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202
估价RMB: 1,200,000-2,200,000
陈继儒(1558~1639) 为柳如是侍女作 自作诗长卷
纸本 手卷
识文:午日同杨校书侍儿青绡白龙潭小集。杨家女史字青绡,疑是花妖与月妖。行酒不辞呈素手,邀欢微觉带红潮。醉抛团扇眠难起,斜倚阑干眼横挑。只恐凤皇飞欲去⋯⋯愿学江心新铸镜,朝朝形影镜中挑。
款识:陈继儒。
钤印:陈继儒印(白) 眉公(朱) 晚香堂(白)
题签:明陈眉公字卷真迹精品。癸未(1943年)春日,修直题。
签条:百研室藏陈眉公晚香堂小品真迹。甲辰夏重装,梦知拜题。钤印:袁氏(朱)
鉴藏印:百砚室藏(白) 百砚室(朱) 句吴许氏百砚室印(朱) 修直心赏(朱) 修直审定(朱) 西溪居士(白,二次) 百砚室(白)
诗文著录:1. 《陈眉公先生全集》卷三十一,[明]陈继儒撰,明崇祯陈氏家刻本。
2. 《眉公诗钞》卷五,[明]陈继儒撰,明崇祯刻本。
3. 《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卷四,[明]陈继儒撰,明末汤大节简绿居刻本。
说明:许修直旧藏并题签。
陈继儒为明代晚期文人领袖,其编纂的《乐府先春》在版画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该书是明代曲集文献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罕见奇书。卷首有图八幅,双面连式。插图绘刻精致古朴、造型生动、传情妙境、曲图并美,当为徽派版画中之精品。
此卷为陈继儒晚年行书典型之作,作于1632年之后,时眉公75岁,正值陈继儒诗、书创作的双重鼎盛时期,所录自作七言诗《午日同杨校书侍儿青绡白龙潭小集》是为柳如是侍女所作。
关于此诗中的“杨校书”为何人,学界存在不同看法,施蛰存、周采泉等学者均认为杨校书为柳如是,亦有学者认为其为另一金陵名妓,但总之,学界公认此诗所提及的“杨校书”为明末江南地区的重要女性。
柳如是(1618~1664),原名杨爱,小字影怜,生于浙江嘉兴,后改姓柳,名隐,字如是,号河东君。明末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名妓)弟子。晚嫁钱谦益,相得甚欢,有河东君之名。明亡后,曾劝谦益殉国,谦益不从,及钱病殁遂自殉之。
崇祯五年(1632年),15岁的柳如是赴松江畲山,为陈继儒庆75大寿,结识云间名士陈子龙、宋征舆、宋征璧等人。宋征璧《秋塘曲序》中记载此次宴席,“坐有校书,新从吴江故相家流落人间,凡所叙述,感慨激昂,绝不类闺房语。且出其所寿陈征君诗,有‘李卫学书称弟子,东方大隐号先生’之句焉。”宋氏此处便称柳如是为“校书”。同席陈子龙亦有《秋潭曲》《秋夕集杨姬馆中》二诗是为柳如是所作。
陈继儒另有一首《赠杨姬》,“少妇颜如花,妒心无乃竞。忽对镜中人,扑碎妆台镜。”此诗暗寓对影不自怜而自妒之意,与柳如是的小字“影怜”相应。
综上,陈继儒与柳如是有旧交,且有诗相赠,柳如是亦有“杨校书”之艳名,此卷诗中所言“杨校书侍儿青绡”当为柳如是所蓄雏鬟青绡,此诗当作于1632年陈继儒与柳如是结识以后。
柳如是虽是高张艳帜的游妓,但“妍质清言,风流放诞”,乃是文人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因而与吴越名士从容往还,而后柳如是在创作中接纳了云间诸子的文学复古论,成为“几社之女社员”。
可以说,与陈继儒的相识是柳如是打开云间名士社交圈的钥匙,云间是柳如是爱情与文学扎根的土壤,本卷不仅是柳如是与陈继儒的交游见证,更是柳如是与云间结缘的见证。
陈继儒是晚明文坛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早年受学于王世贞、王锡爵,后与屠龙、董其昌、袁中道等人有交往,晚年更是被陈子龙等云间诸子尊为师长,可以说陈继儒见证了晚明文坛的发展与演变。
此卷所录《午日同杨校书侍儿青绡白龙潭小集》收录于《陈眉公先生全集》、《眉公诗钞》、《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多部陈继儒作品集,全诗共二十一首(亦有二十首版本),此卷为前十四首。
将本卷与明崇祯刻本《眉公诗抄》相对比,只录前十四首,其间文字有十余处改动。因此,本卷亦可视为陈继儒自作诗原稿,极具文献与版本研究价值。
陈继儒现存诗千余首,以隐逸诗、感遇诗、酬唱诗为主,艳诗数量极少,本卷书自作艳诗,在市场上更是绝无仅有。
陈继儒的书风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54岁之前,陈继儒书法学习颜真卿、苏轼;第二个时期为55岁至70岁之间,这一时期风格变化比较大,从之前较纯粹的苏书风格开始转而受米芾极大影响,这个时期的特点即是苏轼的横向笔势与米芾纵势的矛盾;第三个时期为70岁至75岁之间,经历了中期的矛盾,牵丝连带开始弱化,字距变大,行笔变慢,陈继儒的书法开始走向平淡,并趋于成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第四个时期为75岁之后,陈继儒书风达到了真正的成熟期,用笔超然洒脱,毫无拘束,自成逸格,正所谓性格发于修养,洒脱寓于平和,学问流于毫端。
此卷为陈继儒75岁之后书法成熟期的典型之作。此卷墨色浓淡分明,并伴有飞白笔触出现,笔势跳跃明显,用笔翻折变化多,字的大小错落有致,字距行距舒朗,书风潇洒沧润,清新雅逸。卷中所录之诗作于陈继儒75岁之后,亦与书风相映证。
此卷经民国收藏大家许修直旧藏并题签,许修直曾任中央古物委员会主席,过眼书画无数,此卷钤许氏七方收藏印,足见其对此卷之珍视。
CHEN JIRU SELF-COMPOSED POEM IN RUNNING SCRIPT
Ink on paper, hand scroll
Literature (poem): 1. Chen Mei Gong Xian Sheng Quan Ji, vol. 31, Chongzhen period of Ming Dynasty
2. Mei Gong Shi Chao, vol. 5, Chongzhen period of Ming Dynasty
3. Mei Gong Xian Sheng Wan Xiang Tang Xiao Pin, vol. 4, late Ming Dynasty
Note: Titled by Xu Xiuzhi.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Xu Xiuzhi.
482×27cm
RMB: 1,200,000-2,200,000
作者简介: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一字眉公,号麋公、眉道人、白石樵、白石山樵、雪堂,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年二十一补诸生,万历十四年自除学籍,取儒衣冠焚弃去,隐居昆山之阳,后居东畲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轼、米芾,兼能绘事,善写水墨梅、竹,山水亦佳,气韵空远,名重一时,与董其昌齐名。
鉴藏者简介:许修直(1880~1954),名卓然,后以字行,一字冠生,又字西溪,号西溪居士、百砚室主,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中国公学,后留学日本中央法科大学,加入同盟会。历任江苏及浙江司法官、交通部参事、印铸局局长、国民政府内政部次长。抗战后投敌,历任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调查部长、伪北平市长。后死于北京。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