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西泠秋拍 | 金石永年·重要青铜器 碑刻专场部分精品
时间:2015/12/20 作者:西泠拍卖 来源:西泠拍卖

本场拍卖日期:12月26日 金石永年·重要青铜器 碑刻专场
本场电子图录提供微盘下载
青铜器部分pdf文件大小20MB
http://vdisk.weibo.com/s/vHSE2RZQSN2A
碑刻部分pdf文件大小18MB
http://vdisk.weibo.com/s/vHSE2RZQSN2n


部分古字无法显示 本文以”□“符号代替
本专场青铜器部分精品




796
西周晚期·青铜凤鸟耳尊
递藏:
1.田中源太郎旧藏。
2.出光美术馆旧藏。
出版:
1.《帝室博物馆鉴赏录·古铜器》图版八,帝室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前身),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
2.《商周彝器通考》下册第二七九号,容庚,中华书局,民国三十年(1941年)。
3.《殷商时代青铜器研究-殷周青铜器综览(一) 图版》第394页,杂四,林巳奈夫,吉川弘文馆,1984年。
著录:
4.《商周彝器通考》上册第340页,容庚,中华书局,民国三十年(1941年)。
展览:
5.“帝室博物馆古铜器展”,帝室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前身),日本东京,1906年。
高:21cm 口径:31.2cm
RMB: 3,000,000-5,000,000


793
西周早期·青铜双鱼对爵
铭文:鱼父辛。
递藏:
1.伊尔·莫尔斯收藏。
2.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并展览。
3.美国麦科尔·维斯博收藏。
4.纽约苏富比1974 年12 月2 日第八号。
出版:
1.《伊尔·莫尔斯收藏的中国古代礼器与酒器》第25页,罗伯特·L·索普,佛吉尼亚·鲍尔著,大都会博物馆,1980年。
2.《麦克尔·维斯博先生收藏十周年展览》第21页,J·梅·李著,1986年。
3.《古代中国青铜器》第247页,克利斯蒂安·戴迪安,1995年。
4.《流散欧美殷周有铭青铜器集录》第二九二号,刘雨、汪涛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著录:
5.《近出殷周金文集录》第八八二、八八三号,刘雨、卢岩编著,中华书局,2002年。
6.《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第零八一九八,零八一九九号,吴镇烽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展览:
7.“中国艺术展”,大都会博物馆,美国纽约,1943年。
8.“中国古代礼器与酒器展”,大都会博物馆,美国纽约,1982年。
9.“中国艺术品展—纪念维斯博先生收藏十周年”,美国,1986年。
1.高:22.5cm 2.高:22cm
RMB: 1,000,000-1,500,000



794
商晚期·青铜□父丁盂
铭文:□父丁。
说明:盂为大型盛器,因铸造用铜量大而数量较少。可能与簋配合使用。盂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前段,流行于西周,春秋时期尚有所见。此盂为典型的直口宽唇无耳式,属商晚期前段器。
此盂直口,平唇甚宽,自中腹以下圜收,下承高圈足,气概恢弘。唇下饰龙纹带,其间均匀浮雕四龙首,间以觚稜,下衬云雷纹,浑然天成。器腹饰以百乳雷纹,底纹细腻,乳丁敦厚。圈足亦饰龙纹,以觚稜相间,云雷纹为地。全器端庄典雅,属庙堂重器。盂腹内铭文“父丁”。
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系教授贝格利(Robert W. Bagley)教授考证,这种形制可能在渭河流域的早期周国比较流行。
递藏:
1.凯萨琳·西·汉考克旧藏,美国。
2.艾兰与西蒙·哈特曼旧藏,美国纽约。
3.东方青铜器公司,克利斯蒂安·戴迪安(Deydier)旧藏,伦敦,1989年。
4.弗兰克艺术旧藏,比利时。
出版:
1.《中国商周青铜器》第八号,克利斯蒂安·戴迪安(Deydier),东方青铜器公司,英国伦敦,1989年6月。
2.《弗兰克艺术收藏集》,克利斯蒂安·戴迪安,比利时,2011年。
展览:
3.“中国商周青铜器”第八号,克利斯蒂安·戴迪安,东方青铜器公司,英国伦敦,1989年6月。
4.“弗兰克艺术收藏展”,克利斯蒂安·戴迪安,比利时,2011年。
高:18cm
RMB: 1,200,000-1,800,000



