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近现代书札世界纪录! 史学大师陈垣上款书札一批3197万元成交
时间:2023/12/24 作者:西泠拍卖 来源:西泠拍卖




1953年,陈寅恪因羡慕学术知己朱师辙的归宿,有感而发写下“粤湿燕寒俱所畏,钱唐真合是吾乡。”(陈寅恪父母陈三立、俞明诗及大哥陈师曾皆葬于杭州六和塔后牌坊山,即今九溪徐村。)


七十年后的今天,市场罕见的陈寅恪十七通书信现身杭州西泠拍卖,可谓是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圆了国学大师的一个夙愿。


这珍贵的十七封信札皆为陈寅恪写给另一位国学大师陈垣的,他们被后人并称“史学二陈”,他们书写了诸多中国二十世纪重要的史学研究。1983年,严耕望在《史学答问·史学二陈》中,将陈寅恪、陈垣、吕思勉和钱穆称为“民国史学四大家”,后世学术界大体沿袭了这个说法。



陈寅恪的女儿们说,这张照片中的表情最能代表父亲



陈寅恪与陈垣这两大名宿,在那文人辈出又难免相轻的年代,情谊契合,犹如管鲍,堪称现代君子相交之典范。这十七封珍贵信札,便真切记录了两位大师间的情谊,也见证了二陈的学术足迹和历史环境对于“学术自由”的影响。


这十七封珍贵信札收录于2023西泠秋拍特别呈献的“史学大师陈垣上款书札专场”,除市场最多的十七通陈寅恪,亦有王国维、蔡元培、胡适、傅斯年等众学人致史学大师陈垣书札,共计七百余通,自1990年起出版著录于各种陈垣书信集文集中




本专场

规模之大

分量之重

时间之持久

体系之完整

聚集之难得

皆为现有

名人手迹门类之冠



一、二陈初识



“二陈”是1926年定交的。


是年,陈寅恪被聘为清华园国学研究院教授,与王国维、梁启超和赵元任合称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标志着他正式步入史坛。而当时的陈垣,已发表了古教四考、年代学二书和《元西域人华化考》等篇目,并历任教育部次长、京师图书馆馆长、辅仁大学校长等要职,完全确立了他的学术地位。


这年7月13日,由吴宓牵线,“二陈”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晤面。据《吴宓日记》载:“六时许,陈垣来。七时,陈寅恪来。(吴)宓请二君用西餐,为使寅恪得与陈垣谈其所学,且入清宫参观也。晚十时半始散”


要说介绍人吴宓对这次的会面也是极为用心的,所选“来今雨轩”也应是有一定深意。来今雨轩的得名源于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诗:《秋述》,表达了交朋友应重在友谊的心意,而“旧雨”、“今雨”则分别成了老朋友、新朋友的代称。初晤长达三个半小时,由此可见“二陈”是相见恨晚、相谈甚欢的。


清华大学的王国维纪念碑,碑文内容为陈寅恪所撰,

其中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被视为陈寅恪的个人写照


1956年陈寅恪在中山大学填写的“个人简历”



二、笔谈甚密



自初晤后,“二陈”保持着极其亲密的学术交往和私人友谊。晤面虽少,笔谈却不断,2023西泠秋拍的这十七通信札便是明证。信札内容涉及学术交流、推荐书籍、借书还书、人才引荐、人情往来等。不难看出,这些信札为研究二人学术交流和人脉关系,提供了诸多生动史料。


其中有十六通信札,皆写于1928-1934年,当时两人虽同在北京,但一个大部分时间住在西郊清华大学(陈寅恪),一个住在城内(陈垣),走动没有写信方便、清楚,故时有书信往来。这些信,历经近百年风云变幻,得以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1933年2月7日,杨钟羲、尹炎武宴请伯希和,特邀陈垣、陈寅恪等作陪。



“二陈”虽相差十岁,但有了学术这个共同话题,俩人之间的通信直白而不客套,言简意赅却充满人情味儿。


从研究领域上看,“二陈”都属于专题研究型学者,比如陈垣撰写的《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和《西元域人华化考》都属于宗教史专题研究,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考》《唐代制度史略论稿》都属于隋唐史专题研究。


从研究手法上看,陈垣早年接受过文献学训练,他对于《四库总目提要》和《书目答问》非常熟悉;陈寅恪则是更倾向于历史史实研究,强调政治与历史时期的相互作用。


此通约作于1928年2月3日的信札,应为此组中时间最早的一封,内容为替王庸商向陈垣借阅《殊域周咨录》。



通过书信,陈寅恪向陈垣请教学术问题,函请陈垣利用其自编索引从《全唐文》《全唐诗》《新元史》中代查过有关人物史事;引介钢和泰、伯希和等西方著名的汉学家;诚挚推荐吴世昌、汤涤等弟子、友人或同事;借阅《宋史新编》《元书》《名理探》《天学初函》等书籍;也向陈垣专函荐介过《土耳其斯坦史(蒙古侵略时代)》《贵霜时代》等有参考价值的西文本著作。


