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 3927
估价RMB: 1,200,000-2,000,000
成交价RMB: 7,590,000(含佣金)
清光绪间拓本
1轴 纸本
鉴藏印:郑孝胥印(白) 太(朱) 夷(朱) 李葆恂(朱白) 文石(朱) 黄中韬(白) 苕华(白) 西凤(朱) 内方(白) 鼎芬(白) 毋暇斋(朱) 伯烈(朱) 梁海(白) 节厂(朱) 藏山(白) 礼学馆顾问官(白) 王仁俊(朱白) 费念慈(朱白) 张灵后身(白) 颂万(白) 子大审定(朱) 美人长寿庵印(白) 吉林孙常叙晓野读书堂图书(朱)
提要:秦始皇初并天下,一统文字、度、量、衡,以为治天下之法。秦权,即秦代秤砣,上刻有秦始皇、秦二世诏书,铭文可考补史缺,其书体“上承古籀、下开汉隶”,流传稀少,向为金石学家珍为怀宝。
此本所拓为秦权中体量最矩者,权重清库平五十三斤,约合秦之百斤,原为吴大澄(愙斋)所藏,后归端方(陶斋)。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端方抚鄂,时邀郑孝胥、黄绍箕、李葆恂、梁鼎芬、费念慈、王仁俊、程颂万、易顺鼎等赴其官邸,赏其所藏青铜佳器,相与考释题诗,并摄影留念,题曰“玩古图”。此拓本即为此次雅集的实物见证,上有郑孝胥、黄绍箕、李葆恂、梁鼎芬、费念慈、王仁俊、程颂万、易顺鼎等学者名流连篇满题,共计诗、跋十五则,考释刻辞文字,兼述同年情谊至感,如光绪三十四年(1908)梁鼎芬两悼黄绍箕诗,并寄呈端方、李葆恂。民国二十五年(康德三年,1936),此拓归宝熙(沈堪),有郑孝胥题端,宝熙自题签。
说明:1.郑孝胥、梁鼎芬、李葆恂、黄绍箕、费念慈、程颂万、易顺鼎、王仁俊八家题跋,宝熙题签。
2.著名古文字学者、语言学家孙常叙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
出版:《孙常叙古文字学论集》p306,孙常叙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著录:1. 《海藏楼诗》卷四(端午桥中丞属题秦权拓本),郑孝胥撰,民国间刻本。
2. 《郑孝胥日记》p821、2649,郑孝胥著,中华书局,2005年。
3.《晚晴簃诗汇》卷一百七十二,黄绍箕《题陶斋所藏秦权》,徐世昌辑,民国退耕堂刻本。
4.《黄绍箕先生年谱》,俞天舒辑,载《瑞安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黄绍箕集》,1998年。
[ZHENG XIAOXU, LIANG DINGFEN, ETC.] RUBBING OF 'QIN SHI QUAN'
Ink-rubbing in Guangxu period of Qing Dynasty
1 scroll
Provenance:Previously collected by Sun Changxu and provided by his family.
Illustrated: Sun Changxus Essays on Chinese Paleography, p. 306, 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6
Illustrated: 1.Poems of Haicanglou Studio (Enlarged), vol. 4, p. 124, Zheng Xiaoxu, 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4
2.Diary of Zheng Xiaoxu, pp. 821 & 2649,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5
3.Wan Qing Yi Shi Hui, vol. 172, Republic of China
4.Chronicle of Huang Shaoji, 1998
222.5×64.3cm
RMB: 1,200,000-2,000,000
藏家简介:1.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陶斋,满洲正白旗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历官湖广、两江、闽浙、直隶总督。光绪三十三年(1907)创办江南图书馆。工书法,收藏彝器瑰物颇丰。著有《陶斋吉金录》、《端忠敏公奏稿》等。
2.宝熙(1871~1942),爱新觉罗氏,字瑞臣、瑞丞,号沈盦,室名独醒盦,满洲正蓝旗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历任编修、侍读、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总理禁烟事务大臣等。民国后任总统府顾问、参政院参政。后曾任伪满内务处长等。能诗,书法端庄肃穆。
