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1865~1955) 榘矱唐宋卷

图录号: 2701

估价RMB: 4,000,000-6,000,000

2701
黄宾虹(1865~1955) 榘矱唐宋卷
水墨纸本 手卷
款识:龚野遗、樊会公、释石溪、石涛诸家,皆能榘矱唐宋,得其沉醲古厚,不坠轻薄促弱,余师其意写应。子通先生属正,滨虹质。
钤印:频虹(白) 新邦官鉨(白) 古歙黄朴存印(朱) 
题跋:1. 浑厚华滋落锦笺,峰岚迭翠绕山川。黄公气韵生云海,引出征鸿点暮烟。戊午(1978年)端阳敬题黄宾虹先生画卷。少婴。钤印:韩少婴(朱) 南阳(朱)
2. 江上群峰迭翠烟,八分雁字戏斜川。礹攅树簇宜无夏,水曲桥通别有天。独让云林摅逸气,偶从黄鹤染层巅。当年谢客如来此,悔赋山居率尔传。戊午(1978年)秋,为昊明兄题黄宾虹山水长卷。莹然弟宋志伊。钤印:宋志伊印(朱)
3. 此宾虹先生早期画迹也,自题谓龚、樊二石能得唐宋人沈醲古厚之致。师其意而为之,故较晚年醇粹之作蹊径迥别,然能运樊遗之墨灋,参髡残之笔意,几于造其堂而哜其胾,工力亦自不浅,曩覩半千山水册,册尾自书长题,有谓作画难而识画尤难,使作画者皆能识画,则画必是圣手。宾虹先生固兼擅二难者。寒家旧藏石溪为野遗写山水小幅,亦有长题。自谓尝与青溪论笔墨三昧,知己寥寥,知其解者,旦暮遇之耳。宾虹先生此卷峰峦绵亘,涧树萦回,巧施镕裁,穷功尽意。或有执其晚期笔墨以相绳,目此为赝鼎者,吾不禁思上述野遗及电住道人之题语而三叹也。昊明先生大雅之属,即请教正,许莘农。钤印:丁卯桥边旧主人(白) 今胜昔(白)
4.古今大画家之成也多以渐,往往少日步趋前人,不失榘矱,长而博采众长。力求变化终乃摆脱旧蹊,自具面目。尝读黄宾虹先生画语录云,先须有法,终须无法。先须求似,终须不似,叹为知言。此卷乃其四十余岁时精心刻意之作,经营结构、用笔运墨,信如自题所说,融合野遗、会公、石溪、石涛而得其沈醲古厚者。以较今人习见先生晚年名迹,虽外貌不同实则神理、气韵息息相通。适足证其能自有法而无法,自求似而不似也。真迹罕见之品,昊明先生宜深宝之。己未(1979年)九月,吴白匋记。钤印:吴白匋作(白) 凤褐(朱)
出版:1. 《百代风范——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作品集》P180-181,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
2. 《虹叟书画集·纪念黄宾虹诞辰一百五十周年》P34-35,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
展览:3. “百代风范——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浙江美术馆,2012年10月。
说明:齐白石弟子韩少婴、民国教育部官员宋志伊、南京博物院许莘农、戏曲家吴白匋题跋。
黄宾虹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同事、音乐科教师仲子通上款。
《榘矱唐宋卷》乃黄宾虹寓居上海期间,寝馈唐宋诸家、融合金陵与新安画派风格后,以积墨之法绘就的重要山水长卷,可称此一时期市场最佳作。
卷内,宾虹兼取龚贤、髡残、石涛、樊圻四家风貌的同时,又表达自己挑战唐宋的目的,且“黑宾虹”面貌初现。是其人于绘画实践、理论领域,返本而求,超越一派一宗局限的关键起始。
上款人子通先生应为仲子通。仲氏出生于艺术世家。留学回国后,长期活跃于上海艺坛,曾于上海大学音乐系等处任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中华艺术大学、太平洋画会、东方画会等十余个团体预备联合成立的上海艺术协会中,仲子通拟任执行委员一职。该组织以“联络情谊,共谋中国艺术之发展”为宗旨,积极为中国艺术寻找新方向、新出路。黄宾虹曾参加该协会举办的首届展览会,并发《中国美术之商略》的议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二人又一同执教于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宾虹兼任国画理论课教师,仲子通任音乐科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待中国传统艺术,怀有相似愿景的黄、仲二人,或愈交愈密,遂以本卷相赠。
伴随着国学保存会、神州国光社等社团如火如荼的有序兴办,上海时期的黄宾虹,对于“捍卫民族国粹”的构想,在政治、学术抱负之外,亦多由美术一端流露。相较于坚决推翻的激进政治立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黄宾虹则保有极为维护的态度。
不论是主持编纂《美术丛书》,抑或是振臂高呼“国画衰敝论”,理论层面对于“传统”议题的完善与革新,也直接重塑着黄宾虹画作的面貌。促使宾虹自青年至晚年,始终孜孜不倦地品读、吸纳着唐、宋、元三代画人作品中的精神,以至于其在1943年所作的《自题山水》中仍发感慨:唐画刻画如缂丝,宋画黝黑如椎碑。力挽万牛要健笔,所以浑厚能华滋。粗而不犷细不纤,优入唐宋元之师。临摹未易况奇创,江湖朝市争扬眉。文人草草独任咎,不学今老毋伤悲。
