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31
估价RMB: 50,000-80,000
王芑孙(1755~1817) 临摹《敬一堂帖》一册
纸本 线装册(一百一十二页)
1794年作
款识:1. 今年暑雨困人,杜门绝轨,乃以半月之功成此三本,共钞取类帖十一种,杂碑七种,大小十余万字,凡写油纸三百十叶。其帖皆借之吾友何兰士,从此东涂西抹,可不穷于用矣。半月之劳,数年之逸也,岂不快哉。七月十三日灯下,惕甫自记。
2. 余自握管,出从当世之游,所见前贤墨宝不为少矣。每逢尤迹,假至案头,辄欲钩存其影,而惭漫蹉跎时时,不果,皆作云烟过眼。今翻从石刻间临摹想象,此又事之可笑者也。嗟乎。先事而思,临事而忽,后事而悔。此憾又岂独在区区写字一端哉。书成有感,挥蚊识之,亦以自策。芑孙。
3. 此一本文句不皆可书,间有以书工或其议论足存,遂因而录之者。濡翰之时,更须捡择也。楞伽山人再识。
4. 甲寅七月八日,惕甫手钞。
钤印:渊雅(朱) 惕甫(朱) 惕甫(白) 芑荪(朱) 苏州渊雅堂王氏图书(朱,三次) 芳草堂(朱白) 墨夕君(朱) 惕甫(朱) 沤波舫(朱) 王芑荪印(白) 橒园客隐(朱)
题跋:辛酉(1801年)三月廿三日,为兰士所荐小孤山僧遐观者作募疏竟,灯下观此,墙东计郎至。钤印:芑荪(朱)
鉴藏印:中外儒官(白)
说明:王芑孙自题跋。此本为清乾嘉时期学者王芑荪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居京期间摹写,卷端题“甲寅七月八日惕甫手钞”小楷两行,前有其题识三则,云是年暑雨困人,遂杜门半月借何道生(字兰士)碑帖临书遣兴,此册即为其一。又据王芑孙《编年诗稿》卷十二(甲寅)《论书绝句十二首》序:“暑雨闭门,浏览旧人书帖,因取近世书人之能自立者,各系一诗……”,所述即此事。此本摹写于乾隆五十九年,正值王氏橐笔京华,周旋于居京文士之期。题识中的“兰士”为山西灵石何道生。何氏乾隆五十二年进士,历工部主事、员外郎、郎中,迁御史,出知江西九江府,甘肃宁夏府知府。著有《双藤书屋诗集》十二卷。其时何道生与王芑孙同客京华,因何氏喜诗,慕芑孙之名,登门求谒,遂成莫逆。乾隆五十八年王芑孙官咸安教习,会试下第,欲辞职归里,何道生与其兄相与割宅,劝而留之,足可见二人交谊之厚。王氏居宣南坊之烂面胡同,即今北京菜市口之烂漫胡同,按册中纪年可推知本帖即写于此地。王芑孙诗文暇余,喜临古帖,尝作《题杂帖诗》,于历代名帖,颇有见地。吴门自明季以来,书家用笔,皆以清秀俊逸见长,至芑孙,始以遒厚浑古矫之。作为乾嘉时期重要学人,王芑孙的手迹大多零星见于书题边跋,而若此者应不多见,且更关乎其客京时期与时人交游事迹之钩沈究竟,其珍贵意义自不待言。
WANG QISUN CALLIGRAPHY
Ink on paper, album (one hundred and twelve pages)
Dated 1794
Note: Inscribed by Wang Qisun.
线装册尺寸:26×18.5cm
RMB: 50,000-80,000
作者简介:王芑孙(1755~1817),字念丰,一字沤波,号惕甫,一号铁夫、云房,又号楞伽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藏书富且精。乾隆五十三年赐举人,任国子监典籍,官咸安宫教习、华亭县教谕。后任扬州乐仪书院山长。学问宏博,文章名震一时,肆力于诗,最工五古,被称为“吴中尊宿”。著有《碑版广例》、《楞伽山房集》、《渊雅堂集》等。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