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西泠春拍 | 7.15 纪念闻一多烈士逝世77周年 暨西南联大专题
时间:2023/07/21 作者:西泠拍卖 来源:西泠拍卖





纪念闻一多逝世77周年



特以此闻家驷旧藏闻一多文献专题

(由闻家驷家属友情提供)追忆之。



从抗战爆发被迫南迁

到闻一多牺牲的九年时间,

是他人生最丰富最颠簸的人生旅程,

也是在此,他的思想为之转变,

成为一名有才有情的民族勇士。



2023西泠春拍

闻一多(1899~1946) 为闻家驷书 陶渊明句

纸本 镜片

1944年作 


出版:1. 《闻一多在昆明的故事》P101,余嘉华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2. 《闻一多画传》,北京大学画刊社,1986年。

3. 《闻一多全集11 美术》P81,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4. 《诗人 学者 民主斗士——闻一多》P129,闻立雕、闻立鹏、杜春华、闻黎明著,中国摄影出版社,1996年。

5. 《追寻至美·闻一多的美术》P87,闻立鹏、张同霞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年。

6. 《闻一多全集11·美术》P81,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7. 《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闻一多卷》P152,蓝天出版社,2004年。

8. 《梅花知己 民国文人印章》P145,管继平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

9. 《闻一多图传》P7,闻立雕、杜春华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 《文化雄狮·闻一多》P172,刘文孝、刘圣雨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

著录:11. 《文史资料选编 第4记辑》P15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会编,北京出版社,1979年。

12. 《昆明文史数据集萃 第16辑》P28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昆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1年。

13. 《浠水文史 第十三辑 纪念闻一多先生诞辰100周年专辑》P37,浠水县纪念闻一多诞辰百周年委员会编,1999年。

14. 《想起京都一只鸟》P265,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

15. 《民盟历史人物 闻一多》P407,闻黎明著,群言出版社,2012年。

刊载:16. 《翰墨传千秋——闻一多在昆明的题词集释》P34,余嘉华著,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

展览:17. 《红烛书画选萃——浠水闻一多纪念馆收藏》,王锦华主编,崇文书局,2009年。

说明:闻家驷上款,由其家属友情提供。时闻一多与胞弟闻家驷同在西南联大教学。

此为抗战时期闻一多书陶渊明句,表达抗战流亡中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作于1944年春,盖自用印“金汁灌叟”。出版并著录于众多闻一多相关文集。

闻一多的手迹在市场中非常少见。

据闻家驷在《关于一多兄书写的两个条幅》中回忆,其时他住在昆明云南大学附近,住所环境雅静,令其想起了陶渊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之句,遂携纸“请一多兄题了陶渊明这两句诗”。

所及“湖上老宅”,即闻一多家乡浠水老屋。老屋后面是高坡,屋前是一篇稻田,稻田下有“望天湖”。所盖印章“金汁灌叟”中“金汁”为昆明一条河流之名,名为“金汁河”。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闻一多携家眷随校迁往昆明,在西南联大多年,因战事焦灼,家国破碎,自此未曾返回浠水老家。 

76×14.5cm



1938年初,日军沿长江进犯中国腹地,长沙临时大学决定南迁昆明。


“查本校迁滇原拟有步行计划,借以多习民情,考察风土,采集标本,锻炼体魄,务使迁移之举本身,即是教育。”


闻一多报名参加步行计划,出发前他回湖北老家省亲,老友顾毓琇邀请他留在武汉,到教育部任职,他婉辞了。


临别时,面对妻儿,他泪流满面,说“学校太困难了,我要回去了,咱们云南见。”


战时,因亲身感受和目睹了太多流离失所,闻一多喜欢写陶渊明句以表达思乡之情。



2023西泠春拍

闻一多(1899~1946) 书顾炎武名言

纸本 镜片


出版:1. 《闻一多在昆明的故事》P55,余嘉华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2. 《闻一多画传》,北京大学画刊社,1986年。

3. 《闻一多》P129,刘烜著,人民出版社,1986年。

4. 《闻一多全集11·美术》P94,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5. 《闻一多画传》P165,闻黎明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6. 《闻一多全集11·美术》P94,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7. 《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闻一多卷》P153,蓝天出版社,2004年。

8. 《闻一多图传》P157,闻立雕、杜春华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9. 《拍案颂:闻一多纪念与研究图文录》P372,闻立树、闻立欣编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10.《中国文学十讲》P5,陆萼庭、赵昌平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

