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西泠秋拍重磅推出“中国首届近现代西方大师作品专场”
时间:2015/11/03 作者:西泠拍卖 来源:西泠拍卖

前  言


曹意强  

牛津大学西方艺术史博士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


中国与欧洲油画接触已有四百年历史,尤自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油画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油画业已成为我国视觉艺术的主要力量。然而,遗憾的是,泱泱大国缺乏欧洲油画杰作的收藏,这不仅使国民无法欣赏西方油画真迹,而且也不利于我国油画本身的发展。本次西方油画大师作品的拍卖旨在弥补这个缺陷,开啓国内系统地收藏西方名作的先河。
本次参拍的油画作品在创作时间上跨越两个世纪,参拍作品中远有安格尔、门采儿这样的19世纪古典和写实巨匠,近有沃霍尔和莫兰迪等20世纪大师,但其中大部分作品是19世纪法国印象派杰作。
印象派在欧洲绘画史上是承前啓后,具有转折意义的一个绘画流派,其趣味由老贵族的古典趋于工业人的现代,其技法由画室里的按部就班趋于户外即兴写生,捕获和创新了自然的丰富色彩,将欧洲油画推上又一个高峰,孕育了现代艺术。上世纪八十年代,印象派对中国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柯罗堪称印象派的先驱,其风景将外光与空气透视融合为诗意般的画面。莫奈是印象画派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印象派” 这一名称即得自他的《日出·印象》。莫奈和雷诺阿两人从第一届青年画家联合展览会开始,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虽然中年以后在风格上有新的探索,但是不改其对外光进行视觉实验的初衷。本次参拍的莫奈风景是其早期之作,与古典油画传统仍保持着密切联系,从形到色彩都十分耐看,看惯了他后来的率性之作,再看这件作品便更觉珍贵。雷诺阿最初是瓷器画工出身,他的作品色彩艷丽,笔触柔美,动势诱人,本次参拍的风景是其典型面貌。雷诺阿与莫奈、西斯莱和毕沙罗等人均属于最能体现印象派追求的“原教旨主义者”。

高更、塞尚和梵高等几位画家早期参加印象派画展,后来各自发展出自己风格,被称为“后印象主义”画家。他们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绘画表现力的认识,向后开啓了整个现代主义艺术的大门。本次参展作品中有高更早期的一件风景画,创作这件作品时,高更已经熟练掌握了印象派的原则,其观察方式和对写生对象的取舍仍带有印象主义时期的典型,而他运用补色的个人特点,连同中景平行的小笔触,都预示出后来的风格。这幅作品对于理解印象派至后印象派的转折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上述画家在今天都属于“老大师”的范畴,但莫兰迪则不一样,他的影响正如日中天。这位意大利具象艺术家以经年累月地画静物出名,在塞尚之后,没有哪一位画家的静物能对他的同行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不仅是年青一代的中国油画家,甚至国画界的新工笔画家也以他的静物作为母题。

西方艺术的历史虽长,但为世界其他地区推崇的具象油画传统,仅仅是从文艺复兴时期才发展成熟。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早期,这一产生了众多伟大杰作、定义了欧洲文明的艺术传统发生了变化,本次参拍的许多作品正创作于这一转变的前夕,这是一个格外精彩的时期。在我国的西方艺术收藏中,这批作品将显示不朽的文化、历史与经济价值:在其自身价值之外,还是首批进入中国的具有艺术史内在意义的杰作。


感谢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万木春博士撰写部分图说



克劳德·莫奈(1840-1926) 翁弗勒尔的恩宠圣母教堂
签名:Claude Monet
布面  油画
约1864年作
52.3×67.5cm
来源:1.雅克·查尔斯收藏,巴黎,约1918年;
2.第98号拍品,德鲁特饭店拍卖,1942年11月30日;
3.皮埃尔·科勒收藏,巴黎(购于上述拍卖会);
4.诺特曼画廊,马斯特里和特,荷兰;
出版:1.《艺术商人日记》p87, p89,勒内·吉姆佩尔著,1963年;
2.《印象派绘画史》p180,约翰·瑞沃德,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纽约,1973年;
3.《克劳德·莫奈:传记及绘画全集》,第一卷第35号,p30,丹尼尔·威尔顿斯坦,洛桑,1974年;
4.《琼坎:印象派先驱》p99,维克丁·海夫丁,阿姆斯特丹,1992年;
5.《莫奈绘画全集》,第二卷-35,p22,丹尼尔·威尔顿斯坦,科隆,1996年;
6.《克劳德·莫奈1840-1926》,p96,巴黎,2010年。
说明:此为印象派诞生之初,莫奈所绘家乡之小教堂。莫奈早期大幅绘画较为罕见,且题材意义特殊。

