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二〇一六秋季拍卖会
预展
12月14日(9:30-20:00)
12月15日(9:30-18:00)
地点:杭州·浙江世界贸易中心展览厅(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拍卖
12月16日 至 12月18日
地点:A厅、C厅 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 三楼世贸厅
B厅 浙江世界贸易中心展览厅三楼
网上预展
www.xlysauc.com
媒体下载通道 (网盘)
https://pan.baidu.com/s/1boFJ3In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古今视野
先锋才情
今年今日为
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八十周年整
暨诞辰一百三十五周年
珍贵手书
谨以为念
▲ 2016西泠秋拍
鲁迅(1881~1936)书、周作人(1885~1967)跋 《古小说钩沉—齐谐记》完整章节
文稿 四页两开 镜片
约1911年作
识文:齐谐记。齐谐二。
余杭县有一人,姓沈名纵,其家近山。尝一夕与父同入山。至三更,忽见一人着披绛绫袍,云是斗山王。书钞百二十九。
江夏安陆县,隆安之初,有郭恺兄弟三人,寒天而忽得时行病。后遂大能食,一日食斛余米。家供五年,乃至罄贫。又百四十三。
周客子有女,啖脍不知足,见罛者鲊,复以钱一千求作一饱。又百四十五。
周客子有女啖脍。自至长桥南,见罛者鲊,复以钱求作一饱,乃捣啖鱼,食五斛,便大吐之。同上。
麻姑为人啖脍。华本得一大蛇,唤麻姑为脍,别复切鱼为脍自食,以蛇脍与麻。
麻已得脍。同上。
吴当阳县董昭之乘船过钱塘江,江中见一蚁着一短芦,遑遽垂死,使以绳系芦着船。船至岸,蚁得出。中夜梦一人,乌衣,来谢云:仆是蚁中王。君有急难,当先见语。历十余年,时江左所劫盗横录,昭之为劫主系余姚狱。昭之自惟蚁王梦,缓急当告,今何处告之。狱囚言:但取两三蚁着掌中祝之。昭之如其言,暮果梦昔乌衣人云:可急去,入余杭山。天下既乱,赦令不久也。于是便觉。蚁攻圄械已尽,因得出狱,过江投余杭山,遇赦遂得免。初学记二十。
正月半,有神降陈氏之宅,云是蚕室,若能见祭,当令蚕桑百倍。御览卅。
题跋:右鲁迅手写古小说钩沉稿贰叶,计其时当在中华民国初年也。钤印:十堂私印(白)
出版:《现代中文学刊》,2016年03期。
参阅:1.《鲁迅全集》第八卷P345-350,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2.《鲁迅<古小说钩沉>手稿》,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编,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古小说钩沉》首次出版于《鲁迅全集》第八卷1938年版第一版
说明:
此为鲁迅《古小说钩沉》完整章节“齐谐记”文稿四页两开,后有鲁迅二弟周作人跋语。鲁迅手稿市所罕见,完整篇章之文稿更是凤毛麟角。此为已知市场中最为重要且篇幅最长的鲁迅手稿,对了解鲁迅早年治学门径及周氏兄弟的情谊都有特别意义。
齐治源旧藏,由其家属友情提供。附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开具之退赔清单,及退赔时之原配木盒。另附齐治源手书“查抄经过”一文,可谓流传有绪。镜片装裱当在“文革”之前,背面存抄家登记标签。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退赔 附退赔清单
