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气微妙 简约冷逸——八大荷花翠鸟图
时间:2012/06/07 作者:夏月 来源:西泠拍卖

荷花又名莲花、芙蕖、菡萏、水芙蓉等,更有凌波仙子之雅号。它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它风姿优雅,它妩媚动人,为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古又称农历的六月为“荷月”,是因为夏日正是观赏荷花的季节,“接天莲叶无穷碧”、“红衣翠扇映清波”,即是荷花的芳姿倩影。而且,我们所在的杭州,正是观赏荷花最为有名的胜地。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出现得很早。《诗经》中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之句;屈原《离骚》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汉魏以后,乐府歌辞逐渐盛行,由此产生了众多优美的采莲曲谣。而唐王昌龄《采莲曲》云:“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把采莲女撷取碧池莲花之态,描绘成一幅动人的图画。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句,则烘托出了荷花的高洁形象。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特着《爱莲说》,视荷花为“花中君子”。他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句,堪为颂荷的千古绝唱。现代文学大师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则描摹了在朦胧月色下赏荷的微妙感受,也是写荷的美文妙笔。

至于荷花成为绘画的题材,据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南朝梁元帝(553-555)画有《芙蓉醮鼎图》,这也许是我国最初的画荷之作。唐代随着佛教造像的兴盛,荷花成为绘画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对象。五代、北宋时期的著名花鸟画家黄筌、徐熙、赵昌、滕昌裕等都有不少荷画作品,可惜早已湮没无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宋代吴炳的《出水芙蓉图》,当是最早画荷之作,它继承了北宋画院工整写实的传统。明代随着文人写意花卉的兴盛,画荷之法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关键性的人物,便是明末的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1626~1705) 荷花翠鸟图
水墨纸本 立轴 121×66cm
出版:《八大山人画谱》,日本聚乐社,昭和十五年(1941年)。
说明:清李佐贤、徐恕旧藏。

八大山人,本为明朝宗室后裔。1626年生于江西南昌,80岁以后去世。他受过良好的教育,19岁时遭遇明清鼎革“甲申之变”,这击破了他的一切前途和希望,彻底放弃了功名。为躲避随时可能出现的政治迫害,先是削发为僧,后又为道士。时而疯癫,时而装聋作哑、废姓并多次换名换号,最后号八大山人,在其书画作品上把“八大山人”连缀写成“哭之”或“笑之”字样,作为隐痛的寄寓和对明王朝的怀念。

八大善于画荷花,陈鼎祚《八大山人传》称八大自幼“精绘画,尝写菡萏一枝,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又龙科宝也盛赞他“最佳者松莲石”,“莲尤胜,胜不在花,在叶,叶叶生动,有特出侧见如擎盖者,有委折如蕉者,有含风一叶而正见侧出者,有反正各全露者,在其用笔深浅皆活处辨之。”这里,《荷花翠鸟图》正可以作为的具体例证。

《荷花翠鸟图》描绘了荷塘之中的三茎荷叶与一只翠鸟,翠鸟立在一块石头上,侧身回望荷叶,其惊弓之态,好像是随时准备仓皇逃窜;荷花形象,最上一细长的茎上,生出一朵纤圆的小荷花,靠中一轮荷叶呈放射状,左右各一轮又黑又大的荷叶从斜上垂下,全放的荷瓣隐约可见。在画法上,荷叶深者以阔笔浓墨压出叶瓣,浅者则以淡墨从中扫出,反露荷叶则以粗笔勾出经脉,荷茎用篆书笔法,花瓣则圈写。水面则以残根、水波与翠鸟点缀,衬托出空间的变化。整个画面虽然寥寥数笔,但见笔见墨,尤其是通过大片荷叶的表现出了墨色微妙的韵味,这是其他花卉题材很难具有的造型优势。

就《荷花翠鸟图》意境而言,画面传达出一股荒凉、寂寞而又冷隽的气息,这当是八大山人凄凉身世、遗世情怀的心灵表现。或许在一般人看来,它没有去再现夏日荷花那千转百媚的妖冶姿态,而是用这种奇异的艺术形象,不免有些脱离了生活的真实,但就艺术情感的表现而论,他这种笔墨所显示的形象,不是凭空虚造,而是建立在对事物的深刻体察基础上的艺术语言。正如邵长衡称:“世多知山人然竟无知山人者。山人胸次汨淳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如巨石窒泉,如湿絮遏火,无可如你,乃忽狂忽暗,隐约玩世,而或者目之曰狂士、曰高人,浅之乎知山人也,哀哉!” 石涛也给他题诗曰:“西江山人称八大,往往游戏笔墨外,心奇迹奇放浪观,笔歌墨舞真三味。”他们均可谓是八大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