸直接参与了陈子庄等人筹建的诃林凈社和南园诗社,成为南园十二子之一。明亡后以遗民居与陈子壮等一起参与抵御清兵的抗争中。
4. 黄昌祯[明末清初],字符升,广东顺德人。黄士俊之子。崇祯丙子(1636)举人。授左军都督府都司,转科中书礼部主客主事,出使册封加太常卿。著有《贲园诗集》。
5. 陈颐元(1871~?),字洞虚,号养斋,又号养道人,贵县(今广西贵港市)人。前清秀才,雅好书画。初以医为业,医道成熟后,从家乡城北迁广东佛山另立门户,挂牌行医。陈氏不惑之年已有医名,积蓄渐丰,遂广为收藏,最终为岭南一代收藏名家。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