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西泠春拍 | 西泠吴昌硕,拍卖“雄甲辰”:纪念吴昌硕一百八十周年特别专场
时间:2024/07/02 作者:西泠拍卖 来源:西泠拍卖



二十周年的春拍,我们有幸得到吴昌硕家属的支持,同时也发挥了我们全门类和全画派的优势,首次推出了涵盖诗、书、画、印各个门类的吴昌硕专场,其中还包括家族、师友的作品共计一百余件,力图能够全面地展现这个画家和他所属的世界。我相信,这样打开一个近现代大师的方式,是拍卖历程上的一次创新。


在这个专场中,我们极尽所能地挑出代笔的作品,去伪存真,把一个真实的 、全面的、具有前瞻性的吴昌硕,呈现在大家面前。

——陆丰川




泰山残石楼组印


2024西泠春拍

Lot 2141

吴昌硕(1844~1927) 为高邕刻 青田石自用印

1896年作

印文:泰山残石楼

边款:1. 邕之得明拓泰山廿九字,因即以名其楼,属安吉吴俊卿刻之,时光绪丙申元宵。2. 汉“王广山印”山字衺接广字收笔,取艺甚古,兹拟之博邕老一咲,昌硕。

3.2×3.2×7.8cm

RMB: 180,000-300,000


出版:1. 《削觚庐印存》,民国钤印本。

2. 《苦铁印选》第三卷,方节庵辑,宣和印社钤拓本,1950年。

3. 《吴昌硕篆刻选集》P21,上海书画出版社,1978年。

4. 《中国篆刻丛刊 · 吴昌硕》卷三P47,日本二玄社,1981年。

5. 《吴昌硕作品集——书法篆刻》P28,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1984年。

6.《书法》第五期P44,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

7. 《中华之美系列·篆刻艺术》P112,台湾出版,1986年。

8. 《篆刻·临时增刊六》P29,日本东京堂,1987年。

9. 《吴昌硕印影》P263,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

10. 《苦铁印选》P50,日本天来书院,1992年。

11. 《吴昌硕篆刻艺术研究》P67,西泠印社出版社,1995年。

12. 《中国篆刻大辞典》P1144,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

13. 《近代印人传》P9,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

14. 《吴昌硕流派印风》P77,重庆出版社,1999年。

15. 《吴昌硕篆刻作品集》P272,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

16. 《近现代篆刻名家精品选·吴昌硕印集》P11,北京工艺美术山版社,2000年。

17. 《篆刻全集8》P115,日本二玄社,2001年。

18. 《缶翁印痕》P140,日本扶桑印社,2001年。

19. 《篆刻年历1051—1911》P839,台湾真微书屋,2001年。

20. 《近现代书画家款印综汇》P639,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

21. 《近现代名家书画品鉴》P105,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22. 《吴昌硕印论图释》P80,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年。

23. 《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吴昌硕》P245,上海书书出版社,2006年。

24. 《吴昌硕经典印作技法解析》P35,重庆出版社,2006年。

25. 《中国历代篆刻集萃9》P120,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

26. 《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P864,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

27. 《近代印坛点将录》P9,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

28. 《吴昌硕全集·篆刻卷一》P136,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年。

29. 《削觚庐印存》第一册,西泠印社出版社,2021年。


说明:由吴昌硕家属友情提供。







2024西泠春拍

Lot 2148 

吴昌硕(1844~1927)为吴谷祥作 题吴凤皇砖拓

纸本 镜片

1903年作

54.5×29cm

RMB: 100,000-200,000


出版:1. 《吴昌硕金石书画集》上P249,江西美术出版社,2015年。

2. 《道在瓦甓 · 吴昌硕的古砖收藏与艺术实践》P11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


说明:吴谷祥上款。光绪年间,吴昌硕与顾文彬、吴谷祥等结社于怡园,同为“怡园七子”。民国时,两人与吴伯滔合称“三吴”。吴昌硕曾多次为吴谷祥刻印并书联,可见二人关系莫逆。








2024西泠春拍

Lot 2156 

吴昌硕(1844~1927) 田园生活四屏

水墨纸本 镜片(四帧)

1921年作

133.5×33cm×4

RMB: 3,500,000-5,000,000


出版:《吴昌硕全集 · 绘画卷三》P268-269,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年。

诗文著录:《吴昌硕题画诗笺评》P195,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吴昌硕全集 · 绘画卷三》内页


说明:由吴昌硕家属友情提供。此套吴昌硕《田园生活四屏》创作于1921年,此时吴昌硕声誉日隆,正值艺术生涯的巅峰时期。



在此前一年,齐白石初迁北京,为迅速在北方打开局面,他特意请吴昌硕制定题写润格。因得海派巨擘的支持,齐白石自此在京城文化名流与政界达人之间获得赏识与拥护,开启自己的人生转折。


1920年吴昌硕为齐白石作《白石润格》

北京画院藏


次年,素有“东洋罗丹”之称的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因仰慕缶翁,特为其塑铜像两尊,一件留日展出,一件相赠沪上,丁辅之、吴隐将其于杭州西泠印社小龙泓洞凿龛而藏此像,谓之“缶龛”。


朝仓文夫1921 年所塑吴昌硕铜像(左)

沈曾植为铜像拓片作《缶亭像赞》(右


此二轶事,既见二十世纪大写意绘画艺术在两代大师之间的传承,也见吴昌硕对全国乃至整个国际艺坛掷地有声的威望和影响,其形象也成为中日文化友好交流之关键纽带。


此作没有上款,是画家晚年自藏赏玩的一套作品,诗书画印俱用心致志,可见缶翁对其作品之看重。



总观其画,田园趣味中富含缶翁晚年成熟老辣的金石气息,全图不施色彩而五色俱在,全然得益于缶老在墨色运用之惟妙。


且此作题材并非是常见的梅兰竹菊,画上枇杷葫芦寓意福禄丰收,白菜寓意百财,奇石怪藤富有文人面貌,寓意吉祥雅俗共赏,足显本套四屏的独特之处。



吴昌硕曾庄重拍摄过一组束发四面照,当时吴昌硕有意身穿一件考究的葡萄藤蔓纹外衣,正对应本作中《梁州移到》一屏,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可见一斑。