798
商晚期·青铜□龙纹扁足鼎
铭文:□。
说明:扁足鼎是特殊功用的鼎,和一般列鼎不构成必然的组合。殷墟小屯333号墓曾出有小圆鼎和扁足鼎各一。殷墟妇好墓亦曾出妇好鸟形扁足鼎三具,高度口径基本相同,大小一致,另有扁夔龙足鼎一具,较前三者为大。传世的扁足鼎大小形制各异,但尺寸高度基本在十到三十公分之间。小型扁足鼎的足部有时连铸一箅形盘,用以盛放炭火,以温暖食物,但炭火可置放量少,因此认为是辅助性食具。扁足鼎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即圆鼎者多浅腹立耳。圆腹扁足鼎从商代早期开始出现,至殷墟时期发展到鼎盛。西周初年偶有见到,但数量稀少。
此件扁足鼎方唇口沿,其上立耳向外微微展开,短束颈,扁浅腹。腹身主纹为“T”形角兽面纹,兽面鼻基起棱脊。兽面可见圆形凸起兽目,身躯以深峻的云雷纹组成。三足为整件器物的点睛之处,为三条头上尾下的龙纹。龙面向外,嘴部张开,头部比例较大,身躯扁直,尾部向外卷曲翘起,铸造纹饰繁简结合,层次分明。腹身内部有铭文“□”,为族徽。从风格判断当为商晚期殷墟三期器。
递藏:弗里茨·佩兹什柯(Fritz petzschke)家族旧藏。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得自中国。
展览:科隆亚洲艺术博物馆借展,1970年至2013年。
高:27.5cm
RMB: 2,200,000-3,000,000



797
西周早期·青铜戈父己尊
铭文:戈父己
说明:尊与彝原是成组礼器的共称,宋代之后开始专指大中型盛酒器。青铜尊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春秋后期偶有所见。商早中期,以圆体尊为主,鼓腹折肩,圈足上多带开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有方尊和觚形尊。方尊与圆体类似,折肩上多圆雕兽头数个;觚形尊又称大口筒形尊,形似青铜觚,只是体较粗。西周时,出现垂腹圆尊,形状为大口,长颈,鼓腹下垂,圈足低矮。此件青铜尊即是觚形尊典型器。敞口,颈部光素,近腹部处有两条弦纹。腹部扁而鼓,以云雷纹为地,浮雕外卷角形兽面纹。圈足外撇,除近腹部处有两条弦纹外,亦光素。尊口内部有铭文“戈父己”三字,属祭辞。祭辞格式有繁简两种,简式仅有被祭对象,繁式则有祭祀者族名、私名、官名、祭祀对象及器名。“戈父己”中的“戈”为族徽或族名,父己为祭祀对象,属繁式祭辞。
来源:美国收藏家旧藏。
出版:《丹尼尔·夏皮罗藏中国古代铜器》第48、49页,拉里东方艺术。
高:25.8cm
RMB: 1,200,000-1,600,000


791
商晚期·青铜兽面纹觚
说明:觚为饮酒礼器。《仪礼·燕礼》:“主人北面盥,坐取觚洗。”觚与爵是一组最基本的青铜器,常伴随出土,也有和斝组合的。觚初见于商代早期。
此觚为高体细腰式,体量修长,喇叭口向外舒展,中段明显收缩,长颈蜂腰,圈足上部有较小的十字孔。此觚颈部装饰蕉叶纹。蕉叶纹是两兽的躯体作纵向对称式排列,一端较宽,一端尖锐。这类纹饰大多施于觚的颈部和鼎的腹部,盛行于商末周初。腰部突起处和足部装饰眼睛突起的鸟兽合体纹,这种纹饰亦出现在商晚期。此器形和纹饰与安阳妇好墓出土之兽面纹觚异曲同工,为典型的商代晚期器。
这件商晚期殷墟三期风格的青铜觚,其精彩之处在于完美的流线形体和精细繁密的纹饰。此觚从上到下被分为五段纹饰,出现了十六条两两对称的各种式样的龙纹,这在同时期觚器上并不常见,可见规格之高。喇叭状口沿部所表现出的弧度是判定觚器是否完美的依据,历来被研究者高度重视与欣赏。其纹饰的多角度、多形象的多视觉成像图形,在殷墟礼器中常有出现,表现出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艺术伟大的创造力。
递藏:
1.日本山中商会旧藏。
2.戴伏保J.T.Tai旧藏。
出版:《古代中国青铜艺术—铸造珍贵的礼器》第47页,托马斯·蔡司著,纽约,1991年。
展览:“古代中国青铜艺术—铸造珍贵的礼器”,中国博物馆,美国纽约,1991年4月至6月。
高:28cm
RMB: 500,000-700,000



