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1865~1955) 黄山群峰图卷

图录号: 2786

估价RMB: 500,000-700,000

2786
黄宾虹(1865~1955) 黄山群峰图卷
设色纸本 手卷
1903年作
款识:云舫在锦屏峰下,香炉峰上。有亭二,曰如意、曰香雪,皆与舞龙台相望,而应雪泉环出焉。癸卯初夏,写黄山一角。应葆农广文先生大人属画,黄质。
钤印:朴丞翰墨(朱)
出版:《黄宾虹作品展》,香港艺术中心,1980年。
展览:“黄宾虹作品展”,香港艺术中心包兆龙画廊,1980年6月。
说明:作为“黄山山中人”,黄宾虹一生九上黄山。本件所绘《黄山群峰图卷》,正是宾翁1900年第二次游赏黄山后所作。据《黄宾虹年谱》,是年三月初五至初七间,宾虹饱览松石云水胜境,得画稿三十余纸,纪游诗十余首,盛赞黄山的称奇天下,为日后再绘黄山累积大量素材。由登黄山、绘黄山、吟咏黄山直至以黄山图馈赠友朋,本卷显然在见证着黄宾虹与广文友人交往的同时,承载着宾翁深重的黄山情结。
黄宾虹于跋内提及的“锦屏峰”“香炉峰”“云舫”等处,即清代雪庄和尚遁入黄山后的游居之所,被誉为“黄山最奇处,后海老僧家”。雪庄绘事与渐江齐名,自称“野僧孤僻性,爱住黄山巅”。其得徽州士绅汪氏家族赞助,长久地深入黄山、师法黄山,将后半生全然投入到参悟黄山的写照事业中来。康熙三十五年(1696),亦是在以汪士鋐、汪辉为代表的汪氏家族资助下,如意亭、云舫等亭台得以修建,次第而成。“云舫”因外形如船,常浮云雾之中而得名。
统观本卷面貌,笔古法严,颇得黄宾虹之师陈崇光神髓,确可见出陈、黄二人的一脉相衍。1887年,黄宾虹赶赴扬州,于市肆内见扬州画坛后期执牛耳者陈崇光画作,觉其造诣“极合古法,沉雄浑厚”,欲亲往拜师。但彼时陈氏已得狂疾,宾虹无从执弟子之礼,此后只得手摹心追,以续陈氏遗风。而此种力追宋元、沉着古厚之意趣,则自此贯穿黄宾虹整个艺术生涯。
HUANG BINHONG PEAKS OF MOUNT HUANG
Ink and color on paper, hand scroll
Dated 1903
Illustrated: An Exhibition of Works by Huang Binhong, Hong Kong Art Center, 1980
Exhibited: 'An Exhibition of Works by Huang Binhong', Hong Kong Art Center, June, 1980
172×42cm
RMB: 500,000-700,000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