2024西泠春拍

Lot 2159 

吴昌硕(1844~1927)为汤尔和作 粗枝大叶书画一堂

设色纸本 · 纸本 立轴 · 对联

1916年作

152×82.5cm 172×36.5cm×2 

RMB: 4,000,000-6,000,000


出版:1. 《浙江四大家》 P30-31,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0 年。

2. 《希斋集珍 · 一册》 P48-49,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2 年。

3. 《吴昌硕全集 · 绘画卷二》 P343,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7 年。

4. 《朴珍抱精——近现代名家书画作品集》 P14、220,西泠印社出版社, 2022 年。


本拍品出版物书影及《吴昌硕全集》内页


说明:民国教育家、医学家汤尔和上款。本幅《粗枝大叶图》,由吴昌硕为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始人汤尔和绘制于1916年,是吴、汤二人交往的罕见证明,亦是承载吴昌硕食“金石力”、养“草木心”、成“粗枝大叶”貌艺术观念的晚年力作。



画中题写的“粗枝大叶、拒霜魄力”,乃吴昌硕对于所绘芙蓉,傲霜性格的经典赞颂。短短八字,不仅展示出上款人汤尔和,彼时因不满袁世凯称帝,而愤然辞去北医校长一职的不屈气节,更可视作吴昌硕对于自身审美意趣及艺术成就的绝佳概括。


上款人汤尔和,1910年毕业于日本金泽医学专门学校,此后长期活跃于京、沪一带。1912年,汤尔和在北京建立起中国第一所国立医学校——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并数度出任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汤氏曾与鲁迅交好。二人同期留学日本,归国后一同就职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




绘成此画的1916年前后,长期在京的汤尔和,多次前往上海。1915年,由汤尔和等人发起的中华民国医药学会,在上海海宁路成立。同年年底,汤尔和又因不满袁世凯称帝一事,愤然辞去北医校长职务,以表抗议。直至再次出任北医校长前,汤尔和一直寓沪,为商务印书馆译书。同年,吴昌硕亦活跃于沪上。吴、汤二人可能相识于此时,吴氏继而作画以赠。


吴昌硕同年(1916)所作《绿梅通景屏》


1916年,是吴昌硕艺术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年。此年四月,吴昌硕所作《绿梅通景屏》,笔意凝练厚重、气象高古,是其存世作品中最大的一件,画中呈现出的“粗枝大叶”气势,逐渐稳定成为缶翁晚年艺术的标志性面貌。同年岁暮绘制的本幅《粗枝大叶图》,则接续此种特点,首开以雄健表现芙蓉拒霜魄力的审美风尙。



芙蓉,是吴昌硕最能体现其金石气线条及大写意画面的花卉题材之一。《粗枝大叶图》中所绘郁勃纵横的芙蓉,自吴昌硕早年家乡鄣吴风物引发,集山川之灵、草木之秀,成其野趣。画面构图大开大合、大疏大密。


数株芙蓉斜逸而出、率直而上。花枝虽交错勾连,却见秩序。用笔在融入金石意趣的同时,变化丰富、墨彩淋漓。顽石被置于画面右侧,呈倾斜之姿。墨色与赭色的结合使用,实而不僵,与左侧的书法长题相呼应,构成多变而又稳定的画面。


本拍品局部与李鱓《牡丹花》(沈阳

故宫博物馆藏)设色比较示意


长题中,吴昌硕称拟李复堂(李鱓)之法设色。画内,红芙蓉以胭脂红大笔染就,辅以洋红小工笔勾勒,古艳脱俗。白芙蓉则仅以水墨描画出花瓣轮廓,点染数笔花蕊,尽显清幽之态。显然,吴氏在借鉴李复堂敷色恣肆、俏丽,展示出浓重饱满的同时,并重沉着,较之李复堂而言,更显雄浑苍茫。


《为跛道人作·篆书八言联》中

“虎出”二字配以吴昌硕设色书画合而观之,

与传统书画一堂异曲同工,又别具当代意义。


与本件《粗枝大叶图》同年写就的《为跛道人作 · 篆书八言联》,成于吴昌硕元宵夜狂飮之后。上款人跛道人或为李芾,字友棠,为海上名家之一,长于人物画像,卖画自给。此年元宵日,吴昌硕似于癖斯楼邀友朋小聚,饮酒论艺。兴之所至,执笔挥毫,所作书画多出性情。联内所书笔势雄强、线质泼辣,颇具豪迈之态。






2024西泠春拍

Lot 2151 

吴昌硕(1844~1927)亲笔飞燕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22年作

150×40cm    

RMB: 400,000-600,000


诗文著录:《吴昌硕题画诗笺评》P260,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说明:由吴昌硕家属友情提供。吴昌硕之子吴东迈题签。飞燕题材常常由王震代笔,此帧亲笔飞燕极其罕见。


吴昌硕之子吴东迈题签






2024西泠春拍

Lot 2152 

吴昌硕(1844~1927) 绣球花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08年作

146.5×35cm

RMB: 900,000-1,500,000


出版:1. 《吴昌硕作品集》绘画 图四五(沙孟海题写书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

2.《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 · 高山流水——任伯年与吴昌硕》P10,上海吴昌硕纪念馆。

著录:3. 《吴昌硕年谱长编》P244,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

4. 《吴昌硕纪年书法绘画篆刻录》P407,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

展览:5. “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 · 高山流水——任伯年与吴昌硕”,上海吴昌硕纪念馆,2024年2月至4月。


《吴昌硕作品集》绘画 图四五(沙孟海题写书名)


说明:本作或为刘福姚上款。刘福姚号忍庵,有功名在身,符合“察使”称呼,并且吴昌硕与刘福姚均为朱祖谋好友,均擅诗词,两人二十世纪初期在苏州上海地区活动。


本作是吴昌硕盛年时期写意花卉代表作之一,题材稀罕,寓意美好。且出版于1984年《吴昌硕作品集》,绘于其变法之后,逐渐确立自我艺术面貌的重要时期,是研究吴昌硕写意花卉发展的重要资料。


绣球实物与画作对比


本幅花卉由吴昌硕创作于光绪戊申(1908年)秋九月,绣球花之题材十分稀少,为其极用心之作,颇为难得。此时恰为吴昌硕“六十变法”之后,是其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显然,本作品是缶翁辞官治艺后,确立自我艺术面目的重要见证。



相较于吴昌硕喜绘的梅、兰、竹、菊及芙蓉等花卉来说,绣球花的题材极为稀少。绣球花在古代的名称是“绣球”,古人用“百花成朵,团圞如球”来形容它。其花形饱满,圆簇成团,象征着团圆、美满,亦代表着与亲人之间斩不断的联系,无论分离多久,都将重新相聚。








