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5079
估价RMB: 10,000-20,000
成交价RMB: 11,500(含佣金)
林 钧(1890~1972) 致沈维钧有关金石研究的信札册
纸本 册页(共四通十二页)
说明:沈维钧上款。
此为林钧论金石学研究的信札册,共4通12页,围绕金石拓本、考古、著述,金石书籍借阅、托购、传录等内容而作,涉及容庚(希白)、陈旭轮、王謇(佩诤)并《金石跋尾甲编》《古竟集录》《西阴邨史前遗存》等金石考古相关著述十余种。写作时间约在1927至1929年间。
检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所载林钧致胡朴安信札,函曰:“钧自丁卯(1927)归里,杜门息辙,前事撰述,复成《金石跋尾甲编》十二卷、《竟文集录初编》十六卷,此外尚有泰山石刻与大安寺铁香炉两考,及《福建金石目》《鼓山题名存佚绿》《古竟图》《藏竟目》诸种初稿,均已完毕。今春拟次第付之梨枣,以质海内同好。”与册中信札字句基本相同。查林钧《石庐藏镜目》于1929年刊铅印本,据致胡函中“诸种初稿,均已完毕。拟次第付之梨枣”可知此信写作时间稍早于1929年。此外,林钧在信中托沈氏代购北平印行的书籍,谓“北平地质学会之《石雅》及《中华远古之文化》并清华印行之《西阴邨史前的遗存》,拟托我公并代转购”,查《石雅》为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章鸿钊所著,1918年初刻,1927年再刊;《西阴邨》为清华研究院1927年发表的考古发掘报告,则此信晚于1927年。
值得一提的是,林致胡函末有转托藏书家、金石家搜罗研究材料之语,曰“第以僻处海陬,搜罗未广,乞于交友有藏书家、金石家赐予介绍,俾宏访求”,与本目标中“北大藏器目已承友人寄赠,唯北大金石书目再烦一索”“即赐转购”等语亦相吻合。
信中提及林钧著《泰山秦刻考》《泰山秦刻墨影》《福建金石目》《鼓山题名石刻录》《南昌大安寺铁香炉考》《石庐金石书续志》《石庐藏镜目》《石庐古镜图录》等诸文,名俱见诸郑逸梅《艺林拾趣》。
使用林钧自制笺纸。
LIN JUN AUTOGRAPH LETTERS SIGNED TO SHEN WEIJUN ABOUT THE RESEARCH OF BRONZE WARE INSCRIPTIONS AND STONE RUBBINGS
Ink on paper, album (twelve pages)
Note: Dedicated to Shen Weijun.
29×17.5cm×9 28×14.5cm×3
RMB: 10,000-20,000
作者简介:林钧(1890~1972),号石庐,室名三万金石文字堂,福建闽侯(今福州)人。有《石庐金石书志》二十二卷,又辑有赵之谦《二金蝶堂印谱》、吴熙载《师慎轩印存》。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