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西泠春拍 | 历代造像艺术专场精赏
时间:2021/07/18 作者:西泠拍卖 来源:西泠拍卖

  7月24日   B 厅  

19:00 华藏宝相 · 历代造像艺术专场




2021西泠春拍

13世纪·铜鎏金释迦坐像

高:38.5cm

RMB: 1,800,000−2,500,000

一件优雅俊美,出类拔萃的13世纪释迦牟尼坐像。

不管是信徒或藏家,释迦牟尼像是一定要有的,因为他是教主,是信仰的灵魂,也是所有佛造像的基础。因此,数量最多也最普通的是他,但最顶级的佛像精品也是他。对于收藏者来说,能否持有一件出类拔萃的释迦牟尼像,将成为检验其收藏水平的标准。

评鉴一件佛造像是否出类拔萃,得从工艺、艺术、宗教、历史等四个面向来审视。本件作品,不管从哪个面向来看,都是极其完美,非常稀有。


先从工艺方面说起,本件作品的材质为红铜鎏金,铜质为红铜利玛,脱金部位长期氧化成深咖啡色,但一经搓摩立即显现油亮光泽。鎏金极厚,且抛光和压金功夫非常到位,整体表面如蛋壳滑顺,金色如蛋黄,给人一种难以描述的温馨和喜悦感,这是早期尼泊尔精品的特色之一。通体厚胎浇筑,莲座为仰覆式,莲瓣双层,上层细小瓣尖有卷纹,下层宽大有边沟,平整中见微微曲线,这种造型貌似简单,工艺上却很不容易,一点马虎很容易就被察觉。莲座背部用阴刻方式刻出花瓣,这在十四世纪以后的尼泊尔作品是比较少见的,反而偶见于后藏和藏西的14到15世纪作品,揭示这种风格也是尼泊尔流传到西藏。其发旋像比一般突起,顶髻较高,上面的摩尼宝珠也较大,这特征较常见于13世纪以前的作品。袈裟为贴身式样,除了衣边有宽幅刻画外,其他貌似裸身。左手臂和身体之间的袈裟是后贴上去,这也是尼泊尔的典型做法,因为尼泊尔作品重视身材的线条,而这样的处理方式才能充分展现身体的立体美感。左手手背紧贴脚跟,这也是较早期佛像的特征。

对佛像来说,开脸是最重要的,除了宗教感受,也是展现工艺和艺术的关键部分,以及判断作品产地的关键报告。本件作品眉长眼长,微微上扬,眉心有一颗代表天眼的水滴型珠,鼻头细小,鼻梁高耸,唇厚嘴小,和鼻子构成长锥形,下巴两肉凸起,整体给人的感觉除了世俗的俊美,还有宗教感受上难以言喻的神秘和神圣感,这种开脸仅见于早期尼泊尔作品中的精品。其双耳也极有特色,耳朵微向前且向下翻,耳垂很长,微微外撇,这种耳形加开脸,极罕见,相似的作品可以对比一件珍藏于尼泊尔巴谭(BATAN)博物馆的释迦牟尼。


佛像制造的目的是为宗教服务,所以很难以艺术标准去检视,不过还是有很多优秀的作品的艺术性是非常高的,譬如这件。艺术性也有两种标准,世俗和超俗,以造像而言,世俗的艺术标准应该一定的写实,并符合力与美。超世的标准则要超越写实,追求心灵震撼。佛造像的演变也是从写实、超俗,一路走到后期形式化。健陀罗的写实就不说了,尼泊尔作品从8世纪以后其实已经进入超俗的追求宗教感阶段,但早期还是偏重身体比例和肢体语言的。本件作品在艺术上的重要成就,就在于追求超俗的同时又不失去写实的核心价值。本件作品的比例非常匀称协调,关键的部位如胸和手脚也都能充分以肌理现出力度与动感。很多追求超俗的释迦牟尼作品不是过于壮胖就是过于受偿,脸相也容易变得怪异。本作品呈现端庄优雅的气质,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宗教感,除了神秘、深邃的意境,也能充分感受到佛教作品最高要求:慈悲、智慧与力量。其坐姿挺直而舒展,肢体放松自然,作为一件除了礼拜还能做为禅修指导的法器来说,是极其殊胜和珍贵的。