Claude Monet
1840-1926
The Chapel of Our Lady of Grace at Honfleur
Signed 'Claude Monet'
Oil on canvas
Dated circa 1864
PROVENANCE
1.Jacques Charles, Paris (circa1918)
2.Lot 98, Hotel Drouot, November 30, 1942
3.Pierre Colle, Paris, (acquired at the above sale)
4.Noortman Master Paintings, Maastricht, Holland
LITERATURE
1.Journal d'un collectionneur, pp.87& 89, Rene Gimpel, Marchand de Tableaux, Paris, 1963
2.The History of Impressionism, p.180, John Rewald,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1973
3.Claude Monet: Biographie et catalogue raisonne, No.35, p.30, vol.l, Daniel Wildenstein, Lausanne, 1974
4.J,B.Jongkind: voorloper van het Impressionisme, p.99, Victrine Hefting, Amsterdam, 1992
5.Monet, Catalogue raisonne, vol.ll, No.35, p.22, Daniel Wildenstein, Cologne, 1996
6.Claude Monet 1840-1926, p.96, Paris, 2010
RMB: 15,000,000-25,000,000


《翁弗勒尔的恩宠圣母教堂》(The Chapel of Our Ladyof Grace at Honfleur)是印象派大师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的早期作品,具有罕见的古典韵致。画面宁静典雅, 透露出莫奈钦佩的巴比松画派画家柯罗(Jean-B a p t i s t e - C a m i l l e C o r o t ,1796—1875)、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的痕迹,也带有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Gustave Courbet,

1819—1877)去华就实的味道。在这幅画中,虽然我们看不到莫奈标志性的淋漓点画,但是他已经注意到从光与色的相互关系中发现前人从未发现的某种光影现象,由此出发去寻找最能充分展现光色变幻的形式。在画面中,教堂屋顶反映着天空的蓝灰色,通过细腻的色泽与丰富的笔触,茂盛的树林彷彿在阳光和微风中婆娑摇曳,虽然画面中空无一人,但还是能够感觉到强烈的生命力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1864年7月15日,莫奈在给巴黎的画家同学巴齐耶(Jean Frederic Bazille,1841-1870)的信中写道:“我的朋友,这里实在是太惹人喜爱了,每一天我都能发现比前一天看到的更美的事物。”莫奈所说的这个地方就是画这幅画的地方翁弗勒尔(Honfleur)。画中所描绘的恩宠圣母教堂(Chapel of Our Lady of grace)是一座复古小教堂,兴建于十七世纪初,位于翁弗勒尔西侧的恩宠高地(Plateau de Grace)上,在上面可以俯瞰城镇和港口的美景,周边森林繁茂。这幅画为我们展现了19世纪60年代这一地带的景貌。

翁弗勒尔曾是法国的重要港口,是英吉利海峡通往塞纳河的咽喉要道。而在艺术史上,由于莫奈等一批画家来翁弗勒尔写生而成了印象派的发源地,享有“印象派画室”的美称。当时在翁弗勒尔的画家群体中有莫奈的啓蒙老师布丹(Eugene Boudin,1824—1898),还有帮助莫奈提升观察力的荷兰画家戎金(Johan BartholdJongKind,1819—891),可以说他们和莫奈共同构成了翁弗勒尔的“前印象派”。莫奈在与这群艺术家的交往中积累成长,创作出了《翁弗勒尔附近的农场》(Farm near Honfleur)、《翁弗勒尔附近的船坞》(Boatyardnear Honfleur)、《安养院的灯塔》(Lighthouse at the Hospice)等风景画。这些作品同《翁弗勒尔的恩宠圣母教堂》一起见证了莫奈如何用色彩捕捉光线的探索历程。