11. 《中国文学十讲》P5,陆萼庭、赵昌平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

著录:12.《文史资料选编 第4记辑》P15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会编,北京出版社,1979年。

13. 《昆明文史数据集萃 第16辑》P28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昆明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1年。

刊载:14.《翰墨传千秋——闻一多在昆明的题词集释》P35,余嘉华著,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

展览:15. 《红烛书画选萃——浠水闻一多纪念馆收藏》,王锦华主编,崇文书局,2009年。

说明:闻家驷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

闻一多为育材同学书条幅,录顾炎武名句,是闻氏书生报国情怀的重要见证。出版并著录于闻一多众多文集。

闻一多的手迹在市场中非常少见。

据闻家驷《关于一多兄书写的两个条幅》记载,此件系闻一多牺牲后,闻家驷整理遗物时发现并装裱保存下来,“写这个条幅的年代大约在1944至1946年间,题款’诵之’二字意义深长,说明了一多兄不但自己关心国家大事,,而且也说明他满腔热情地关怀著当时青年一代的成长。”直至闻一多牺牲,该条幅一直未能送交“育材同学”手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句出顾炎武《日知录》,“有亡国,有亡天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梁启超将此句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0×16cm



1938年2月15日,闻一多、李继侗、曾昭抡、袁复礼等教授和体检合格的284名男同学,从长沙出发,开始三千里的徒步西南之旅。


“国难期间,走几千里路算不了受罪,”闻一多在一路上画下了许许多多的写生作品,记录祖国西南地区的风土民情。


“再者,我在十五岁以前,受着古老家庭的束缚,以后在清华读书,出国留学,回国后一直在各大城市教书,过得是假洋鬼子的生活,和广大的农村隔绝了。虽然是一个中国人,而对于中国社会及人民生活,知道得很少,真是醉生梦死啊!现在应该认识认识祖国了!”


对于闻一多的治学,钱穆在《师友杂记》中这样写道(1937年11月11日,从北京、天津迁往长沙的长沙临时大学开课了,文学院因校舍问题,只得设置在一百多公里外的衡阳南岳。):


“一日,余登山独游归来,始知宿舍已迁移,每四人一室,不久即当离去,时诸人皆各择同室,各已定居,有吴雨僧(吴宓)、闻一多、沈有鼎三人,……乃合居一室,而尚留一空床,则以余充之。”

“室中一长桌,入夜,一多自燃一灯置其座位前,时一多方勤读《诗经》《楚辞》,遇新见解,分撰成篇。”



2023西泠春拍

闻一多(1899~1946) 《伏羲与葫芦》等、分类辑录经书典籍文稿

说明:闻家驷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


闻一多在给妻子的家书中写道:


“昆明房租甚贵,置家具又要一大笔款,我手上现无存款,故颇着急,快一个月了,没有吃茶,只吃白开水。今天到(陈)梦家那里去,承他把吃得不要的茶叶送给我,回来在饭后泡了一碗,总算开了荤。”


“本来应该戒烟,但因烟不如茶好戒,所以先从茶戒起,你将来来了,如果要我戒烟,我想为你的缘故,烟也未尝不能戒。”


经济十分窘迫的时候,闻一多开始卖文,替他人治印,刻章一枚可支撑一家人好几天的伙食。



战时闻一多在治印



据闻一多嫡侄闻立树、闻立欣介绍:1943年初,闻家驷妻子刘春畹待产,因家境困难,无力至医院接产,后受昆明炼铜厂厂长阮鸿仪(闻家驷留法同学)邀约,至该厂职工医务所生育,阮并约请友人吴一峰大夫予以照拂。


婴儿顺产后,闻家驷选购石料,请胞兄一多篆刻名章,欲以之赠吴。后因吴一峰离昆,石章未能送达本人。闻家驷又请其兄磨平印面,改刻“闻家驷印”。这枚名章遂成闻家驷此后十分珍爱之物。





2023西泠春拍

闻一多(1899~1946) 为胞弟闻家驷刻 寿山石自用印 

约1943年作


出版:《拍案颂:闻一多纪念与研究图文录》P418,闻立树、闻立欣编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著录:《拍案颂:闻一多纪念与研究图文录》P418,闻立树、闻立欣编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说明:闻家驷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