尼泊尔与西藏之间的工艺技术和文化交流,是喜马拉雅文化圈重要的一环,在历史的长河中,虽曾有过浩瀚的作品,但具足工艺艺术与宗教内涵的优秀作品并不多,加上各种历史因素的破坏,能留下来的传世品极其稀少。本件作品,除了自身的水平可以作为博物馆级的珍藏之外,其风格上的一些细节与特色,更可以做为喜马拉雅艺术史研究的一些重要参考。他本是著名西藏艺术学者陈百忠先生的个人珍藏,多年来一直摆在其书桌,陪伴其工作与研究。西冷一次临时的拜访撞击,经过再三恳求,先生为表对西冷的支持,方才交予拍卖。陈先生说,从收藏佛像以来,他一直相信佛像自己会找主人,好佛像终究会找到好主人,也许他会回到自己身边,也许找到新主人,只要善缘,都好。


2021西泠春拍

清乾隆·粉彩珊瑚红描金六世班禅造像

高:48cm

RMB: 820,000−850,000

有清一代,康雍乾三帝皆笃信藏传佛教,尤以乾隆帝为最,彼时皇宫苑囿中遍布大小佛堂,佛像为必不可少的供奉圣物,穷尽用料考究与工艺精湛之能事,以突显皇家气派和至诚之心,惟多见金铜质地,瓷制佛像则较罕少。清宫的瓷制藏传佛教艺术品,大多是出自御窑厂的工匠之手,这是内地炉火纯青的制瓷工艺与边疆奇幻瑰丽的藏传佛教艺术的完美结合。瓷器本身多样的装饰技法和丰富的表现力,恰巧与藏传佛教艺术的审美追求相吻合。能工巧匠通过他们的双手将皇家的富贵气韵注入玄奥神秘的佛教艺术品当中,以精湛的技艺呈现出新的精致与华丽。

本尊六世班禅是为乾隆御制瓷质佛像之精绝代表,唯独乾隆一朝有之。六世班禅结跏趺坐于精美莲瓣座之上,头戴通人冠,身着交领式僧衣,面颊饱满,双目凝视,表情祥和,微微露出笑意,面部的塑造立体而写实。衣纹的刻划繁复而流畅,衣领衣袖及僧袍边缘饰以精美的描金花纹,左手握经卷,右手当胸结说法印,手指的表现柔软而富有肌肉质感。通体制作精细,彩釉亮丽,法相庄严,富贵奢华,具有典型乾隆宫廷佛像艺术风格,是稀有的粉彩描金佛像之传世佳作。


六世班禅(1738—1780),为清代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领袖之一,是第一个到内地来的班禅。六世班禅大师在世虽然只有短短的42年,但他为排除外来干涉,促进民族团结,维护中央权威和祖国统一,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特别是他跋山涉水,万里迢迢,前来北京祝贺乾隆七十寿辰,并圆寂于北京,在历史上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乾隆皇帝对六世班禅进京朝觐极为重视,为此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六世班禅也在朝觐途中和在北京期间,举行过祈愿大法会,传授过时轮金刚大灌顶,做过大威德六十铁城(这是一种极为猛烈的降魔仪式)的食子供养,大白伞盖回遮等法事,做这些法事的重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班禅在北京去世后,乾隆皇帝非常悲痛,耗资巨大进行了多种纪念活动,钦命宫廷画家绘制了多张六世班禅的唐卡,制作造像,本件体量高大,制作精美,当是为纪念六世班禅而特别制作,诚为可贵。