在莫奈的创作生涯中,与《翁弗勒尔的恩宠圣母教堂》同期的很多风景画都采用了较低的地平线设置,这给艺术家提供了开阔的空间去发掘天空转瞬即逝的色彩渐变,为日后更为大胆的色彩实验埋下了伏笔。如果将《日出·印象》看成莫奈辉煌艺术生涯的变奏之作,那么《翁弗勒尔的恩宠圣母教堂》则代表了莫奈光色乐章的前奏。这幅作品不仅是莫奈艺术之旅的早期足迹,而且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图像史料,对重构莫奈完整的创作脉络显得尤为弥足珍贵。


克劳德·莫奈1840 年生于法国巴黎,卒于 1926 年,被誉为“印象派之父”。莫奈是19世纪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印象主义的创立者之一,而且只有他一人终其一生都在坚持印象主义的原则和目标,也是唯一在生前赢得大家认可的印象主义画家。 他是一个不带任何政治色彩的艺术家,其坚定不移的艺术信仰,引导他自己和雷诺阿等同时代的画家们度过不被理解和生活贫困的日子。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他的作品对于理解印象主义的这种特色最为重要。从19世纪中叶以来,作为印象主义画派,它是第一个冲破了文艺复兴传统的束缚,打破了以前陈旧的绘画观念,使西方绘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为现代美术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没有莫奈等人的印象派就没有西方的现代派,他们不懈的追求为其他艺术家开辟了道路。 莫奈的作品与当时法国皇家研究院以及沙龙展上展出的作品大相径庭,在当时,摄影从根本上改变了绘画的作用,以至有些画家哀叹道:从现在起绘画已经死了! 莫奈正是在这个特殊时候出现的,他释放出天才的创造,使得绘画艺术获得了新生,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寻找到艺术发展的新的方向。 如果把印象派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他是求真写实传统艺术的最后阶段,又是孕育现代派艺术的最初萌芽,使我们对艺术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艺术创作有了新的方法,艺术欣赏也有了新的角度。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到文艺复兴所创造的艺术风格已近尾声,而以毕加索、富兰克为代表的分析主义立体派,以及康定斯基、蒙特里安等人的艺术在印象派的沃土中悄悄发芽成长了。


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1841-1919) 风景
签名:左下方‘Renoir’
布面  油画
31×40cm
出版:1.《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作品集》第二卷,安布鲁瓦·沃拉尔编,雷诺阿工作室,巴黎,1918年;
2.《皮耶尔·奥古斯特·雷诺阿作品集》 p345,Alan Wofsy 艺术出版社,1989年。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
Landscape
Signed Renoir (left below)
Oil on canvas
LITERATURE
1.Pierre-Augueste Renoir Paintings Pastels and Drawings, vol.2, A.Vollard, Renoir's Studio, Paris, 1918
2.Pierre-Augueste Renoir Paintings Pastels and Drawings, p.345, Alan Wofsy Fine Arts, 1989

RMB: 2,800,000-4,000,000


“自然的真实性”可以代表两种意义:一种是解剖学家的理解,以及对“深层面”自然精确的、理性的渲染;另一种可以被称为自然的“情绪”真实性。在《风景》这幅画中,雷诺阿或许更加偏向于后者,他绕过了理性,把全部力量直接倾注在了情绪当中。画面隐晦、阴暗,对于周围环境我们近乎丧失视觉和智力上的控制,目光也迅速被这如同漩涡一般的场景吸附进去,人的意志在此时此刻显得不堪一击。席勒感叹道:“自然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不可控的存在,它们自顾自地生存着,遵循着它们自己的永恒定律。”

在《风景》这幅画中,雷诺阿含糊的笔触本身看起来就像是被一阵阵的风所驱动,正好与它吹拂过的风景形式构成了风格和韵律上的完美对应。风景是一个活着的环境,而不是“自然的尸体”(nature morte)。雷诺阿对风景的干扰并不狂暴,他用笔触捕捉住了自然世界看似转瞬即逝的场面,他复活了平面的风景,注入了促使风景自由活动起来的魔力。