此为闻一多刻寿山石螭形钮姓名章,约篆于1943年,是闻氏兄弟情谊和抗战时期学者清苦生活的重要见证,有出版、著录。

闻一多印章在市场中非常少见。

值得一提的是,闻一多此前还曾为闻家驷刻过名章用于领薪办事。据闻家驷撰文《遇劫记》回忆,1941年日机轰炸昆明,闻家驷一家在避难途中遭遇抢劫,印章因此丢失,故有上述补刻之举。

附印章照片一帧。

1.5×1.5×7.2cm


出版物图版


闻家驷持印旧照


闻家驷(1905~1997),原名常,又名籍,字铁侯,号尊五,笔名砚田。湖北黄冈浠水人,闻一多胞弟。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预科,学法语。1928至1934年间两度赴法留学,先后进入巴黎大学、格林罗布大学。1934年回国,先后执教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北平艺专、西南联大、私立中法大学。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法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全国闻一多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译有《雨果诗选》《法国十九世纪诗歌选》《红与黑》,著有《谈波德莱尔》《读雨果的诗》等。




他体会到人民疾苦,说“我这一二十年的生命,都埋葬在古书古字中,究竟有什么用。现在不用说什么研究条件了,连起码的人的生活都没有保障。国家糟到这个田地,我们再不出来说话,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当时宣传革命思想,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办印刷厂,闻一多就刻章筹款帮助学生运动,出款六万巨资,自己却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不舍得添置。


闻一多看妻子高孝贞打毛衣






2023西泠春拍

闻一多(1899~1946) 最后的自作诗《八教授颂》手稿

文稿 一页


刊载:1.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主办《诗联丛刊》第1期,民国三十七(1948)年6月11日。

2. 《北京盟讯》第7期,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支部编,1986年。

诗文著录:3. 《闻一多诗集》P343-346,闻一多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4. 《闻一多选集 第1卷》P188-191,闻一多著,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

5. 《闻一多全集 卷1》P262-263,闻一多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6. 《闻一多作品精选》P208-209,闻一多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9年。

说明:闻家驷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

此为闻一多代表作、最后的新诗《八教授颂》手稿,写于1944至1946年间,是闻一多发表《奇迹》十五年后创作的第一首诗,也是闻氏生命中的最后一首诗,体现出诗人政治思想和诗风的转变,其责备和讽刺流露出一个革命者的变革激情,是抗战胜利前后闻氏革命斗争意志的集中、深刻反映,意义非凡。

此为市场上仅见的闻一多诗稿。闻一多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其在早年留美期间曾创作出家喻户晓的组诗《七子之歌》。

此诗在闻氏殉难前未公开发表,初刊于1948年6月11日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联合主办的《诗联丛刊》第1期;1986年纪念闻一多殉难40周年之际,由闻一多得意门生范宁(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将该诗整理发表在《北京盟讯》第7期;后被广泛收录进各个版本的闻一多全集、诗集、选集等。

此稿与初刊本在诗文内容、排版格式上几乎完全一致,无明显修改痕迹,系定稿。

《八教授颂》原拟作八节,开始创作于1944年7月1日,然而作者在写完第一节《政治学家》后便因故辍笔。诗题中“八教授”分别指张奚若、潘光旦、冯友兰、钱穆、梁宗岱、沈从文、卞之琳及闻氏自己。第一节中“政治学家”即指张奚若(时任西南联大、清华政治系主任,闻一多挚友)。

检《闻一多全集》,1944年7月1日闻氏致张奚若函,谓“整十五年没写诗,今天为你张奚若破戒了,就恕我拿你开刀吧。计划是要和教授阶级算账,除你外,还有潘光旦、冯友兰、钱穆、梁宗岱、沈从文、卞之琳,和闻一多自己等七个冤家,题名曰‘八教授颂’”,接著道出其以张作《八教授颂》开篇的理由,称“屈你作陪,并坐首席,有两个用意:(一)‘春秋’责备贤者。(二)这里有贤,也有真不肖,而且是天天要见面的,话过火了,太不好意思,如果有你作伴,人家面子上也好看点。”