退赔时之原配木盒
镜片背面抄家登记标签
此稿或为《古小说钩沉 齐谐记》的最早版本,查国家图书馆《古小说钩沉》手稿不存此篇,殊为可贵。该稿共辑录《齐谐记》六条,其中一条抄录类似内容二次。与最后出版定稿对比,少了九条;内容简略、偶有重复、尚未辑校、未排列顺序,系《钩沉》较为原始的面目。文稿末有周作人跋,钤“十堂私印”。周作人取此号时间颇晚,当在1944年前后。
《古小说钩沉》“用功至勤,搜罗最富”(台静农语),是鲁迅最早、“最为重要”的辑佚著作(郑振铎语),“是中国第一部校辑唐代以前小说的总集”(蒋成德语),“是一种垦荒的工作”(林辰语),在此基础上写成的《中国小说史略》被认为是“20世纪小说研究领域最富盛名、最有学术价值、最有影响的专著”。
《钩沉》是鲁迅费时最长、最为重视的著作之一,其公布和出版经历颇为传奇。早在17岁离开绍兴到外地求学之前,鲁迅即从事辑佚工作。1909年从日本归国后,鲁迅潜心从事《钩沉》辑校工作,至1912年春完成初稿,当年谋求出版未果。此后,鲁迅长期将此稿带在身边,随时校订,终身未定稿。至1926年,陈源在《晨报副刊》上发表《致志摩》一文,攻击鲁迅之《中国小说史略》抄袭日人盐谷温《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鲁迅方在公开场合讲述《史略》“六朝小说”部分依据自己辑录的十册稿本。这十册稿本即为《钩沉》。同年夏,鲁迅夫人许广平在《关于鲁迅及其著作》一书中正式介绍《钩沉》。后来,鲁迅曾先后考虑将此书交付北新书局、厦门大学和郑振铎出版,皆未果,以至于《钩沉》至鲁迅去世二年后,即1938年,方第一次出版。但鲁迅早在1912年即发表的《钩沉》序言当时并未收入,六年后(即1944年)由戴望舒发现,在《古代小说钩沉校辑之时代和逸序》一文中予以公布。
《钩沉》又是周氏兄弟情谊的重要见证。在辑校此书时,周氏兄弟志趣相投,周作人曾参与抄录工作。初稿完成后,鲁迅以周作人名号“起孟”名义发表序言。此事被周氏兄弟的共同好友许寿裳作为鲁迅“以利让弟、以名让弟”的例子,说明鲁迅对周作人的关爱。1923年周氏兄弟失和后,鲁迅搬出八道湾,诸多手稿、藏书均未取出,遂为周作人所有。1936年,鲁迅去世后,周作人在《宇宙风》上发表《关于鲁迅》一文,首次披露鲁迅试图用周作人名字发表《钩沉》的事实,并评价“鲁迅在学问艺术上的工作可分为两部,甲为搜集辑录校勘研究,乙为创作”,将《钩沉》列入甲部,指出在鲁迅写出《史略》之后,“其后研究小说史的渐多”,“有后来居上之势”,“但那些成绩似只在后半部”,“若是唐宋以前古逸小说的稽考恐怕还没有更详尽的著作”,“这与《古小说钩沉》的工作是极有关系的”。此文既赞美鲁迅“做事全不为名誉”的作风,认为“这是求学问弄艺术的最高的态度”,复高度肯定鲁迅的学术成就。建国后,周作人及其后人曾将部分鲁迅手稿捐与公藏机构,如将《钩沉》序言捐与绍兴鲁迅纪念馆,对保护鲁迅手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另一方面,周氏亦将鲁迅手稿分赠友人,如香港翻译家鲍耀明即曾获赠一页《钩沉》手稿。本标的亦当出于类似的情况。此文稿的书写风格和周作人所作跋,均与周氏赠鲍耀明者类同,同样是由周作人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所分赠者。
25.5×23cm×2(镜片:65×23cm)
人 间 小 书
《古小说钩沉》是伴随鲁迅一生的“人间小书”。