801
春秋晚期·青铜菱纹豆
说明:豆是专门盛放腌菜、肉酱等和味品的器皿。《周礼》:“醢人,掌四豆之实。”《诗·生民》:“卯盛于豆。”《传》:“豆,荐菹醢也。”豆也是礼器的一种,常以偶数组合使用,故有“鼎俎奇而笾豆偶”的说法。《周礼·掌客》载“凡诸侯之礼,上公豆四十,侯伯豆三十有二,子男二十有四”。《礼记·礼器》:“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乡饮酒礼》:“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所以明养老也。”
青铜豆出现在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但是传世的青铜豆较少。
此豆弇口圆腹,圜底,豆盘与盖扣合后呈扁圆形,双环耳,柄较粗而低矮,足缘较薄,盖捉手呈圆饼形,下有短柱连接,可以却置。为春秋晚期流行的形制。此豆足上饰綯纹与雷纹,盘与盖的口沿下方均装饰一圈带有三角叶纹的菱形纹饰,每一个菱形块内有四个S状的回纹。这是一种典型的东周时代中国东北部青铜器纹饰,在河北唐山、易县、山西大同发现的同时代青铜器上均有使用。
递藏:
1.卢芹斋(C.T.Loo)旧藏。
2.美国阿瑟·赛克勒旧藏。
出版:
1. 卢芹斋《中国艺术品展览图录》第四九号,卢芹斋,纽约,1941年。
2. 《春秋战国时代青铜器研究-殷周青铜器综覧(三)》图版第七五号,第三一号,林巳奈夫,吉川弘文馆,1989年。
3. 《赛克勒所藏东周青铜礼器》第二八号,第192页至195页,苏芳淑,1995年。
高:25.3cm
RMB: 800,000-1,200,000



805
阮元旧藏 汉·青铜宛仁弩机
铭文:宛仁。阮元宝之。
说明:弩机是弓弩的铜质机件,装置于弩的后部,最早见于春秋晚期的楚国地区。基于这种巧妙的工程构件设计,使箭矢的射程与精度大大提高。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弩机仅有钩弦用的牙、瞄准用的望山和扳机用的悬刀,两汉时,弩机加大,出现有郭。
此件即为青铜弩机的郭,外壁有铭“宛仁”二字。秦汉时期,兵器的铸造多有分工,具体部件细化至个人,因此多有匠师名款,“宛仁”当为制此器者。此件曾为阮元旧藏,底部铭刻“阮元宝之”。后又由许汉卿递藏,盒内墨书“汉弩机宛仁,背刊阮元宝之。淳斋藏。”盖内亦有“汉宛仁弩机,阮文达元旧藏,见积古斋钟鼎疑识。淳翁攷藏。”
弩机内加铜里,上下配紫檀盖座,用以攻伐的兵器俨然为一件清玩雅物,足见藏者之文心。
递藏:
1.阮元旧藏。
2.许汉卿旧藏。
著录:
1.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十·一,清嘉庆九年(1804年)。
2.况周颐《阮庵笔记五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带座高:4.2cm 高:2.5cm 长:8cm
RMB: 300,000-500,000



814
柳诒征旧藏 殷墟甲骨六十件
数量:60件
来源:柳诒征旧藏,传至曾孙柳曽符。委托人直接得自其家属。
柳诒征之前或为刘鹗(甲骨文的发现者)所藏。据董作宾、胡厚宣合编的《甲骨年表》中“一九二五年,甲子—乙丑”一栏中所载,“丹徒柳诒征得刘家所藏甲骨文字三百板”。胡厚宣所著《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中也提到刘鹗旧藏甲骨“一部分归柳诒征”。在该书后文中还对五十年来国内私人收藏甲骨文的情况做了详细的统计,其第二十条所列“柳翼谋藏,约200片”,与1935年版的《甲骨年表》所记载的数量相比少了近100片,这其中或有遗失或有出售,至今已难以考证。
出版:
1.柳曽符(柳诒征之孙)《劬堂藏甲》稿本。
著录:
2. 《甲骨年表》,董作宾、胡厚宣合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3.《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胡厚宣著,1951年。
RMB: 3,800,000-5,000,000


