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革命诗册》系1941年春,谢华和李初梨于延安拜访林伯渠时,由林老所赠。曾刊载于1986年第3期《湖南党史通讯》封底,并附林老作古三年后谢华重新检读诗册所作的题跋。
林伯渠(1886~1960) 革命诗册 纸本 册页(六开 附跋五开) 尺寸不一
说明:历史学家谢华题跋。毛主席保姆陈玉英旧藏。
出版:《湖南党史通讯》总第57期封底,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1986年3月。
著录:《谢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20世纪初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批有志之士开始了革命道路的探求。林伯渠响应孙中山号召,于1905年经黄兴、宋教仁介绍加入同盟会。之后,他回湖南和东北等地从事联络会党、绿林豪杰和运动新军的工作。参加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历次革命斗争,并深受孙中山器重。1917年起,谢华在各报刊发表时事短评,抨击反动统治,支持孙中山立场。1923年,孙中山电召谭延闿回粤,谢华随同前往。此时,林伯渠任国民党中央总务部长,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两人共事于孙中山麾下。
旧民主主义革命屡遭挫折,革命者深感绝望。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理论让他们重新看到了希望。1921年,林伯渠在上海经陈独秀、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谢华考入了以廖仲恺为所长的“宣传员养成所”,聆听了毛泽东的教导。翌年亦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谢华任中共西北特别支部书记,从事党的军运、策反工作,对促进“西安事变”起了重要作用。西安事变后,林伯渠驻派驻西安,任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与国民政府展开谈判,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李初梨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革命队伍,1931年于上海被捕,在狱中度过六年铁窗生涯。1937年获释后,调往西安,任八路军办事处林伯渠秘书。为了克服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的包围封锁,1940年11月底,林伯渠返回延安领导边区政府发展生产。谢华与李初梨于1941年春到林伯渠亲手创办的光华农场探望老友,林老随即赋诗相赠。
林伯渠早年所受私塾教育使他在古典诗词方面有较深的修养。整个革命生涯中诗文不断,并于1941年在延安组织成立了“怀安诗社”。《林伯渠同志诗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共收入194首,内容以反映灾难深重的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思、展望光辉的革命前景为主。此册诗风淳朴,语言平实,是林老诗文典型风格。三位战士“扺掌梅园”,畅怀革命事业,展望未来革命之路。从此册页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中共五老之一的林伯渠不仅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其书法和诗词造诣也极其深厚。书风整体气韵生动,天真自然,绝无矫揉造作之态。用笔挥洒自如,痛快淋漓,毫无雕琢之痕。此册中林老所书的数首又为谢华诗文。谢华文风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真情力透纸背。可见作为历史学家的谢华古典涵养之深厚。故此拍品不仅得以了解早期革命先烈的真实面貌,也让人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真情友谊,因而极具历史价值。
此拍品为陈玉英之女孙燕旧藏,陈玉英即为毛泽东家保姆,曾在牢房中极力保护毛岸英,解放后又屡受毛泽东照顾。新中国建立后,谢华作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主持湖南省地方史的编纂,其为了解毛泽东解放初期革命历程必多次拜访陈玉英老人。故其传承可靠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