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公[明]、邵 弥(约1592~1642)、王士祯(1634~1711)、高士奇(1645~1704)、徐 釚(1636~1708)、杭世骏(1696~1773)、王式丹(1645~1718)、杨 宾(1650~1720)、汪 霦[清]等 名人诗翰集锦册

图录号: 1

估价RMB: 50,000-500,000

1
丁元公[明]、邵 弥(约1592~1642)、王士祯(1634~1711)、高士奇(1645~1704)、徐 釚(1636~1708)、杭世骏(1696~1773)、王式丹(1645~1718)、杨 宾(1650~1720)、汪 霦[清]等  名人诗翰集锦册
纸本 册页(十七页)
鉴藏印:明允藏(朱) 王礼沧印(白) 明人心赏(白) 
诗文著录:1. 《南州草堂集》卷八,[清] 徐釚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刻本。
2. 《带经堂集》卷十四,[清] 王士祯撰,清康熙五十年(1711)程哲七略书堂刻本。
3. 《渔洋山人精华录》卷四,[清]王士祯撰,四部丛刊景林佶写刻本。
说明:册中徐釚三页为陆葇上款,王士祯三页为张贞上款,高士奇一页为张鸿烈上款,邵弥一页为金俊明上款。
王式丹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状元。
本册汇集明清十位名家诗翰,册中涉及到一批才学之士,乃康熙十八年博学鸿儒科中举者,这使得本册在极具艺术价值外,同时具备极高的文献研究价值。
其中,邵弥作为“画中九友”之一,为人迂僻,书札不常见,册中一开书法遒转流美,诗文清雅,尺牍中精品。
丁元公是明末清初著名遗民书画僧,出家后住杭州六通院,其书法能追踵古人,在当时与傅山齐名,可惜他存世作品极其稀少,诗札更是其罕见小字墨迹。在晚明狂草和清初尚奇的风气中,丁元公没有随波逐流,他将文人的雅致与禅宗的空灵完美结合,创造出疏朗简淡的个人风格。
另有王士祯致同里张贞一开,诗文收录于王士祯《带经堂集》,据文集中记录的时间,可知此帧大约创作于康熙辛酉(1681年)。张贞成名比王士祯早,拜黄宗羲为师,是著名的文学大儒。王士祯掌管文坛五十年,凡遇重要文稿,都请张贞过目。王士祯曾在《赠杞园诗》中云:“宰相冠世家,照耀史氏书。苕苕三玉树,挺生东海隅。”
王式丹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癸未科状元,以诗受知王士祯。康熙后期,王式丹崛起与汤右曾、查慎行主盟风雅,然终身未出渔洋藩篱,未能独树旗帜。
康熙十八年(1679)年博学鸿儒科,是有清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从前一年秋荐征之士入京,至此年三月科考试结束的大半年时间,各地名流雅士聚集京师,相当于举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文人雅集,被征博学鸿儒入京后相互交游唱和,形成了一张交游网,而这张网的重要连接点,就是王士祯、冯溥等“领袖人物”。
其中徐釚致陆葇一开中,“益都夫子”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冯溥,本札作于康熙十九年(1680)十月七日后,徐釚与陈维崧、方象瑛、毛奇龄陪冯溥游祝园赏雪,冯溥作五律四首,其余人和其原韵有作。冯溥于康熙六年(1667)和十八年(1679,博学鸿儒科)两次任会试考官,在清初文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徐釚、陈维崧、方象瑛、毛奇龄以及陆葇,皆是这年博学鸿儒科中举,俱授翰林官,奉命入史馆纂修《明史》。
高士奇致张鸿烈一开,创作于康熙二十五(1686)年,是时张鸿烈以事去职,众人以诗送之。其中朱彝尊有《送张检讨还郁洲山序》,毛奇龄有《送张检讨归郁洲山序》。张鸿烈同样是康熙十八年博学鸿儒科中举者,此年又有特赐同博学鸿儒科二人,其中之一就是高士奇,而朱彝尊与严绳孙、李因笃、潘耒以白士入选,世称“四大布衣”。
册中汪霦一开,汪霦是此年博学鸿儒科一等,授编修。
此外,本拍品收录有杭世骏、邵弥、杨宾等人墨迹,书法与诗作帧帧精彩。
DING YUANGONG, SHAO MI, WANG SHIZHEN, GAO SHIQI, XU QIU, HANG SHIJUN, WANG SHIDAN, YANG BIN, WANG BIN, ET AL.  POEMS
Ink on paper, album (seventeen pages)
Literature (poem): 1. Collected Works of Nanzhou Caotang, vol. 8, 1695
2. Collected Works of Daijingtang, vol. 14, 1711
3. Selected Gems of Yuyang Shanren, vol. 4, Qing Dynasty
Note: Wang Shizhen's work is dedicated to Zhang Zhen.
尺寸不一(册页尺寸:26.5×14.5cm)  
