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昆玉旧藏《延光残碑》等两种

图录号: 163

估价RMB: 10,000-20,000

成交价RMB: 25,300(含佣金)

163
清拓本,旧拓本
2张 纸本
鉴藏印: 何昆玉印(白) 东莱寓公(白) 曾登琅琊手拓秦刻(白)
提要: 1. 《延光残碑》,1张,清拓本,132×64cm。是碑立于汉延光四年(125年),书体非隶非篆,似符印之字,屈曲古劲。清康熙六十年(1721)出土,尚不为人所重。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后,宫懋让嵌于内堂之东垣并以亭护之,此碑始大显于世。民国元年(1912)移至学宫。1958年“大跃进”时作了铺路石,1961年之后迄无下落。是拓为何昆玉旧藏,捶拓精整,尠有存世,尤为难得。
2. 《汉司勋残碑》,1张,旧拓本,136×68cm。无年月,隶书,石漫漶殊甚,字行不可计。原石于河南洛阳出土。
[HE KUNYU] TWO KINDS OF RUBBINGS Ink-rubbing in Qing Dynasty and old ink-rubbing
2 pieces
尺寸不一
RMB: 10,000-20,000
藏者简介: 何昆玉(1828~1896),字伯瑜,斋号百举斋、吉金斋,广东高要人。性嗜古,喜收藏古铜印。参与《十钟山房印举》的编次钤拓,存世有《吉金斋古铜印谱》、《百举斋印谱》、《端州何昆玉印谱》等。

版权声明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