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艺术网:浙江拍卖市场调查之一:南北差异下的“西泠法则”
时间:2012/06/19 作者:蔡卓 来源:雅昌艺术网


西泠拍卖公司所在地是晚清大学士王文韶的旧居

西泠拍卖公司的院落幽静典雅

雅昌艺术网讯(蔡卓)走进杭州清吟街127号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在的院落,心情顿时愉悦起来,城市的喧嚣和纷扰的思绪在踏入这桩老宅的瞬间神奇般去无踪影。这里原是晚清大学士王文韶的旧居,西泠拍卖入驻此地后,保留了故居古色古香的原貌,只将北面的院子和厢房做为办公区利用起来,院落幽静典雅、物华文茂、水流不止、鱼群穿梭,极具中国江南古典建筑风格,一间间厢房外挂着“书画部”、“油画部”、“出版部”、“财务部”的字样,总经理室在二楼最里间。见到记者后,陆总笑盈盈走过来,引我在他办公室厅内一幅张大千的中堂前落座,依旧一幅谦谦君子风度,侃侃而谈。

在浙江艺术界,陆镜清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在行家眼里,他是专家,在拍卖人眼里,他是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前辈,在外界看来,他是一位儒雅智慧的领导者。1979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踏入文物艺术品行业,那时的陆镜清只有二十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北京顺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浪潮先后举办艺术品拍卖会,1995年,浙江国拍敲响浙江艺术品拍卖的第一槌,陆镜清是当时国拍的拍卖部负责人。2001年,荣宝斋杭州公司在刚刚开街的河坊街挂牌成立,陆镜清受邀担任总经理。2004年,西泠印社有创办拍卖公司的念头,相关负责人直接找到陆镜清洽谈合作事宜,同一年,上海朵云轩空缺的总经理位置也等着他走马上任,权衡之下,陆镜清还是选择留在家乡杭州,他要在西泠拍卖这张白纸上画出他胸中的蓝图,他要让西泠印社这块百年学术品牌焕发新的生命。振兴南方拍卖的使命感在陆镜清决定执掌西泠拍卖的那一刻就已经不知不觉栽种在他脑海里,一直到今天,这份使命感和责任感从未改变。因此他也常常笑言,自己最想退出拍卖行业,也感到最无法退出这个行业。

2005年7月西泠首场拍卖的盛况,陆镜清现在回想起来仍充满了喜悦,2009年西泠五周年秋拍成交量一跃突破6亿。2011年西泠春拍成交量突破15亿,任伯年《华祝三多图》成为这场拍卖最华彩的篇章,也将西泠拍卖推向历史巅峰。当拍卖场人潮退去,春秋大拍暂时离开我们的视野,我们偶尔也会试想,如果西泠拍卖不是由陆镜清来掌舵,会有今天的成就吗?如果陆镜清当年没有选择西泠拍卖,他又将在做些什么?


西泠拍卖总经理陆镜清

国拍、荣宝斋、西泠 陆镜清的三步走

雅昌艺术网:陆总,感谢您接受雅昌艺术网的采访。我们编辑部最近在进行区域拍卖的梳理,所以想请您聊聊浙江拍卖的情况。听说您最早曾经在浙江国拍工作过一段时间,是吗?

陆镜清:国拍是浙江最早的拍卖公司之一,95年杭州有两家艺术品拍卖公司,一家是博览斋,另一家是国拍。要说第一场拍卖还是博览斋,同样是春拍,它大概比国拍早半个月拍卖,就这样拉开浙江艺术品拍卖序幕。国拍94年成立,我那时候是通过社会招聘进去的。那时候国拍只有书画一个艺术门类,我是书画部的工作人员。公司成立第一年,发生了一个令艺术市场颇为震惊的事件,就是对张大千《仿石涛山水图》的认定出现了南北分歧。这幅作品的真伪暂且不论,但表明了当时市场不规范的萌芽状态。也因为这个事件的影响,当时的经理离职了,第二年我接任了公司经理一职。我在国拍的三年时间,将国拍树立为浙江最好的品牌,那时候我们的成交金额在全国还不算小,一场能拍一千多万。1998年左右我离开国拍。

雅昌艺术网:国拍之前,您在做些什么呢,您是什么时候介入艺术品行业的?