值得一提的是,1948年7月20日,即闻诗在《诗联丛刊》初刊后不久,《北大半月刊》刊登了张奚若《纪念一多先生死难二周年》一文,谓“一多,顺便再谈一件事,我很可惜你那篇《八教授颂》长诗没有写完,不然,虽然不敢说一定会‘与别人有益’,但总可增加青年人对于人性的认识,对于社会革命运动进一步的了解。假如你那篇原来可与《八哀诗》媲美的大作没有写成的原因是和我那天与你谈话有关,那我就真的追悔无及了”。由此可知,张、闻二人曾就《八教授颂》的创作展开讨论,而此次晤谈与闻此后的撂笔是否有关仍有待考证。

24.5×15cm




1946年4月30日,我去看了闻一多教授,他说,同学们在这儿干出了惊人的事情(一二·一反内战爱国学生运动),他们走上了艰难的道路,他们愿意承担困难。


他(闻一多)握住我的手,说:我们一定要和平,别的算不了什么。他露出牙齿微笑着。我久久目送他顺着小街走去,蓝色的长衫在风中移动着。”


——西南联大教授 白英(英)《闻一多印象记》




1946年7月11日,

西南联大复员的最后一批学生离开昆明,

当晚,“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在昆明被暗杀,

闻一多听闻当即通电全国,控诉反动派的罪行。


闻一多为《学生报》的《李公朴先生死难专号》题词:

“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

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

主持人为了他的安全着想,没有安排他发言,

但闻一多毫无畏惧,拍案而起,

慷慨激昂地发表了

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


下午,闻一多在长子的陪同下,

主持《民主周刊》社的记者招待会,

散会后,在返家途中,

被枪杀于昆明街头,不幸遇难。





▼▼

西南联大成立

85周年纪念专题


2023西泠春拍

朱自清(1898~1948)、杨振声(1890~1956)、俞平伯(1900~ 1990)、罗 庸(1900~1950) 为杨光社作 书法四屏

纸本 四屏

1946、1947 年左右作


诗文著录 :1. 《俞平伯诗全编》P420-421,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

2. 《俞平伯全集》第 1 卷 P449-450,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

说明 :杨光社上款。委托人得自其家属。

朱自清、罗庸、杨振声、俞平伯作书法四屏,为市场中仅见的四人作四条屏作品,极其少见。

作者四人均为清华、北大或西南联大教师。四屏约作于1946、1947年间,即西南联大复校前后,是联大岁月的重要见证。

朱自清书法作品在市场中非常少见。

四屏分别为朱自清节录陈宝琛《沧趣楼杂诗》、罗庸节录《李秀碑书》、杨振声录唐人郑仲贤《竹枝词》、俞平伯节录自作《梦雨吟》诗。

77×20.5cm 80.5×21cm  83×19.5cm 85×20cm









2023西泠春拍

刘文典(1889~1958) 致商务印刷馆论《庄子补正》及中研院首届院士评选的信札二通

信笺 二通四页

1948年作


说明 :商务印书馆上款。

此为刘文典1948年1月10日、16日所作信札二通,围绕中央研究院首次院士评议会及出版代表作《庄子补正》而作,将刘氏“狂人”形象展露无遗。

刘文典墨迹在市场上非常少见。

据信可知,刘氏《庄子补正》交付商务印书馆已多年。因临近中研院首届院士选举,“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屡次函询”有无著作,而商务印书馆承诺出版的《庄子补正》样本因战事原因迟未送给刘文典,刘氏误以为该书迟迟未能印成,势必影响其评选院士,故怒而去信质询。殆收到样书后,确信该书已于1947年印成,因战事发生致以运输堵塞,迟迟未能送达,遂作信致歉。前后态度之转变令人莞尔。

《庄子补正》为刘氏代表作,可谓近现代考证最严谨、收录最浩繁的《庄子》研究。陈寅恪在序中赞美“然则先生此书之刊布,盖将一匡当世之学风,而示人以准则,岂供治庄子者必读而已哉”。书中收录《庄子》内、外,杂篇全文,郭象注,成玄英疏及陆德明所释《庄子》音义,校之以历代诸版《庄子》,旁征博引王念孙、王引之等人校勘成果,并加以个人补注。是书1923年动意,时断时续,至1938 年完成,前后达十五年之久,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印成出版。

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评选 1948年3月在南京举行,刘文典为人文组候选人,后经四次会议及傅斯年反对,刘未能当选。中央研究院是当时国家的最高科学(包括人文)研究机构,院士选举十分慎重,当选研究院院士一时被认为是一种特殊荣誉。刘文典十分看重此事,以致反复催问出版未果,以“研究院评议会讨论院士候选人时别人均有著作,唯典独无”,怒言商务印书馆“不顾著作人利益一至于此”。