华丽彩釉、精湛之工艺决定本品之艺术价值和制作难度均在金铜佛像之上。其将泥塑、绘画、敷色、烧瓷集于一身,要求工匠具备极高的工艺技巧、美术功底和文化修养。因为佛像成形复杂,烧造难成,尤其面部神态及衣褶细部之处理非庸手可以胜任。在模制成形后运用雕塑、驳接等技法加以装饰,处处需要异常审慎。彩绘佛像前后多次入窑方成,烧造当中极容易变形疵裂。乾隆十三年,唐英曾承命烧造观音塑像,久造无成,乾隆皇帝严厉斥责唐英“烧造的观音如何还不得?”、“想是唐英不至诚,著他至‘诚’烧造”,亦可印证烧造之不易。(见乾隆十三年五月初一《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之《记事档》)

来源:A&J SPEELMAN(斯皮尔曼)旧藏



2021西泠春拍

明·铜菩萨立像

高:108cm

RMB: 800,000−900,000

此尊观音以铜为材范铸而成,身躯微微前倾,跣足立于单层莲座之上。菩萨法相端庄,面庞丰腴,束发高髻,头戴宝冠,面相方圆,眼睑低垂,目光下敛,慈祥端庄。身着通肩天衣,衣纹疏密有致,裙角边沿錾刻有细密精美的花卉、连珠纹饰,臂间飘带垂直脚边,绵延贴服。胸前配饰璎珞,工艺繁琐华丽,珠链做工精细,华美之感觉油然而生。左手横置于身前,右手当胸以拇指和中指拈合的手势。身下莲台上下饰连珠纹各一周,莲瓣刻画细致,宽大饱满,排列工整有序,端头錾刻卷云纹,做工精致。整尊观音立像造型完美,比例协调,线条流畅,神情端庄娴雅,流露出恬淡宁静与聪慧的神态,好似俯看尘世众生,塑造出无可挑剔的静穆之美。整像比例匀称,层次丰富,结构复杂合理,曲线流畅。




2021西泠春拍

明·木胎释迦说法像

高:17.5cm

RMB: 800,000−1,000,000

一尊极其罕见的西域木雕造像

西域,地处东西交通要冲,三世纪以后盛行佛教。是时西域各族人民,受到虔诚信仰的激励,以极大的热情,惊人的聪明才智,吸收了随着佛教涌 进的种种外来艺术因素,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才来的佛教雕塑艺术,形成了新疆古代雕塑艺术的主流,使三至十世纪左右成为西域雕塑艺术的黄金时代。


由于西域特殊的地理位置,故西域古代文明必然会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就其雕塑艺术来说,深受犍陀罗雕刻艺术的影响。而另一方面,自汉代以来新疆就与中原连为一体,因此在其雕塑艺术的血脉之中,也不乏中原地区的基因。

此尊为木雕释迦牟尼坐像,从发髻的螺旋式雕刻和衣褶的线形刻画来看,具有很明显的犍陀罗时期的雕塑艺术风格。    

其背光的造型样式虽然与中原地区的火焰纹背光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又有着其固有的特色。


2021西泠春拍

清乾隆宫廷·铜鎏金关公坐像

高:30.2cm

RMB: 1,000,000−1500,000

关公(160-219年),约生于东汉桓帝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东汉末年刘备势力的重要将领。官拜前将军,封汉寿亭侯。他以忠义仁勇着称于世,死后倍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简称关帝君、关帝。佛教界一般奉其为护法神之一,称为伽蓝菩萨。


这尊关公身穿战甲,正襟危坐,左手抚于膝上,右手握拳支撑于大腿,气度超凡。头梳髻,发缠巾,耳侧垂巾带。面庞方阔,丹凤眼,卧蚕眉,双耳垂直,众相圆润,二尺髯须飘逸自然,威风潇洒之气尽显。身着铠甲,脚踏战靴。衣饰、铠甲各处细节精致入微,且颇为写实,不同于传统造像的程序化处理。


