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 ~ 1559)、米 芾(1051 ~ 1107)(款) 草书题南宫水墨图
水墨绢本 手卷
著录:1. 明•陈继儒《妮古录》(载《中国书画全书•五》P172,上海书画出版社)。
2. 明•汪珂玉《珊瑚图》(载《中国书画全书•八》P505, 上海书画出版社)。
3. 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彙考》(载《中国书画全书•九》P520, 上海书画出版社)。
5. 清•高士奇《江村消夏录》(载《中国书画全书•十一》P292,上海书画出版社)。
6. 清•王原祁编《佩文斋书画谱》卷一百,三。
4.《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子部艺术类•绘事微言》卷十三。
7.《文徵明书画简表》P311,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年。
8.《文徵明》P270,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 年。
9.《文徵明题画诗》P27,学海出版社,1998 年。
10.《历代著录画目正续编》P4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年。
说明:张孝思、华世芳题跋,姜绍书、华世芳等旧藏。
引首:101×29cm 画心:110×29cm 127×29cm 题跋:245×30cm
一.书坛圣手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后以字行,改字徵仲,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江苏苏州人。是统领吴门画坛长达半个世纪的绝对领袖,名列“明四家”之一。文徵明书法造诣深厚,临学精博,篆隶楷行草各体兼工。师承晋唐各家,主要学习钟繇、二王和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严谨纯熟,笔锋挺秀,书体端正,风格清俊秀雅。作为美术史上“超一流”的名头,自五百年来,多少藏家欲求一真迹而不得。
此次西令推出的《跋南宫水墨图》是文徵明一生中最著名的书法之一了。甫一展观,整卷书法神采奕奕,一望即知乃文氏较晚年典型书风。此类书体将李应祯的俊逸和赵孟□的温雅融合成一体,柔婉而不失劲健,颇有绵里藏针之感。整卷书写一路神行,不见任何迟滞,尤以末两句“山斋十日经过断,榻得南宫水墨图”十四字写的最为精彩。纵使用放大镜对其任何细部细心观察,亦力能扛鼎,不见懈怠。观此卷,信乎老衡山书艺已臻化境,实非妄言。
二.迷离身世
当《跋南宫水墨图》与《南宫水墨图》同为一卷的时候,它的第一个收藏者是明朝的著名大收藏家项希宪。在这裡,这件书法开始变得天下闻名-------- 陈继儒在他的《妮古录》,王世贞在他的《弇州山人四部稿》中都记载过这个堪与沉周《三桧卷》匹敌的名作。从项希宪家流散后,这个卷子被明末镇江大收藏家张孝思收藏,并在卷后作跋。继而又经著名藏书家姜绍书递藏,至康熙间流入高士奇府上,成为《江村销夏录》中的自玩重宝。经高家几代人把玩,最后传至其孙高岱之手。《南宫水墨图》的最后一个藏家,乃大名鼎鼎的乾隆年大文豪沉德潜,然而这一切都随著徐述夔的文字狱案发烟消云散。在对沉府的彻底查抄后,这件有著三百年清晰流传史的名作竟失踪在了历史长河中。
三.重见天日
在晚清的时候,江苏金匮县(今江苏无锡)华氏家族出了个著名的数学家华世芳。华氏家族是江南大户,世代喜好收藏。据华世芳自述,他自己公务之余亦喜蒐集前贤墨宝。因为一次偶然的经历,得到了一件传为米芾的《云山图》。自得宝之后,华世芳便对这个《云山图》爱不释手,日夜展玩不知疲倦。他也时常抱怨这件米芾名作竟流落乡野无人赏识,甚是可惜。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市肆上发现了一件文徵明的书法手卷,其内容正是《跋南宫水墨图》。华世芳不顾店主要值极昂,当即将其买下,与《云山图》合装一卷。幸得华世芳对此卷真爱有加,日夕展玩,题跋几十次竟达数千言之多。至此,失踪了百馀年的文徵明名作终于再现人间。据《江村销夏录》记载,张孝思题跋后仍有张英、陈廷敬、王鸿绪、励杜纳四阁老题跋,惜已与《南宫水墨图》一同佚去,旬为人间憾事。
四.《跋南宫水墨图》与《云山图》
《南宫水墨图》演世已经二百年,画作原迹恐不复存于世。这幅米芾《云山图》能与《跋南宫水墨图》合璧,可以说是最好的结果了。《跋南宫水墨图》流传脉络清晰,历代著录繁多,前人已定为文徵明代表作。《云山图》在《南宫水墨图》已不存的情况下又能弥补《跋南宫水墨图》绘画部分的缺失。且《云山图》画艺精湛佈局奇谲,亦当元明之际高手所为,堪称下真迹一等,足可宝玩。此外,高居翰教授早在上世纪中叶便将此图编入《中国古画索引》,更为凸显《云山图》之珍贵。
岁月流转,难得欢喜因缘。《跋南宫水墨图》与《云山图》的合璧,亦将成为藏界的一桩千古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