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322
估价RMB: 500,000-750,000
成交价RMB: 784,000(含佣金)
王 铎(1592~1652) 行书古文
绫本 立轴
1651年作
识文:_闻在吴多所整饬,敝凋之方乃有起色。昨胞弟镛来畿,复道其朴也。质年雄略,迈往东南半壁国家,攸赖弘矣。何日画舫畅叙痛饮,舒我抑郁耶。
款识:_尊坤土老乡亲翁一笑。弟王铎,辛卯闰二月书。
钤印:王铎之印(朱) 烟潭渔叟(白)
WANG DUO CALLIGRAPHY OF ANCIENT PROSE IN RUNNING SCRIPT
Ink on silk, hanging scroll
Dated 1651
241×53cm
RMB:500,000-750,000
作者简介:_王铎,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痴庵、东皋长、烟潭渔叟等,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累官经筵讲官,礼部尚书。清兵入关,至南明福王朱由崧任东阁大学士。顺治三年仕清,官至礼部尚书。博学好古,工诗文、书画。其书法名重当时,与董其昌并称。
两本(件)诗稿册来自两位不同藏家,其中一本12页(未裱),一本22开(已装裱),尺寸稍有差异,12页本纵27厘米,横20.5厘米,22开本为纵28厘米,横20厘米,皆为纸本。据12页本的主人介绍,其先祖从河南迁徙浙江,此为世藏之物,原本规模甚大,文革中部分被焚毁(同时被焚毁的还有王铎的书法手卷、立轴和拓片),剩余的在家族折产时被分成数份,散佚各家。22开本则经过递藏。其实,世藏也罢,递藏也罢,王铎诗稿的出处起端都在河南孟津。因为王铎一生有三个地方是常留之地:老家孟津、北京和南京。他是封建士大夫、传统文人,为官时可以志在四方,致仕(退休)后期望的是叶落归根,这个想法一辈子都萦绕着他。所以他不会让自己的诗稿长期保存在北京和南京,那都是暂存之地,唯有老家孟津才是永久的归宿。何况身处乱世,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中,这种想法更加自然。所以才会有顺治二年(1645)7月他与钱谦益等被多铎从南京带往北京前亲自焚烧诗稿千余卷的事发生,如果是返回孟津老家,并且无人监管,还会发生这样令人心痛的事吗?
两本(件)诗稿册均有王铎自编序号,其中涉及的事件、人物在王铎行踪中均可查证,从而可以大致推断手稿的年代。比如12页本中《酬荆岫》诗,就是王铎写给他的好友、曾任南明弘光朝礼部郎中杨荆岫的。1645年10月杨荆岫不屈于寇而死,入葬时,其碑阴就是王铎书写的。由此可知,12页本至少是1645年王铎54岁之前的手稿(12页本前后编序基本未乱)。22开本中也有两首王铎写荆岫及其兄弟的诗,还有多首诗记载了他的游踪,比如他记游杭州、嘉兴等诗,都有行踪可查。这两本(件)诗稿册(包括2005年西泠秋拍古代专场688号拍品《王铎诗稿墨迹册》)前后是否有关联,有待进一步考证。毫无疑问,两本(件)诗稿册的意义和价值值得高度重视。 (胡西林)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