碑刻部分精品




820
端方旧藏 马衡铭盒 隋开皇二年·杨元伯妻邵□砖
铭文:开皇二年十二月六日,杨元伯妻邵□。
盒铭:隋开皇二年十二月六日。杨元伯妻邵□墓砖。凡将斋主马衡刻记。
说明: 叶昌炽《语石》言:“隋碑上乘六代,下启三唐,由小篆八分趋于隶楷。至是而巧力兼至,神明变化,而不离于规矩。盖承险怪之后,渐入坦夷,而在整齐之中,仍饶浑古。古法未亡,精华已露。此诚古今书学一大关键也。”此段评述正是强调隋代书法在书法史中特殊的地位。
此专场中的《杨元伯妻邵□墓砖》两行十六字正书笔法道密朴拙,古雅峻峭,便产生于那个朝代更替的背景之下,其作志时间为隋开皇二年即公元582年,正值隋文帝杨坚建国第二年。通过著录文献我们可以知晓此砖曾归晚清金石大藏家端方所有,后见收于张之洞之子张仁蠡处。又先后庋藏于国立北京大学文研所、故宫博物院。原配木盒为马衡题记。号签为国立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古器物整理室。马衡(1881~1955),字叔平,别署鍴庐、凡将斋,浙江鄞县人,寓居北京。1947年当选为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现代著名金石书画家、篆刻家、鉴赏家、考古学家。早年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考古学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成立后任古物馆副馆长,1933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在考据学兴盛之背景下,金石学相应而起成为显血。端方家境殷实,一生仕途堪称顺遂,先后任江南四川总督,所藏金石古物,极为富足,且能招致如金石学家王懿荣等人作为幕客为之网罗求索、考订校勘。端方自谓:“余少嗜此业(金石),自为京朝官及仗节方州,盖尝物色忧求,自诡以实验为准。因此金石之新出者争以归余。其旧者藏于世家右族,余亦次第搜罗得之。”可以想见,不为当世之精品不为其藏。而且隋代国祚短暂,二世而亡,古迹文物,遗世无多。相对于魏碑和唐碑来说,隋代的碑志资料,向称稀少而珍贵,无一不佳。
著录:
1.端方《匋斋藏石记》卷第15页一上,清宣统元年(1909年)。
2.罗振玉《砖志征存》,民国七年(1918年)。
3.《石刻题跋索引》第658页;杨殿珣著,商务印书馆,1990年。
4.《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北京大学卷一册第2页;孙兰风、胡海帆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5.《中国砖铭》下册第1017页图;殷荪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
盒长:31.5cm 宽:16cm 厚:7cm
砖长:26.5cm 宽:13.5cm 厚:4.8cm
RMB: 550,000-700,000



823
北齐武平·陈介祺旧藏大齐三年王马居曹眷属造像石制砚台及水洗一组两件
说明:此一组两件山东益都所出,为陈介祺旧藏,并有拓片传世。拓片后为缪荃孙珍藏(其原拓不仅钤“簠斋藏石”、“君车汉石亭长”,另有“荃孙”朱印)。此组陈介祺所制拓片曾著录于《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八册北朝》、《簠斋藏金石拓片三种》等重要石刻汇编之中。石两面刻造像记,左方及第二面题名,其上有明确的造像时间(大齐三年)、造像者(曹、王马居夫妇等)、造像动机(为皇帝陛下七世父母及家眷祈福消灾)、发愿对象(观世音菩萨、卢舍那),实属难得。曹造像与王马居造像原为一对。以汉魏砖瓦为砚材,自宋代以后一直流行不辍,至清代更是兴盛,以古砖、古瓦为砚亦大行其道,富有文人气息与金石兴味。收藏者巧妙地将造像记改制为文房砚台与水洗,匠心独具,为历史遗物的收藏与使用展现了一条新颖的思路。造像记不仅内容一目了然,其书风由隶书向楷书演化,纤秀俊逸,又不失沉健之气。回顾历年拍卖记录,佛教造像记拓片频频露面,却鲜见造像记原石,此组拍品实属难得。
递藏:
陈介祺旧藏。
出版:
1.存陈介祺此件拓片,上有陈介祺题识,清同光年间。
2.《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八册北朝》第37、38页图版,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3. 《簠斋藏金石拓片三种》第57、59页图版,黄子苗编;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
砚台长:30.5cm 宽:30cm 厚:9.5cm
水洗长:32.5cm 宽:30cm 厚:12.5cm
RMB: 1,500,000-2,500,000