2024西泠春拍

Lot 2154 

吴昌硕(1844~1927) 长松秀峰图

设色绫本 立轴

159×41.5cm

RMB: 1,000,000-1,500,000


出版:1. 《吴昌硕画谱》第廿四,日本文求堂书店,大正九年(1920)。

2. 《**南画大成·续集三·花卉集锦》P201,兴文社,昭和十一年(1936)。

3. 《中国书画名品展(6)——吴昌硕书画》P58,日本槙社文会,2004年。

4. 《日本藏吴昌硕金石书画精选》P246,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年。

5. 《南画大成》第十一册P2592,广陵书社,2004年。

6. 《艺灿扶桑——日本藏吴昌硕作品精粹》P46,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说明:会津八一木盒题签。青山杉雨旧藏。2154号至2155号为青山杉雨旧藏吴昌硕绘画。吴昌硕与日本有着深厚的因缘。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经王一亭、白石六三郎等人在“六三园”的大力推介、宣传,吴昌硕在日本政、商、文各界均获得了极高的声望,被荣称为“嘉道后一人”。缶翁的书画作品,也因此颇受追捧,大量流入日本。


吴昌硕1894 年作《榆关劲松图》与本拍品构图比较。

本拍品与二十年前所作《榆关劲松图》比对,虽笔法风格已更成熟,

但题材意境却仍然一致,可见吴昌硕在处理双松这一题材的流变。


吴昌硕所绘本件《长松秀峰图》与其1894年作《榆关劲松图》构图极为相似,两件作品时隔接近二十年左右。吴昌硕甲午从戎,作为“赞画参事”入吴大澂幕,北上出征山海关。此作即为吴昌硕立马古榆关所作,《榆关劲松图》即为此年所作。


二十年后,吴昌硕已艺事大进,饮誉申江。本作品不只是吴昌硕回顾二十年前戎马生涯之作,此时其已人书俱老,不仅将此作构图拉长以显出山之险、松之劲,更把金石线条挥洒于绫本之上。两作对比足可见吴昌硕艺事之进步。此作自流入日本后,此画便递藏有序,为多家所宝。先后经新海氏、会津八一、青山杉雨等一众名士鉴赏、题签,甚为难得。



其中,旧藏者之一会津八一,在吴昌硕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于本件《长松秀峰图》的外装木盒上题签,意义非凡。会津八一是吴昌硕艺术在日的崇拜者、践行者。其处收藏有大批缶翁精品书画。出于对吴昌硕艺术理念的高度认同,其与吴氏的东渡弟子钱瘦铁,亦有着匪浅的交往。


木盒题签


另一位致力于、且进一步扩大吴昌硕艺术在日影响的书法界重要领袖青山杉雨,接续会津八一,宝藏本作。青山有关吴昌硕书画的收藏和研究,是整体、系统且深入的,其人所藏吴昌硕书画均属上乘之作。青山杉雨曾十三次为吴昌硕汇编特辑,并集中编写了《吴昌硕的画与赞》等系列著作。


鉴藏者简介::青山杉雨(1912年6月6日-1993年2月13日),名文雄,字杉雨,号寄鹤山民、三车亭主、杉雨逸人等。出生于日本爱知县,是日本近代著名的书法家,西泠印社名誉社员。先后担任过大东文化大学、中京大学教授、谦慎书道会理事长、日本艺术院会员,全日本书道连盟特别顾问,创设了日本最大的书法团体读卖书法会并任总务。早期参加西泠印社.多次访问中国进行书法交流,并将中国古代藏品交流展出,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无法在拍卖现场提货。详情请见《拍卖规则》。






2024西泠春拍

Lot 2155 

吴昌硕(1844~1927)  幽兰琴曲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19年作

135×33.5cm    

RMB: 500,000-700,000


出版:1. 《吴昌硕の画と赞》P146,二玄社,1976年。

2. 《明清近代名画选集》图36,华正书局有限公司,1980年。

3. 《日本藏吴昌硕金石书画精选》P170,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年。

4. 《中国书画名品展(6)图录》P45,槙社文会,2004年。

5. 《艺灿扶桑——日本藏吴昌硕作品精粹》P87,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6. 《吴昌硕全集 · 绘画卷三》P135,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年。

著录:7. 《吴昌硕纪年书法绘画篆刻录》P664,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

诗文著录:8. 《吴昌硕谈艺录》P91,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9. 《吴昌硕题画诗笺评》P68,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 《吴昌硕题画诗》P249,西泠印社出版社,2016年。

11. 《名家讲稿 · 吴昌硕艺文述稿》P84,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


《吴昌硕の画と赞》P146,二玄社,1976年。

此书作为吴昌硕权威出版,即为本拍品旧藏者青山杉雨所编著。



说明:青山杉雨鉴藏。青山杉雨作为日本的书道领袖,吴昌硕弟子“日本篆刻之父”河川荃庐的再传弟子,一直是吴昌硕艺术的权威研究和推崇者。他曾十三次为吴昌硕汇编特辑,并集中编写了《吴昌硕的画与赞》等系列著作。其所藏吴昌硕书画均属上乘之作。


本拍品木盒上青山杉雨鉴藏印记


鉴藏者简介::青山杉雨(1912~1993),名文雄,别署寄鹤刊、嚣斋,日本近代重要书法家。日本爱知县人,师从大池晴岚,为首届谦慎书道会会长。任教于大东文化大学及中京大学,一九七四年创办全国书美术振兴会,乃全日本书道连盟名誉顾问,著述等身。搜罗元明清书法不遗余力,尤嗜吴昌硕墨迹,身后部份收藏捐赠东京国立博物馆。






2024西泠春拍

Lot 2157

吴昌硕(1844~1927)家乡安吉竹林 亲笔山水

水墨纸本 立轴

1893年作

140×39.5cm

RMB: 800,000-1,200,000


出版:1. 《浙江四大家 吴昌硕 · 黄宾虹 · 潘天寿 · 陆俨少作品三集》P45,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

2. 《希斋集珍 · 一册》P50-51,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 

3. 《吴昌硕全集 · 绘画卷一》P83,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

4. 《老缶遗踪:吴昌硕艺术人生记录》P41,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年。

著录:5. 《缶庐集》卷二,吴昌硕撰,民国十二年(1923)。

6. 《吴昌硕谈艺录》P47,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7. 《吴昌硕题画诗笺评》P239,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缶庐集》著录书影

