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西泠秋拍 | 古玩杂件部分精赏(二)
时间:2017/12/06 作者: 来源:


 2017西泠秋拍

清·夏莲居旧藏伊秉绶铭荷叶形端砚

铭文:丁卯岁谷雨节秉绶得于扬州。墨卿。

高:7cm 长:22.1cm 宽:19.1cm

著录:《夏莲居著述集》,第381页。

来源:夏莲居居士旧藏。



铭者简介: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墨庵、南泉、秋水、西湖长,福建宁化人,清代书法家。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官惠州、扬州知府。伊秉绶喜绘画、治印,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其书超绝古格,使清秀书法,放一异彩。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大家。

藏者简介:夏莲居居士(1884-1965),本名夏继泉,字溥斋,号渠园。中年以后专修净业,改名莲居,又号一翁。山东郓城人,清朝云南提督夏辛酉之长子。20世纪杰出的佛教学者和净宗行人,是继刘遗民、杨无为、王龙舒、袁宏道、周安士、彭际清之后的又一净宗在家大德。



此砚取天然端州籽石,随形琢制,略加修治作风中荷叶状,起伏处多留石璞,意以天然之石纹肌理入砚,体现平淡天真的文人审美。留璞这一手法多见于清后期文人砚(例上博藏吴昌硕竹节砚)。 砚式源起宋元之三足荷形砚,又不拘泥于原型,特别是墨池处琢出荷茎,增加了视觉维度,突破了局部相对单一的视觉效果,实是神来之笔。所谓大匠治器,天人合一,不琢之琢,以简胜繁,此砚当是。



砚额处铭曰:“丁卯岁谷雨节秉绶得于扬州。墨卿。”标准伊汀洲以隶笔作行书的写法,仪态敦厚,骨气洞达,与古朴自然的砚制相得益彰。伊秉绶于嘉庆十年至嘉庆十二年任扬州知府,在任期间,以“廉吏善政”著称,百姓无不称颂。由铭文推断,伊公于“丁卯岁”,即嘉庆十二年在扬州任上得此砚,珍爱有嘉。


                                                                                         伊秉绶


伊秉绶一生识砚、爱砚,且善作砚铭。嘉庆六年(1801),肇庆知府杨有源重开老坑,时伊正在惠州知府任上,欣逢盛事,遂至端州,入老坑洞中捡得数石,并以其中一片赠纪晓岚并铭,其年谱中也多有相关的记载,诸如戊午四月,纪昀撰砚铭二,命秉绶以隶代书。一曰:“端溪之支,同宗异族。命曰绿琼,用媲紫玉。”一曰“石则新,式则古,与其雕锼,吾宁取汝”云云。此砚材、型、质大至符合伊公所说的石新式古的择砚标准,当为其案头遗爱无疑。



                                                                                           夏莲居


此砚后几经辗转为夏莲居所得莲公净宗大家,荷叶之形清逸高雅,直与莲公之号相互呼应。公于佛学之外,金石书画、文物考古亦其擅长,且收藏宏富,鉴定颇精,尤重琴砚二项。如成公亮《齐鲁藏琴录》言其藏琴颇丰,以“猿啸青萝”琴为最佳。砚则有《说砚》篇传世,1962年郭沫若还以此书诗唱和。另有诗集《净语》传世,其中有题天青蕉白荷盘砚句,云


“砚甲子春得于稷门,藏之八年,

今供余课余染翰之用。

小诗铭志,用苕生自题七字为起句。

荷盘研露写新诗,甘作诗人亦是痴,

洗净世间文字习,写经画佛傍莲池。”


由是观之,诗文所描述的形制、气质与此砚相契相和,一脉相通。莲公晚年将一生所藏文物三百余件大都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山东博物馆,据其家人云砚仅留了三五方以为著述和抄经所用,此即为其中之一。 



