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1865~1955) 为夏承焘作 篆书七言联

图录号: 2690

估价RMB: 600,000-800,000

2690
黄宾虹(1865~1955) 为夏承焘作 篆书七言联
纸本 对联
1951年作
识文:卓笔峰高成石笋,鸣弦泉细应丝桐。
款识: 释文卓笔峰高成石笋,鸣弦泉细应丝桐。瞿禅先生笑正。辛卯,八十八叟宾古籀文撰书。
钤印:黄宾虹(白) 黄山山中人(朱) 十砚千墨之居(朱)
签条:黄宾老联。
著录:1. 《夏承焘集》第7册P165,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2. 《黄宾虹年谱》P525,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
3.《夏承焘年谱》P136,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
4.《黄宾虹与现代艺术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P187,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4年。
5.《其命惟新 广东美术百年研究文选》下P1385,岭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
6. 《黄宾虹年谱长编·下》P1348-1349,荣宝斋出版社,2021年。
7.《黄宾虹的世界意义·中国现代艺术史研究文集》上P101,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2年。
说明:夏承焘上款、旧藏并题签,由其家属友情提供。
此件作品是黄宾虹为夏承焘所作,作于1951年,是时黄宾虹八十八岁,寓居于杭州西湖畔栖霞岭。自1948年黄宾虹南下杭州后,他与夏承焘就频繁往来。在这一年中,夏承焘多次在日记里提及二人的交游,多是他到黄宾虹的住所拜访,记录了黄宾虹收藏购买古器书画、作画论画、接待好友客人等事情,其中一篇日记记载了黄宾虹花高价购买古代书画,希望抢救文物、捐献国家一事。通过夏承焘的日记,黄宾虹在杭期间的趣味、志向都得到了可靠的记录。直到1951年十月夏承焘由西湖搬至钱塘江边,二人往来才有所减少,但夏承焘还是不时携友人拜访黄宾虹。
根据上款人夏承焘的日记,可以看到这件作品可靠的流传来源。1951年四月二十三日早晨,夏承焘去拜访好友黄宾虹,是时黄宾虹新写成了集古籀文联十余对供他挑选。他选此联的原因是“卓笔锋在雁荡,而黄山幽鸣弦泉,适切翁与予家居也。”夏承焘为浙江温州人,黄宾虹为安徽黄山人,联中内容恰好为他们故乡浙、皖所在,也是二人友情的一种象征。黄宾虹写联赠友,作为“一代词宗”的夏承焘也会写诗相赠,二人相互唱酬,展现出民国时期书家学者的文人意趣。
黄宾虹自提出“五笔七墨”法后,摒弃了严谨的传统用笔,开始探索笔墨新的呈现方式。这一探索持续到八十九岁,他在眼疾过重、几近失明的情况下,又形成了新的艺术创作模式。此联作于八十八岁,正是这一时期笔墨探索已臻成熟的代表性作品。可以看出,黄宾虹此时对墨的运用已非常熟练,善于通过宿墨来制造枯湿,节奏自然,和谐天真。用笔多有屋漏痕之意,表现出一种烂漫的金石气。此时在集字的选择上,也可以看出他对古籀文已经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结字风格统一又富于变化,展现出写意的趣味。
HUANG BINHONG SEVEN-CHARACTER COUPLET IN SEAL SCRIPT
Ink on paper, couplet
Dated 1951
Literature: 1. Collected Works of Xia Chengtao, vol. 7, p. 165, 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1997
2. Chronology of Huang Binhong, p. 525, Shanghai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Publishing House, 2005
3. Chronology of Xia Chengtao, p. 136, Guangming Daily Press, 2012
4. Collected Pap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uang Binhong and Modern Art Thought History, p. 187, China Academy of Art Press, 2014
5. Inheriting Innovation: Selected Essays on a Century of Guangdong Art, vol. 2, p. 1385, Lingnan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17
6. Extended Chronology of Huang Binhong, vol. 2, pp. 1348–1349, Rong Bao Zhai Publishing House, 2021
7. Huang Binhong's Global Significance: Collected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Art History, vol. 1, p. 101, China Academy of Fine Arts Press, 2022
Note: Dedicated to and titled by Xia Chengtao.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Xia Chengtao and provided by his family.
141×28.5cm×2
作者简介:黄宾虹(1865~1955),原名质,字朴存,一字予向,安徽歙县人,生于浙江金华。诗、书、画、印皆精,山水尤绝。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曾任中国美协华东分会副主席、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教授、美术研究所所长。
RMB: 600,000-800,000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