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研吾旧藏汪士慎赠边寿民潘西凤刻黄花梨梅花诗文笔筒、童衍方题跋拓片及李研吾与沈觉初书信一组三件

图录号: 972

估价RMB: 600,000-900,000

972
清·李研吾旧藏汪士慎赠边寿民潘西凤刻黄花梨梅花诗文笔筒、童衍方题跋拓片及李研吾与沈觉初书信一组三件
盒盖铭文:汪窠林画赠边寿民梅花笔筒潘老桐刻。余四十年前栝苍亭得见此吴待秋旧藏。辛酉冬唐云。沈觉初(白)
笔筒铭文:金鼎夜寒团绛雪,美人去困倚东风。富溪汪士慎写赠寿民兄一笑,新昌潘西凤刊。
说明:此笔筒由黄花梨所制,色泽古雅,纹理清晰。形制为直筒,包浆浑厚自然,出自名家雕刻并渊源流转,珍贵雅逸。
   由笔筒铭文可知,此件黄花梨笔筒是清代竹刻名家潘西凤的作品。其以刀代笔,将汪士慎所画梅花图呈现于笔筒之上。汪笔下的梅花清妙灵动,文人气韵十足。此件笔筒难得之处是画友间的相赠之物,见证了一段画坛佳话。据铭文可知,此物为汪士慎赠与边寿民。并由金陵派竹刻名家潘西凤操刀。潘西凤是濮仲谦以后金陵派竹刻的第一人,与当时风靡画坛的扬州八怪交往甚笃,其传世之作皆釆用平面浅刻技法为主。此笔筒由潘西凤代以刀刻,平面阴线、浅刻技法灵活运用,刀法刚健遒劲。梅枝曲折蕴力,走势奇崛。把画家的笔墨余韵通过刻刀表达得淋漓尽致。梅花图旁刻有诗句: “金鼎夜寒团绛雪,美人去困倚东风”。落款为“富溪汪士慎写赠寿民兄一笑,新昌潘西凤刊”。诗句图文皆出自名家,书画同辉,充满意韵,刻之以珠联璧合,更显珍贵。
   本拍品为研朴堂家属友情支持。研朴堂为李研吾所起之堂号。李研吾五十年代曾任上海市委常委,负责财贸方面工作。1978年7月任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临时纪委书记,1982年离休,任天津市书法协会名誉会长。五六十年代即与上海陆俨少、谢稚柳、唐云等诸书画家往来频繁。与海上大藏家钱镜塘、王一平等交谊甚笃。李研吾先生所藏书画古玩多有书画家、鉴藏家的题识。其所藏唐云、谢稚柳、陆俨少等名家所画并由沈觉初铭刻扇骨之成扇不下百余把。上海博物馆供石名品“小方壶”便是李研吾先生之旧藏。
   此件笔筒由李研吾得自于大藏家钱镜塘。在与唐云的交往中得知此笔筒更是吴待秋的旧藏。我们在盒盖铭文可知:“余(唐云)四十年前栝苍亭得见此吴待秋旧藏”。于是在八十年代初请唐云在笔筒之盒盖上题字,并由沈觉初铭刻。据沈觉初写给李研吾之书信可知,原本计划盒盖上部请唐云先生画梅花,因盒盖打蜡绘画不便,便仅有数行题字,并由沈觉初铭刻。
   据唐云先生所述此笔筒原由吴待秋旧藏,其原盒有“汪巢林画题赠边寿民梅花笔筒,潘老桐刻”,又铭“余四十年前栝苍亭得见此吴待秋旧藏,辛酉冬唐云”。此笔筒包含画友间的情谊互赠及名家刊刻,又有清晰有序的传承。加之现代海上诸家的交谊往来,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房佳藏。
PATTERN AND POEM INSCRIPTIONENGRAVED BY PAN XIFENG, DEDICATED BY WANG SHISHEN TO BIAN SHOUMIN AND COLLECTED BY LI YANWU
A RUBBING INSCRIBED BY TONG YANFANG
A LETTER OF LI YANWU AND SHEN JUECHU
Provenance: Previously collected by Li Yanwu.
高:17.5cm 口径:17cm
RMB: 600,000-900,000
来源:李研吾旧藏。
作者简介:潘西凤(1736~1795),字桐冈,号老桐,别署天姥山樵。浙江新昌人,侨居扬州如皋。清代康干时期东皋派竹刻家、篆刻家。王虚舟弟子,工书法,精于刻竹,名重于时。曾选佳竹摹刻《十七帖》,精妙绝伦,翁方纲为之跋,嘉庆年间被收入内府。亦治印,有古风,刀法圆润浑厚,名盛于时。
铭者简介:汪士慎(1686~1759),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汉族,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工分隶,善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后来,双目俱瞽,但仍挥写,署款“心观”二字。有《巢林集》。
上款简介:1. 边寿民(1684~1752),初名维祺,字颐公,又字渐僧、墨仙,号苇间居士,江苏山阳人(今淮安区),晚号苇间老民、绰翁、绰绰老人,清代著名画家。曾考中秀才,善画花鸟、蔬果和山水,尤以画芦雁驰名江淮,有“边芦雁”之称。其泼墨芦雁,苍浑生动,朴古奇逸,极尽飞鸣、食宿、游泳之态。泼墨中微带淡赭,大笔挥洒,浑厚中饶有风骨。又善以淡墨干皴擦小品,更为佳妙。因他画芦雁,称其所居名“苇间书屋”。他又工诗词、精中国书法。和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
     2. 唐云(1910~1993),浙江杭州人,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翁、老药、大石、大石翁,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唐云是他成为画家后用的名字。其性格豪爽,志趣高远,艺术造诣颇高,擅长花鸟、山水、人物,可谓诗书画皆至妙境。
     3. 沈觉初(1914~2008),浙江德清人,著名画家、雕刻家,与江浙沪名人交好,许多文人将画好的作品交与沈觉初,合作制成文房器物。上世纪30年代他师从“三吴一冯”(吴湖帆、吴待秋、吴华源、冯超然)之一的著名吴派画家吴待秋,致力于清四王画派的继承和创新。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