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书法,二王一脉无疑是正统。王羲之一出,书法之审美趣味经历了古质而今妍的变迁。唐代虽有颜真卿雄浑静穆之书风崛起,但其仍然以典雅和平为主,以致于象明代董其昌那样以颜体筑基的大家,依然可以用二王的柔媚笔法将其融会变通。尽管二王的势力如此强大,然而,在碑学革新以前,帖学内部曾经有一段时间对之有所叛逆——这种难能可贵的尝试,便正是晚明董其昌所处的那个时代前后。其中,这种叛逆的代表人物有王铎、黄道周、倪元璐,以及时间上更早的、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并称晚明四大家的张瑞图。
张瑞图(1570 ~1641)行书 节录山栖志、寻山志
纸本 册页(二十七页) 1627年作 30×17.5cm×27
说明:宫尔铎鉴藏。
张瑞图(1570-1641)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等。福建晋江人。万历三十五年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崇祯三年,因魏忠贤生祠碑文多其书丹,被定为阉党,获罪罢归。
在中国文艺评判的历史上,由于儒家道德因素的参与,人品的高下与艺品的高下往往被等同起来,所以,张瑞图之书,亦如严嵩之诗、阮大铖之戏皆被打入冷宫。然而,“书以人重”、“书如其人”,只是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础上的一种书法艺术观,其立场固然自有其合理之处。然而,圣人不以人废言,况且品节高迈如苏东坡,也曾对书品的人品论取向,表示不同意见。所以就艺术本身的规律而言,政治上的道德评判与艺术上的质量评判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明乎此,我们就平心静气地可以从艺术史本体的角度,来看待如张瑞图之类的书法现象,在整个书法风格史上所呈现的历史意义。这里,我们要论及的,即是张瑞图以其典型风格所书写的两篇六朝美文:《山栖志》与《寻山志》。
就内容而言:《山栖志》与《寻山志》分别为南朝刘孝标、陶隐居所作,与另外一篇书法家经常书写的东汉末年仲长统《乐至论》,皆属于文人对隐逸生活的标榜和追求——尤其是文人在仕途政治失意时一种自我放逐的方式,一种心灵的寄托。我们知道,中国正史的《隐逸》传也正是在南朝范晔《后汉书》中得以确立。所以,张瑞图之书写《山栖志》与《寻山志》,自然也显示了他对隐逸的理想。
就风格而言:《山栖志》与《寻山志》书写时间,此书即一反传统柔媚书风,舍弃中和、优美的姿态与规范,结体支离欹侧,形态紧束,以奇为美;运笔注重横向取势,转折不取圆转而以侧锋翻转,打破传统藏头护尾的笔法,露锋尖笔,用力劲健,方折顿挫,纵横锋芒,跳荡生姿,棱角毕露。在章法上,则紧接字距,拉开行距。总体上给人一种节奏强烈、劲峭方折的奇逸之感。
值得注意的是,晚明这一时代,中国文化从思想界到艺术界都酝酿着一种突破传统而崇尚新奇的取势。在思想界,有哲学家李贽主张“童心”说,在文学界,有公安派的“性灵说”。所以张瑞图这种绝去依傍,追求奇美的风格取向,当然不是偶一为之的,也是与时代风气有着心理上的关联。在书法上他就有着明确的思想和主张,据《果亭墨翰》卷一小楷《书评诗评》自述云:晋人楷法平淡玄远,妙处却不在书,非学所可至也。坡公(苏东坡)有言——“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假我数年,撇弃旧学,从不学处求之,或少有近焉耳。于此可见他自负不凡,以自己明确的审美主张来指导着自己的创作风格。这种尚奇时代性的特点,同样也具体反映在此册《山栖志》与《寻山志》中。
据落款可知,此书为天啓七年丁卯即1627年所书而赠送给赵氏前辈者,此时正是张瑞图以礼部尚书入阁而处于其仕途顶峰的时期。所以,无论从书写受与的对象,还是其心志的状态而言,此册《山栖志》与《寻山志》完全可以作为其行书风格的代表作品。
此册年款后钤有“不俗最难”、“宫尔铎获观二印”,即此册在清末曾为宫尔铎鉴藏。按宫尔铎,怀远人,字农山,别号抱璞山人,太史宫星楣之侄,官至同州知府,为著名书画收藏家、鉴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