吴昌硕撰,民国十二年(1923)


说明:本幅是吴昌硕50岁寓居苏州时所作,画中绘安吉芜园家中万竹,别具乡贤和乡愁意义,是吴昌硕写实与创作完美融合的代表。竹中“一亭”或为“芜青亭”,亦是吴昌硕早年别号,并有印“芜青亭长饭青芜室主人”。此处是吴昌硕与友人闲坐谈诗的地方,承载了无数年少轻狂的青春与抱负。


《安吉县志》中安吉县城垣图及芜园的位置示意图


“芜园”位于安吉城东,是吴昌硕人生的第二个驿站。1865年至1872年,太平军战事平息,吴昌硕结束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随父亲搬迁至安吉桃花渡,租小楼名为篆云楼,小园取名芜园,从而开始了为期近十年的芜园耕读生涯。这期间,吴昌硕在父亲的指点下学习金石篆刻,并结识了施旭臣、朱正初、潘芝畦等文人。


吴昌硕安吉居所芜园旧址,与画中房屋竹林完全一致


“芜园”时期是吴昌硕将自己置身野逸美追求中的起点,也是其中年以后寓居苏、沪,满心牵挂及寄托情感的精神堡垒,更是其与友人一生都在反复再创造的绘画题材。


据考,吴昌硕在游历中常自绘或嘱同道师友为其绘制《芜园图》,如1880年,杨伯滔、吴云为画《芜园图》;1881年,顾承为画《芜园图》;1883年,任颐为画《芜青亭长小影》;1886年,吴滔、陆恢为画《芜园图》;1887年,吴滔又为画《芜园图》;1891年,蒲华为画《芜园图》;1892年,吴昌硕画《芜园图》等。


吴昌硕1892 年所绘《芜园图》,比本拍品仅早一年。


诗中所及诗友“朱山人”即朱正初(1832~1904)。朱正初曾受邀长住芜园,为吴昌硕知己,是吴昌硕一生中的最重要的师友之一。朱正初年长吴昌硕13岁,二人经老师施旭臣介绍而相识。相似的战乱经历使得二人有很多的共同语言,款中“劫后问池馆,少此未焦土。漫说归去来,画成已心苦”句正是直面这段经历的回顾,多了一份劫后余生心心相惜的情义。



值得注意的是,朱正初是吴昌硕拟走传统文人诗宦之途的引路人和促进者,见证了吴昌硕第一部诗集《红木瓜馆初草》(上海吴昌硕纪念馆藏)的诞生。


吴昌硕《 红木瓜馆初草》,朱正初评点


此诗集辑于1877年,其主要唱和对象就是朱正初,并有朱正初手批数条,其间有注评云:“君艺从古诗人门,气味深长,声调超越,自是不凡之品,工时调者,定当望而却步。”


吴昌硕与朱正初的诗词唱和


另外,据吴昌硕致朱正初的多封诗札,其间纪年有甲戌(1874年)、戊寅(1878年)、己卯(1879年)、庚辰(1880年)、甲午(1894年)者,且诗札结尾处常出现“六泉先生吟坛正之,并求和章”“拙句奉和六泉吟丈教正”“字句间多未斟酌,幸有六泉老丈吟坛有以教我也”等句,从“吟坛”“吟丈”这些称谓,不难看出吴昌硕对于这位邑人诗文学识上的尊重,以师礼相待。






2024西泠春拍

Lot 2158 

吴昌硕(1844~1927)用明代方于鲁墨绘制  长题墨梅图

水墨纸本 立轴

1905年作

138×26cm    

RMB: 700,000-900,000


出版:《吴昌硕作品选》图50,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说明:吴昌硕自题跋。据吴昌硕跋文可知,此作以明代方于鲁墨绘制,此墨价格高昂,以如此贵重材料绘制画作,可见吴昌硕对于此作的用心以及重视。方于鲁为明朝万历时著名墨工,制墨有独创。为明代制墨业“歙派”代表人物,其所造之“九玄三极墨”被誉为前无古人。







2024西泠春拍

Lot 2160 

吴昌硕(1844~1927)为胡钦作 罕见画像

设色纸本 立轴

1907年作

125×46.5cm

RMB: 1,200,000-1,800,000


出版:《朴珍抱精——近现代名家书画作品集》P80,西泠印社出版社,2022年。



说明:胡钦上款。委托人直接得自于上款人亲属。此为吴昌硕罕见亲笔人物肖像画,“画毕又题诗”,十分难得。在吴昌硕的创作生涯中,人物画属“偶中之偶”,亲笔人物画更是稀少,非知己者不轻易挥毫。


本幅是吴、胡二人友谊往来最直接的实物证明,是市场上唯一一件吴昌硕肖像画,也是市场上胡钦交友圈披露的唯一画作;为吴昌硕1907年江西之行提供了重要实物及文献数据,更为吴昌硕学习任伯年提供了的重要脉络踪迹,是吴昌硕追忆好友最好的例证。



据胡钦后人回忆,该画悬挂于厅堂的次月(即1907年六月),胡钦蒙冤七年,时来运转,终于得以昭雪复官。画中一句“闻道复官翻涕泪”,道尽个中辛酸。后该画先后辗转沪、宁、渝、赣等地,历经战火,历时百余年,流传至今,实属不易。


上款人胡钦与吴昌硕相交三十余年,亦师亦友。二人初次相遇于微时,即1874 年的冬天,在上海。彼时胡钦赴京会试不第,南归途中,吴昌硕离开家乡正四处游历,于冬日初游沪上。胡钦有诗《下第偕皞农南归至上海,月夜遇俊卿诸同年作》为证,诗中八句均集自唐人黄滔八首诗作,经过胡钦重新排列组合成一首新诗,诗中举觞、狂歌无不透露出其对于不第所表现出的豁达洒脱态度。


    胡钦小像


吴昌硕与胡钦相识相知,同在官场逆旅,有共患难之情。1901 年,胡钦调任都昌知县仅半年,宦海突变,遭人妒忌弹劾,无端被议,以致罢免。而吴昌硕也同样经历着官场失意,在一月安东令期间,事必躬亲,不遗余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草草收场。何不叫人感叹命运多舛,二人遭遇之相似。


