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西泠秋拍:傅抱石 韶峰耸翠
设色纸本 立轴
1961年作
68.5×55.5cm
20世界50年代,中国社会迈入前所未有的新时期。国画世界中传统画法、传统观念与新的社会制度和政治风气以及新的人生观等在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剧烈的碰撞,从而新的审美风尚应运而生。其主要体现在以“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以及“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为宗旨。作为新时代的一员,亦作为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傅抱石的艺术创作无论从风格到画意,还是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出了积极的创作热情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此幅《韶峰耸翠》则使我们领略到傅抱石激情与创造力的同时,还演奏出了一首新时代最强音。
1961年6月至9月,因创作任务的需要,傅抱石与关山月结伴同赴东北游记写生,6月21日,傅抱石乘火车前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3日出发前往长白山,三天的时间里,傅抱石给延边艺术学院的百余名朝鲜族青年艺术家讲习绘画,并畅游延边美景。本幅《韶峰耸翠》便作于此时,而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身处延边的傅抱石并未表现延边景色,而是绘就了韶峰美景,可想而知傅抱石对曾经的韶山之行仍有久久未能忘怀之情。谈及此,就让我们回到两年前的韶山写生。
1959年6月6日,傅抱石应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邀请来到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在韶山的九天时间里,傅抱石先后完成了《韶山组画》和《韶山全景》,虽然这一批作品在傅抱石的全部作品中并不十分重要,但是这段短暂的韶山写生经历却在“东欧写生”与“二万三千里写生”及“东北写生”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并为传统技法、写生游记与红色题材的完美融合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记得傅抱石的夫人罗时慧女士曾经回忆关于创作《韶峰耸翠》这一题材的往事,先生在韶山写生时激情很高,其他内容很短时间里都画了出来,唯有《韶峰耸翠》一直画得不满意。因为“韶峰耸翠”是“韶山八景”之一,是非画不可的内容,而且要突出一个“耸”字。但实际上,韶峰并不高,也没有高耸之势,先生想尽办法,总还画不好。心想,完了,怕是没办法画好了。回到南京后,也老在头脑中想着这个事,苦思解决的办法。一天夜里,傅夫人听到楼上抱石先生房间里咕咚作响。一看表,才深夜两点多钟。她起身上楼一看,是先生在挥笔划《韶峰耸翠》呢!原来,先生数月来一直在琢磨这幅画的表现方法,那天半夜里仍未入睡,忽然有了办法,就赶紧起床去画,仅用了十六分钟,就一气呵成地把整幅画的大体笔墨画好了。只见近处山坡上叠着几块大石,坡下满布松树,右上方画面的主要部分是耸起的韶峰,虽不怎么高,但因有近处大石和山腰山脚间比例很小的松树以及左边又低又淡的远山的衬托,峰左侧的结构又仅用一条长坡斜下,这些都使韶峰虽不很高却有一种直冲云霄的高耸之势以及纪念碑式的崇高感。近处几块大石与山峰肌理皆以其标志性的“抱石皴”构成,笔势奔放恣肆、空灵,使山体圆浑凝重,与韶峰的峭拨矗立形成了强烈对照。先生并没有着意刻画韶峰的皴法结构,也不点人物房舍等细节,而是调动了一切对比、衬托的手段,强调和突出了韶峰的“耸”势,纯以取势雄奇、气魄浑厚取胜,成功地表现了画中的主题和意境。此时,先生才长舒一口气,满意地笑了。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段回忆中,傅抱石所创造的表现方式,不正是在此幅《韶峰耸翠》中体现的淋淋尽致吗!
在这幅《韶峰耸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技法的创新是和意境的出新分不开的,正如傅抱石先生所说:“笔墨技法不仅源于生活,并服从于一定的创作主题内容”,“一幅好的作品,必须注意‘意’和‘笔’是不可分割的完整体,是两者的高度统一。既具‘新意’又出以‘妙笔’,意和笔相发,才能出满意的作品。”这段话是傅抱石1961年东三省写生归来后,在《东北写生杂忆》中说的。东北之行,是继1960年秋的二万三千里壮游之后,又一次收获巨大的艺术实践活动,使他的山水画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傅抱石先生自己也评价为“兹游奇绝冠平生”,而包括这幅《韶峰耸翠》在内的一批精心杰作,可以说是傅抱石艺术道路上的又一座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