3.孙常叙(1908~1994),又名晓野,吉林省吉林市人,祖籍河北永平府乐亭县。曾师从高亨、罗振玉,钻研甲骨、金文与文献考据,致力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与研究。著有《汉语词汇》、《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等。
跋者简介:1.郑孝胥(1860~1938),字苏戡、太夷,号海藏,福建闽县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工诗,善书。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等。
2.黄绍箕(1854~1908),字仲弢,晚号鲜庵,别署斤竹山人、鱼羊山人等,藏书处曰蓼绥阁,浙江瑞安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武英殿总纂、国史馆协修、湖北提学使等职。博学能文,精于金石书画之学。著有《广艺舟双楫评论》、《鲜庵遗集》等。
3.李葆恂(1859~1915),原名恂,字宝卿,号文石,又号猛盦,室名有益无益斋、红螺山馆,辽宁义县人。官江苏候补道。精鉴别,为端方所重。工诗善画, 著有《海琳所见书画录》、《猛庵文略》、《归学庵笔记》等。
4.梁鼎芬(1859~1920),字星海、心海、伯烈,号节庵,广东番禺人。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湖北按察使。后应张之洞聘,主讲广东广雅书院、江苏钟山书院,为《昌言报》主笔。曾为溥仪师傅。工诗,与罗惇曧等人并称“岭南近代四家”。著有《节庵先生遗诗》、《节庵先生遗稿》等。
5.费念慈(1855~1905),字屺怀,一字筱亭,号西蠡,晚号艺风老人、归牧散人,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寄居苏州。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授编修。工书,善诗,精金石目录之学,先后收有顾麟士、黄叔琳、孙星衍、管礼耕等家旧藏善籍。著有《归牧集》。
6.王仁俊(1866~1914),字捍郑,一字感莼,江苏吴县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后任吏部主事。为张之洞幕僚。辛亥革命后,蛰居上海,专心研究历代史志目录,撰有《汉书艺文志考证校补》、《补宋书艺文志》、《辽书艺文志补正》、《吴郡著述考》等。
7.程颂万 (1865~1932),字子大,一字鹿川,号十发居士,湖南宁乡人。少有文才,喜研词章,结匡山诗社。篆、隶、楷均精。曾官湖北候补知府,晚年曾寓居上海,与陈夔龙、陈曾寿、夏敬观、朱祖谋等交善。著有《鹿川近稿》、《石巢诗集》等。
8.易顺鼎(1858~1920),字实甫,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湖南龙阳(今汉寿)人。光绪元年举人。官至广东钦廉道、高雷道。1913年由袁克文荐任印铸局参事,任内两署署长。帝制失败后,纵情诗酒。工诗词及骈文。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
郑孝胥:
秦石权拓本,匋斋旧物,今归沈堪参议。康德三年十月,孝胥。
开皇穿地证量器,隗状或作林者非。匋斋尚书出所得,始信黄门不吾欺。四钧为石云极数,先后二诏具刻辞。辞意精严书亦称,典重气欲无鼎彝。吾闻先王岁稽器,量衡律度征唐虞。地官司市禁伪饰,不中不粥市乃讥。政行四方实赖此,季末杂乱风益衰。前隋后宋慕复古,悬式俄弛谁能持?今观此铸审且谨,明壹别白除歉疑。轨物垂则圣有作,坊民正俗礼所宜。儒生论秦轻诟病(亭林语),对此使我增歔欷。尚书优时进狂狷,必采隅说容瑕疵。会稽刻石彼犹取,昆山可作真吾师。辛丑除夕,孝胥。
李葆恂:
浭阳尚书藏秦权七、量二、诏版一,而此权重五十三斤为最矩。其于久远也,《考古图》所收平阳斤“也”作“殹”,为金石家所赏异,此权正作“殹”,尤可贵也。张守义《史记正义》于此句下解曰:“二世言始灭六国,威振古今,自五帝、三王未及。既已袭位,而见金石刻尽刻其颂,不称始皇成功盛德,甚远矣”,语意晦昧不可解。葆恂尝读而疑之,则以臆释其意曰:“‘法度量,尽始皇帝为之,皆有刻辞焉’,谓前诏也。今已袭号而前诏止称皇帝不称始,将来传之久远,与后嗣皇帝为之无别,不称始皇帝。并天下之成功,安黔首之盛德,惟刻此诏于前诏之左,乃可无疑。上云‘刻此诏’,乃二世诏语,下云“故刻左,使无疑”,则奉诏刻词,于器之词也”。葆恂持此说久矣,居京师曾以语福山王文敏公,文敏喜曰:“君说得石刻‘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二语证之,其义愈明。我向不明白,今明白矣。”相与抚掌。今来武昌,获见此权,欢喜赞叹,得未曾有。尚书谓前诏所云“灋、度、量、则”为四器,引《说文》“则,等画物也”为说,碻不可移,因以鄙说奉质。公亦以为不谬,命书于此帧之首,并得六绝句缀录于后,殊自惭其鄙陋也。义州李葆恂题记。