何为“人间”?古小说来源于人间,《古小说钩沉》见证鲁迅的人间,而“齐谐记”手稿则历经冷暖人间。
1966年8月底,天津卫生学校的一队红卫兵来到书法篆刻家齐治源先生家中,抄走了他收藏的四大箱文物,其中有鲁迅手稿三页及周作人题跋一页,共两开裱为镜片。齐治源回家后得知此事,但在当时的乱局中,他连抄家的卡车去向都不敢问。文革结束十余年后,齐治源终于迎回了自己当年被掠走的珍藏,此时他已年逾七旬。退还清单上编号为2489的“鲁迅手稿”,即是齐治源之前所失——《古小说钩沉》已知最早的“齐谐记”手稿。
齐治源(1916~2001),天津人,书法篆刻家,富收藏,中国书协会员、天津市书协理事、天津市文史馆馆员、天津美协候补理事。曾师从王襄、舅父王猩酋,得钟子年、寿石工指点。编有《智园书法联语》。
自少年时起,鲁迅就开始了对古文的辑录,那时他既未离开故乡,亦未选择文学为事业。鲁迅对古小说的爱好,不知觉间影响了弟弟周作人。1902年2月12日,17岁的周作人在日记中写“夜看《汉魏丛书》内《齐谐记》、《搜神记》数卷”,而同时,鲁迅正准备前往日本学医。1909年鲁迅回国,周氏兄弟协力完成了《古小说钩沉》的基础工作,齐治源所藏的“齐谐记”手稿即作于这一时期。但对于四年的用功,兄弟二人却似乎都不以为意。1913年鲁迅发表《古小说钩沉序》时,轻描淡写地署了周作人的名字,而周作人即使是在与鲁迅失和的年份里,也一再坚称自己并未付出太多。
1909年的鲁迅
1912年鲁迅在南京接受教育部职务,入秋后心心念念,两次请周作人将《古小说钩沉》草稿从绍兴寄来。1925年许广平写给鲁迅的第一封信,开篇自报家门“是每星期翘盼着听讲《小说史略》的,是当你授课时每每忘形地率直地凭其相同的刚决的言语,好发言的一个小学生”。《小说史略》即出自《古小说钩沉》所做的功课,鲁迅年少时的所爱,促成了其与一生伴侣的相识,这亦是人间难得的因缘。古小说仿佛一条暗河,在鲁迅激荡的生活表面之下,将支流深入到他的人生悲欢中。
鲁迅和许广平
何为“小书”?鲁迅在《古小说钩沉序》中写道“人间小书,致远恐泥,然洪笔晚起,此其权与”。精怪神仙之说历来为君子所弗视,但在鲁迅心中自有价值所在。
中国古代小说或为民间流传、或为取仕所作。以“齐谐记”为例,鲁迅辑录的小说有董昭之乘舟救蚁王,十余年后得到福报;有麻姑与华本两位贪食者明和暗斗,麻姑最终因食蛇脍呕血而死;有正月蒸糕是为祭祀蚕神之传说;亦有余杭县沈纵父子夜半上山遇斗山王,极短小而雅致的故事。最终出版与齐治源所藏“齐谐记”手稿相较,齐家所藏稿上文字俭省许多,以《太平御览》、《初学记》为主。鲁迅后来所补校文字显然是以齐家藏稿为基础。
比较东西方民间小说,故事的母题虽会变化,但其所具有的劝诫、启发等功能却是值得研究的常数。卡尔维诺在五十年代收集并翻译意大利民间故事,辑成《意大利童话》,与鲁迅的《古小说钩沉》一样,这项出于爱好的工作为无数文学研究提供了材料与条件。鲁迅与卡尔维诺的文学创作亦显然受到了这些古代故事中叙事与观念的启发。鲁迅将古小说的辑录看作是周代采诗官的功课,采诗官为帝王采诗以观民风,鲁迅采古小说则是为观古人故事,知今人得失。
鲁迅和周作人
研究者普遍认为《古小说钩沉》中的校勘与辑佚极臻极善,几乎无可挑剔。但在鲁迅生前,《古小说钩沉》只是一项全凭爱好不计名利的独立研究。周作人在《关于鲁迅》中写道“这是求学问弄艺术的最高的态度”。
从在绍兴、杭州抄书的鲁迅,到齐治源与“齐谐记”的重逢,《古小说钩沉》见证几重人间离合。初始均衡被破坏、被接受、被修复达到新的均衡,这是古今小说所共有的叙事结构。也正如鲁迅一生在铁屋外吶喊,希望唤醒那些装睡的人们创造一个新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