在关公前方双线刻有“大清乾隆丙午年敬造”字样,即公元1786年。

整像精铜铸造,通体鎏金光灿,制作工艺精美,法度严谨,庄严华贵,描绘姿态生动有力,衣纹细腻流畅,技法精湛娴熟,细部雕刻纹饰一丝不苟,武财神美髯公形象栩栩如生,完美诠释了清代乾隆时期造办处鬼斧神工般的艺术表现力,是极富时代特色与收藏鉴赏价值的上佳之作。


2021西泠春拍

元·木胎水月观音坐像

高:64cm

RMB: 500,000−700,000

此水月观音头戴宝冠,中有小化佛(阿弥陀佛),竖发髻,脸相丰腴,明显承袭唐代审美遗风。额现白毫相,原本应镶有宝石,惜已佚失。法相慈祥庄严,双目下视,护佑众生神韵自然流露,仰视者莫不感应其救苦拔难之法力,双手合十之心油然生起。其颈围缨络,戴臂钏及手镯。横披天衣,飘带自然下垂,下身着锦绣罗裙,体态丰腴健美,十足唐代贵族妇女装扮。左手撑地,左膝自然平放。右腿立起,右手倚放膝盖之上,呈游戏坐之态,姿态自然闲适。此乃源自麦积山石窟第205窟之游戏观音,与现存于世界各大博物馆为数极为稀少之宋、辽、金水月观音游戏坐相同。

本品整躯造型完美,制作精细,造型端庄,比例匀称,体态优美,具有明显元代造像特征。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或水吉祥菩萨。这是观世音一心观水相的应化身,其形像有多种。其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打坐的成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故又称“自在观音”。诚如本品,其姿态出色地突现了观音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身段。

在仅存之辽(907-1125)宋(960-1279)金(1115-1234)之木雕水月观音之游戏坐大多为立右脚倚右手,与本尊元代水月观音姿势相同。


2021西泠春拍

清乾隆·嵌金银螭龙纹双龙耳三足炉

口径:36.8cm

高:20.3cm

RMB: 150,000−180,000

炉为焚香之器,有熏炉、香炉、手脚炉之分。元末明初铜器铸造业迅速发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炉,逐渐被铜香炉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间是铜香炉制作的巅峰阶段。直至乾隆年间,清高宗摹古而不泥古,在宣德炉的基础上研发出各类新品种。此炉铜质,体积硕大,精铜足料,仿古器形制规整而制。炉延口外侈,起三圈,两侧耳做成螭龙盘伏,炉身刻浮雕草龙纹,底部三足而立,足亦做螭龙形,龙身形饱满,体态充满动感。整件香炉通体施不同工艺,高浮雕、圆雕、线刻手法结合,造型华丽典雅,技艺精湛。



2021西泠春拍

明·木胎漆雕文昌帝君坐像

高:80cm

RMB: 300,000−400,000

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昌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并无具体的形象。唐朝时,越隽人张亚子,后来迁到七曲山(四川省梓潼县),因笃信道教,广宣道教教义于四川,死后人们敬仰他的品德,就在七曲山建庙,于碑上刻上“梓潼君”,成为梓潼神,供人祭拜。元仁宗时,因文昌及梓潼都是主管功名利禄之神,将文昌封为帝君,又称梓潼帝君,二者逐渐合为一神,主管考试、命运,及助佑读书撰文之神,是读书文人、求科名者最尊奉的神祗。


以前皇帝曾把文昌帝君列为重要祭典之一,凡是读书人必要奉祀文昌帝君。每逢文昌帝君诞辰,童生、秀才、禀生、贡生、举人以及私塾老师都要准备全牛及供品,至文昌庙行“三献礼”祭祀之。

此尊文昌帝君头戴帽冠,面庞方阔,眉眼上挑,斜眉紧蹙,丹凤双目微睁,眉宇之间英气逼人,脸颊雍容饱满,雕刻工艺精湛,神态生动气宇轩昂,一派威严和正气。右手轻抚玉带,左手搭于左腿之上。造像高80厘米,典型的明代福建工艺,全身披麻带彩,腹部处塑双龙戏珠图样,衣沿处塑有花卉图样,纹式精美。尽显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整像艺术造诣极高,静中有动,虚实结合,又不失华丽。绝对是一尊宫廷级别的造像。整体包浆古朴,简约中不失精细雕刻,传世保存至今实属难得,令人叹为观止。


