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创作于1970年的《韶山》初稿按比例压缩后(图中彩色部分),会发现和“69版韶山”的人物十分相近。
创作于一九七零年的《韶山》初创稿,由于“景点和人物不合比例”曾被剪裁过,如今只剩下点景人物部分。
随《韶山》初创稿一起拍卖的一张人物写生稿
25日,在2016年西泠印社拍卖会上,李可染革命题材绘画《韶山》的初创稿以30万起拍,最终拍出71.3万元的高价。许多人并不知道,这幅大师作品的创作地竟然是丹江口市。人们不禁好奇,究竟李可染和丹江口有着怎样的故事?
《韶山》初创稿诞生于丹江口
在2016年西泠印社拍卖会上,李可染的作品备受瞩目,包括《韶山》初创稿及一批人物写生稿、景点写生稿。初创稿为设色纸本,长34厘米、宽27厘米,上面写有“画革命圣地韶山,因人物稍大,裁下其画,留此作为底稿。一九七0年丹江。”
这批人物写生稿从未发表,上有李可染注明“韶山写生”。这是李可染为创作《韶山》系列作品中的点景人物,而收集的写生素材稿。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点景人物在李可染红色圣地题材的山水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批画稿中,李可染《韶山》初创稿为创作《韶山》巨作的最原始底稿。典型的纪念碑性、崇高感,以及对山体体积感的追求,是李可染20世纪60年代以来山水画创作的主要方面,他用铅笔在这件初创稿记录下了“崇高”、“繁茂”、“忙麓”、“光高”、“绚灿”等词。
在初创稿的说明中,有一句“一九七0年丹江”。由此可知,李可染创作“韶山”初创稿的时间为1970年,地点是均县丹江镇(今丹江口市)。
曾在丹江口下放两年
作为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的《韶山》为什么选择在丹江口市创作呢?
时间回到1969年,62岁的李可染和一批文化人被下放到均县丹江镇的文化部“五七”干校,即现在的文字605厂,下放时间为两年。来到干校,李可染的工作主要是坐在传达室值班,看守自行车,负责出黑板报和接传电话等。
从1969年到均县,一直到1971年回到北京的这段时间,李可染留下的画作非常少。在此期间,他获准创作了《韶山》——出自李可染手笔的革命圣地山水画。画的左上角题名落款:“革命圣地韶山,伟大领袖毛主席旧居。一九七一年可染敬写于丹江”。
创作《韶山》的原因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接待外宾的北京民族饭店需要一幅国画。提前半年时间,周恩来总理安排一些有成就的画家创作一批布置画,准备安放在北京民族饭店。李可染于是构思了几幅画,其中一幅就是《韶山》。但韶山当时是什么样子他不得而知,于是请假去了一趟韶山。到韶山后,当时各地前来朝拜、参观毛主席旧居的人员络绎不绝,人山人海,他为这一盛况所感动,创作灵感豁然而来。
回来后,他经过几天奋战,终于完成了国画《韶山》。受画案不大这一条件的限制,所画的“韶山”虽然大气磅礴、气势恢宏,但画幅明显窄小。
1971年,北京民族饭店派人去丹江镇调李可染等画家返京。从此,李可染再也没有回来过。
李可染在丹江口市生活期间,与丹江口大坝、仙山武当近在咫尺。那么,他有没有画过大坝、武当山呢?2010年,记者采访了昔日曾与李可染有过多次接触的丹江口市政协原副主席陈天裁。陈天裁说:“李可染当时在均县接受‘劳动改造’,根本没机会出门。否则,丹江口大坝、武当山一定会在他画笔之下跃然而出。”
2013年,记者通过微博联系上了李可染之子李小可。对方答复:“我没有见过这类作品。”
倾尽全力“为祖国山河立传”
李可染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他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1907年,李可染出生于江苏徐州一个平民之家,排行第二,取名永顺。双亲均不识字,父亲是贫农,逃荒到徐州改做厨师。李可染童年酷爱戏曲绘画,常用碎碗片在地上画戏曲人物,博得邻人围观。1916年,李可染入徐州“吴氏兄弟小学”读书。1917年,小学图画老师王琴舫见他聪慧好学,赞曰:“孺子可教,素质可染。”遂给他取学名可染。
1966年,李可染被迫停笔。1969年,李可染下放丹江镇“五七”干校,通过书法磨练基本功。这段时间为李可染山水画的丰碑期(1979年—1989年)积蓄了雄厚精进的创造力。
