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西泠春拍 | 佛韵清供——文房清玩之佛教艺术精赏
时间:2017/06/26 作者:西泠拍卖 来源:西泠拍卖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从西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是人类文明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其传播和发展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佛教造像



 2017西泠春拍

唐永淳元年·青石雕弥勒佛坐像

铭文:永淳元年五月五日,比丘尼住儿合房门徒等,奉为□……阇梨海意,敬造弥勒像一铺,䭭使亡师神生净国,面覩慈颜,闻说大乘,悟无生忍见,在门徒恒为善友,速超彼境,早去爱河,法众苍生,咸登觉道。

说明:此造像青石雕刻,制弥勒一尊。面相饱满,肉髻高耸,其上波髪曲折。双眉若弯月,两目低垂,鼻梁挺拔,厚唇轻合,双耳垂肩,慈祥静谧。贴身着僧祗支,前襟斜胸,外披天衣。左手置于左膝,右手本施无畏印,惜已佚失。垂足倚坐方形台座上,两足赤裸,分踩两枝外沿的小莲座上。佛座束腰,下部三层平行迭涩。下部原有连体底座,前部有供养发愿文,两侧当有两菩萨侍奉。现两边人为分割,上部仅存束腰双层莲花座。铭文记“永淳元年五月五日”,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时期,即公元682年。

弥勒净土信仰的普及源于《弥勒大成佛经》、即《弥勒下生经》的流行。最初弥勒信仰主要在河北、河南、山西、四川、陕西、江苏等地传播。早期弥勒造像主要有两种:一是菩萨装,头戴宝冠,坐姿为交脚式,呈说法相或思惟相;二是佛装,头梳发髻,多为站姿或交脚坐姿,施转法轮印或无畏印。交脚式样的坐姿佛像来源于中亚及新疆地区,在这一影响下,交脚坐曾是石窟寺弥勒菩萨的定式:在北魏迁都前,弥勒像多采交脚坐式,着菩萨装,戴宝冠,上身袒裸,佩项圈、璎珞、蛇形等饰物。北魏迁都洛阳后,汉化程度日深,以皇室为主营造的龙门石窟北魏朝窟中,交脚像依旧是重要题材。至北魏后期,弥勒菩萨像数量急速减少,至隋唐基本消失,到武则天时期的弥勒造像才再次增多,并多以倚坐式弥勒佛形象呈现。

倚坐像弥勒自贞观年间兴起,高宗以来成为固定形象并逐渐程序化。唐代国力富庶,以丰腴为美,一改南北朝秀骨清像的风格。因此当时的佛教造像面部圆润,重颌广额,体态丰硕饱满。在塑造上,工匠们融入了自己的理解与创造,带有温柔和婉的女性气质,充满慈爱怜悯之情。

武则天时期的倚坐弥勒佛的服饰通常为褒衣博带式袈裟或通肩式袈裟,轻薄贴体,衣褶简洁清晰。面相方额广颐、眉清目秀。头饰有螺髻、波形发髻和磨光发髻。双臂曲肘,自然放在腿上,印相多为一手施无畏印,一手作抚膝状;或一手施无畏印,一手施予愿印;也有一手抚膝,一手持物上举。佛座有方座、须弥座和狮子座。

此尊弥勒选用的青石,为晋豫一带石材,属北方造像。造型是典型盛唐风格,这与铭文书写的年代相符。自麟德元年(664年),武则天逐渐理政,永淳二年(683)高宗病逝后,更是大权独揽。弥勒是未来佛,在释迦牟尼佛涅盘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降临。在当皇后时期,武则天强化自己是弥勒在世,也带来这一时期弥勒造像的盛行。这尊造像是当时多种历史因素的反映。同类可参考《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第263页,唐仪凤四年(679年)张玄义造加彩弥勒像。

