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25周年报告》陆镜清专访:市场会更开放、更多元、更包容
时间:2019/04/12 作者:西泠拍卖 来源:西泠拍卖
2019年04月,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25周年报告》。报告分序言 拍卖的历史、黎明 1992-2002 经济崛起 唤醒沉睡的历史、凯歌 2003-2012 勇夺国际艺术品拍卖舞台的C位、砥砺 2013-2017 冬天里的一把火——增质减量、前瞻 品牌的洪荒之力、附录 结语六章,通过对新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发展历史的梳理,旨在突出拍卖这种交易形式,对中国文物艺术市场做出的巨大贡献。

报告中,中拍协艺委会副主任、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镜清接受专访,就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未来预期走势、企业品牌建设发展等问题接受记者专访。
 
一、可否谈一下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未来的可预期的走势,尤其是拍卖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发展?
 
陆镜清:关于市场可预期的走势,我们可以看到,一是线上拍卖的兴起带来交易模式的更新和交易渠道的拓展。线上拍卖从最初作为传统线下拍卖的补充,到两者并行,打破了时间、区域的限制,拍卖会更加常态化。二是拍品层级将更丰富,市场吸引力会更强。以艺术融入生活为大的基调,在艺术市场的新格局里将不存在价格门槛。文物艺术品拍卖门类将更丰富,价格区间更大,市场参与者的知识背景、行业背景更丰富,年龄跨度更大。市场会更开放,更多元,更包容。从长远看,市场和品牌两者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保持一致的。

拍卖企业自身的品牌建设和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方向一致,整个行业又和国家发展大局的方向一致。中国继续扩大开放,经济稳步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中央提出“提质升级”、“精准发力”,艺术品市场也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提质,要落实到服务意识、服务质量的提升;精准,要立足学术,发掘和展示优质的、真正承载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文物艺术品。

西泠拍卖作为一个品牌,十五年发展秉承的是百年西泠印社的文脉,倡导的是艺术融入生活的收藏理念。每个拍卖企业要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之路,把拍场搭建成文化交流的平台,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拍卖市场的整体发展也要融入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加强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的建设,体现出文化产业从业者的责任和担当,从而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二、在拍卖资源非常有限,新资源短期内又难以补给的情况下,您认为该如何缓解这种矛盾?
 
陆镜清:艺术市场本质上是一个信心市场,文化产业也是国家文化自信强有力的支撑。这个自信并不是盲目的,文化自信要求我们对中华民族所固有的特色文化资源充满信心。

市场在不断地扩大,资源不断地被大家所认识,完全没有必要担忧拍卖资源的枯竭。如果把市场比喻成一个蛋糕,这个蛋糕不是被限定大小、被不断分割的,而是无限大的。关键在于如何寻找市场的切入点,如何引领和影响人们对艺术品收藏的认识和理解。

以西泠拍卖为例,2005年首拍所有拍品都是书画作品,逐步发展到书画占一半的综合性、多门类拍卖,十五年发展过程中,西泠拍卖一方面立足把中国书画、篆刻印石、古籍碑帖、青铜器等等代表西泠印社学术之根的专场门类发扬光大,同时也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拍卖门类,推出名家漫画、历代名砚等十七个具有“全国首届”意义的创新专场。这些创新专场推出的目的不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是通过梳理让这个艺术门类得到展示,甚至通过拍卖极大鼓舞了这些艺术门类在当下的传承和创新,激发了这些门类新的艺术创作的诞生,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坚持学术的引领。市场的高度在学术,市场专业化程度越高,对历史文化的梳理越细致,加上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全民艺术素养的提升,拍卖市场的边界也越来越广,所以没有必要担心资源枯竭的问题。
 
三、据了解,西方拍卖除了春秋大拍以外,日常拍卖也会非常频繁,这种模式在中国拍卖市场是否可行?另外,您认为线上拍卖会对拍卖业务产生更多的价值、起到更大的作用吗?
 