1972年,李可染返京,重新致力于中国画创作,为民族饭店作大幅《漓江》。1989年12月5日,心脏病猝发,享年82岁。“为祖国山河立传”这一口号始终贯穿着李可染的艺术生涯。在历经数万余里的江南、西南写生后,李可染又将目光聚焦于韶山、延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引领着众多国画家去歌颂时代风貌与精神,开启探索中国现代美术诞生之路。
由于李可染创造性地构建了以韶山为代表的革命圣地创作体系,使得他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开拓者、引路人。
“74版韶山”拍出1.2亿天价
目前所知,李可染绘制“革命圣地韶山”题材的作品仅有4幅,分别作于1969年北京 (109.8×166.2厘米)、1971年丹江口(71×107厘米)、1971年北京及1974年北京(141.5×243.1厘米)。
1969年,李可染获准创作了第一幅《韶山·毛主席旧居》(简称为“69版韶山”),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不允许画家署名和钤印的,李可染只能手绘了一个印章“东方红”。
同年,李可染被下放到丹江镇“五七干校”。在两年“劳动改造”时间接近结束时,李可染画了第二件韶山题材作品——《革命圣地韶山》(简称为丹江口 “71版韶山”)。这幅画作的左上角有了题名落款:“革命圣地韶山,伟大领袖毛主席旧居。一九七一年可染敬写于丹江”。
1974年,李可染在前两稿的基础上,创作出了一件尺幅巨大的《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141.5×243.1厘米,简称为“74版韶山”)。
最早进入拍卖场的是尺幅最大的“74版韶山”。2012年5月12日,“74版韶山”以1.242亿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李可染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买家是来自海南的知名收藏家张振宇。“69版韶山”于2009年5月拍出1624万元。
2003年7月11日,“71版韶山”第一次出现在北京华辰拍卖公司拍卖会上,估价200万—300万元,成交于218.9万元。到了2016年6月6日,这幅画作再次被拍卖,由著名藏家刘益谦以8395万元竞得。
以上4幅作品,皆有不同程度的修改、挖补痕迹,足见李可染的用心备至,以及新时期新题材绘画创作由诞生到成熟的艰辛历程。
《韶山》初创稿和“69版韶山”的未解之谜
在6月25日的西泠印社拍卖会上,李可染的《韶山》初创稿及一批写生稿以30万起拍,以71.3万元成交。《韶山》初创稿的创作时间为1970年。此时正是李可染反复磨砺“韶山”题材创作的攻关时期。
李可染的《韶山》初创稿,所绘场景为毛主席故居前的群众活动,从画面中能感受到红旗飞扬所带来的阵阵风声,可谓情绪激昂,气氛热烈,动态十足,重现了那个红色时代的激情。遍观后期的“韶山”系列作品,相同的情景处理方式比比皆是,无不烘染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4幅《韶山》巨作都采用了以初创稿为基础的构图形式,将毛泽东故居置于画面中间偏左下方部位,在葱茏的树木环抱下成为视觉中心。背后山峦层叠,突破了一般的构图模式,利用散点透视表现了远处的平原和韶山主峰,使作为革命圣地的韶山内涵更加丰富,构成高山仰止的观赏效果。
这批人物写生稿也使大家见识到了李可染对于塑造点景人物的重视程度。正如他说,“有的人画一辈子没画好点景小人,其实只要善于总结,全力攻克缺点,难是可以向易转化的。不会点景人物,我就画一个月工夫专画点景小人,一个月不行两个月,两个月不行三个月……一年都画小人,一年之中画几万个小人,还能画不好吗?”
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点景人物,在李可染红色圣地题材的山水画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而且也记录了韶山等革命圣地在红色岁月里的空前盛况。
关于《韶山》初创稿,还有一个令人疑惑之处。仔细对比创作于1970年的《韶山》初创稿和“69版韶山”,会发现两幅画作中的点景人物大体相同,只不过一个是彩色,一个是水墨色。对于一位国画大师,为何留下这样的作品,随着时间久远,当事人离世已成为难解之谜。更何况,《韶山》初创稿当年由于景点太小,人物过大,不合比例,已被裁剪,无法看到全貌,这更增加了揭开谜底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