然而,为甚么《风景》的场面是这样的动荡不安,却在直觉上对我们并不构成威胁?在普罗旺斯的科莱特,雷诺阿有一间专门为他建造的画室。这个画室更像是一种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折衷。一般情况下,在自然中进行户外写生有一定程度的私人性和隐秘性。画家多半只是在记录那些转瞬即逝的印象时,会激发出一种无论是视觉上的还是情绪上的,更加自然生成的韵律感。而雷诺阿的画室则必须从那种对真实光线的陶醉中走出来,把印象融会贯通在光线受到折减的室内空间中。或许正是这种方式,我们面对这幅作品时,既觉察到了不稳定,又隐隐觉得是可靠的,画面也时刻在这二者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张力。

或者说,雷诺阿带给我们的不仅只是风景,而是一种环境,是一种复合的感觉—光线、颜色、气味、声音、触觉体验的综合体。雷诺阿的颜色看起来是如此的不可思议,让•雷诺阿在他父亲雷诺阿的传记中这样写道:“橄榄树投下的影子常常是紫红色的。它处于持久的动态中,它发出亮光,充满了快乐和生命力。”这提醒我们,自然的情绪真实性,是一种用来证实感觉经验的主观上的真实性,它从客观角度来说是无法得到验证的。作品既是记录自然变化的过程,也可以是记录画家浸入主题的感觉过程。雷诺阿对自然的理解促使他的作品看上去逐渐远离了自然,它变得更抽象、更加情绪化与风格化。他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有着浓郁人类性格特征的自然环境。他也重焕了那种,在传统惯例中已经僵化了的对自然世界的反应的生机。


皮耶尔· 奥古斯特·雷诺阿1841年生于法国上维埃纳的小镇里蒙,1919年过世,是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绘画的领军人物,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他21岁进入美术学校学习,同时师从古典主义学院派画家格莱尔,并由此结识了克劳德·莫奈等艺术家。雷诺阿于1864年开始职业画家生涯,广受好评,屡获佳绩,更为值得称道的是,他的作品很少传递给人痛苦不安的精神感受,即便他本人生活极度困难,或面临年老多病的窘境,但他的画作依然传递着充满阳光,而又积极向上的艺术能量。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1796-1875) 林下小溪图
签名:左下方‘COROT’
布面  油画
58.4×45.1cm
来源:1.贝珂尼姆 ·尤恩家族(1875年);
2.J.K.(1878年5月17日J.K.私人房地产拍卖会第3号拍品);
3.Hollander & Cremetti,伦敦;
4.B.M.丹尼森夫人,伦敦(1927年5月13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第87号拍品);
5.史密斯收藏(购于上述拍卖会);
6.威尔顿斯坦和保罗·罗森博格(于1930年联手购入);
7.爱德华·S·巴伦先生及小姐(1964年4月29日伦敦苏富比拍卖会第68号拍品);
8.赫希尔·阿德勒画廊,纽约(购于上述拍卖会);
9.私人收藏(1983年5月27日纽约佳士得拍卖会第37号拍品);
10.唐纳德·布鲁克曼夫妇,纽约;
11.Household国际公司收藏(1999年5月5日纽约苏富比拍卖会第45号拍品);
展览:1.“1850年以来绘画中的文学与诗歌”,第14号展品,沃兹沃思学会举办,哈特福德市,1933年1月24日-2月14日;
2.“早期及现代欧洲绘画大师作品:威尔顿斯坦画廊展览”,第13号展品,洛杉矶博物馆,1934年6月13日-8月5日;
3.“16世纪至20世纪法国绘画”,第11号展品,威尔顿斯坦,匹兹堡市克拉克大厦少年联盟画廊,1934年11月9日-23日;
4.“巴比松画派的三十三幅画:1830-1878”,第2号展品,Main Street画廊,芝加哥,1964年11月23日-12月24日;
5.“柯罗和他同时代的大师们”,第11号展品,赫希尔 · 阿德勒画廊,纽约,1965年3月30日-4月17日。
出版:1.《柯罗全集》,第二卷,p240,第710号插图(第241页插图),阿尔弗来德 · 罗勃,巴黎,1905年;
2.《柯罗在枫丹白露》,Arts杂志,p39,1965年3月。
说明:经Martin Dieterle和Claire Lebeau鉴定为真迹。

