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2017西泠春拍 再赏铜鎏金嵌绿松石胜乐金刚像
时间:2017/07/08 作者: 来源:新浪收藏

2017西泠春拍 十六世纪·铜鎏金嵌绿松石胜乐金刚像? 高:39cm

2017西泠春拍 十六世纪·铜鎏金嵌绿松石胜乐金刚像

高:39cm

  来源:1995年,伦敦Spink拍出,为著名收藏家Carlton Rochell旧藏(纽约苏富比亚洲艺术部前负责人。)


  这是一尊1995年在英国伦敦斯宾克拍卖行(Spink & Son)售出、属于卡尔顿-罗歇尔(Carlton Rochell)旧藏的胜乐金刚。这种双身胜乐金刚又称如意轮胜乐金刚,梵名 Cakrasamvara,藏文称为Chos-‘khor bDe-mchog,意思就是“如意轮胜乐”。藏传密教或者说金刚乘佛教称为续,藏文叫rGyud,梵文的Tantra,有四部:即事续、行续、瑜珈续和无上瑜珈续,无上瑜伽续又分为父续和母续,其中有五大本尊(Yi-dam),智慧母续的本尊之一就是胜乐金刚,通常以曼荼罗本尊出现,有专门的经典《胜乐根本续》(藏文dpal ’khor lo sdom pa bsdus rgyud rtsa ba 梵文Sa?varodaya-Tantra)。

  早期胜乐金刚造像出现在11世纪前后的东印度,大多是胜乐金刚单尊,多为黑色或灰色页岩深浮雕, 在西藏阿里11世纪的擦擦中也能见到单尊胜乐金刚,12世纪前后出现双身胜乐金刚,有金铜造像,更多的是壁画和唐卡,例如莫高窟北区465窟主壁,宁夏山嘴沟石窟的壁画,贺兰县宏佛塔及黑水城出土的如意轮胜乐金刚唐卡等。12至13世纪的金铜如意轮胜乐金刚男尊多二臂,造像拙朴、体量较小,通高多在40公分以下,璎珞简洁,有白银或红铜镶嵌。包括胜乐金刚在内的金铜双身像的成熟在15至17世纪,特别是15世纪丹萨替珠宝镶嵌装饰风格的兴起为表现满饰璎珞的双身像提供了契机,现今拍卖市场所见的精美作品大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例如克里斯蒂1995年拍品Lot 195,2009年拍品Lot 305都属于14至15世纪,有绿松石镶嵌但不多;Nagel拍卖行2002拍品Lot 1243,造像年代在15至16世纪,与西泠拍品可以比较。

  从造像寓意来看,胜乐金刚的四面分别代表息、增、怀、诛四种事业与功德。十二臂代表十二真理,克服十二种缘起的羁绊。每面具三眼,象征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不舍一切有情众生。主尊交臂怀抱明妃金刚亥母(Vajravārāhī),代表方便和智慧的合一,是佛教的最高谛理和修行境界。主尊主臂持金刚杵和金刚铃,其余手臂分握达玛茹鼓(damaru)、四面梵天头和银制嘎巴拉碗(Kapala)等。大梵天的头颅标志着他避免了一切幻象;嘎巴拉碗意味着他已经消除了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矛盾。四面主尊的三叶头冠嵌骷髅头;髮髻中间镶十字金刚杵,其上有火焰摩尼宝,髮髻左侧饰一弯新月。其左腿弯曲,右腿撑直;肩披象皮,腕缠虎皮。明妃金刚亥母双腿盘在主尊腰间,右手高举金刚杵,左手托银制嘎巴拉碗。明妃头髮饰红珊瑚,裙嵌绿松石。此尊双身像五官刻画写实,面部表情丰富,姿态生动。头冠、手镯、臂钏、脚环和衣裙上均镶嵌绿松石,肩上与下身挂人头花环和骷髅花环,足踏暗夜母与怖畏明王。双身像下方为束腰仰覆莲座,上下边缘饰连珠纹。整尊造像在一种强烈的动势当中又不失平衡与稳定,给人以动人心魄的气势。

  胜乐金刚身上的密宗装饰物代表着六波罗蜜和五方佛。头冠代表着禅定波罗蜜和阿閦佛;耳饰代表着忍辱波罗蜜和阿弥陀佛;项链代表着布施波罗蜜和宝生佛;臂钏、脚镯代表着持戒波罗蜜和大日如来;腰带、裙代表着精进波罗蜜和不空成就佛;十字金刚杵代表着般若波罗蜜和金刚总持。五十一个头颅代表着唯识宗中的五十一心所。藏传佛教的胜乐金刚与印度教的湿婆的关系密切。新月形头饰、第三只眼睛、虎皮、三股戟和头盖骨碗元素都明显借自印度教湿婆图像,不同的是其足踏印度教神像与披挂印度教大梵天头颅,这也解释了金刚乘欲表现佛教高于印度教的意味。

  从造像欣赏看,与14至15世纪金铜造像相比,16至17世纪的西泠如意轮胜乐金刚头部上扬,进而使造像的视野更加开阔,男尊主面庄严沉静注视明妃的神情使得原本环抱的双身像毫无俗人想象,这是藏传佛教双身造像的最高境界;男尊主面与其余三面的12只眼睛将造像的视野扩展到三维空间,从而使象征智慧与慈悲的双身本尊成为曼荼罗宇宙的中心;同时,西泠造像以明妃金刚亥母镶嵌了绿松石的、流畅变化的璎珞将双身像合围成一个不可分离、但又飘逸轻盈的整体,消弭了金属造像的沉寂,具有了双身像具有的生命活力。此外,本尊金铜造像形体优美、头部、躯干与肢体比例合度、鎏金明快,17世纪以后出现的大量如意轮胜乐金刚金铜造像大都是在此类造像风格上髮展起来的。

  从金铜像装饰工艺来看,藏传佛教金铜佛宝石镶嵌技术自15世纪前后的丹萨替造像达到顶峰,随后逐渐衰微,此尊如意轮胜乐金刚绿松石为早期浅绿色绿松石,镶嵌技术可以看做是后期作品的范本。

  谢继胜,1957年生于甘肃兰州,藏学硕士,艺术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藏传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髮展协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擅长:西藏宗教艺术、民间文化的研究和翻译。(文/谢继胜?骆如菲)

  与此藏品相关的英国伦敦斯宾克(Spink & Son)拍卖图录页(1995年):



  作者简介:

  谢继胜,1957年生于甘肃兰州,藏学硕士,艺术史学博士,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师范大学藏传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擅长:西藏宗教艺术、民间文化的研究和翻译。


  1。 Linrothe, Rob, Ruthless Compassion: Wrathful Deities in Early Indo-Tibetan Esoteric Buddhist Art, pp.279-294, London, 1999

  2。 Huntington, Susan L。, & Huntington, John C。, The Art of Pala India (8th-12th centuries) and Its International Legacy: Leaves From the Bodhi Tree, Seattle and London, 1990, p.386, Figure 78。

  3。《金刚乘佛教传入吐蕃与藏传佛教双身图像的历史考察》北京大学东方研究院华林编辑部编《华林》第二卷页215-226,中华书局2002

  4。 Marylin M。 Rhie [and] Robert A.F。 Thurman, Wisdom and compassion : the sacred art of Tibet Thames and Hudson, 1991, plate 68

  5。 Olaf Czaja, Medieval rule in Tibet, Vol。 I-II。 Wien 2013, p。 776, 777 and 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