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中国连环画坛,无人不知王弘力,而谈到王弘力60余年等身画作,则无人不晓《十五贯》。遥想当年,几多老少读者把这本小小薄薄的册子翻来展去,爱不释手——说清官,胸中立显大师笔下长髯剑眉的况钟;说小人,眼前便是贼头贼脑、偷偷摸摸的娄阿鼠;批判官僚主义,怎能不想到刚愎自用的过于执;而对底层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则全在尤葫芦父女的举手投足间了……以连环画方寸之纸包众生相、表千古案,非王弘力莫属!今观《十五贯》画稿,更知大师笔力超群,他将数十载勤奋钻研的艺术思索融汇笔端,“在塑造刻画人物上逾越了其他任何姐妹艺术”,“为其他美术人物画种所瞠目”,“成为创下历史记录的艺术高度”,“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艺术巅峰”(戴敦邦语)。
王弘力作品《十五贯》是根据同名昆曲改编绘画的,他运用国画传统技法表现古典文学题材,以毛笔白描,线条清晰流畅,黑白分明,寓动于静,既具有连环画爽朗直观的可读性,又富于戏曲艺术流畅优美的故事性,充分体现了其重视典型人物塑造、构图严谨准确、人物生动传神的绘画特点。《十五贯》原稿创作于1956年,1957年由《辽宁画报》初次出版,1978年和1980年分别由人美、辽美再版,足见广大读者喜闻乐见。1981年,在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活动中,有两部《十五贯》同时获奖。其中,上海名家贺友直的作品获二等奖,由王弘力创作的《十五贯》则从几百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中国向世界展露着她博大精深的文明。应外文出版社之邀,作者于80年代根据其原稿及已出版的连环画作品《十五贯》,本着对这部作品的厚爱、长期以来对创作的感悟、沉淀和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重新精心绘制了54幅图,可谓精益求精,更上层楼——这正是我们今天有幸欣赏到的《十五贯》画稿。
王弘力(b.1927) 十五贯 连环画原稿(全)
纸本 水墨线描
1980年作
出版:
1.《十五贯》,辽宁美术出版社,1981年。
2.《十五贯》,外文出版社,1982年。
3.《十五贯》,连环画出版社,2011年。
谈到《十五贯》的创作,王弘力先生颇有心得。他强调,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所需要的典型形象。”他的语言就像他的绘画一样生动传神,“过去的生活积累,好像一座无形的仓库,打开它的大门,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成群出现在眼前,能回忆起许多‘故事’、‘情节’。” 一般认为,《十五贯》这个故事来源于明代冯梦龙纂辑的《醒世恒言》和清代戏曲家朱素臣的传奇,经进一步改编于1956年由浙江昆苏剧团首演。为了能够以连环画的有限篇幅来展现这个历史文化内含丰厚的故事,王弘力先生一方面博览群书,从塑造形象的角度重新阅读明初成书的《麻衣相法》,反复体味“怎样掌握人的外貌与其个性的有机联系,以及如何把现实人物分析成若干脸谱类型等等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人心不同,有如其面”的理解。另一方面,王弘力先生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善于把从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形象与感情的记忆诉诸笔端,使得整个画面包含信息量丰富,具有一定张力和延伸性,意趣盎然,耐人寻味。
正是通过创作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反思、领悟,王弘力先生以深厚的功力和敏锐的艺术概括力仅用54幅图便丰满地塑造了《十五贯》中的众多人物。清官况钟面部线条刚毅,眼神坚定悲悯,动作决绝果断。对配角的描绘则极佳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思想:以繁复的面部皱纹、消瘦的身形、自以为是的神情定义过于执,其主观主义、滥用职权的特点如在眼前;而娄阿鼠的表情动作则“从不同的丑角脸谱和动作里吸收了所需要的成分”,揭露了这个反面人物的丑恶嘴脸。大师认为:“性格的显露多在姿态动作,重点在于手势上;感情的变化多在面目,重点在眼神。”他在创作中牢牢抓住这两个重点,适当加以夸张,便突出了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王弘力先生创作的古典文学体裁连环画《十五贯》针砭时弊,在尊重已有的传统典型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典型人物进行重塑,衣冠服饰考究严谨,绘画技法描皴得当,以中景为主的场面描绘十分真实,是其对连环画艺术长期探索和不懈追求的最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