陆镜清:拍卖不再仅仅是一年两次的盛会,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提出“艺术融入生活”的口号是全方位的。西泠拍卖每年春秋大拍之外,还有“兰亭书法节”和国庆中秋假期举行的西泠印社绍兴拍卖;2016年正式上线的西泠网拍,如今也已经发展成“网拍大拍、月拍、每日一拍”这样的立体模式。从时间上,日常拍卖和线下大拍交替互补,随着拍卖场次的增加,覆盖的人群也逐步扩大,尤其是网络拍卖,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扩大了艺术品拍卖的参与度。

艺术品拍卖不只是局限在竞买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怎么才能引发更广泛的人群关注拍卖,怎么把拍卖和当下的生活发生美学关联是拍卖人关注的重点。

我们在绍兴拍场,选择推出一系列和绍兴历史名人相关的拍品,比如鲁迅手稿、绍兴黄酒专场,这都承载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蕴,西泠拍卖因此还被绍兴市委宣传部聘为“绍兴城市文化体系建设合作单位”。西泠网拍在线下传统的书画、文玩门类的基础上,引入了当代陶艺、当代珠宝设计等新的门类,开展各项丰富的体验活动,比如茶道、珠宝秀等等。

西泠拍卖的多地域布局,线下、线上并举正是在完善这种拍卖日常化的模式。拍卖的日常化,体现在拍品结构、运营模式的变化,它不只是在时间安排上更密集,而是提供了一个了解文化、感受艺术的平台。拍卖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买卖交易过程,还包括了征集鉴定过程中的文化交流、学术研讨、收藏品鉴,它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注重体验,整体指向一种高品味的生活。从拍卖日常化这个侧面,也正反映出大众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出消费升级的意义所在。
 
四、90%的拍品及其成交价都停留在中低端市场,而中国拍卖企业一直以来更追求亿元或千万级的高端市场,您认为对于90%的中低端市场是否应该被重视?
 
陆镜清:价格的高低不等于作品的高端和低端。真正追求高端市场,应该是不断挖掘艺术价值的过程,如果把高端等同于对高价的追求,则是很大的误导。一味追求利润替代了追求艺术的本真,是极不利于市场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的,而且往往“天价”拍品成交的不真实性比率更高。

近年来,艺术品被看作是比较安全的投资工具,大量股市、房地产资金选择投奔艺术品市场,艺术品也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投资选择。在市场大潮中保持警醒,确保艺术本真,才能正本清源。成熟的艺术市场的信心支柱并不依赖于“天价”,而是注重艺术品中艺术价值的探究。

往往一些原本价格不高的拍品,开始只有少数群体认识它的价值,通过某一个偶然的契机,走上拍场,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之前对它的评价和研究都远远不够,通过挖掘,共同研究作品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在学术史上的地位,让作品本身的价值得以显现。比如2017年西泠拍场,以4140万创下吴大羽个人纪录的《瓶花》,让人们对这个中国现代绘画的开拓者的艺术得到重新的认识;比如连续三次在西泠拍场创下拍卖纪录的“曼生壶”,让人们看到“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的艺术造诣;2018年上拍的清代方琮《扁舟载鹤图》委托人以估价3.8万元起拍,通过我们多方研究考证后,确认是市场上尺幅最大的《石渠宝笈》著录作品,最终以1840万元创纪录成交,这都是时代的发展使它们的价值得以显现,而且达到普遍性的共识,让更多人不仅仅关注拍卖价格的数字,而是关注价格背后艺术的本真,这才是艺术市场合理的、正向的运作机制。

包括2017西泠拍卖重磅呈献的国之重器西周青铜兮甲盘以2.1275亿创纪录成交,同当年的18件亿元拍品相比,它显得最为特殊。因为从有拍卖以来,青铜器的地位、价格一直没有跟它的历史文献价值、史料价值相匹配。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得到世界的公认就是因为青铜器上的记载,所以业内外一致公认兮甲盘的成交分量之重,在于它不只是创造了一个高价数字,而是从中可以看到中国艺术品拍卖在文化建设当中所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