陆镜清:我从小就热爱书法,十分喜欢艺术。1979年偶然进入了这个行业,当时我20岁,可以说,基本见证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那时候没有专门经营艺术品的机构,交易也都处于私下状态。其实当时最先去农村收文物的人,还被称为文物贩子,书画贩子,现在回顾整个行业的发展,从某个方面说,他们也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当然那是一个市场的萌芽阶段,有不规范的地方,但艺术品的价值正是从那个时候逐渐被大家认识到了。

其实中国艺术品市场真正发展是从1993年有了拍卖公司才开始的,之前都是私下的,或者文物商店店面式的交易,没有广度,没有影响,而且是不合法的。1997年《拍卖法》的出台,对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法律上认可了这个行业,而这个行业的主线是拍卖,拍卖的广度、成交金额、影响力都非常大,以前是小范围,后来变成大众可以参与的平台。其实深圳是最早的,上世界 80年代就开始艺术品拍卖了,1995年之前杭州也有,但是民间竞买的形式。

雅昌艺术网:您第二次涉足拍卖的行业,应该就是西泠拍卖了吧?

陆镜清:2004年的时候,西泠印社和朵云轩同时找到我,朵云轩当时要聘一位新任总经理,西泠印社则准备新拓展拍卖业务。我再三权衡,一来因为自己的家在杭州,西泠印社是我从小仰慕的品牌,二来,也是最主要的方面,西泠印社的拍卖蓝图,可以由我来规划谱写,我想将西泠拍卖当成一个事业来做,有一种使命感从最初就贯穿着我和西泠拍卖的整个过程。我希望通过努力,在南方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逐步平衡南北艺术市场。这也是我觉得拍卖行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许有人会认为我在说大话,但整个拍卖行业有着许多和我一样想法的人,想要尽自己一份力去认真地做成一件事。

雅昌艺术网:您1998年离开国拍,2004年执掌西泠拍卖,这期间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您在做什么?

陆镜清:离开国拍以后,我深入到对艺术的追求和爱好中。比如书画鉴定,那几年我自身提高很多。2001年的时候,正好北京荣宝斋要在杭州设立一个分支机构,这个分支机构是独立法人,以股份合作的方式邀请我担任杭州荣宝斋第一任总经理。所以2001年杭州河坊街开街的时候,杭州荣宝斋成立。我感到很荣幸,国内三个大的艺术品牌——荣宝斋、朵云轩、西泠印社,我和他们都有缘分。我在荣宝斋工作了三年。我个人的发展也就是一步推着一步走。到了2004年,因为有过前面的积累,国拍的经验,荣宝斋的经验,朵云轩和西泠印社才会找到我。经过近一年的沟通和准备,2004年12月,西泠拍卖注册成立。

西泠拍卖,再创一个一百年

雅昌艺术网:西泠拍卖的首届拍卖是在2005年7月,您还记得那场拍卖会的情况吗?

陆镜清:2005年7月我们首拍,当时拍了1.9个亿,那时候拍卖公司首场拍卖没有超过两个亿的。首拍的红火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早上10点半,开拍已经一个多小时了,外面还有人在排队办牌。

雅昌艺术网:西泠拍卖给人的印象是创纪录的高价拍品不多见,但专场门类很多,而且每年都有新的门类推出,这是公司的策略吗?