咸阳原上出榛芜,篆势犹堪百代橅。欲起祖龙咨故事,量书曾用此权无。纵横点画杂蛟螭,变也为殹亦足奇。怪底通人郑渔仲,却疑石鼓与同时(夹漈据此字与石鼓同,遂谓石鼓亦秦物)。史文断阙费研寻,隗状书名却误林。赖有黄门亲校录,居然一字抵千金(颜之推校录秦权始证《史记》之误)。陈翁博访臣斯迹,识字耿奇邍侪。若论七权同著录,簠斋那次并匋斋(寿卿太史止一权耳)。平湖藏器漫同论,纸本空存失考援。篆势平量浑不似,终疑岑鼎误江邨(高文恪所藏平阳斤以七权证其文,字疑仿薛书伪作者)。尚书当代欧阳子,金石遗文理放纷。为向趛斋重问讯,何时真致美阳斤(吴兴沈氏藏器,屺怀太史允为公致之)。
黄绍箕:
权铭“则”字,匋斋尚书引《说文》“等画物”为说,干臣太守又引《考工记》注,训“准”证之。按:“等画物”今不可考,疑即古准绳之“准,“等画”即今几何家所谓并行线也。绳生准,绳直准平,一画引长为直线,乃绳之象,就直线别作画,与之相等为并行线,则准之象矣。“歉疑”即“嫌疑”音近通借。《汉书 赵充国传》:“偷得避慊之便”,师古注:“慊亦嫌字”,是其例。《史记 秦始皇本纪》载刻石之辞凡六,屡言法度、法式,又言仪则。《琅琊刻石》云:“器械一量”,又云:“除疑定法之罘”。《东观》云:“远迩同度”,《会稽》云:“人乐同则”。凡事物可为法式,其字义皆可引申通用。刻石之“定法”、“同度”、“一量”、“同则”即指明壹之诏而言,诏云:“法、度、量、则”,乃随举四字以该一切,盖当时语也。“不壹”谓歧异者,“嫌疑”谓近似者。《东观刻石》云:“作立大义,昭设备器,咸有章旗,职臣遵分,各知所行,事无嫌疑,惟皆明壹之,故事无嫌疑”,此“歉疑”即“嫌疑”之明证也。始皇诏载“状绾”名,二世诏载“斯去疾”等名,即《会稽刻石》所谓“运理羣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也”。《说文 叙》:“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兼天下,李斯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自古制度纷错无甚于战国,始皇二十六年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王绾、冯劫、李斯等初言“法令由一统”,后李斯又言:“别黑白而定一尊”。盖自并兼后专此以为宗旨。刻石六颂语多夸张而颇按事实,史公具载全文以存实录,非后世史家之搜辑浮词、取盈篇帙者比也。权铭“安”字多一笔,与鼎、彝文合,“灋”字与《周礼》合,“”字与《说文》籀文合,盖皆秦书中之大篆,为八体之一。往尝与盛伯义祭酒论李斯作小篆,不过整齐画一之耳,非独同文之义,兼有存古之功。至燔《诗》、《书》、《百家语》以愚黔首,真千古之罪人矣。此权初为吴愙斋丈所得,近归匋斋,定为石权,郅为确当。文石观察释二世诏文,宿疑豁然,辄拾遗义,具说如右,并系以诗:“秦廿六年并天下,刻辞金石壹华夏。万事如画明无疑,咸阳宫中鹿化马。百斤量衡书中程,千石铸鐻金销兵。此权当时在何许?王府和钧傥有名。尚书耆寿勤考释,藏权凡七此盈石。隗林隗状知谁何,太息摩挲相斯迹”。匋斋尚书老弟正之,黄绍箕题于武昌两湖书院。光绪辛丑十二月廿三夜,大雪呵冻并记。
梁鼎芬:
昔与陶公共赏奇,今游鄂渚愧为师。澹庵远去宵难别(乙酉九月十三日出都,陶斋先一夕来栖凤楼畅谈,将晓乃去),中散狂姿世又羁。泪尽有诗赴行在,年衰无德等微斯(用《四子讲德论》)。休论秦汉千年事,门外黄驹不可维。陶斋尚书抚鄂,相见甚欢,乙酉之别十七年矣。三用前韵奉赠,时鼎芬奉旨赴行在,当行写此。光绪二十七年七月,鼎芬呈稿。
梁髯四十益嵚奇,炼骨人间仰大师。遂恶鹰鹯真远识,凌虚鵰鹗本难羁。媿无累疏推张奂,喜拓残铭证李斯。却月城边今肄武,知君扬为国张维。咸阳新出秦权拓之,便面以寄节堪兄长并系以一律乞教。端方。
危可复安男子奇,潼关险壮拟京师。大功在子曾何异,野性如髯自爱羁。金石千篇欧永叔,文章一代揭奚斯。早知耆古无妨要,今日兴邦赖四维。陶斋四弟自西安寄秦权诗扇,依韵答谢,时公有安陕大功。庚子十二月,鼎芬稿。
登华昌黎所好奇,十年道义每相师。龙飞天路开初定,凰羽高风岂久羁。立法关中秦太甚,不言树下异如斯。指挥谈笑安盘石,吾也惟知敛袵维。再用前韵寄怀陶斋四弟,西安鼎芬。
鲜厂最赏此“维”字。藏山记。
博丽杨亭几闻奇,精研雅故胜农师。东坡在海俄成谶,灵运生天已脱羁。山屋凄凉谁遣此(今年八月同陶斋读画焦山,题《几谷雁山图》,尚书追念鲜厂,深致伤痛),寒堂灵爽或来斯(堂为鲜厂旧居)。伤心便欲寻曾植(谓沈乙厂,乙厂哭鲜厂至悲),只手还看仗巨维(谓纪伯驹鄂学,赖之与鲜厂交契)。此卷上有鲜厂同年题诗,见之泫然。寄呈陶斋尚书和韵并示猛厂。戊申十月,鼎芬。