高:35cm

来源:1.荷兰阿姆斯特丹卡雷尔·凡·莱尔(Karel van Lier)艺术行林德特·凡·莱尔(Leendert van Lier)收藏,20世纪40年代以前。

2.凡·莱尔(van Lier)家族成员继承收藏,20世纪40年代至2000年。



 2017西泠春拍

宋·铁制观音头像

说明:宋代铸像上承盛唐丰腴遗风,下启后世俊丽先声。观音头束发髻,细眉秀目,双目微闭,目光向下,嘴唇稍抿。眉、睛、唇均用阳刻线条表示,轮廓十分清晰。面颊丰满,福耳低垂,法相庄严清净。神态慈悲庄严,安详如入无我之境。铸工精良,精致传神,淳朴自然。

高:25.8cm

来源:欧洲藏家旧藏。



 2017西泠春拍

11世纪·铜漆金无量寿佛坐像

说明:本尊无量寿佛造型经典,为11世纪尼泊尔里查维王朝的造像风格。主尊与三角形台座整体铸造,胎体厚重。菩萨双手托长寿瓶袒上身全跏趺而坐,佛头带大叶三叶冠,冠叶稍内收,发髻高束,佩耳珰,眉眼低垂,似参佛沈思,胸饰璎珞,项链臂钏及腕钏一应俱全,尼泊尔风格特征明显。整尊造像打造的工艺手法细致入微,面部及全身均有泥金痕迹,台座正面正中亦精心以卷云纹刻花装饰。原配宝瓶颇为难得,为此中精品。

高:11.2cm


 2017西泠春拍

金-元·木雕普贤菩萨及文殊菩萨佛龛一组两件

说明:佛龛即小型的佛寺或佛堂,即供佛之小室。“龛”原指掘凿岩崖为空,以安置神像之所,安置佛像即称为“佛龛”。据《观佛三昧海经》卷四记载,一一之须弥山有龛室无量,其中有无数化佛。此木雕佛龛为元代便携式佛龛,方便外出时携带礼佛之用。佛龛内部呈洞窟状,文殊骑乘于狮身,意表智慧威猛无比,普贤坐骑为大象,右手持如意,象是普贤形象的标志,也是其广大行愿的重要体现。两尊佛像开脸祥和,面相圆润,法相慈悲端庄,从其方圆之开脸及雕刻之五官,无不透露元之气息。佛龛包浆皮壳古拙,红绿彩稍有剥落,线条简约,尽显古佛味,值得珍藏。

高:21.5cm 数量:2


 2017西泠春拍

明·铜鎏金宝冠释迦牟尼像

说明:宝冠释迦牟尼像,俗称宝冠佛。佛陀传记记载,宝冠释迦像为其王子时期造型,故又称释迦牟尼王子像。此尊头戴宝珠高冠,螺髪紧密规整,面庞圆润饱满,双耳近肩,细眉剑目,高鼻薄唇,神态安然。释迦牟尼全跏趺坐于双层莲台,左手结禅定印于右踵,右手施触地印,正是其战胜魔罗,大彻大悟,成道之时。严慈静穆,相好具足。佛身内装藏经文俱在,颇为难得。

高:21.3cm


 2017西泠春拍

清·铜鎏金瘦骨罗汉座像

说明:瘦骨罗汉又称雪山大士,是佛祖释迦牟尼经历苦行修成正果的经典形象,常被用来赞誉人们安贫乐道的志趣。此瘦骨罗汉沿袭经典造型,筋骨暴露,似在痛苦中参佛。坐禅姿,螺髪短髯,螺髪上蓝彩,面目祥和,胡须稍翘;上身赤裸,前胸后背肋骨根根,锁骨胸肋、背脊凸出,禅衣下滑围肚,精心考究鎏金为饰,屈左膝,蜷右腿,双手交叠于左膝之上。虽瘦骨如柴,但精神矍铄,面带慈善。整件主体突出,造型准确,生动传神,刀工犀利洒脱。尤为难得的是原配木质蒲团纹底座。

带座高:19.6cm 高:17.6cm 


佛教题材


 2017西泠春拍

唐·铜双龙一佛二菩萨锡杖首

说明:锡杖也称“声杖”、“智杖”、“德杖”或“鸣杖”,是中国古代汉传佛教“比丘十八物”之一。锡杖的作用有三点,一是和尚在行脚云游途中逐害虫野兽;二是行乞时晃动铜环发出声响;三是年长的和尚,可以用此充当拐杖。此拍品为铜制,通体錾刻,做工精湛,风韵古拙。杖首底部以仰首莲花座为基,上承相背交缠双龙,顶端为一佛二菩萨。此杖首纹饰华丽,可想见当时原状,必定为皇室进贡或者高僧所持之宝。