 2017西泠秋拍

雍正七年·周芷岩制竹雕仿黄公望笔意山水诗文笔筒

铭文:大痴早岁游于子昂之门。其画未能造微入妙,遂隐居乌目山日作湖桥。看山饮酒遇得意处,则画数笔,亦不轻易示人。当日好事者,争购之,已不易得。后归富春,年已九十余。容貌若儿童举趾轻便,日可行百余里。一日游太华山登绝岭。吹仙人所遗铁笛,白云拥是而去,不知所终,洵为艺林仙品。已酉秋日芷叟。

高:13.7cm 口径:10.6cm


作者简介:周芷岩(1685~1773),原名周灏,字晋瞻,号雪樵,又号芷岩,是与吴之璠齐名的嘉定竹人。



此笔筒为椭圆直尊式,竹节横膜为底,隐起三矮足,口沿外高内低微有弧度。竹材坚实缜密,色呈熟栗黄;阴刻通景山水图,刀路明快一剔而就。根据落款可知,笔筒制作于雍正七年,即公历1729年,属周灏盛年作品。

周芷岩在朱氏画法刻竹的基础上,更出新意,一变前法,通常以浅浮雕及平刻为主,不借画稿,以刀代笔直接在竹筒或竹片上刻山水、树石、丛竹,创造出凹凸皴法。这种技法即后世所称的“平地花纹刻法”,后来仿刻者极少。





周芷岩采用的阴刻法,功力很深,所刻纹饰、轮廓、皴擦大多是以刀剜出,无不体现“神明于规矩之中,变化于规矩之外”。画笔不能到之处,都能以寸刀写之,因此他刻的山水树石、茂林丛竹,刀法变化多端,极富笔情墨趣。这种以南宗画法直接刻竹的途径,在当时竹刻界首屈一指。《竹人录》中以汉唐诗派比喻清代竹刻,又把周芷岩比作盛唐的杜甫,认为他是清代竹刻开创新法的第一人。





芷岩画风宗袭元代画家黄公望,一水两岸中以长松乔木相接,放笔作渴笔长皴;虽万岩千壑,有雄伟之势,无迫塞之感;尤擅牛毛解索皴,点苔用渴笔,别具一格。铁刀镌刻的皴法表现出立体感,是山水画法无法达到的境界,芷岩不袭旧法另辟蹊径,在竹刻艺术的发展史中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奠定了其一代宗师的地位。





 2017西泠秋拍

明·夏莲居旧藏虎啸仲尼式古琴

琴名:虎啸。

铭文:神。

琴长:123.5cm 额宽:19.2cm 肩宽:20.2cm 尾宽:14cm

来源:夏莲居居士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



琴为仲尼式,嵌螺钿徽,琴面髹漆,发牛毛纹,断纹细密匀称。琴面弧度浑圆,琴额舒阔劲挺。琴身秀美匀称,琴体素雅。






苏轼于《东坡杂书·琴事》中记载古琴之音:“声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余韵”。琴声出于池沼间,其声雄浑悠远,修文人心志。门无车马终年静,座对琴书百虑清。古琴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冠领八音之首。迄唐宋代,皇帝与布衣,皆以琴乐之清虚淡静、中和雅正的德音,推为六艺之首。君子无故,不撤琴瑟,此琴古韵悠长,为雅趣的文房陈设所不可缺。原配白玉琴轸。





 2017西泠秋拍

清早期·沉香雕菊石纹杯

高:10.2cm 口径:8.2cm 重:110g



沉香,又称“奇南香”,据称其脂膏凝结为块,入水能沉,故名“沉香”。除用作香料外,也用来制作文房器具、家具饰件及小型工艺品等。

此器呈口大底小圆锥状,内壁掏空。外壁依循沉香天然的外形,稍事雕刀,刻菊花洞石纹,虬枝曲干,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沉香在中国古代一直都被视为珍贵的木材之一,此件沉香杯香味浓郁,闻之沁人心脾。置于书案珍藏供赏,妙不可言。