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
1796-1875
A Creek under Wood
Signed COROT (below left of center)
Oil on canvas
PROVENANCE
1.Bernheim-Jeune, Paris (as of 1875)
2.J.K.(and sold, his (or her) estate sale, Paris, May 17, 1878, lot 3)
3.Hollander & Cremetti, London
4.The Hon.Mrs.B.M.Denison, London (and sold, Christie's, London, May 13, 1927, lot 87)
5.Smith collection (acquired from the above sale)
6.Wildenstein and Paul Rosenberg (acquired jointly in 1930)
7.Sir and Lady Edward S.Baron (and sold, Sotheby's, London, April 29, 1964, lot 68)
8.Hirschl & Adler Galleries, New York (acquired from the above sale)
9.Private collection (and sold, Christie's, New York, May 27, 1983, lot 37, illustrated)
10.Mr.and Mrs.Donald Bruckmann, New York
11.Household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ollection (and sold, Sotheby's, New York, May 5, 1999, lot 45, illustrated)
EXHIBITED
1.'An Exhibition of Literature & Poetry in Painting Since 1850', No.14, Wadsworth Atheneum, Hartford, January 24-February 14, 1933
2.'European Paintings by Old and Modern Masters: An Exhibition Arranged by Wildenstein and Company', No.13, Los Angeles Museum, ·June 13-August 5, 1934
3. 'Junior League Gallery, A Group of French Paintings from the Sixteenth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No.11, Clark Building, Pittsburgh, Exhibited by Wildenstein & Co., Inc., November 9-23, 1934
4.'Thirty-Three Paintings of the Barbizon School: 1830-1878', No.2, Main Street Galleries, Chicago, November 23-December 24, 1964
5.'Corot and His Contemporaries', No.11, Hirschl & Adler Galleries, New York, March 30-April 17, 1965
LITERATURE
1.L'Oeuvre de Corot: catalogue raisonné et illustré, vol.II p.240, No.710, illustrated p.241 (drawing by Robaut) Alfred Robaut, Paris, 1905
2."Corot at Fontainebleau," Arts Magazine, p.39, March, 1965
NOTE: The lot was confirmed by Martin Dieterle and Claire Lebeau as authentic.

RMB: 1,800,000-2,800,000


作品作者为法国1 9世纪著名画家柯罗(Jea n - B a p t i s t e -Camille Corot, 1796-1875)。柯罗曾作为学徒在布料店度过其少年时光,多次萌发过改行学画的念头,但直到26岁才真正得到家人支持,开啓其艺术生涯。求学之初,柯罗曾先后向米夏隆(Achille Etna Michallon)和贝尔坦(Jean-Victor Bertin)进行系统的学院式绘画训练。这其间,柯罗深深受益于米夏隆所重视的走到户外、写生自然的工作方法以及贝尔坦所关注的对于新古典主义传统的研习。除了对于传统风景画的研究,柯罗还在老师贝尔坦的鼓励下远赴意大利罗马旅行,先后两次的意大利游学不仅仅使柯罗的绘画技艺臻于完善,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其艺术品味。