RMB: 50,000-500,000
作者简介:
1. 徐釚(1636~1708),清代词人。字电发,号虹亭、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康熙十八年(1679)召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
2. 杭世骏(1696~1773),字大宗,号堇浦,别号智光居士、秦亭老民等,杭州人。雍正二年举人,乾隆元年举鸿博,授翰林编修,官御史。晚年主讲广东粤秀和江苏扬州两书院。工书、善写梅竹、山水小品,疏淡有逸致,间作水墨花卉,亦古朴典雅。一生勤于学术,著述颇丰。
3.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号阮亭、渔洋山人、文游台主人、诗亭逸老等,山东桓台(属淄博市)人。王士祜弟,顺治十五年进士,授扬州府推官,后迁礼部主事,历充经筵讲官、国史副总裁,官至刑部尚书。其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朱王”,门生甚多。善古文,兼工词、书法,擅行书、篆书,皆为诗名所掩,有《渔洋诗文集》等著述。
4. 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赐号竹窗,浙江平湖(属嘉兴市)人。初以国学生就试京师,不利,卖文自给。后为人左春帖,为圣祖所见,二试皆第一,命供奉内廷,官至礼部侍郎。工书画,书善钟、王小楷,精考证,能鉴赏,收藏名迹与孙承泽相埒,有《江邨消夏录》。
5. 丁元公[明],字原躬,浙江嘉兴人。布衣、后为僧,名凈伊,号愿庵。画山水人物佛像,老而秀,工而不纤,写关云长像凌然有生气,兼精妙篆,善书工诗。出家后专画佛像。尝遍访历代佛者、高僧、自大迦叶尊者、以迄明季莲池大师。绘为巨册,各识事迹。崇祯三年作枯木竹石扇。
6. 邵弥(约1592~1642),原名高,字僧弥、瓜畴、弥远、号灌园叟、青门隐人、瓜畴老人、芬陀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为人迂僻,不谐俗,多才艺。擅山水,远学荆浩、关仝,近取法元人,略参马远、夏圭笔意,别出机杼,无一喧热之态。吴伟业称他为“画中九友”之一。
7. 王式丹(1645~1718),字方若,号楼村,江苏宝应(属扬州市)人。积学嗜古,有盛名。康熙四十二年(1703)状元,授修撰。参与编修《明史》《大清一统志》《皇舆图表》《渊鉴类函》,分校《二十一史》诸书。康熙五十二年罢官归。后侨居扬州,与乡士大夫论文为乐,士多从之游。工诗,田雯、王士祯皆推许之。著有《楼村集》二十五卷、《四书直音》一卷及《灵豆录》。
8. 杨宾(1650~1720),字可师,号大瓢山人、耕夫,浙江山阴(属绍兴市)人。父戍宁古塔,请代不许,赴阙诉冤,得旨至柳条边迎父归,而父已卒,愤而作《柳边纪略》。塞外人称扬夫子。工书,八岁能作擘窠大字,精鉴碑版。康熙十七年侨居吴门。著有《金石源流》、《晞发堂集》。
9. 汪霦[清],字朝采,号东川,一号亦斋。钱塘人(今浙江杭州)。原籍平湖(今属浙江嘉兴市)。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官行人。十八年(1679年),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官至户部侍郎。有《西泠唱和集》。
上款简介:
1. 陆葇(1630~1699),原名世枋,字义山,一字次友,号雅坪,浙江嘉兴平湖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管内秘书院典籍,召试“博学鸿儒”一等。后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有《雅坪文稿》等。
2. 张贞(1636~1712),字起元,号杞园。清初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世居山东潍河东高柯庄。曾拜黄宗羲为师,与王士祯为莫逆交。康熙十一年拔贡生,官翰林院,举博学鸿儒,以母忧未仕。常出游吴越间,晚居杞城故园,著述自娱。博雅好古,精鉴别,工金石篆刻。主要著作有《杞田集》。
3. 张鸿烈[清],字毅文,号岸斋、泾原,初名祈炜,字云子,江苏山阳(今淮安)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试博学宏词二等,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康熙二十三年(1684)上疏请开黄河两岸泄水河及停采楠木事。以不应密封挂部议处,左迁大理寺副。未几以丁艰归里,服阕不复入都。后徙宅于东海郁洲之上园山中。
4. 金俊明(1602~1675),原姓朱,名训,字九章,明亡后改姓金,名俊明,字孝章,号耿庵、不寐道人,江苏吴县人。明诸生,少随父官宁夏,往来燕、赵间。归里后入复社,学识渊博,才气横溢。工诗古文兼善书画,尤长于墨梅,世称“三绝”。著有《春草闲堂集》《退量稿》等。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