本幅作于1907年,时吴昌硕64岁,在江西。胡氏曾任江西多处知县,吴昌硕的此次江西之行或是受胡钦之邀,并作本幅。且款中诗文,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吴昌硕此次江西之行的路线及事件始末,为吴昌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1898年 吴昌硕为胡钦刻寿山石自用对章

西泠印社 2022 年秋季拍卖会149.5 万成交


胡、吴二人的重大交游,除本幅及1898年十月为胡钦治“胡钦之印”和“胡德斋”两方印外,还是重要的诗文知音,这也是吴昌硕迈入文人圈的重要诗友。


1905 年胡钦作

《喜晤吴苍硕丈俊卿见示缶庐诗集,此酬之》


胡钦出身名门,在诗学方面颇有成就。1905年,是胡钦蒙冤被罢免的第五载,二人或会晤于上海,并有诗《喜晤吴苍硕丈俊卿见示缶庐诗集,此酬之》记之。从诗文内容来看,二人对于在阔别之后能再次相遇是喜出望外的,吴昌硕还拿出了自己的诗集请胡氏斧正,侧面反映出吴昌硕对于胡氏的诗文修养的佩服,而胡钦在诗中也毫无保留其对吴昌硕的赞美之情。


任伯年《葛仲华像轴》,故宫博物院藏


是幅明显是学习任伯年之笔墨形态,1907年任伯年已去世十一年,本幅是吴昌硕追忆好友最好的例证。吴昌硕四十岁时师从任伯年学习绘画,是任伯年跨越阶级的朋友,也是任伯年为之写像最多的人。







2024西泠春拍

Lot 2162 

吴昌硕(1844~1927) 去世当年书匾 用拙存吾道

纸本 镜片

1927年作

148.5×39.5cm    

RMB: 1,500,000-2,500,000


说明:吴昌硕去世于1927年十月,本幅书于1927年三月,即其去世前七个月,是罕见的吴昌硕最晚年书匾。

匾中所书语出杜甫诗《屏迹三首》“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句,体现了吴昌硕去世前对处世及从艺理解的升华。所谓“拙”,即一种“无心”之境界,主张归真返朴,摒去机心,以求自然流露。







2024西泠春拍

Lot 2161 

吴昌硕(1844~1927)书匾 跋刘墉、汤贻汾等紫阳讲舍图咏卷

纸本 · 设色纸本 手卷

引首:110×31.5cm

画心:37×31.5cm×6

RMB: 600,000-800,000


著录:1.《月沧文集》,吕璜撰,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桂林刻本。

2.《杭州三书院纪略》卷二,王同撰,清抄本。

3.《武林坊巷志》P1240,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

诗文著录:4. 《八旗文经》卷二十,盛昱、杨钟羲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著录


说明:紫阳讲舍图为魏成宪上款。吴昌硕题引首。吕璜、吴振棫、吴清鹏、张青选题跋。钱恂题签,签条上款为沈翊清。


本卷乃汤贻汾为杭州紫阳书院主讲魏成宪所绘《紫阳讲舍图》,桐城派文学家吕璜作序,杭人吴振棫、吴清鹏,及顺德张青选题跋于后,与刘墉所录成亲王《再记石鼓赋》,共计六开,装裱合为一卷,吴昌硕题篆书引首。是卷囊括古今书画家、大文学家珍贵墨迹,且保留民国原装,实属精品。


吴昌硕七十二岁所题引首


本卷前吴昌硕七十二岁时所题引首,“清课贞型“四个篆书大字,凝练遒劲,貌拙气酣。70岁以后,吴昌硕自言“人书俱老”,他将个人风格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更完善、强化了自身老辣苍浑的面目。款署中的“癖斯堂”,是吴昌硕在苏州干将西路桂和坊的一处宅子。



紫阳讲舍即杭州紫阳书院,位于紫阳山麓而得名,由两浙都转盐运使高熊征及盐商汪鸣瑞等捐资建造。另有安徽紫阳书院,取自朱熹号“紫阳”之故而闻名。杭州紫阳书院前身为紫阳别墅,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咸丰五年改为紫阳书院,康熙朝探花傅玉露、乾隆朝探花卢文弨分别担任过书院山长。道光时龚丽正、龚自珍父子亦先后执掌书院。紫阳书院与敷文书院、崇文书院、诂经精舍并称清同光年间杭州四大书院。书院现为紫阳小学所在地。


本卷上款人魏成宪即为当时杭州紫阳书院的山长,魏成宪归乡后,被延请为紫阳书院讲师。汤贻汾于道光十年(1830)创作此图,此年乃魏成宪去世前一年。


跋者简介:1. 吕璜(1778~1838),字礼北,号月沧,广西永福(今桂林)人。为广西五大桐城派古文家之一。

2.吴振棫(1792~1870),字仲云,亦作仲耘,号毅甫,晚号再翁,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嘉庆十九年(1805)进士,授编修。咸丰间,历任疆吏,在云南最久,先后任巡抚、署云贵总督,继又实授。在任禁止以团练为名杀掠回民,使云南民族矛盾稍缓。有《养吉斋丛录、余录》、《黔语》、《花宜馆诗钞》等。

3. 吴清鹏[清],字程九,一字西谷,号笏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探花,授编修,历官顺天府丞。诗格出入西江,性情挚而骨干峻。有《笏庵诗抄》。

4. 张青选[清],字云巢,广东顺德人。乾隆己酉(1789)科举人,官至湖北按察使,致仕,居杭州寻卒。撰有《旗山小传》,载于《遂宁张氏族谱》卷二。







2024西泠春拍

Lot 2163 

吴昌硕(1844~1927) 为吴徵作 行书七言联

纸本 对联

1925年作

151.5×33cm×2

RMB: 1,000,000-2,000,000


出版:《中国近代絵画の巨匠——永远の呉昌硕と斎白石(二)》封面、P68,チャイニーズアート株式会社,2014年。



说明:吴昌硕弟子吴徵上款。吴待秋曾给吴昌硕代笔山水,大约在八十二岁左右,代笔的实物不再见到,此件或为老缶对学生不再代笔的总结与感谢。


吴昌硕与吴待秋不仅师徒,且为世交。吴待秋其父吴伯滔,为晚清海上画坛名家,与吴昌硕、吴秋农并称“三吴”,二人为挚友。一八七三年,三十岁的吴昌硕在杭州俞曲园诂经精舍学习辞章和训诂,其间结识了正在杭州的吴伯滔。