附商务印书馆覆信稿二通二页。

27.5×16.5cm×4








2023西泠春拍

沈从文(1902~1988) 致崔耕论自身经历及章草流变的长信

信笺 一通六页(带信封一枚)

1979年5月9日作


出版 :《河南画报》1992年第1期。

刊载 :《河南画报》1992年第1期。

著录 :《沈从文全集》第二十五卷 P308-310,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说明 :崔耕上款并题跋。陈天然题签。

此为沈从文论自身经历及章草流变的长信,达 6 页,带信封,作于1979年5月9日,改革开放初期。信中记录的沈从文作品被禁、由文学转向博物馆的经历令人痛心,展现的丰富书法知识则令人佩服,断非如信中所述“假里手终不易改成真内行也”。其中并谈到刘半农、汤尔和、施蛰存、余绍宋、林宰平、章梫、罗敦曧、卓君庸等。

信件影印并全文刊载于《河南画报》1992 年第 1 期,同期刊有崔耕《拜师沈从文》一文,谈及此信由来,自述其“先是向施蛰存先生求教,后经施先生介绍,又向沈从文先生问学,于是就有了这封长长的信函”。

信札通篇可见诸多涂抹及增补改写痕迹,除少数因笔误改写外,其余多为表述内容作限定或补充说明,如将“师颂用笔沉重,和常见隋代小墓志少共同处”旁加行间注并稍事润色,改为“师颂,过去中华影印墨迹以为隋人书,用笔沉重而活泼,惟和常见隋代小墓志少共同处”;将“曹娥碑后书章草一行,似后人伪托”改为“曹娥碑真迹后书章草一行,亦疑后人伪托”;将“用章草书的”改为“用章草书作题跋的”等,不一而足。

写信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刚结束数月,“新社会凡事实事求是”,沈从文社会地位及生活状况开始好转。

25×19.5cm×6








2023西泠春拍

胡 适(1891~1962) 致余家菊论资助留学生和《丁文江的传记》的信札二通

信笺 二通二页(带信封一枚)

1956年作


说明:余家菊上款,余传韬旧藏。

胡适信札二通,围绕纪念丁文江逝世二十周年、刊印力著《丁文江的传记》,以及资助留学生和余家菊而作,1956年3月7日、17日作于纽约, 具可见胡适提携后进、关怀友人之情。 

3月17日信中谈到《丁文江的传记》即将在台湾出版,“凡十万多字”。该书系胡适应“中央研究院”院刊编辑委员会征稿、为纪念丁文江逝世二十周年而作,信中即言“今年一月五日是他逝世的二十周年,日月如飞,真可怕!”。据《胡适日记全编8》1956年3月7日记,“今天廷黻回国,我要托他把《丁文江传记》稿本带回去交中央研究院付印。”3月12日“补写了《在君传》的末章,记他的死。全传不止十万字。”当知在此期间,胡适一直全身心投入撰写《丁文江的传记》。该书于1956年12月由“中央研究院”初版,出版后计有十二万字,是胡适传记作品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力作。余家菊去台后寓居台北,晚年患目疾。3月7日信应是胡适回复余氏寻求经济帮助的覆信,信中多述及经济明细的内容。

28×21.5cm 27.5×20.5cm








2023西泠春拍

傅斯年(1896 ~ 1950) 致芮逸夫论史语所迁台及出任台大校长的长信

信笺 一通六页 

1948年12月28日作


说明 :芮逸夫上款。

此为傅斯年赴台前夕所作长信6页,作于1948年12月28日,围绕史语所迁台、赴台同人及家属安置、出任台大校长及办校方针等作, 谈到浦薛凤(溥秘书长)、郭忏(郭总司令)、郗恩绥、那廉君(简叔),可见迁台初期大陆学者及其家属在台湾艰难安身的景状,亦可见傅斯年办事之干练、公正。未见发表。 