柯罗长期以参加沙龙展览为艺术追求,虽然1833年曾获二等奖章,但他的“沙龙之路”时常受到挫折,因这些挫折而导致的几次出走,帮助柯罗完成了艺术上的成长和转变。他从亦步亦趋追随新古典主义风景画模式逐渐转向浪漫主义,直至自成一格,形成一种平淡天真、绝少矫饰的现实主义风格。柯罗对后来的印象派画家,如莫奈(Claude Monnet)毕沙罗(CamillePissarro)、莫里索(Berthe Morisot)等人均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画尺寸与柯罗盛期常见的大多数风景画相彷彿,从风格上看,也是柯罗成熟时期的样貌。构图上一侧以大树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一,另一侧以小树疏密有致地布置于前、中、远景,中间则用被遮掩的溪流和小径引导退后的远方,营造出一个幽邃而深远的空间。地平线设置在较高的地方,而正好在地平线之下,画家表现了一位怀抱婴儿的夫人以及紧贴着妇人行走的儿童,逆光人物可以看出画家不俗的造型能力。画家用自由的色彩将林间幽暗的光线表现得生动、通透,显示出柯罗处理外光的卓越能力。与柯罗同游于巴比松(Barbizon)的同道卢梭(ThéodoreRousseau)曾说:“一位正在浏览风景的散步者是不会注意到他脚下的景物的”,画家在画下本幅作品时,心中想必也是这样想的吧。

该作品左下部有柯罗签名“COROT”字样,并经马丁·迪耶泰勒(Martin Dieterle)和克莱尔·勒博(Claire Lebeau)鉴定为真迹。从其收藏上看, 该作递藏有序, 作品先后收藏于贝珂尼姆· 尤恩家族(1875年)、J.K.(1878年5月17日J.K.私人房地产拍卖会第3号拍品)、

Hollander & Cremetti、B.M.丹尼森夫人(1927年5月13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第87号拍品)、史密斯收藏(购于上述拍卖会)、威尔顿斯坦和保罗·罗森博格(于1 9 3 0年联手购入)、爱德华·S·巴伦先生及小姐(1964年4月29日伦敦苏富比拍卖会第68号拍品)、赫希尔·阿德勒画廊(购于上述拍卖会)、唐纳德·布鲁克曼夫妇、Household国际公司(1999年5月5日纽约苏富比拍卖会第45号拍品)等处。并曾展出于:1933年1月24日-2月14日,哈特福德市沃兹沃思学会举办“1850年以来绘画中的文学与诗歌”;1934年6月13日-8月5日洛杉几博物馆“早期及现代欧洲绘画大师作品:威尔顿斯坦画廊展览”;1934年11月9日-23日,匹兹堡市克拉克大厦少年联盟画廊、威尔顿斯坦画廊举办,“16世纪至20世纪法国绘画”;1964年11月23日-12月24日,芝加哥Main Street画廊,“巴比松画派的三十三幅画:1830-1878”;1965年3月30日-4月17日,纽约赫希尔·阿德勒画廊“柯罗和他同时代的大师们”。  


卡米耶·柯罗1796年生于法国巴黎,1875年卒于巴黎,著名法国画家。 柯罗从学画之初就决心成为一个风景画家,并选择了古典主义风景画家米萨隆和贝尔坦为师。 这两位老师都教导他要精心研究自然,要求他对景写生。不仅要研究形体,而且要研究光线的作用。 柯罗十分听从老师的教诲,并把老师的座右铭 “尽可能仔细地表现你所见到的一切”牢牢的记在心中。 从此柯罗便走上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柯罗一生曾去过意大利、瑞士、荷兰、英国,法国更是遍布他的足迹。 他一生绘制了大量的写生风景画, 在这些画中他努力使用明净的色彩和抒情的调子来描绘自然景色与空气的融合。 此时他也开始描绘农村风景。 直到 1835 年他来到巴比松村,与米勒、卢梭等人结下深厚的友谊。他经历了由城市风景到乡村风景的转变, 从此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绘制抒情梦幻效果般的风景画中,把古典风景画题材用浪漫主义的绘画语言表达出来,创立了典型的柯罗风景画风格,可以说是自成一家。 他善于把自己的丰富想象主观感受同自然界的美丽景色结合起来,他笔下的世界既是真实的又是理想的境界。柯罗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善于把丰富的想象和自然界的美景结合起来,把自然风景和人物活动、形与色巧妙的结合起来,并赋予自然界饱含诗意的崇高壮美的形象,使他的风景画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和神秘感。柯罗的作品一般都是写生与画室创作相结合,通过后期修改加深他对景物的主观感受。 这样不仅没有妨碍画面的真实性,反而使画面更加真实更能打动观众。 柯罗的创新就是伟大的尝试,对风景画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直到晚年他都保持着真实性与抒情性的风格。我们不禁惊叹于柯罗高超的用色手法,神秘奇异的画面效果彷彿带我们进入梦一般的理想境界。 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他的画犹如一首动听的音乐萦绕在我们的耳边,给我们无限的想象。 他的画不仅开创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而且为后人树立了完美的典范,并对后来的印象派绘画有着深远的影响,常常被认为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先驱者并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风景画家之一。