吴待秋(前排左一) 与吴昌硕(后排左四)、

王震(前排左三)等合影


吴伯滔年长吴昌硕四岁,已在其时画坛有名,且不慕荣利,性情耿介,品极高,而吴昌硕此时还未见分晓。二人性格的相似和对艺术的共鸣让两人一见如故。吴滔殁后,吴昌硕对老友之子吴待秋格外看顾,日后收为门内弟子,吴待秋受其如兄如父之关照,画艺也颇有相宜。



此联为吴昌硕为门内弟子吴待秋所作,虽吴待秋为弟子,但联中上款以“袌鋗老兄”相称,吴昌硕年长吴待秋三十有余,且为其画艺之师,此处老兄相称异于常理,因此可见二人关系之亲切。据陈巨来《安持人物琐记》描述,“昌老擅李复堂、赵㧑叔一路花卉,山水非其所长,凡有人强求者,辄嘱吴待秋代笔交卷了”,此类掌故,亦可知二人艺事上相互认可,艺事上互相协助,而又情谊深笃。







2024西泠春拍

Lot 2164 

吴昌硕(1844~1927) 醉墨行草 七言联

纸本 对联

1921年作

147×30.5cm×2

RMB: 400,000-600,000 


说明:利瓦伊洛等旧藏。任堇、褚德彝题跋。据任堇题跋可知,此联为吴昌硕喝酒过半乘兴挥毫之作,“想见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也”,是为醉墨。



此联写于春水草堂雅集,春水草堂为吴昌硕好友俞原居所。据钱瘦铁记载,后一年(1922)花朝日,吴昌硕、任堇、钱瘦铁同样夜饮于春水草堂并于酒后奏刀刻印,可见吴昌硕之交游。



鉴藏者简介:利瓦伊洛[民国],室名蓝塘书屋,广东人。民国时著名收藏家,后移居香港,古代书画收藏甚富。


跋者简介:1. 任堇(1881~1936),字堇叔,又字越隽,号堇闇、弗斋、嫩凉道人,晚号婴翁。浙江绍兴人。任伯年子。工书画,尤善章草,以书法名重当时,山水师宋人,间作花卉,能诗,精鉴别。1921年在上海主办停云书画社,发行《停云社社刊》。2. 褚德彝(1871~1942),原名德仪,字守隅、松窗,号礼堂,别号汉威,室名角荼轩,浙江余杭人。成宪侄。精金石考据,嗜古博物。尤精篆刻,初师浙派,后潜研秦汉鉨印。工画,亦能写梅。






2024西泠春拍

Lot 2165 

吴昌硕(1844~1927) 篆书 八言联

纸本 对联

1925年作

167.5×36cm×2

RMB: 800,000-1,200,000


出版:1. 《画萃》,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一年(1932)。

2.《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书画选》P77,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3. 《画艺论》P10,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


出版物书影







2024西泠春拍

Lot 2171 

吴昌硕、陈三立、陈夔龙、朱孝臧、康有为、庞元济、莫 棠、徐乃昌 等题,陈曾寿绘 为许炳榛作 西湖归隐图

设色纸本 手卷 1924年作

引首:51×14cm 画心:80×14cm 

题跋:14×10.5cm 18.5×13.5cm   323.5×18.5cm 128×13.5cm

RMB: 800,000-1,200,000


出版:1. 《雪堂雅集:罗振玉、王国维的学术世界》P184-189,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2. 《书·非书 》2019杭州国际现代书法艺术节”,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9年。


著录:3. 《散原精舍诗文集增订本》中P1207-1208,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陈三立题跋)

4.《续黔南丛书·第6辑下 陈夔龙诗文集》P1712,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


说明:吴昌硕题引首。许炳榛上款并旧藏。康有为、陈三立、汪诒书、朱孝臧、庞元济、商衍鎏、沈同午、陈夔龙、黄干、徐乃昌、莫棠、吴荫培、刘学洵、李定球、谢远涵、王秉恩、桂坫等题跋。



1923年,曾任清廷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的许炳榛,在杨公堤卧龙桥畔,建造了一座私家园墅“西园”,并在园内收藏了许多珍稀书画古物。其兄许炳璈为清末著名金石书法家,在西湖孤山背面建造了一座“云亭”,兄弟俩以“云亭”、“西园”相对,吴昌硕为此题书“卧龙高卧,孤山不孤”。许氏兄弟俩晚年退隐西湖畔后,与吴昌硕、康有为等名家有往来,西泠印社早期同人经常雅聚于西园,切磋篆艺。



本卷作于许炳榛建西园归隐西湖后一年,1924年,洋洋洒洒逾二十家题跋,汇集了清末民初杭州最重要的一批文士名宦。其中吴昌硕以行楷题“美人芳草寄西泠”引首,吴昌硕行楷世不多见,且此时吴昌硕已81岁高龄,然观其用笔,老辣苍劲。


本手卷作者陈曾寿,晚年同样隐居于苏堤桥外小南湖,名“陈庄”。民国时期的陈三立、陈衍、陈曾寿,在诗界有“海内三陈”之名,号为清末“同光体”一派,这三陈中的二陈在此画卷留下墨宝,殊为珍贵。


跋者简介:1.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世称南海先生,广东南海(今属佛山)人。清光绪举人,授工部主事。近代政治家、维新派首领。书宗北碑,为清末民初书法大家。为西泠印社早期赞助社员。

3.陈三立(1852~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属九江)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助其父陈宝箴于湖南施行新政。善诗,为“同光诗体”代表人物。子衡恪、寅恪,婿俞大维皆知名于世。

4.汪诒书(1867~1940),字颂年,湖南善化(今属长沙)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广西提学使、山西提学使、山西布政使。民国初年,任长沙关监督兼外交部特派湖南交涉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任行政院高等顾问。

5.朱孝臧(1857~1931),原名祖谋,字藿生,一字古微,又作古薇,号沤尹,又号强邨等,浙江归安(今属湖州)人。光绪九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广东学政。因病假寓上海。精词学,为清末四大词家之一。工书法,宗颜褚,擅行楷

6.庞元济(1864~1949),字莱臣,号虚斋,浙江湖州人。自幼嗜字画碑帖,后以为业。平生收藏极富,时为全国之冠,有“南庞北张(伯驹)”之称。与于右任、张大千、吴昌硕等人均有交往。