2021西泠春拍

清乾隆·铜鎏金驴面胜乐金刚立像

高:31cm

RMB: 1,200,000−1,500,000

《胜乐根本续》共有五十一品,纵观此经,通篇都是围绕教说“与吉祥呬噜迦的无二结合”展开,认为吉祥呬噜迦之性等同于佛的三身之性,佛的三身之性,佛的三身本身就是宇宙,人士迹象呬噜迦即是人士宇宙之性,而宇宙之性便是“握”之自性。因此,获得对于呬噜迦的正确认识便可证悟佛智佛觉,达到解脱。而在胜乐教法中,呬噜迦又被称之为胜乐金刚。

在《胜乐根本续》第十四品中,当胜乐金刚被描述为典型的人的形象时,他还具有一个“驴形”(“具足驴相滴血面”)。此外,该经还指出,一旦掌握乐此神的根本咒语,修习者即可获得“能显现众多百千种相”的能力(第九品)

胜乐金刚共有七十二种身相,常见的有四面十二臂、一面二臂和一面六臂。此尊即为四面十二臂造型,但其最为特殊之处在于,主面与明妃皆为驴面。这在唐卡中偶有见到,但在已知的造像中却少有发现。

驴面头戴五颅冠,四头寓意增益、息灾、敬爱、降伏四种事业和功德。每面各具三目,眼为卵形,大而瞳出,面呈忿怒相,照顾一切有情。大耳垂珰,身着天衣,以虎皮为裙,腰间悬系人首鬘,象征勇武,身侧宝缯飞扬。十二只手臂代表十二真理,用以克服十二缘起的约束。主二手拥抱佛母于胸前交叉,结吽迦罗印,分别持金刚杵、金刚铃。




佛母金刚亥母,颈间饰骷髅骨念珠,左手捧嘎巴拉碗,右手持金刚钺刀,右腿盘绕佛父腰间,左腿屈弓,呈展左姿与主尊紧密结合,佛父以寂忿相凝视佛母,双抱合体,体现了智慧与妙法双成,悲智相合之精神境界,圆满具足。胜乐金刚其余诸手伸向两侧,各持象皮、嘎巴拉碗、金刚杵、金刚钺刀、人首等法器。以通天彻地之势踏于大自在天与时间女神身上,两者神态夸张扭曲,匍匐于胜乐金刚神力之下,表示降伏愤怒、贪欲以及各种众生的我执而得到成就。胜乐金刚拥抱佛母立在莲台之上,意为高出无常的世界,台座莲瓣修长挺拔,十分饱满。整器造型高大挺拔,更加深森严肃穆之气氛,构图简洁有力,细节表现张弛有度,毫不马虎,如主尊脚踏之大自在天,不但刻画细腻,还表现出肌肉反抗之张力,仿佛随时可跃起抗争,主尊的右展立姿也显示出肢体的圆润与活力,铸造工艺精湛,堪称乾隆时期宫廷金铜造像艺术成就之代表。



胜乐金刚教法的全面传入和大量用于修行实践是在公元十一世纪前后,即藏传佛教后弘期,其法脉源头皆出自印度大成就者鲁伊巴。《胜乐根本续》的修行活动更是流传千年,绵延不绝,其相关的大量经籍及其实践活动在尼泊尔的尼婆利(Nevari)佛教徒以及藏传佛教的三个主要派别———萨迦、噶举、格鲁教派中得到传承。及至乾隆皇帝在位时期,身为乾隆帝金刚阿阇黎的三世章嘉活佛,其本尊神即为上乐金刚。这种渊源可追溯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据《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载,三世章嘉奉旨随皇十七子果毅亲王从北京前往泰宁,护送达赖喇嘛进藏。在与达赖喇嘛相处的一段时间里,达赖把响铜上乐金刚送给他,以作为他的本尊神。乾隆帝在宫中曾由三世章嘉呼图克图授『上乐金刚』密法修习,于是更加笃信胜乐金刚,其本尊信仰在宫廷之中非常流行。