陆镜清:2012年是西泠拍卖成立至今的第八年,我们始终遵循一条原则:真乃居先,诚为业本。在这个大的前提下,公司有个战略,也就是拍卖公司的使命感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把代表这个民族优秀的艺术品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提高生活的品质。在这个使命感的驱使之下,我们在去年秋拍之前的七年当中,推出了十个中国艺术品首届专场,雕塑、印章、砚台、明清毛笔、漫画等专场,这些门类很小,但艺术和文化含量很高。记得2007年我们做中国首届砚台专场时,国内的拍卖公司对砚台这个门类还没有重视。我认为一个艺术门类的推出其实要考虑很多方面,一个是确定这个艺术门类的文化含量是否足够深厚,第二是有没有这个能力推出,是否有专业人才能够理解这个门类,然后要考虑市场能不能接受,有没有这个土壤。我们可以引领这个市场,但是思维不能太超前,要恰到好处。所以我们这十个门类基本上是成功的。今年是第八年,我们推出中国首届明清御窑金砖专场,宫廷在江南烧了一批金砖,从明朝到清朝,从古到今,它已经完全不是建筑构件的概念,而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品了。所以我们今后的发展仍然会保持我们最初的目标:开辟更多的艺术门类,以“小”见大,以“小”做大,比如我们的印章专场,一场可以拍一个亿。名酒拍卖,一年也能拍八千万。

雅昌艺术网:2005到2009年春,你们每一次大拍成交额都比较稳定,在一两个亿,2009年秋拍忽然上了一个大台阶。

陆镜清:对,那是我们五周年的时候,突破6个亿。我们公司的规划也是按照五年计划来的,国家定制五年计划一定有道理,五年对我们来说一定会有一个飞跃和提高。去年春拍大家都好,我们也有15个亿,去年秋拍10个亿,本来应该有13个亿左右,犀角专场撤拍对成交额有一定影响。我们七年的发展,一方面是不断挖掘没有被人们重视的、有很高艺术含量的门类,另外我们的平均成交率应该是全国领先的,整个社会参与的广度也是全国领先的,与成交金额相比,我们更注重成交率。

雅昌艺术网:今年春拍,很多大拍卖行缩减了拍品数量,你们的拍卖是在7月初,马上就要拍了,可否透露一下准备的情况?

陆镜清:我们对拍卖的宏观策划,一直走自己的路,小专场,门类多,可藏可买性强,艺术和文化含量高。今年春拍是我们八年以来,可藏和可买性最强的一场拍卖,同一上款、同一藏家、没有露过面的艺术作品至少有五六百件,这是最值得关注的地方。今年春拍上拍的一共三千多件,数量上几乎没有减少,估价总金额有一定的下调,但值得竞买的拍品却比以往要多。总的来说,我对于这场春拍充满信心。

雅昌艺术网:西泠举办了这么多届拍卖会,有没有对某一场拍卖或者某一件拍品印象特别深的?

陆镜清:去年春拍任伯年的那件吧。任伯年这件作品为什么震动我,一是在南方市场,它是第一件过亿成交的近现代书画作品,并且在价格上体现了海派艺术的价值,之前海派书画没有一件上亿的,连五千万的都没有。这件作品创造了海派的最高成交价,也创造了任伯年的最高价格。海派大师很多,黄宾虹、吴昌硕、赵之谦、虚谷、蒲华等等,任伯年这个价格的出现让大家更关注海派艺术了。

雅昌艺术网:西泠印社是百年名社,西泠拍卖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应运而生,在您的掌舵下,西泠印社的品牌和声誉得以延续,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对于您一手创立的西泠拍卖,您的终极理想是什么?

陆镜清:我们经常谈论怎么样让中国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我认为从创业开始,如何可以持续发展百年甚至五百年,是更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公司开会,我常常跟员工说,再创一个一百年,因为2004年是西泠印社的建社一百年。西泠印社从无到有,成为天下第一名社,到2004年西泠拍卖成立,另一个一百年开始了。这个一百年,是西泠印社以商养学的一百年,经营和学术互相促进,和西泠拍卖“以学术指导拍卖”的思想一致。西泠印社的百年品牌、西泠拍卖这么多年轻又带着理想在奋斗的员工,还有政府对西泠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一员的关心和支持……这都令我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我常开玩笑说,我最想离开又最无法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