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黄宾虹应四川艺术专科学校讲学之请,赴川并居留一年,开启了他的巴蜀之游。当时他已年届六十九岁高龄,却因对元画中“以屋宇林壑层峦叠嶂胜”的巴蜀山水神往已久,而不畏路途之艰、时局之乱,毅然西行入蜀。蜀游恰巧发生在黄宾虹古稀变法的关键时刻,对其艺术风格之变化可谓影响深远。尤其是其游历中的“青城坐雨”与“瞿塘夜游”,令他在风雨喧嚣和石梁飞瀑中,体会到“雨点”与“米点”之间相通的自然理趣以及天地间自然生命狂放的力量;又在月光光影变幻的照映下,领悟到如何用笔墨表现光影和空间虚实关系的微妙。这些证悟,直达其晚年变法之“理”,更留下了大量写生画稿作为日后卧游摹写的粉本。
黄宾虹(1865~1955) 蜀游峨眉山水册 (2012西泠春拍拍品)
设色纸本 册页(十二页,另跋文四页,信札二页)
款识:
1. 华严寺蜀游涐眉山水写此。宾虹。钤印:虹庐(朱) 黄冰鸿(白)
2. 钤印:黄冰鸿(白)
3. 钤印:黄冰鸿(白)
4. 钤印:黄冰鸿(白)
5. 钤印:黄冰鸿(白)
6. 钤印:黄冰鸿(白)
7. 钤印:黄冰鸿(白)
8. 钤印:黄冰鸿(白)
9. 钤印:黄冰鸿(白)
10. 武陵碛。钤印:黄冰鸿(白)
11. 钤印:黄冰鸿(白)
12. 蜀游峨眉山写此,宾虹。钤印:虹庐(朱) 黄冰鸿(白)
题跋: 黄宾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虹庐、黄山山中人,后以字行,安徽歙县人。早年曾参加辛亥革命,历任美术学校教授。善书法篆刻,精甲骨金文。最善山水画,游览名山,注重写生,勤于创作,技法亦屡经变革,中年所作肉腴骨健,苍浑中有清润之气,晚年盖用多种墨法,于浓焦墨中兼施重彩,并用明一显万手千的手法,华滋浑厚,意境深邃,开创了山水画的新风貌。偶写花卉,亦倔奇有生趣,对传统画论能批判的继承和整理,并能从创作的实践中提出精辟的见解。着有《古画微》、《虹庐画谈》、《画学通论》、《金石书画编》等。所遗作品根据遗嘱捐献国家。以上小传见《辞海》。是册蜀游峩湄山水十二图,系黄晚年之作,据他自己说七十九岁始稿,越十年,八十九岁完成,作风大变,实系精作。晚年的笔法墨法可见一般。一九六五年鹏远记。钤印:鹏远(朱) 解锐夫印(白)
签条:黄宾虹先生蜀游峨湄山水十二图。钤印:东湖(朱)
说明:解锐夫题跋。据解跋云黄宾虹创作此册前后历经十年,系晚年精品。另附李苦禅致解锐夫信札一通,其中言及黄宾虹“为近代民族艺术之可观摩者,有石溪墨气韵味,颇可学习。”
17×22cm×16
黄宾虹作此《蜀游峨眉山水册》(解锐夫旧藏),已是蜀游十年之后,据解跋所记,宾老“七十九岁始稿,越十年,八十九岁完成”。册页为设色纸本十二开山水,尾附四页藏家题跋,采用上下樟木四眼穿带式古法装裱,每开17×22厘米,合拢后大小仅为18.6×12.5×0.8厘米,是一套古朴小巧的掌玩小册。从内容上看,十二图合则为巴蜀山水之纪游长卷,分为起首华严寺、武陵碛、峨眉山及终章四个部分;从风格上来看,前两章拟属滞留北平时期起稿,而后两章则属南归后居于杭州时期终稿。整册尽揽其晚年风格变化之各时期代表面貌,令人如同亲历其笔墨实验的十年心路历程,尤值得珍赏品味。
全册以题有“华严寺蜀游涐眉山水写此”一图起首,寥寥数笔勾勒,淡墨一染而过,令人想起黄宾虹在北平面壁十年间,随身相伴的那三担写生、临古画稿。这类“倪(云林)黄(公望)”体格的简笔画,在三四十年代之交所作尤多。其笔简意繁,画格弥淡,更蕴藏着宾老几十年来对画学的思考与积累:如对古人画境的理解与自然山水中的亲身体验,金石书法的点画用笔与勾山勒水的绘画语言,甚至还有西方绘画所讲求的“线条美”、“三角构图”等。由于华岩寺乃重庆名刹,此处所题的“峨眉山”实为巴蜀山水的代称。黄宾虹顺沿长江三峡入蜀时,重庆正是第一站。这样的开篇,既宣告了蜀山纪游的开始,亦迈出了其笔墨语言探求的第一步。
在“武陵碛”之章中,黄宾虹以绵韧且有运动感的线条,奥境奇僻、缅邈幽深的构图布局,以及“笔隐墨中”、“以墨代皴”的墨点焦苔,描绘出笔酣墨饱、益见自然的峡中山水。这几乎可视为黄宾虹在《画学要旨》中所提“五笔七墨”的画谱图示。的确,自从蜀游后,尤其是居于北平的那些日子,黄宾虹终日“悟于古迹与游山写稿融会一片”(与朱砚英书),沉浸在北宋阴面山浑厚华滋的画法之中。他开始自主、自信地选择范宽、李唐等质实、刚性的用笔,用宋人层层积染的方法,构筑出浑穆深邃、滋润淋漓的风格基调。
“峨嵋山”之章由题有“蜀游涐眉山水写此”一图开篇。这一章的山水岗峦稠复,涧谷幽阻,正是峨嵋的典型地貌。在这里,黄宾虹黑密浑厚、润泽华滋的风格更趋纯粹,技法也更精进而圆熟,应属刚回到杭州时期之作。当时他的眼睛己患有白内障但尚未有大碍,其创作欲望仍然激昂,更敢于放胆尝试笔、墨、色、水等各种绘画语言表现的可能和极限。那些不同于、但源自于宋米芾的湿笔落茄点,范宽“枪笔攒簇”的雨点皴,以及明程邃的逆行渴笔等,不断地被尝试着以各种节奏、韵律、方向来做多变的笔线运动。这种实验性和极限性也正是他的“五字笔法”最后一法“变”的最高体现。
最终章的山麓几乎占满画面,浓墨、设色,层层积染至碑椎般黝黑,但润泽如玉、浑然如雕塑般,具有撼人心魄的体量感;虽“千笔万笔无笔不简”,画境单纯而丰富,密实中隐约的虚白处最具妙理,天然而通透,山体内在的呼吸与天外云气共吞吐。行笔于此,黄宾虹已无意去描绘山野林壑的具象之形;他以至繁的笔墨求得纯粹抽象的形式感,从而呼应了首页的至简,更达到了一种“实中求虚,虚中求气,节节有呼吸”的境界。正是籍借这部《蜀游峨眉山水册》,我们不仅体悟到大自然本有的性情气韵与黄宾虹笔墨的绝妙表现力,亦得以追随大师一起卧游那可被客观感知的自然与殊途同归的中西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