阮元未见此形奇,顾绛当为后世师(《日知录》颇称秦法,黄汝成不然之,是未知诸葛君学术也)。汲右最深谁不让(谓释“则”字),临窗自适那能羁。功名定可中兴汉,学术应须下揖斯。夜雪满阑天乍晓,愿从王中访迦维(武昌织布局在伪头陀寺前)。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十日夜雪,晓起呵冻,有怀陶斋四弟尚书,已五用青字韵矣,此卷同还。鼎芬记于岁寒堂。
王仁俊:
尚书谓“灋、度、量、则,当为四器”。俊案:《汉书 律历志》:“五权之制始于铢,两于两,明于斤,均于钧,终于石,五权谨矣。权与物钧而生衡,衡运生规,规圜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准,准则平衡而钧权矣。是为五则”。据班《志》“则”字古“谊”如此,乃刘歆《钟律书》佚说也。《考工记 嘉量铭》曰:“嘉量既成,兹器维则”,亦以“准”字训“则”。故管子曰:“准者,五量之宗也”。《说文》:“则,等画也”,引而申之,凡画一者皆谓之“则”。《周语》:伯禹“厘改制量,比类百则”是也。《吕览》:“仲春日夜分则同度量,仲秋日夜分则一度量”,彼文两“则”字正是此诏铁证。或曰“日夜分”句下“则”字恐为发端语,然不读“日夜分雷”乃发声句乎?彼文何独无发端语也?以先秦文字证之。尚书所见确凿无疑,《广雅》:“歉,少也”,《说文》:“儗,僣也”,“疑”即“儗”之唶字(孟氏《易阴》“疑于阳”疑即儗字),僣与少者,过犹不及,皆明壹之,此诏恉也。辛丑十二月属吏王仁俊学。
费念慈:
暴秦并天下,劣及二世亡。法令如牛毛,诗书等粃糠。臣斯造小篆,古谊微益荒。刻辞朱朐峄,枣木徒嗟伤。泰山廿九字,琅琊十一行。疑有鬼神守,历劫磨风霜。遗文苦捃摭,仅获权与量。悠然千载思,对此心傍徨。谁云便徒隶,犹可追轩苍。匋斋癖金石,秉节来咸阳。山川发奇秘,朋旧相携将。堆案何伙颐,灿若罗琳琅。也翳识同声,量则考旧章。兹权更奇特,两诏传炜煌。咄哉祖龙死,坐使陈胜王。黔首不可愚,一炬悲阿房。析疑更吊古,远望愁重洋。神仙在何许,乃欲凌搏桑。蓬莱与瀛洲,此说真荒唐。弃人而用鬼,百感生茫茫。我从江上来,谈笑乐未央。说新爱器旧,昼短喜夜长。霜风昨夜鸣,落叶纷红黄。加餐各努力,相忆毋相忘。明朝鼓浪去,别梦随归艎。辛丑十一月八日,费念慈倚装作。
易顺鼎:
衡石程书此器耶,借来可击博狼沙。纔看相国牵黄犬,已见真人斩白蛇。一绾强于斯去疾,全权美过峄琅琊。尚书爱古意无限,三十六宫生土花。辛丑十一月,顺鼎。
程颂万:
祖龙去久,人识遗权否。系犬人家存篆缪,不是东门黄狗(权出咸阳民家,用以系犬,初为吴愙斋尚书得之,今归我尚书中丞公)。愙斋图史清娱,陶斋风雅相如。金石河山并寿,一时南北尚书。调清平乐。光绪辛丑十一月属吏程颂万敬题。
西泠拍卖网上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注册用户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西泠拍卖网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卖网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西泠拍卖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地,本网站所使用的所有软件归属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及国际版权公约法律保护。除经本网站特别说明用作销售或免费下载、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修改、经销、转储、发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严格禁止的。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追究经济赔偿和其它侵权法律责任。
任何使用者将西泠拍卖网展示的拍品图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业用途、非盈利、非广告目的而纯作个人消费时和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征得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书面特别授权。应遵守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西泠拍卖网及/或相关权利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