822
端方 陈浏旧藏 汉·石经残石
说明: 汉石经,又称太学石经或熹平石经,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完成后立于当时的汉魏洛阳城开阳门外洛阳太学所在地。《后汉书·蔡邕列传第五十下》记:“熹平四年......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熹平石经内容涵盖儒家的《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七经,共立经石四十六枚。石碑高三米有余,宽逾一米,每石三十五行,行约七十字至七十八字,其格式亦不一律,表里刻字,每石皆倍其数。《周易》两万四千四百三十七字,《尚书》一万八千六百五十字,《鲁诗》四万八百四十八字,《仪礼》五万七千一百十一字,《春秋经》一万六千五百七十二字,《公羊传》二万七千五百八十三字,《论语》一万五千七百一十字,总计二十万九百一十字。用隶书一体写成,字体方平正直、中规人矩,是最早的官定儒经。
石经方立,便遭董卓之乱,曹魏黄初后另外补其缺失。西晋永嘉年间,多有崩毁。到北魏冯熙、常伯夫相继为洛州刺史时,经石被二人废毁分用。东魏武定四年,石经自洛阳转徙邺都,值河阳岸崩,多没于水。隋开皇六年,残存之石又自洛阳徙长安,因乱废为柱础,唐贞观初,魏征收集石经已十不存一。因此汉石经在近两千年流传中弥足稀有,十分珍贵。
此件石经残存二十四字,内容为地点、姓、名、字,属后记碑文。
原配老木盒,盒盖所铭:汉石经残石,端方藏石。附有陈浏手书《端方传》手稿二页。
盒长:18cm 宽:18cm 厚:7cm
石长:15cm 宽:14cm 厚:4cm



826
清·内府制松花石刻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碑
说明: 《妙法莲华经》是佛教经典,简称《法华经》。法华经、楞严经与华严经并称经中之王。此经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等内容,为天台宗等据以立说的主要典籍。全经主要思想为空无相的空性说,指归凈土,宣扬济世,兼说陀罗尼咒密护等,集大乘思想之大成。
这件松花石由清宫内府凿制,正反双面刻有《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系以优质松花石制成,体量巨大,颜色又极匀凈,十分罕有。四周边栏刻花草纹图案,内文楷书,规整清晰,一目了然,行字不尽相等,随意性强。松花江石又名松花玉,本名乌拉石,《砚林脞录》载:“松花石砚温润如玉,绀绿无瑕,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涩不滞笔,砚之神妙尽备。”松花石制砚最初见载于康熙末年陈元龙所编《格致镜原》,书中称康熙帝得松花石“尝识其佳,创自圣心,命工创制为砚”。在此之前,松花石材主要被当地人用来制作磨刀石。康熙帝慧眼独具,认为松花石“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溢毫,故其宝也。”清皇室十分重视祖源之地,对故土物产也十分偏爱,因此松花石的产地由皇家派人守护,特授专司衙门开采矿石,并于宫中养心殿造办处设立“砚作”。以松花石制碑极为少见,堪称珍品。
长:47.5cm 宽:32cm 厚:9.5cm
RMB: 180,000-220,000



827
清乾隆·御制房山青白石平定台湾碑
说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正月,因台湾府知府孙景燧取缔天地会,逮捕天地会领袖林爽文之叔伯,林爽文率军劫狱反抗,攻下彰化,杀台湾知府孙景燧,进驻彰化县衙门,自称“盟主大元帅”。北路的王作、李同也率众回应,杀淡水同知向北攻下新竹竹堑城。林爽文建号“顺天”,向南攻打诸罗等地,福建陆路提督署台湾兵备道柴大纪力守。凤山天地会领袖庄大田亦集众起兵回应,至2月全台除南部台湾府、诸罗,中部海港鹿港外均陷落。闽浙总督常青闻变急派福州将军恒瑞、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和福建陆路提督任承恩率清军四千人征台,先后收回诸罗县城、凤山县城,不久即再被庄大田攻占,双方形成拉锯战。
清廷命常青为督师调并浙江、广东清军一万多人亲自渡台,随后又增加七千人,双方对峙在台湾府城。后来又派陕甘总督大学士福康安、参赞大臣海兰察共率绿营八千人于12月10日自鹿港登台,上岸后再招团练六千,总兵力一万四千,与林爽文三万兵力对峙,双方战于八卦山。福康安先后收彰化、诸罗。林爽文败走集集、水沙连等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2月10日福康安令人说服当地居民于老衢崎生擒林爽文,顺利平定台湾叛乱。乾隆将这一军事胜利,列入自己的十全武功之一。
本拍品所刻碑文亦见于乾隆所作《平定台湾联句》,此联句并载于乾隆五十三年编撰的《钦定平定台湾纪略·序》中,而《钦定平定台湾纪略》一书亦被编入《钦定四库全书·史部》中。此碑文内容真实、全面、具体地记录了清廷为镇压台湾天地会起义(乾隆五十二年)而采取的一系列军事举措,因此本件拍品的碑文内容极具史料价值。
长:100cm 宽:36cm 厚:10cm
RMB: 100,000-200,000
诗文著录:清乾隆御制《钦定平定台湾纪略·序》,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