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一所学校,
以美育代宗教,
改变一个民族的审美教育。
1928年初,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卓越的教育家
蔡元培先生
择址杭州西子湖畔,
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
国立艺术院,
也成就了中国近现代第一所
实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美术教育机构。
2017西泠秋拍
从国立艺术院到中国美术学院
——“国”“美”九十年纪念专场
校友艺术家重要作品 及 相关重要文献
最后征集中
- 征集范围 -
一、创始人·历任校长
蔡元培 林风眠 滕固 吕凤子 陈之佛 潘天寿 汪日章 刘开渠 莫朴 肖峰 潘公凯 许江
二、初创办学期(1928—1937)师生
吴大羽 李金发 蔡威廉 李超士 安德烈·克罗多( André Claudot) 陈盛铎 方干民 李风白 董希文 王悦之 高乐宜 王子云 朱膺 涂克 赵春翔 沙耆 等
李苦禅 姜丹书 张光 侯子步 等
郁达夫 木心 李朴园 林文铮 等
陶元庆 刘既漂 雷圭元 孙福熙 斋藤佳藏 杜劳(M. Domiacheff)等
三、抗战西迁期(1937—1949)师生
赵无极 朱德群 吴冠中 关良 李瑞年 徐梵澄 常书鸿 吴作人 李仲生 周碧初 苏天赐 丁衍庸 沈福文 丁天缺 文金扬 吕霞光 宋步云 秦宣夫 孙多慈 席德进 闵希文 刘依闻 胡善馀 等
李可染 傅抱石 黄宾虹 吴茀之 丰子恺 黄君璧 邓白 诸乐三 张振铎 郑午昌 黎雄才 诸文韵 罗叔子 潘韵 谢海燕 等
傅雷 艾青 李有行 史岩 蔡仪 张权 孙福熙 等
四、新中国时期(1949至今)师生
倪贻德 颜文樑 莫朴 庞薰琹 王流秋 黎冰鸿 王德威 埃乌琴·博巴(Eugen Popa) 万曼(MarynVarbanov) 费以复 全山石 林达川 汪诚一 胡振宇 王广义 张培力 耿建翌 谷文达 常青 杨福东 杨参军 崔小冬 等
陆俨少 陆抑非 陆维钊 沙孟海 周昌谷 顾坤伯 方增先 吴山明 李震坚 王伯敏 童中焘 陈佩秋 等
朱金楼 张怀江 卢鸿基 范景中 等
- 征集方式 -
征集邮箱: yhdsb@xlysauc.com
征集电话:0571-87896760
联系人:斯先生、朱先生
征集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清吟街127号
蔡元培慧眼识珠,聘请林风眠担任国立艺术院的第一任校长,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至此发源,揭开新篇章。
“国立艺术院”1929年更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更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50年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8年更名为“浙江美术学院”,1993年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
学校的艺术理念和教育思想、教学体系,在建校之初便具有独特性和超前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虽数迁其址,与祖国命运相连,但薪火传承,其校史可以作为研究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资料。
明年,便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的日子。
从哈同花园到战时西南,再从南山校区到象山校区,这所代表着中国视觉艺术教育发展最高水平之一的学府,从不缺乏艺术大师的掌舵和诞生。
他如同一位饱经风霜却桃李满天下的鲐背老人,微笑注视着西湖边悄然发生的中国近现代
九十年艺术史,诸多艺术大师的名字和趣事浮现在脑海中……
首任校长林风眠为代表的“兼容并蓄”的思想,与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出新”的思想,作为两条明晰的学术脉络始终交叠,并行不悖。“国”“美”代代师生艺术家们,犹如熠熠群星,已然照亮中国现百年美术史的天空!
使人的心为爱美的心,
藉以真正完成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