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760
估价RMB: 4,000,000-5,000,000
成交价RMB: 5,750,000(含佣金)
纸本 彩墨
1995年作
款识:95 吴冠中
钤印:吴冠中印(朱) 九十年代(朱)
出版:1.《吴冠中绘画艺术与技法》P66,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2.《情感创新吴冠中水墨里程》P73,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3.《彩面朝天吴冠中的世界》P162,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年。
4.《吴冠中的平淡与浓艳》P278,东方出版社,2010年。
展览:“情感·创新——吴冠中水墨里程”,巴黎、北京,2004年。
Wu Guanzhong Paradise of Birds
Color and ink on paper
Dated 1995
Signed and dated with two red seals of the artist
Illustrated: 1. Wu Guanzhong's Painting Art and Skills, p. 66,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1996
2. Emotion & Innovation - Wu Guanzhong's Wash Painting Career, p. 73, Hunan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04
3. Colorful World: Wu Guanzhong's World, p. 162, Shanghai Pictorial Publishing House, 2005
4. Wu Guanzhong's Art in Plain and Gaudy Colors, p. 278, Oriental Publishing House, 2010
Exhitibed: 'Emotion & Innovation - Wu Guanzhong's Wash Painting Career', Paris, Beijing, 2004
70×70cm
RMB: 4,000,000-5,000,000
作者简介:吴冠中(1919~2010),生于江苏宜兴。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入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弗尔皮学习西洋美术史。1950年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1999年,国家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学术院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获此职位的亚洲人。
年轻任性,弃工程而投身艺海,苦海波涛连天,且无救生船,能奋力自救者寥寥。一度沈湎故国传统,一度拜倒西方现代艺术,两家门下转轮来,却不愿当地上地下之走狗,一味竭力探寻属于自己的所爱所思,自己的脚印连成了自己的生命之轨迹,每一个脚印都深深的。
——《目送飞鸿》吴冠中 2006
1919年吴冠中生于江苏宜兴,1936年在工业学校念书期间结识了当时已是艺专学员的朱德群。朱德群在暑假期间带他来到艺专,与自己同住,每日结伴到教室里去画素描,画水彩画。就这样,朱德群在教会吴冠中各种绘画技能的同时点亮了吴冠中心中的艺术之光,如此机缘之下吴冠中弃工学艺,在秋季便成为了朱德群的艺专校友,从此走上了绘画之路。
在艺专附中学习期间,吴冠中在学习西画的同时兼修中国画和水彩,进入本科后在油画与中国画间几经徘徊,先后师事常书鸿、关良、潘天寿等。而时任国立艺专校长的林风眠和西画系主任吴大羽的言传身教对吴冠中艺术创作道路的影响尤其深远,受此二师引导,吴冠中开始接触西方现代之艺术,后于1947年远赴法国国立巴黎高级美术学校学习西方艺术。
吴冠中曾说“艺术形态与文艺思潮永远在撞击我,捏塑我,我在反撞击反捏塑中走自己的路,或比之独木桥,但我始终认为那是通向人民的桥,我为这桥提名——风筝不断线。”作为二十世纪中国艺术脉络中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吴冠中筚路蓝缕过独木,在形式探索上寻求更纯粹的境界与观者间之交流,在文化根源里探求东方神韵与西方形色间之连结。
与生活物象保持“不断线”关系的自然抽象,是吴冠中创造性的在中西方艺术的融合与碰撞之中关注、探索的方向,它需要找到具象与抽象、意境与意味之间的默契。这样的艺术语言不同于同样毕业于国立艺专并留学法国的赵无极、朱德群——他们用东方的神韵丰富了西方的绘画体系。吴冠中“在油画中探索民族化,在水墨中寻求现代化”——他大胆的吸取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现代绘画抽象的视觉理性科学,同时在继承传统问题上逆流而上,以东方之韵吞吐西方形色,将东方之韵的抽象性与西方形色的抽象性合二为一。他的艺术向世界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深远而亲和的境界,大无外、小无内的文化包容情怀,以及其激荡生命的创造性活力。
吴冠中的水墨行程始于七十年代,线的突破是其水墨创作的起点,经过创造性的重构,他将线从配角的地位直接拉至前台,并且大胆地极尽扩张,从而使它成为造型主体,他在线的运用中加入意外的停顿、转向和断续,形成“泄”和“流”的对比。流畅缠绕的曲线,结构严谨的排笔块面加上明快单纯的色点,这些形式语言结合一起构成了吴冠中的艺术特色。
八十年代吴冠中曾发表多篇文章阐述关于形式和抽象的理论,再结合发表于1983年第三期《文艺研究》上的《风筝不断线——创作笔记》,可看出此时期吴冠中的创作是从写生入手,在保留作品与观者感情交流的前提下将写生中的感受用形式法则抽象成一种艺术形式。创作于1980年的作品《流》,画面恬淡清丽,雅致的灰色块面与少许流动的曲线交织成灵动的乐章,是山不是山,是水不是水,是淙淙泠水流淌山间,动静间意韵天成。这件作品在八十年代便被带到香港展出并有多次出版,是这一时期吴冠中水墨绘画之精品。吴氏所追求的形式语言的纯粹性与自律性,以及链接作品与观者的风筝之线在这件作品中都有完美的呈现。
九十年代是吴冠中水墨创作巅峰时期,他称其为“黑色时期”。在这一时期吴冠中不再将与客观现实的联系作为风筝之线的唯一标准,转而追求直抒胸臆的表达与观者的共鸣。《小鸟天堂》正是这“黑色时期”的作品,画面中奔腾的重线和润滑流畅的淡线形成双重变奏,或若惊鸿逐凤,或若跃狮舞龙,忽聚忽散,忽强忽弱;线的飞动引来点的回响,或若散花飞雪,或若崩石溅浪,时疏时密,时隐时现。黑、灰色的墨团在线与点之间,本该压抑凝重的重色却给人以无限遐想——是枝丫上的叶片,是立于枝头的鸟儿,是点线交织的乐章。
生于五四时期,随着艺专的辗转搬迁求学于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年代,留学于世界艺术中心巴黎,回国后遭遇抹杀艺术个性的狂热年代,直到晚年吴冠中才得以在艺坛大绽光芒。特殊的历史背景也许限制了其艺术发展,却给了他完全不同于艺专好友赵无极、朱德群的生活经历,从而形成了他特有,以东方的情韵为根基,可与世界交流的艺术形式。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