7.商衍鎏(1874~1963),字又章、藻亭、璪亭,号冕臣,广东番禺人。光绪三十年探花。工书法,善画。建国后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广东省政协常委。

8.沈同午(1879~?),江苏苏州府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回国后投效军队,历任初中级军职。1912年被北京政府陆军部授予陆军少将。1914年任江苏省防军步军统领。1925年任江苏清乡督办公署督办。1937年任伪天津治安维持会委员,兼任伪天津市政府教育局局长。

9.陈夔龙(1857~1948),又名陈夔鳞,字筱石,一作小石、韶石,号庸庵、庸叟、花近楼主,室名花近楼、松寿堂等,贵州贵筑(今属贵阳)人。历仕同、光、宣三朝,官顺天府尹、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

9. 黄干[近代],字惕冰,别署双井,江苏江宁(今属南京)人。主要活动于近代民国诗话丛编》有其记。工书法。

10. 徐乃昌(1868~1936),字积余,号随盦,室名积学斋,安徽南陵(今属芜湖)人。翁同龢门生,长居上海。两度至日本,收藏古籍字画颇丰。有《积雪斋丛书》、《积余斋藏书志》等。

11. 莫棠(1865~1929),字楚孙,一字楚生,一署铜井,贵州独山(今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莫友芝九弟莫祥芝第三子。官至广东韶州知府,与黎汝谦情谊深笃。室名文渊楼,富藏书。1930年散出后,被徐乃昌、丁初我等人所得。

12. 吴荫培(1851~1931),字树百、颖芝,号云庵,江苏吴县(今苏州、无锡一带)人。光绪十六年探花,授编修,官至贵州镇远知县。光绪二十八年福建乡试副主考。十七年、十九年两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二十一年、三十年两任会试同考官。

13. 刘学洵[近代],字问刍,号耦耕,广东香山(今属中山)人。早年曾中科举。后在广东开赌场成为富豪。同情革命,并与孙中山过从甚密。1900年曾策动李鸿章反清。因企图以帝制建新国家,与兴中会成员发生争执,遂断绝关系,不再与革命党人发生关系。清末在杭州圈地造房,为杭州巨豪。后不详。

14. 李定球[近代],字茹真,又字御真,号大浩山人,湖南湘乡人。

15. 谢远涵(1872~1950),字敬虚,别号浩然,江西兴国(今属赣州)人。清末进士,历任都察院四川道监察御史,陕、甘乡试副主考官,江西省咨议局局长。1916年任北京政府内务部次长、代理内务总长。1923年任江西全省官矿督办。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秘书处处长。

16. 王秉恩(1845~1928),字雪澄,亦字雪尘、息尘,号茶龛,一作荼龛,室名元尚居、明耻堂,四川成都人。光绪元年至宣统三年之际,任广东布政使、贵州按察使。工书法,善行隶。

17. 桂坫(1867~1958),字南屏,关东南海(今属佛山)人。早年入广雅书院。1894年举进士,入翰林,授检讨,任国史馆修撰、浙江严州知府。1915年任广东通志馆总纂。







2024西泠春拍

Lot  2172 

吴昌硕(1844~1927)自作诗札卷

纸本 手卷

画心:23.5×6cm 25.5×13.5cm 25×15.5cm 25.5×17.5cm×2 26.5×14.5cm 28×14cm

RMB: 280,000-400,000


著录:1.《吴昌硕题画诗笺评》P429-431,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2.《吴昌硕诗集》P288,漓江出版社,2012年。

3.《吴昌硕题画诗》P85-86、244,西泠印社出版社,2016年。


说明:本拍品为吴昌硕自书诗六首。分别为“赠醉愚”“答吴迥然”“卧游偶书于禅甓轩”“超山宋梅一本,梦坡筑亭立石其间索赋”“一亭断荤奉佛索题画像”“超山宋梅”。



六首诗分为三个部分:一为自嘲自作诗,二为为超山宋梅一株所作诗,三为为友人作诗。根据年谱可知,1923年吴昌硕正值八十岁之时,应正法禅师之邀,至余杭超山报慈寺(现为大明堂)赏梅。听闻周梦坡于前几日夜来赏梅,并决定建一座“宋梅亭”。是年12月,宋梅亭落成,吴昌硕撰联,绘“宋梅图”并勒石立于亭边。


其中有“为一亭断荤奉佛索题画像”,时间应为1920年后,受国外的“动物保护”观念的影响下,“不杀生”“戒荤腥”的观念逐渐深入民国上流社会中。此批吴昌硕诗札,从中可见诗文较早之模样,也可见用笔淳古老辣,以篆入行草的典型特征。






2024西泠春拍

Lot 2177 

吴昌硕(1844~1927)梅花茶壶图 · 行书诗

设色纸本 · 纸本 横披(双挖)

1910年作

43×13cm×2

RMB: 100,000-200,000


说明:吴昌硕自题签。由其家属友情提供。






2024西泠春拍

Lot 2192

王 云(1865~1950)绘、诸宗元(1875~1932)等跋 吴昌硕七十九岁写照卷

设色纸本 手卷

1922年作

画心:145.5×35cm

题跋:130.5×35cm 

RMB: 300,000-500,000


说明:吴昌硕上款。诸宗元、王潜题跋。本卷应是现存已知吴昌硕最晚的写照。是年三月,吴昌硕抵杭州,西泠诸友置酒为其祝寿,诸贞壮作文诗赋纪事,缶龛亦施工将毕。



吴昌硕与王云多有来往,关系密切。此年三月,吴昌硕曾为其绘《雁来红图》,五月又作《雪蕉书屋图》。



跋者简介:1. 诸宗元(1875~1932),字贞长、贞壮,号大至,绍兴人。光绪三十年在上海参与创办国保存社,曾创办《国粹学报》,加入同盟会及南社。民国初年曾任浙江督军秘书、电报局局长等职。著《大至阁诗》《中国书学浅谈》。

2. 王潜(1861~1933),字聘三,号平珊、乃征,又号病山,晚号潜道人,四川中江人。光绪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贵州巡按、湖北布政使。民国后隐于沪上鬻字。张勋复辟时曾授法部右侍郎。








2024西泠春拍

Lot 2197

任伯年(1840~1895) 芭蕉仕女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865年作

125.5×33cm

RMB: 400,000-600,000


出版:《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二册P118,沪8—088,文物出版社,1993年。



