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出端溪佳石,色青紫,纯净无瑕,边留石皮,石质细腻如小儿肌。形略呈椭圆,近似瓜状,砚额处雕瓜叶三两,藤枝数条,小瓜错落掩映,天然可爱,不忍释手。
清·蔡载福铭、张辛刻瓜瓤端砚
出版:
1.《智龛品砚录》P95-9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金石之韵》P74,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17.8×11.6×1.5cm
然石色、雕工之美,虽巧夺天工,文人雅士最所为注重的却并不在此。因之砚为石友,除重砚之质、形、色、纹以外,尤以铭为上。质形色纹主外,镂石以铭主内也。砚铭文字内容或叙述历史,或赞誉雕工,亦或兴寄砚主人之意趣情怀,使之“藏之完整,传之久远”,并“子子孙孙永宝用”。出于对金石的敬畏之情,即便得一普通砚台,亦不敢轻易奏刀刻铭,往往延请名家高手,方敢写文刻字,录于石上。此方砚虽小,然砚背满刻铭文,为后人又留下一段佳话。其文曰:
“匏瓜之星陨为石,水淑云滋閟溪碛。端州良匠心手黠,疐之华之 瓤出。相此硕果讵可食,频使玉蟾注馋液。天孙有巧应尽乞,史髓经腴资组织。邵侯曾鉏吕相,邈想清风肃顽劣,磨励绨仍永无失。丁鲁斋手录其尊人龙泓居士题周幼闻瓜瓤砚之铭,海盐受之张君为夔石大兄摹于瓜砚之后,又结一重翰墨缘也。道光二十四年岁在甲辰五月十九日鹿宾蔡载福识。”
匏瓜之星,亦称“瓜瓠”、“瓠瓜”、“天鸡”,共五星,属女宿。《史记·天官书》:“匏瓜,有青黑星守之,鱼盐贵。” 星占家以之为天子果园,谓以星明大光润为佳。李白《游泰山》中便有“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之句。案,匏瓜原为葫芦的一种,味苦不能食用,秋熟干后一剖为二,周时便开始作为炊具或餐具,有“玄酒陶匏”之说,古人见物形对照以名星象。匏瓜用而不食,常有青铜器仿其形而作,容庚 《殷周青铜器通论》中著录的图版“鸟盖瓠壶”便是一例。是故后人常有以匏瓜之形作于器物之上。诗中以匏瓜与匏瓜星相结合,比喻端溪所出之佳砚,既凸显砚之为用,更与砚形、砚纹相一致,不专于一方可用,涵括了一个类型的砚台,可谓妙喻。
诗原是丁敬为周二学所作,刻于周氏所藏瓜瓤砚,见证了此二人的深厚情谊。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砚林、钝丁、玩茶叟、丁居士,龙泓山人、玉几翁等,浙江杭州人。乾隆元年博学鸿词不就,与金农、汪启淑、明中交往。精鉴别,富收藏,好金石文字。工诗词,善写梅兰竹石,尤精篆刻,开创浙派,与黄易、蒋仁、奚冈齐名,为“西泠八家”之首。丁氏虽在篆刻方面成就卓著,亦是爱砚之人,著有《砚林诗集》、《砚林印存》等。而瓜瓤砚的主人周二学(约1678~约1743),字幼闻,号药坡,别号晚崧居士,浙江杭州人。家以藏书称富,又好蓄书画、碑帖。少为诸生,不乐仕进,好与工书画善鉴赏者交游。工书,法文征明,后学赵孟俯,以行楷见妙。精赏鉴,亦知装潢。著有《一角编》、《赏延素心录》、《一粒粟赏》等。二人交往颇多,丁敬曾为其所编《一角编》作序,唱和之间,情深意切。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二人去世几十年后,丁敬次子丁传手录的这段铭文,又被刻上了其他砚台。丁传,字晞曾,号鲁斋,钱塘人。丁敬次子,乾隆诸生。研精经术,卢文昭称其能传敬学。再次刻铭时加上了蔡载福的题识,由海盐张廷济之侄张辛摹刻。蔡载福,字寅伯,号鹿宾,石门人。性喜书画,工写花卉、书法、印章,色色精品,有《荔香室诗存》。
蔡氏题识曰:又结一层翰墨缘也。一方砚,一则砚铭,背后彰显的是文人雅士的情谊与感应,联系上了两代文人雅士之间的翰墨情谊,这样的故事,足以成为佳话。质形色纹主外,镂石以铭主内,此砚可谓是内外兼修而美。这样的故事,一代代地递藏,这层翰墨缘亦同样传承下去,而不会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