1936年陈三立(中坐者)与家人留影,后排右一为陈寅恪



陈寅恪一生羁旅漂泊,惟有三十六岁开始栖身清华园的十二年书斋生活最为安稳,也可称之为其生命中的辉煌时期。以上写于这年间的信札,可谓是陈氏盛年风采最好的历史见证。



陈寅恪致陈垣信札 部分出版物





三、抗战期间



1937年“七七事变”后,陈寅恪父亲陈三立因拒绝与日本人合作,绝食而亡。而也是在此时,陈寅恪右眼视网膜剥离,急需手术……之后,陈寅恪与妻子商议后作出决定,带领一家人,去往长沙,后又辗转香港等地,最终抵达昆明,开始了艰苦的西南联大时期。


陈寅恪在《明季滇黔佛教考》一书序言中深情叙述当时情景:“忆丁丑(1937年)之秋,寅恪别先生于燕京,及抵长沙而金陵瓦解,及南驰苍梧瘴海,转徙于滇池洱海之区,亦将三岁矣。此三岁中,天下之变无穷。先生讲学著书于东北风尘之际,寅恪入城乞食于西南天地之间,南北相望,幸俱未树新义,以负如来。”


身居西南时的全家福



“文史互证”乃陈寅恪治学一大特色,指以文学作品阐述历史知识,用历史知识解说文学作品。陈作《秦妇吟校笺》就是该释诗方法的代表名作。以上陈寅恪信(1940年10月19日)是其抗战期间围绕学人流亡及分赠《秦妇吟校笺》而作,也是二人文集所载最后通信,意义非凡。


陈寅恪在1940年的这封信中所言“拙著承代为分送,感谢之至”,又说“北方秋季气候最佳,著述想益宏富。滇中友人又须迁蜀,现正在转徙中也”,可见他饱受远离故土之苦楚。且此信函后特加一句“诸友人处乞代致意”,这也是二陈往来信函中唯一一次出现代为致意之语,寅恪先生流离在外而许久不便与友人联络的无奈情状跃然纸上。


1940年10月19日,陈寅恪致陈垣信札



陈寅恪举家于1937年11月3日乘火车离开北平南下,至1947年返回,十年间二陈书信竟仅有一函存世,如上。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战争的爆发和陈寅恪的不屈服,1944年12月,陈寅恪左眼视网膜脱落,从此双目失明……


1940年,陈垣写了一本书叫《明季滇黔佛教考》。这是他在抗战期间,甚至一生中的重要著作之一。他在家书中说,这本书一定要请寅恪先生写序,“此书舍陈公外,无合适作序之人也”。他有三部著作都是请陈寅恪写序,给陈垣的书写序最多的是陈寅恪,而陈寅恪给别人写序写得最多的恰恰也是陈垣。


在此期间,援庵先生的家书中多次提到寅恪先生(称其为“寅丈”),二十二段所及陈智超先生都有整理成文,字字情深意切。


四、南北相望



自1947年陈寅恪双目失明后,特别是陈寅恪南迁后,这期间“二陈”之间的联系,许多是通过皆熟识“二陈”的冼玉清教授完成的。


1954年前后,陈垣致函,仍然时有得见 “晤寅恪先生时,幸代致侯”“寅恪先生起居佳否?”“有与寅恪先生唱和否?”等字样,对陈寅恪的挂怀,历历在目。还有传闻,建国初期陈寅恪拒绝北返时,同时举荐陈垣担任中科院中古史所所长一职。



冼玉清在书斋



冼玉清在二十年代已有诗名,被陈垣、马衡、陈三立及陈寅恪父子等人激赏,并结为高谊友朋。所以在陈寅恪南迁岭南大学后,其成为“二陈”晚年交谊的重要见证人。


再之后,“二陈”间交往渐疏,后乃至绝迹。有说是因为陈垣思想有变,而陈寅恪一直坚守“学术独立性”所致使。也有学者指出,导致“二陈”交往渐疏的原因,除学术研究上的分途,地域上的限制影响亦尤为巨大,毕竟晚年的陈寅恪备受视力和健康状况所困,已然无法自己动笔。



晚年陈寅恪向选修“元白诗证史”一课的同学授课




五、结 语



陈垣先生有言“交友原本要紧,无友不可以成学”,道尽近世学人间惺惺相惜之感;而寅恪先生请垣老于“诸友人处乞待致意”,则援老也当处于此“诸友人”之列。二老一生为学,以学为友,相识相伴多年。动荡的年代,勉强自保的学人,最终分别南北。


二陈同为一时代之史学泰斗,以其所学共振中华学术之复兴,已然是史学之大幸。如世间友谊一般,自身取舍殊异,人各有志,志同方能道合。但这些书信,仿佛带我们回到二陈热烈探讨学术、赤诚相待的年代,让我们感受到日月同辉的惺惺相惜。