说明: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旧藏。本作为任伯年市面所见最早有纪年之画作之一,是其宁波时期的标准件,也是清代和近代风格的重要转折。落款署“山阴任小楼”,乃崇拜费丹旭(字晓楼)之故,亦极为罕见。创作于乙丑(1865)初冬,时任伯年26岁,离萧山客居宁波,开始卖画为生。


任伯年的画初出自父授,以学画肖像为主,继之学费晓楼之仕女画,因推崇费晓楼,故其早期画上多自署“任小楼”或“山阴任小楼”,并制有“任氏小楼”方印,足见其对费丹旭之画的喜爱。但此类作品署名十分少见,因在1867年他到上海后,遭到了费晓楼之子费余伯非议,谓不可与其父晓楼同名,遂不再复用。


从左至右:本拍品(1865年)、

任伯年同年(1865)所作人物(故宫博物院藏)、

任伯年1866年同在二雨草堂作倚梅仕女( 浙江博物馆藏)


任伯年于同治四年(1865)赴甬上(今属宁波),以卖画为生四年,至同治八年(1869)才前往上海。本作绘于乙丑(1865)年,正是其客居宁波时期。人物线条、构图明显出自费晓楼,但已经受到任熏、任熊的影响,在费晓楼的基础上,采用了更为开放式的构图。这类构图不似费晓楼般集中、紧密,而是更趋向于无边界、开放式的。可以看出,任伯年在布景、用笔等方面,已十分接近当时比较先进的任熊之风格。而在画面中,最前面为竹叶,少女拿着竹制的团扇,连倚靠的栏杆亦为湘妃竹做的,别有一番情致。



落款中“二雨草堂”即陈朵峰(号延庵,家有庭院,号雨雨草堂,即二雨草堂)斋号,其为任伯年在宁波的挚友,二人多有来往。任伯年最具代表作品之一的《东津话别图》(中国美术馆藏),堪称任伯年肖像画之经典,描绘了任伯年在戊辰二月(1868)即将离开宁波前往苏州时,与四位好友东津话别的场景,画中五人分别为万个亭、谢廉始、陈朵峰、任熏和任伯年。其中陈朵峰正是本作上款“二雨草堂”之主人,足见二人感情之深厚。






2024西泠春拍

Lot 2198 

任伯年(1840~1895) 粉桃八哥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887年作

136×67.5cm

RMB: 800,000-1,200,000


说明:本目标不包括轴头。19世纪80年代,是任伯年艺术创作的巅峰时期。受八大山人用笔浑朴苍劲,布局不落常规的艺术风格影响,任氏仍不断进行着自我面貌的革新。八哥花卉题材,则成为其此时期反复实验、创新的重要画题之一。他通过不断微调树、石、八哥的位置,尝试不同的布局,以力求完美。尝试了在大尺幅中,相同题材的不同布局,正是海派量产的重要一步。


从左至右:1886年任伯年临摹八大山人所绘《八哥图》

1886年作《幽鸟鸣春图》(南京博物院),1887年所作本拍品


绘就本件《粉桃八哥图》的早先一年(1886),任伯年即临摹有八大山人所绘《八哥图》,被评为“笔墨精妙,洵乎神品”。同为1886年所作、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幽鸟鸣春图》亦在拟八大恣肆形神、不守成法遗风的同时,加入个人独特审美于其中,临而有别。1886年的《幽鸟鸣春图》与1887年所作的本拍品在构图上几乎完全一致,任伯年更是改变先前构图中梅花、山石、八哥等元素的位置、笔法,尝试不同的布局、意趣,以求更加成熟、完美地呈现此类题材。


本作落款中“移砚古香西楼小住”,此地即为古香室笺扇店。1868年,任伯年初至上海谋生时,由胡公寿介绍至古香室画扇维持生计,可谓是任伯年在上海绘画的起始之地,也可以说是海派绘画的开始。







2024西泠春拍

Lot 2206

吴熙载(1799~1870) 花卉册

设色纸本·水墨纸本 册页(共九页)

画心:34.5×27cm×8 题跋:42×32cm

RMB: 250,000-400,000


出版:1. 《吴让之先生书画册》珂罗版单行本,西泠印社,民国十一年(1922)。

2. 《吴让之书画篆刻与研究》P270-271,西泠印社出版社。



说明:杜剑青题跋及题签。吴昌硕对吴熙载倾慕不已,其篆隶都受到吴熙载之影响。

跋者简介:杜剑青[近代],号瓶盦,斋号松涛馆,浙江杭州人。著名鉴赏家、收藏家。







2024西泠春拍

Lot 2207 

俞 樾(1821~1906) 致恽炳孙诗札册

纸本 册页(共二十一页)

尺寸不一(册页尺寸:33×17.5cm)   

RMB: 100,000-200,000


说明:恽炳孙上款。潘子义旧藏、题跋及题签。

俞樾晚年在杭州诂经精舍讲学,吴昌硕曾先后两度问业于俞樾。正是以在俞樾门下所学的辞章训诂为底子,将之与篆刻、书法、绘画融会贯通,而自成大家。


其中包括致潘子义信札十四通共十五页,致潘子义诗札一通二页,另有有关小柳司气太诗札二页等。时间应为1905至1906年。有关小柳司气太诗札中提及其将俞樾事迹编写成书之事,分为六章。也有提及当时的日本驻苏领事求购《春在堂全书》带回日本之事。


册中多为致恽炳孙诗札信札,多数提及诗词唱和、修改文章、身体近状。也有询问夔老(王文韶)近来是否寄信来,并责怪孙子俞陛云到北京之后信件来往不多。册中另有俞陛云代俞樾所书致恽炳孙咏牡丹诗札二页。





2024西泠春拍

Lot 2229 

潘天寿、黄宾虹、诸闻韵、贺天健、诸乐三、王个簃、吴茀之 等十四家为李宴陶作集腋成裘书画册

设色纸本 · 水墨纸本 · 纸本  册页(共十六页)

31×25.5cm×16

RMB: 600,000-800,000


说明:吴昌硕再传弟子李宴陶上款。吴东迈题签。黄宾虹题耑。



上款简介:李宴陶[近现代],一作宴桃,为王个簃、潘天寿、诸乐三等学生,曾于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就读。1932 年,曾与刘伯年、沈蕴真等三十六人同赠《纪念白玉佛》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