2021西泠春拍

明永乐·木胎弥勒佛

高:61cm

RMB: 800,000−1,200,000

此尊弥勒佛应出自明代永乐年间,为明早期典型的宫廷风格。通高61厘米,螺发高隆,顶有肉髻,面部方圆,脸颊饱满富有肉感,长耳及肩。五官俊美大气,眉目细长,双目微闭,鼻梁挺直,嘴角微扬,笑容可掬,神情从容、淡然、慈悲,透出一股静穆与永恒之感,传达了佛祖既心无挂碍,又心怀众生的佛心。



弥勒佛身着袒右肩袈裟,袈裟衣纹简洁洗炼,柔和又不失深邃,富有力道,体现出当年匠师雕琢造像时的自信与干练。弥勒佛躯体比例匀称,腰身挺拔,体态健硕,双手于胸前结说法印,呈跏趺坐姿,显露双足,盘腿处理矫健有力,肌肉感尽显,比例舒展。莲花座为双层束腰仰覆形式,造型规范,上下边缘各饰一圈联珠纹;莲瓣细长饱满富有肉感,厚实整齐,上下对称分布,展露出皇家御制的严谨与精细,是标准明永乐御制风格。莲座间存有梵文经卷,经卷保持最初捆绑状态,每卷内都保留着数张写有朱砂梵文经的内页。木胎的敦实古朴,让佛像显得韵致庄严、圆满高贵。此尊御制弥勒佛与藏于格林堡博物馆里的一尊明代木胎弥勒佛无论五官刻画、身体的比例、衣纹的节奏感还是整体风格都极为相近,体现出汉藏式的风格,亦彰显出明代皇家的自信与盛世气派。



2021西泠春拍

明·木胎观音菩萨坐像

高:115cm

RMB: 600,000−700,000

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为四大菩萨之一,是佛教中最受崇拜的菩萨。观音相貌端庄慈祥,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众生有苦难时,只要称念他的名号,即可获得解脱苦厄。在佛教中,观音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作为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南北朝多依经典作男相,唐以后常作女相,还能就众生的因缘而化现出种种不同的身分。因此,观音又有各种别称,如水月观音、鱼篮观音、马郎妇观音等,共有三十三身。



此尊观音菩萨像高束髮,垂髮挽结,自然舒卷,搭於双肩,富有写实感。头戴祥云形花蔓宝冠,卷草纹雕饰精美,冠正中浮雕化佛阿弥陀佛。观音面相丰满端庄,双目微颔,作俯视状,五官刻画柔美,轮廓端正,表情静谧内省,充分表现出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佛性。观音菩萨身披宽袍,佩戴牡丹花饰缨络,内着高腰长裙,腰带刻画十分写实,衣褶折叠起伏流畅,层迭关系清晰自然。观音结跏趺坐,双腿被衣物覆盖,双手於腹前交叠作禅定印。垂搭而下的裙摆极富表现力,把衣物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此像体量硕大,工艺精湛,极富神韵,将观音神格高贵、护佑众生的气质充分表现出来,使人顿时产生肃穆之感。造像躯体结构比例精准,体态自如,细部刻画精致写实,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具有明代山西北方地区造像传入南方福建时的早期雏形,所以从法相看还含有北方宋代菩萨的自信神秘的面容神情,北方遗风犹在,衣纹的处理有北方的大气又不失南方的细腻精致,且漆质的用料高级,可想而知当时制作的考究和成本的不菲,成就这样一尊木雕造像中的精品,也代表了元明时期的高超艺术水准。如此大体量、工艺精美且保存完好的元明早期观音菩萨像甚为少见,收藏价值颇高。


参阅:


美国佳士得洛杉矶1998年5月拍卖,木雕彩绘观音坐像,高115.6厘米,成交价905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