2023西泠秋拍 史学大师陈垣上款书札专场

隆重呈献 市场最多的十七通陈寅恪致陈垣信札




专场概况及学术展览



有学者将陈垣民国时期的交游网络分成政界人士、教育和学术界人士、思辨社、同乡圈、弟子圈、基督宗教界等。纵观本次特别专场,可以直观感受到,陈垣的朋友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信时间从1917年到1963年,跨越了近半个世纪。


这数百封书信,内容有公有私,涉及学术问题、教育界人事变动等,这批通信将民国初年学者间思想交流碰撞,积极进行学术讨论的盛景再现,同时借陈垣与他人互动,我们可以窥见近现代政治、文化、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堪称“民国时期,中国学界的一次笔墨盛会”,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收藏意义。


专场分为“陈垣与北大学术圈”“陈垣短暂的政治生涯”“故宫博物院的建设”“宗教交游与研究”“从辅仁到北师大”“桃李满天下”“走进新时代:陈垣晚年生涯”“广东:陈垣的家与乡”等重要章节。


本专场拍品涵盖《陈垣来往书信集》的主体部分,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将书本内容与实物比对的机会,希望引起学界和藏家的重视,推动陈垣相关研究和收藏。


2023西泠秋拍

Lot 440

王国维、陈寅恪、蔡元培、胡适、冯友兰、傅斯年、马相伯、周作人、郭沫若、启功、孟森、刘文典、傅增湘、马裕藻、柳诒征、顾颉刚、马衡、张宗祥、叶恭绰、朱启钤、沈尹默、余嘉锡、岑仲勉、沈兼士、滕固、台静农等  史学大师陈垣上款书札七百余通

展览:“陈垣先生遗珍:北师大回校展”,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主办,2023121012日。

部分出版:1.《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秘书组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

2.《陈垣先生往来书札》,陈垣等著,陈智超编,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史哲研究所筹备处,1992年。

3.《陈援庵先生全集 第十六册》,陈垣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

4.《陈垣来往书信集(增订本)》图版页,陈智超编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部分著录:5.《马相伯先生文集》,方豪编,上智编译馆,民国三十六年(1947)。

6.《蔡元培全集》第四卷,高平叔编,中华书局,1984年。

7.《兴山文史资料(第3辑)谈锡恩先生专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兴山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7年。

8.《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秘书组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

9.《陈垣来往书信集》,陈智超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0.《郭沫若书信集》下,郭沫若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1.《马相伯集》,马相伯著、朱维铮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12.《胡适研究丛刊 第3辑》,耿云志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

13.《蔡元培年谱长编》第2卷,高平叔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14.《蔡元培书信集》上,高平叔、王世儒编注,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陈垣年谱配图长编》,刘乃和、周少川等著,辽海出版社,2000年。

16.《陈寅恪集·书信集》,陈寅恪著,陈美延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17.《三松堂全集·第十四卷书信集》,冯友兰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8.《傅斯年全集》第七卷,欧阳哲生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9.《刘文典诗文存稿》,刘文典著,黄山书社,2008年。

20.《陈垣全集 第16册》,陈垣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

21.《陈垣来往书信集》增订本,陈智超编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22.《王国维全集 第15卷》,谢维扬、房鑫亮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

23.《独为神州惜大儒 现代国学思潮与人物》,刘墨著,团结出版社,2010年。

24.《蔡元培教育论著选》,高平叔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25.《顾颉刚日记》第一卷,顾颉刚著,中华书局,2011年。

26.《王国维书信日记》,房鑫亮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

说明:陈垣上款。

本专场包含市场最多的17通陈寅恪信札,以及王国维、蔡元培、胡适、傅斯年等致陈垣信札700余通,1990年起悉数出版著录于陈垣及信札作者本人的相关文集。来源清晰可靠,也为我们建立起一个以陈垣为核心的民国学人手迹研究的坐标,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近现代名人手迹研究的参考标准。

本专场规模之大、分量之重,写作时间跨度之广,人物体系之完整,聚珍之难得,皆为现有名人手迹门类之冠。

这批信札是陈垣辉煌学术成就及其“朋友圈”的重要见证,为我们了解陈垣先生、了解近现代中国学术、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材料。

信札具体包括陈寅恪17通、王国维2通、蔡元培7通、胡适3通、傅斯年12通、顾颉刚9通、马相伯5通、冯友兰2通、沈尹默5通、沈兼士25通、傅增湘35通、余嘉锡11通、马衡5通、张宗祥6通、杨树达6通、柯劭忞6通、吴承仕9通、李煜瀛5通、岑仲勉41通、张星烺10通,柳诒征、孟森、钱稻孙、袁同礼各4通,台静农、孙楷第、刘节、李宣龚各3通,马裕藻、张元济、叶恭绰、张尔田、冼玉清、徐鸿宝、李宗侗、邓之诚、英敛之、吴雷川各2通,启功、郭沫若、周作人、刘文典、朱启钤、朱希祖、章士钊、汪兆铭、戴季陶、马其昶、顾廷龙、庄蕴宽、谢国桢、汪大燮、赵万里、滕固各1通,等等。


陈垣先生遗珍:北师大回校展

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区启功书院(京师学堂5层)


12月10日至12月12日
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联袂呈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