信中直接谈到傅斯年出任台大校长的原因。从中可知校长任命于公布前未经得傅同意,傅之所以同意,与史语所迁台后处处需用到台大 校园息息相关。答应后,傅斯年以为“既为台大校长,即不得不尽台大之责任,故此次胆子实在太大,且不易办好”,但“必开诚心, 布公道,为台湾青年努力,取信于人”,果然在此后对台大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尽职尽责,将台大办成了宝岛上最好的一流大学。傅斯年作此信时尚在大陆,芮逸夫则已先赴台湾,押送第一批运台文物并联系存放地,所言“此次兄劳苦之至”当指此事。信言“海军船开时,一阵紊乱,致使尊夫人未能搭上”,指第一批迁台文物出发当日情形。傅信言其家属可于“下月初二三”“坐海沪轮赴台”,此即第二批运送文物的船只,由杭立武雇请的招商局轮船“海沪”号承运,1949年1月6日南京出发直抵基隆。 

信中积极安排史语所赴台人员及家眷的住所问题、台大校舍利用问题。

附傅斯年工作时照片一帧。









2023西泠春拍

董作宾(1895~1963)、袁同礼(1895~1965)、萧 干(1910~1999)等 致李济、熊海平有关胡适及傅斯年等信札文稿一批

信笺约五十通六十二页(带信封四十五枚)、文稿十一页、镜片一帧、照片一帧

约 1946 至 1958 年作


说明 :李济、熊海平上款。熊氏为董作宾夫人。

此为董作宾、袁同礼、萧干等人所作信札约50通62页,作于1946至1958年间,部分毛笔书就,涉及首届中研院院士选举、傅斯年在美治病回国、解放战争时局、胡适担任中研院院长、设立甲骨文研究室等事,谈到钱穆、蒋复璁(慰堂)、石璋如、毛子水、黄君璧、全汉升、柳无忌、丁文渊(字月波,丁文江四弟,曾任同济大学校长)、刘百闵、李孝定、顾立雅、李剑晨、李方桂、司徒乔、孔德成、田宝岱、贺光中、许孝炎、何兹全、周法高等。

董作宾此批信札跨时 12 年,自董 1946 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开始,至 1958 年自香港返台为止,涵盖了董作宾晚年工作及生活的几乎全部轨迹。

约 A4(大多数)








2023西泠春拍

张元济(1867~1959)、杨树达(1885~1956)、秉 志(1886~ 1965)、朱经农(1887~1951)、梅贻琦(1889~1962)、竺可桢(1890 ~1974)、张资平(1893~1959)、严济慈(1901~1996)、周培源(1902~1993)、梁思永(1904~1954)、罗念生(1904~1990)、邓广铭(1907~1998)等 与商务印书馆往来信札文稿一批

信笺约九十五通一百三十页、文稿约一百零五页

约1942至1954年作


说明 :商务印书馆张元济、王云五、朱经农等上款并批阅。

此为梁思永、邓广铭、杨树达、严济慈、秉志、罗念生、张资平、梅贻琦与商务印书馆往来信札、文稿一批,共有信札近百通约130页、文稿约105页,围绕稿件审阅、书籍再版与编排添印、版税结账等内容而作。其中,部分信札有张元济、朱经农审核并批示。集中作于1942至1954年间,时间横跨抗战后期、解放战争、建国初三个时间段,涉及商务香港分厂、北京分厂、重庆办事处等人事机构。

梁思永、张资平手迹在市场中均较为少见。

梁思永此信作于 1949年11月23日,围绕新中国成立后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相关事宜而作。写信时,梁氏甫当选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信中,梁氏催促尽快出版历史语言研究所相关著作,抽出《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一本中李光涛所作二文,并询问董作宾著作《小屯 · 殷墟文字乙编》上、中册售价等事。其时,研究所部分人员已迁往台湾,商务印书馆内部经营状况混乱,致使出版之事耽延。又因北平解放,《乙编》上中册需重新定价出售,均需研究所与商务印书馆重新商办。

梅贻琦1通2页,为推荐周培源及其文章《理论力学序》而作,钤梅氏印章。

邓广铭信札2通,围绕代表作《辛稼轩年谱》《稼轩诗文抄存》《稼轩词编年笺注》修订和出版等事而作,时在1946、1948年。

杨树达信札3通,分别作于1943、1953、1954年,论及《春秋大义述》《老子古义》《汉代婚丧礼俗考》等著作出版事宜,兼及蒋介石、公私合营等。由信可知杨氏对建国后商务在再版、版税结算等事务上颇为微词。

A4 大小(大多数)








2023西泠春拍

吴 晗(1909 ~ 1969)《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完整文稿 

文稿 二十六页 

1961 年作 


刊载 :1. 《人民文学》P34-39,中国文联主办,1962年第2期。 

著录 :2. 《学习集》P73-84,吴晗著,北京出版社,1963年。 

3. 《吴晗选集》P381-391,吴晗著,苏双碧、王宏志编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年。 

