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之中有真味
时间:2011/12/18 作者:慕文泊 来源:西泠拍卖

白菜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东西,为寻常百姓所喜、却也进得宫廷贵胄之门。

白菜古称“菘”,宋代陆佃在《埤雅》中说:“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其色青白也”。

白菜是寻常之物,但能够品味寻常却是件不寻常的事。宋代诗人陆游一生坎坷,心有气吞残虏之志,却无扶摇青云之途。退居乡间,每每感叹之余又不得不适从现实。于是躬耕乡间食蔬简便,惟自种白菜:“可怜遇事常迟钝,九月曲曲种晚菘”。也许这种平淡的生活就如所种白菜一般。故而吃着自己种出的白菜戏作诗曰:“二升畲粟香炊饭,一把畦菘淡煮羹。”即使无酒无肉,淡然之中亦有真味。

白菜这一题材也是历代文人画家乐于写意的题材,具有 “藏至真于淡薄,安贫贱于久长”的文人旨趣。台北故宫藏有沈周所绘《蔬菜图轴》,其上题字:“南国昨夜雨,肥胜大官羊。党氏销金帐,何曾得一尝。”寓意甘于淡泊,不惑于荣华。而清代画家恽寿平在写生册《墨菜》上题曰:“不可使士大夫一日不知此味”,徐渭、恽寿平、八大、郑板桥等等历代文人画家都喜墨戏白菜,以写清白淡然之趣。

白菜这一题材在竹雕中多有所见,封锡禄、邓渭、王梅邻、沈全林等竹雕大家皆有此类题材的笔筒、臂搁传世。故宫藏封锡禄所制圆雕白菜笔筒,可称精绝,尤为少见。


清·竹根雕白菜
 长:14.5cm

而此次西泠竹雕专场中的这件竹雕白菜摆件可以说是近些年来在拍卖市场及竹雕收藏圈中所见最为精彩的作品。白菜圆雕而成,整体形态略有弯曲。数片菜叶皆飘逸劲挺、内外通连。不仅外部姿态肖妙、生动,内部转折、凹凸亦是一丝不苟。菜叶叶脉丝丝分明、变化有度。叶片的边缘卷褶自然,数处虫蚀的空洞也惟妙惟肖。菜顶部的处理非常困难,材料总是有限,如何让一个平坦的截面显得自然而然、毫无拘谨是颇有难度的。作者将此处展现为半张未张的包卷叶面。巧思与妙手使得有限的材料发挥出无限的美感。它所展现出的纹路、转折、起伏、以及竹材本身的纤维质感是如此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置于掌中端视,菜叶上端竹纤维所显出白菜绿叶部分那种凹凸不平的质感,只得借助于手中摩挲的触觉、在爱不释手的把玩中才能品得真味。

古代画论中对书画有“神”、“逸”、“妙”、“能”的品鉴之说,其中对神品的评述:“应物象形,其天机迥高,思与神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 这件竹雕白菜是如此的精彩,惟妙惟肖,却又超越自然写实。使纯然外在而易于消失的美感在有限的材料中得到永恒的驻足。如蝉脱壳,羽化登仙。堪称竹刻中的“神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