在数十年规摹唐宋画史传统、临习古人画迹的同时,“求新”,亦成为宾翁治艺实践的新日常。而力争上游的明代新安、金陵诸家,尤以龚野遗、樊会公、释石溪、石涛为先,无疑成为这一设想的重要支点。
有关四家的其人、其艺,黄宾虹均怀有深刻且独到的解读。
于《古画微》等处,可见黄宾虹论及金陵八家中的龚贤、樊圻。对于龚贤,宾翁评价甚高。认为(金陵八家)山水画法,首推龚贤。自1887年跟从郑珊习画山水起,黄宾虹的绘画风格便深受龚半千影响。逮至1903年,黄宾虹又亲至南京清凉山扫叶楼,观赏龚贤所绘十余幅山水巨制。其后,宾虹更是不吝称赞,盛誉龚氏“榘矱森严”,画艺“高超之甚”,学风所播,一时称盛。
对于髡残、石涛,黄宾研究深透。著书行文之间,一举厘清了二人画作中诸多纪年、题跋、题材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其中,尤以宾虹编纂的《释石溪事迹汇编》为要。该书囊括有《国朝献征录》内对于髡残画迹的记载、髡残本人书信、题识以及画家好友题跋等一众珍罕数据,是研究髡残治艺生涯的关键性文献。
正因如此,古今各画派间由理论到实践的贯通,方才得以在黄宾虹处实现。
本件长卷内,黄宾虹取上述诸家意趣,又适时开辟新法。描画山石、树木时,笔墨颇重黑浓,同时以干上积湿、湿上积干、湿上积湿、干上积干等多种宾翁独创技法,反复交织互染。黑白虚实掩映之间,经由看似零散的笔迹,描摹出整体浑然的山水,拓宽了积墨之法的道路。整体观之,细密中又见舒朗。既得沉雄苍老之气,更兼宾翁自有之秀韵。正合黄氏自言:得沉醲古厚,不坠轻薄促弱。
显然,《榘矱唐宋卷》作为黄宾虹上海时期重要的承前启后之作,不仅在宾翁“返本而求”的倡议下,于画论、于笔法层面,积极进行着由“启祯崛起”到“道咸中兴”画学理想前奏的实践、沟通。更在榘矱唐宋的基础上,见证了黄宾虹为重振近代渐生衰蔽之气的国画事业,找寻真正道路的关键性探索。
HUANG BINHONG LANDSCAPE AFTER TANG AND SONG MASTERS
Ink on paper, hand scroll
Illustrated: 1. The Works of Chinese Modern Painting Collection Exhibition, pp. 180-181, Xiling Seal Engraver's Society Pulbishing House, 2012
2.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by Huang Binhong·In Celebration of Huang Binhong's 150th Birth, pp. 34-35, Zhejiang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14
Exhibited: 3. 'Chinese Modern Painting Collection Exhibition', Zhejiang Art Museum, October, 2012
Note: Inscribed by Han Shaoying, Song Zhiyi, Xu Shennong and Wu Baitao.
画心:362×35cm 题跋:125.5×35cm
RMB: 4,000,000-6,000,000
作者简介:黄宾虹(1865~1955),原名质,字朴存,一字予向,安徽歙县人,生于浙江金华。诗、书、画、印皆精,山水尤绝。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曾任中国美协华东分会副主席、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教授、美术研究所所长。
跋者简介:1. 韩少婴(1911~1989),山东胶州(今属山东青岛)人。毕业于山东美术专科学校,师从瞿秋白父亲瞿世玮。瞿因爱其才,力荐赴京深造,授业于齐白石、王梦白、吴镜汀、徐燕荪等名家。1933年毕业于北平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胶州画院顾问、胶州市文化艺术志顾问等。
2. 宋志伊[近代],字莹然。湖南沅陵(今属湖南怀化)人,民国时曾任高等教育司科员、教育部秘书、三民主义青年团监察等职。
3. 许莘农(1911~2000),江苏扬州人。早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50年代调任南京博物院,从事书画鉴定工作。晚年受聘于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古书画鉴赏与鉴定。编著有《扬州八家画集》。
4. 吴白匋(1906~1992),名征铸,字白匋,号无隐史主人,以字行。江苏扬州人。授业于胡小石、黄侃、吴梅等。“如社”成员。酷爱戏曲。幼即嗜诗词,习作得表伯周谷人指点,并从扬州冶春后社吴召封、孔小山等诸老治学。曾编撰锡剧《红楼梦》、扬剧《百岁挂帅》等著名剧目。1922年正式加入冶春后社。1949年无锡解放后,投身文化、戏曲事业。1950年被选为苏南文协(筹)副主任。1952年教育部门改革后,调至文化部门工作。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