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毛(1943~1991) 致罗凤仪有关自我剖白的信札二通

图录号: 658

估价RMB: 180,000-220,000

成交价RMB: --

658
三 毛(1943~1991) 致罗凤仪有关自我剖白的信札二通
信笺 二张四页(带信封二枚)
1986年4月8日、25日作
说明:罗凤仪上款,由上款人本人友情提供。
三毛1986年旅美期间覆台湾读者的信札2通4页,为市场上所见篇幅最长的三毛书札,未见出版。信中谈及对自己作品的态度、对荷西的追思、对父母的关爱、对中西文化差异及中国人性格的理解,并及个人读书观、金钱观、名利观等诸多内容,富史料文献价值。
三毛信札在市场中较为少见。
写信时,三毛已是享誉两岸三地的名作家,其身体及精神状态渐趋恶化(此前一度丧失记忆、神经衰弱),遂由台赴美隐居疗养。
信中,三毛对名利、爱情、读书、父母、生命等多主题的自我剖白,为其形象的建构与丰盈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自传性文字。兹列举如下:
一、三毛的身体、精神状态。1980年代,三毛跻身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列,偶像生活给她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密集的写作、演讲及社会活动使原本就羸弱且抑郁的她身心陷入更坏境地,甚而使她不堪重负,信中即有“我很不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其实肉体的苦也是很苦的。我觉得肉体苦不比精神苦差,都是苦”,“如果我一直这么咳下去可能提早返台,希望身体好起来,不然太苦了”,“去年一年在台,我因恶性失眠而去入院,完全靠打针才能睡一下,所以我走了”等语。而彼时的台湾已然难以为其提供息养的乐土,因其“在台湾实在被人缠得太厉害”,甚至为此欲封笔、不再创作,谓“如果常年不写,人们淡忘我,那就有好日子过了”。然而正如三毛在4月8日信末所说“我没有下一个地址,要走一步算一步”,其痛苦与迷茫,也为数年后在台的悲剧落幕埋下了伏笔。
二、荷西的死在多年后仍是其无法逾越的心理鸿沟。1986年4月,距荷西意外身死已近七年,三毛仍自觉不自觉地逃遁在惨痛的现实中,以期麻痹自我,信谓“无论我在台湾或在西班牙,都没有自己的书,我很少去看自己写的东西,尤其在荷西逝后,更是不敢去碰。有一次顺手拿了一本别人的《撒哈拉的故事》,我一打开,看见自己在结婚,就放开了,那种往事如烟的感触无以释怀,干脆不再去看……我活了下来,但是内心有一个部份是死了,很难再快乐起来,荷西逝去七年,这七年来如何过下来的自己十分模糊”。写信时适值荷西在西班牙的公墓已届迁坟期限,须前往接洽的三毛却有“退缩”的念头,谓“目前我的感觉是仍然不能面对,不想处理”。
三、对父母克制而深切的爱。三毛之所以自陈懋平而陈平而三毛,其特立独行人格的形成与父母一如既往的荫庇与包容不无关系。其成名后,对父母爱的反哺仍未脱出儒家传统中现代家庭的关系范式,表现得含蓄而真切,如信中自叙“我每次出国,太多次了,每次在机场都不能去拥抱我的父亲或母亲,我多么希望在他们有生之年多多表达自己的爱,可是我就是说不出,做不来,双方都放在心里,闷在心里而不说”,“平日的我,也没有太多叫我哭笑的事情,只有想到父母有一日可能先我而去,我便会流泪”,“中国父母都是为儿为女苦一辈子的。我的父母被我常常开导,现在他们比较不省,比较肯花钱”。
四、其他关于三毛的价值倾向与选择。如对香港等繁华都市中生命力的偏爱(“我个人是近十年来才开始了解亚洲的魅力,以前很讨厌又脏又乱又挤的地方,现在不同了,我觉得生命力是最可贵的东西”);对金钱、名利的淡然(“我一生的日子都相当省,不懂得将钱乱花”,“我第一次出国时的飞机票就是做了两年家教存起来的钱”,“对于名利我一向很淡,物质方面根本没有须求”);读书的偏好(“读书是不能比的……尽力去看书就够了”,“我念英文书的时间比中文多,这很不情愿,因我爱看中文书”)等。
值得一提的是,罗凤仪是三毛在台的一位忠实学生读者,二人此前从未晤面,以致三毛在4月8日的首次通信中只能照着来信去写罗的名字,错将“凤”写作“风”。据三毛的覆信,可知罗在给三毛的信中谈到读书、旅行、戒烟、健康、金钱观、孝敬父母、生命体悟等话题,其中想必流露出青年的真率与对作家真诚的关心,使三毛感喟“你很懂得我”,在避居美国、平时“回信的人并不多”的情况下,独以为罗的来信“是很特别的,特别到没有办法不回”。4月25日信中,三毛写道:“难得有这样安静的日子,坐下来一笔一划的写字给一个远方的朋友:未曾见过面的朋友,实在也是一种享受。”正是在这种难得的轻松、坦然的笔调下“好似在话家常一样”的自白,为我们留下了这些有关三毛生命真相的珍贵细节。
SAN MAO IMPORTANT AUTOGRAPH LETTERS SIGNED TO LUO FENGYI ABOUT HER LIFE AND POINT OF VIEW
Four pages
Dated April 8 and 25, 1986
Note: Dedicated to Luo Fengyi.
Provenance: Provided by Luo Fengyi.
28×21.5cm×2
RMB: 180,000-220,000
作者简介:三毛(1943~1991),本名陈懋平、陈平,祖籍浙江舟山,生于重庆,台湾著名女作家。早年就读于中国文化学院哲学系,后赴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西柏林歌德语文学院就读。旅居海外18年,游历50余个国家后返台湾。1973年开始以“三毛”笔名发表散文。著有散文集《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等。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