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捷报传来后,孙中山先生决意从美国前往伦敦作外交努力,“乃以此时吾当尽力于革命事业者,不在疆场之上,而在樽俎之间,所得效力为更大也。故决意先从外交方面致力,俟此问题解决而后回国。……吾之外交关键,可以举足轻重为我成败存亡所系者,厥为英国”,于11月抵达英国,停留十日,与旅英同盟会同志谋划共和方略,最后“乃取道法国而东归”,于年底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当是时,中山先生与同盟会元老吴稚晖纵论时局,共商建国事宜,豪情满怀,纵笔写下“花得东风一夜开”一句。
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名文,字载之,号逸仙,伟大的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1940年被尊为“中华民国国父”。与孙中山同为辛亥革命核心人物之一的吴稚晖(1865-1953年)名敬恒,江苏武进人,早年赴日留学,1905年与孙中山晤面后加入同盟会,为国民党十大元老之一,曾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等职。
“东风”一词一语双关,一指春风,唐李白《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又《红楼梦》第五十回:“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二指东方刮来的风,此处乃是寓意“革命的东风”,借指武昌起义犹如一夜东风,催醒了全国各地的革命之花,引发了革命大潮。并留钤印“孙文印”、“石上题诗扫绿落”两方。
孙 文(1866~1925) 为吴稚晖书匾 花得东风一夜开
绢本、水墨纸本 手卷 书法:30.5×111cm 绘画:30.5×135cm 跋文:30.5×138.5cm
说明:
1.吴稚晖上款。书于1911年武昌起义大捷之后。
2. 唐云因题补画一段并题签条,谢稚柳题跋。题跋上款人为张澍声,京剧名票,与海上画家多有往来,尤与唐云交善。
此作藏家张澍声先生祖上为无锡望族,与吴稚晖先生有世交之谊,并得识于右任、李济深、章士钊等政界精英。因其时在英国恰逢其会,遂得藏此墨宝。张氏为京剧名票,与徐悲鸿、唐云、白蕉、周錬霞、谢稚柳等书画大家皆有往来,尤与唐云交善。故在1976年春,请时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的唐云先生以此句之意作老梅新蕊。画粗大的枝干寓意古老的华夏,写怒放的梅花迎着初春的东风“一夜”竞开。题记“丙辰之春好月楼漫笔,应澍声兄之属,唐云记”,钤印“秋药翁”一方。书画合璧,更添其趣。后又于1978年夏,邀著名书画家、鉴定家谢稚柳先生作跋。谢先生跋曰:“右孙中山先生所书,笔势劲爽。先生为民主革命毕其生,翰墨属其余事,最为人所习见比如天下为公,气概特为雄杰。此书与之不类,属其早年笔尤为世所罕见也。澍声先生藏之有年,并属唐云画梅于后,装为一卷。戊午夏初十一,示因题。谢稚柳。”
孙 文(1866~1925) 楷书 江上清风
绢本 立轴 116×38cm
说明: 日本画家土井彩亩上款,藏家直接得自上款人
谢先生在此道出中山先生这件墨宝的珍贵之处在于“属其早年笔,尤为世所罕见”,不仅是其领导和见证辛亥革命的珍贵历史资料,而且在其书法艺术作品中也属早年,因此十分罕见。世人所多见的孙中山书法,如“天下为公”、“博爱”、“世界大同”等多为其民国后的楷书、行书作品,形貌上往往兼得颜体体格、苏体韵味及魏碑风神等书法传统,又具章法简明,气象雍容之感,展现一代政治领袖胸襟开阔、博大豪迈的精神气度。民国一代书法大家、国民党将领谭延闿(1880-1930年)这样评说中山先生的书法:“故时贤谓总理之书,深得唐人气韵,流美自然,非力学所能工。至其矜慎厚重,不诡不随,又适如其人焉。”又说:“其书不但似苏东坡,而往往有唐人写经笔意,正直雍和如其人,真天资聪明,凡夫须学而不能也。”而这幅寓意深刻、气势恢宏的行草作品,“笔势劲爽”,可见中山先生当时的心情多么意气风发,闻革命如火如荼之势而觉快哉!
孙 文(1866~1925)楷书 节录尚书·说命中
纸本 立轴 156.5×42cm
孙中山先生喜爱题字,赠书于人。辛亥风云已过百年,因其尊崇的地位与人格魅力,其手书墨迹向来为国人所重,远及日本,亦备受尊崇爱护,中山先生生前也与诸多日本友人结下深厚友谊。此次得见的中山先生另外两件楷书立轴作品皆从日本征来,并留有当时的装裱。一件“行之非艰,知之惟艰”,是他总结革命教训,语化《尚书﹒说命中》中传统的“知易行难”观点而作,上款人“白木先生”,作于纸本之上,写得苍劲古拙,沉着有力;另一件“江上清风”,语取自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一句,上款人为日本女画家土井彩亩。土井彩亩为杵筑市大分县人,明治24年1月1日(1891年)出生,20余岁认识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被迫下台,流亡日本的孙中山。此作为绢本,可能直接俯于榻榻米上所写。这两件作品正是中山先生的日本游历岁月的见证,表达了他对自然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在此也有革命壮志未酬而自勉之意,书写得儒雅风流、清新自然,似有日本书法的意味,又高雅脱俗,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