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1360
估价RMB: 270,000―300,000
清道光·杨彭年制万贡珍铭艺兰草堂款紫泥笠荫壶
款识:彭年(盖款);艺兰草堂(底款)
镌刻:客至何妨煮茗侯,诗清都为饮茶多。荔门。癸巳仲夏制。桂月山庄。琢玉。
说明:晚清紫砂铭刻风气兴起,“文人壶”风潮正盛。嘉道文人壶始终是紫砂收藏核心目标,近年曼生、子冶与陶工杨彭年合作作品更受藏界追捧。现藏唐云纪念馆的一把杨彭年制曼生壶,形制款识与此壶同式,皆为笠荫壶式。笠荫壶,属曼生十八式之一。其铭文“笠阴喝,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诠释命名渊源。庞莱臣《虚斋名陶图录》载有一壶:“此曼生所制坡笠壶也。淡紫色砂,中有细点。”此壶以紫泥为胎,泥料深紫,掺稀少黄砂颗粒,深邃隐烁。壶身中部内敛束腰,嵌入式壶盖中央立扁圆形钮。盖沿至壶面浑圆自然,下部敦厚宽撇,流嘴上翘,飞把曲圆,线面流转自然,比例协调。壶身铭刻“客至何妨煮茗候,诗清都为饮茶多,癸巳仲夏制,荔门”,抒品茗待客之情,刻字圆融流畅,尽显文人书法意趣(癸巳为1833年)。壶底钤篆书“艺兰草堂”方章,四周边栏铭刻楷书“桂月山庄”,盖内左铭“琢玉”,右钤“彭年”印,文人铭刻元素集于一身。整器造型端朴沉静,默立案头而古韵自生,壶中乾坤尽显妙手文思,堪称文人壶典范。
出版:1. 《名壶邮票特展专辑》P73,壶中天地杂志社,1991年1月。
2. 《紫砂古调》P257,静观堂,2013年12月15日。
DAOGUANG PERIOD, QING DYNASTY A PURPLE CLAY TEAPOT WITH ‘YILAN CAOTANG’ MARK INSCRIBED BY WAN GONGZHEN AND MADE BY YANG PENGNIAN
Illustrated:
1. Collection of the Special Exhibition of Famous Teapot Stamps, p. 73, The World in the Pot Magazine, January, 1991
2. Zi Sha Gu Diao, p. 257, Yingji Tangren Crafts Publishing House, December 15, 2013
高6.5cm 长14.8cm
RMB: 270,000―300,000
款识简介:1. 彭年,杨彭年,清乾隆至道光间宜兴制壶名手。荆溪人,生于1771年。彭年弟宝年、妹凤年,都是当时制壶高手。一门眷属皆工此技,名闻一时。彭年善于配泥,所制茗壶,浑朴工致。传大彬手捏法,虽随意制成,仍具天然之致。嘉庆间陈曼生做宰溧阳,与彭年合作制壶,世称“曼生壶”,为世所珍。彭年后又常与瞿应绍、朱石梅、邓奎等人合作制壶,所作之器皆为佳品。
2. 荔门(生卒于嘉道),江苏宜兴人,本名为万贡珍,字子伟、号荔门。道光癸未进士,官江西布政,写兰竹有逸致,工诗能书。著作有《历代画史汇传附录》、《历代画史汇传补编》。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