高:28cm 


 2017西泠春拍

北宋·黑釉净瓶

说明:净瓶为佛教僧侣“十八物”之一,游方时可随身携带以储水或净手。它渊源于佛国印度,后随佛教传入中国、日本、朝鲜等地,梵语音为“捃雅迦”、“军持”,中国翻译为净瓶,唐宋时期流行的的净瓶造型为管状细长颈,颈中部突出如圆盘,长圆腹,圈足,肩部上翘短流。此净瓶,通体施茶叶末状黑釉,长颈,腹部长圆,圈足外撇。短流通于腹部一侧,流口为一小钵形。净瓶异于常见的日常器物,为佛教所专用,传世到今更是凤毛麟角,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宋代器物。

高:30cm

来源:日本静冈県远江美术资料馆旧藏。


 2017西泠春拍

唐·青铜刻释迦说法舍利函

说明:舍利函多为装陈舍利之用。舍利在梵语中意为尸骨,指死者火化后的残余骨烬,一般用于佛家,多指佛祖释迦牟尼火化之后留下的固体物,如佛髪、佛牙以及佛指。此铜函方形,上有盝顶式盖,纹饰繁缛,内容丰富,通体采用錾刻技法,盖顶刻凤穿花卉纹,器身每面錾刻释迦说法图,具有典型的唐代风格。唐代舍利容器纹饰的图案具有明显的融合特征,即具有典型佛教文化特色诸如飞天,说法,又有龙凤、花鸟纹,真实反映唐代佛教文化经过佛教中国化的演变。

高:13cm 长:11.8cm 宽:11.8cm



 2017西泠春拍

宋·磁州窑白釉行炉

说明:炉上部为圆形宽口沿,中为圆形直腹,下为喇叭形长足,造型修长。通体施白釉,釉不及底,细密开片。

佛家认为“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之使”,焚香是佛事活动中必有的内容。佛家有一种修持为“经行”,即手捧香炉围着佛像绕行三圈、七圈或更多,谓之“行香”。行炉即礼佛行香时所用。因为这种香炉既可以放置在原地使用,也可以手持行走使用,故称为行炉。在宋代名画《番王礼佛图》中,绘少数番王朝拜佛像的场景,其中一人手捧行炉,与此炉形制几乎一模一样。

高:11.4cm 

来源:1.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2.弗莱彻(Fletcher)基金会收藏。

 

宋代赵光辅作《番王礼佛图》 现藏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番王礼佛图》中的行炉


 2017西泠春拍

明末清初·黄花梨净水碗

说明:明代晚期至清代初期净水碗传世以青花为多见,而此碗以黄花梨雕成,供奉佛前,木材之古雅纹理似空似幻,使这件净器更添几分神秘庄严。明清两代宫廷信仰佛教,内务府设有专门的营造司和宫廷造办处,不惜动用巨大的人力、财力,专门为皇家寺庙制作各类供器。供器即表示对佛、菩萨的恭敬、礼拜,目的是弘扬佛法,而净水碗即属佛前供器之一。此件净水碗,唇口,束腰,腹部微鼓,玉璧形底足。碗形旋削精细,木纹自然清晰。用料奢华,端庄大方,磨制精道,线形柔畅,抛光细腻,小器大作,堪称收藏之绝佳品。

高:6cm口径:14.7cm


 2017西泠春拍

明末·淡居清玩款铜钵式炉

款识:淡居清玩。

说明:“钵”字是佛门盛贮器的音译,释迦牟尼手托钵盂,广种福田,钵式炉属佛教供器。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多用之。明宣德时,皇家崇信佛教,特别是藏传佛教。大批藏地僧侣纷纷入京朝贡。因而此类炉形也随之应运而生,得到发展。明末达观大师弟子法锴字忍之,号淡居。生而颖慧,才名鹊起。

高:7.3cm 口径:9.9cm 重量:119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