 2017西泠秋拍

北魏·铜鎏金观世音像

铭文:辛巳年六月十九日,弟子比丘道靖造观世音像一躯,有为含识受苦众生,师僧父母七世先亡,见佛闻法常与佛会具成正果,所愿从心。

高:26cm



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既承袭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尚存的犍陀罗式雕塑风格,也逐渐开展出独具汉地风格的法相与衣着。在北魏和平元年(西元460年)僧人昙曜开凿的,被后世称为昙曜五窟的云冈石窟中既有较早期、受犍陀罗风格影响较大的西域式造像,也有汉风的褒衣博带式造像。

本件带有确实纪年的北魏铜鎏金观世音像,除了造型精美,时代风格强烈以外,其铸造工艺的研究价值也甚为丰富,对于探究当时北魏河北铸铜造像中心,暨相关的制作技法,深具重大指标工艺意义。该件立像体量硕大,金水尚保存较好,面相清晰,实属少见。



其美学艺术形象,依旧沿袭华北地区五胡十六国的犍陀罗艺术基本样式:束发高髻、五官端正、线描轮廓、眉长眼细、脸型削瘦;双手一结无畏印,一结予愿印。通肩大衣、U型衣纹、襞褶垂落。背光刻火焰纹,后方镌刻铭文。



北魏时期,佛教兴旺,供养人多铸造金铜佛像。刻有署名或纪年铭文之佛像对研究北魏铜佛的历史、工艺意义深远。它在探索鎏金坐佛造型由五胡十六国到北魏时期、基本样式纵向发展的连续性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2017西泠秋拍

清·大清乾隆仿古款青白玉雕鼓钉纹双耳扁瓶

带座高:28cm高:24cm

来源:苏富比70年代拍品。


此件扁瓶为整块和田玉料雕琢而成,体量颇大,玉质凝脂含光,光润有泽。瓶呈扁圆形,直口,束颈,丰肩,腹部盈圆如满月,下承高足,颈两侧镂雕拐子纹耳,仿青铜器而作,口沿下部浮雕如意璎珞纹,肩部饰一周鼓钉纹。整器形制规整,线条婉转流畅,结合掏膛、透雕、浅浮雕等多种工艺手法,颇具清远之意韵,底部线刻“大清乾隆仿古”六字三行隶书款,乾隆风尚可见一斑。原配紫檀底座。



乾隆二十四年对回疆准葛尔部动乱的平定,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阻碍玉器发展的原料问题。据道光元年堂抄载:“新疆平定后,和田、叶尔羌一处,每年进到玉子四千余斛”。由此看出,这一时期的和田玉开采主要直供宫廷使用,源源不断的玉料使陈设用玉的制作变得更加普遍。乾隆皇帝提倡仿古之风,此青白玉瓶拟古之上又有所创新,寓意吉祥,可堪玩赏。




 2017西泠秋拍

南宋·湖田窑镂空缠枝花纹香薰

高:7.2cm



                                                                                 底部刻款




熏炉为香用具,最早在铜质器上有“熏炉”二字铭文。三国、两晋时,贵族“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成为一时习俗,瓷炉——青瓷熏应运而生,后广为流传。五代、宋开始流行三足炉,器盖遍布镂孔,从最初的几何形变为缠枝花卉状,曼妙多姿。



唐宋以来,中国艺术文化发酵成熟。在文人阶层的引领之下,琴棋书画渐为时尚,衣食住行均有讲究。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焚香作为生活方式的同时,亦发展为一门艺术。北宋王禹偁在《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有言,“公退之暇,手持《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事虑”。瓷质香薰较为少见,多为宋代贵族使用。

此香薰盖呈半圆形、镂孔装饰缠枝花纹,形成出香口;身为子母口、腹部刻仰莲瓣纹,下承云台形足。器外壁满施青白釉,釉面莹润,胎质洁白细腻,制作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