4. 《吴晗晚年历史随笔》P158-170,吴晗著,新世界出版社,2017年。说明 :此为吴晗1961年作《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文稿26页,有本款,初载《人民文学》1962年第二期,后收入多种吴晗文集。文稿通篇有各种删写涂改痕迹, 修改后与刊行本别无二致,系定稿。稿中多有编辑校勘痕迹,稿首有“人民文学1962年2月稿”字样,每叶稿纸天头均有“人民文学”戳记,可知即为《人民文学》的出版底稿。 

吴晗的手稿在市场中非常少见。 

此稿为司马迁的人物小传,以《史记 · 太史公自序》为基础,介绍司马迁的生平事迹,着重介绍其青年时期游览大江南北、因李陵案遭遇腐刑、司马谈因不克参与封禅泰山忧愤死等事,高度评价司马迁及《史记》的成就。 

修改笔迹含毛笔、黑笔、蓝笔、红笔等多种,其中毛笔当为作者亲自修改。

29.5×22cm×26








2023西泠春拍

梁实秋(1903 ~ 1987) 致梁文茜论莎士比亚研究及《雅舍小品》出版等家书十六通

信笺十六通十六页(带信封十四枚)、照片一帧

1981至1986年作


说明 :梁实秋长女梁文茜上款及旧藏。

此为梁实秋1981至1986年间家书16通,含韩菁清定妆旧照一帧,谈及莎士比亚研究,《雅舍小品》等著作出版,悼念亡妻程季淑,品尝评论美食,学术交流,起居行止等,兼及徐志摩、陆小曼、闻一多、闻立雕、闻立鹤、梅葆玖(梅兰芳儿子)、梁文蔷及其丈夫邱士耀,梁文骐及其妻肖敬塘、二女梁丽和梁越、程季淑、程凌云、韩菁清、梁文騠、陈景裕(厚德福掌柜)、孙女婿黄伟先、梁治明、梁亚紫(三姑亚紫)等。家书集中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其时梁实秋在发妻程季淑去世后辗转于西雅图和台北两地,与在大陆任律师的梁文茜及其他子女聚少离多,故家书皆饱含深情,絮叨的用语展露迟暮父亲的关怀。

其中一通作于1986年8月21日,为梁氏最晚年家书之一。

1983年5月29日来信中有言“近两个月应邀写了一本莎士比亚,十万字,限期交稿。现已完成九万字,”。所及“莎士比亚相关著作”应指 1983 年由时报出版发行的《永恒的剧场——莎士比亚》。

尺寸不一








2023西泠春拍

吴德鋐(1922~2018) 西南联大时期日记

洋装本 一册(约三百二十五页)

1939至1943年作


出版 :《百年翰迹》P107,李世琦编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22年。

说明 :此为吴德鋐就读西南联大时所作日记《生命之缩影》一册,多达约325 页,作于1939至1943年间,所记内容包括抗战形势、西行路线、昆明入学、耗费川资、联大课程、阅读书目、同学交谊、生活备品、空袭警报、川渝求学等内容,对于抗战期间西南交通、物价水平、物质供应、学人治学等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日记含毛笔、钢笔、铅笔等多种笔迹,部分内容用英文书就,间有手绘西行地图、用度账单、乐谱、诗词钞、英文格言等内容,涉及吴氏四川、重庆、昆明等地行止。吴德鋐时在西南联大政治系就读,日记中对国内、国际新闻时事及政治动向着笔较多,并及罗家伦的中央大学讲演、孙中山纪念等内容。其中,1943年5月4日记 :“五四运动之日,原定为青年节,去年政府明令取销,不明其意义安在”。

日记所涉人物包括 :贺麟、钱端升、徐裕荣(清华首届学生自治会主席)、徐康宁、胡审微、龚祥瑞、周海龄、魏彦章、黄作舟、徐耀周、李忠富、陈锡祺、吴家槐、孙善康、蒋祖培、赵善继、叶秀峰等。

此外,日记末记有陈序经、胡哲敷、蒋祖培、江泽宏等200余人通讯地址,涉及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同济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学院、西南联大、北平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军委会上将参议室、行政院经济会议秘书处、外交部秘书处、中央银行等。

18×13cm(册页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