保罗·高更(1848-1903) 树下的两头牛
签名:P Gauguin
布面  油画
1884年作
35.2×27.2cm
来源:1.斯兰多画廊,伦敦;
2.休·沃波尔爵士,伦敦(1924年从上处购得);
3.莱斯特画廊,伦敦,1945年;
4.1958年6月27日罕布尔登子爵在佳士得伦敦拍卖中购得,第39号拍品;
5.阿瑟父子有限公司,伦敦(从上处获得);
6.1963年6月12日,德里克·菲茨杰拉德夫人在苏富比伦敦拍卖中购得,第73号拍品;
7.罗伯特·克拉克,伦敦;
8.塞缪尔·乔瑟弗兹,洛桑,1985年;
9.1992年12月14日匿名买家在巴黎乔治酒店拍卖中购得;
10.1993年6月22日匿名买家在苏富比伦敦拍卖中购得,第34号拍品;
11.日新市艺术博物馆(从上处购得)。
展览:1.“休·沃波爵士(Sir Hugh Walpole)的艺术收藏”,莱斯特画廊,伦敦,1945年4月至5月;
2.“亚瑟父子(Arthur Tooth & Sons)近期收藏”,第10号藏品,阿瑟父子有限公司,伦敦,1958年;
3.“高更作品展”,第30号展品,皮埃尔博物馆,圣日耳曼,1985年10月至12月。
出版:4.《高更》p42,图版105,G·威尔顿斯坦,1964年;
5.《高更作品精选》第一卷p156,图版139(彩图),丹尼尔·威尔顿斯坦,2001年。
著录:6.《休·沃波尔传》p252,p367,R·H·戴维斯,1952年。

Paul Gauguin
1848-1903
Two Cows under the Tree
Signed 'P Gauguin'
Oil on canvas
Dated 1884
PROVENANCE
1.Slendor Gallery, London
2.Sir Hugh Walpole, London (acquired from the above in 1924)
3.Leicester Gallery, London, 1945
4.Viscaunt Hambleden Lot 39, Christie's London, June 27, 1958
5.Messrs.Arthur Tooth & Sons Co.Ltd, London (acquired from the above)
6.The wife of Mr.Derek Fitzgerald, lot 73, Sotheby's London, June 12, 1963
7.Robert Clark, London
8.Samuel Joseph,Lausanne, 1985
9.George Hotel, December 14, Paris, 1992
10.Lot 34, Sotheby's London, June 22, 1993
11.Rixin Art Gallery (acquired from the above)
EXHIBITED
1.'The Art Collection of the Late Sir Hugh Walpole', The Leicester Galleries, London, April-May 1945
2.'Recent Acquisitions', no. 10, Arthur Tooth & Sons, Ltd., London, 1958
3.'Le chemin de Gauguin, Genèse et Rayonnement', p. 30, no. 33 (illustrated in coulour), Musée du Prieuré, Saint-Germain-en-
Laye, October-December 1985
LITERATURE
1.Hugh Walpole , p. 252, p. 367, R.H. Davis, 1952
2.Gauguin , p. 42, pl.105, G. Wildenstein, 1964
3.Gauguin, Premier itinéraire d' un sauvage. Catalogue de l'oeuvre peint (1873-1888), vol. I, p. 156, no. 139 (illustrated in coulour),
D. Wildenstein, Paris, 2001

RMB: 4,800,000-6,800,000


保罗·高更是法国杰出的画家。他从一位业余爱好者开始绘画生涯,早年追随印象派,最终与保罗·塞尚和文森特·梵高并列成为后印象主义三位代表性大师。高更成熟时期的作品具有朴拙的形体和主观的色彩系统,超越了印象主义的写生意味,其原始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画作极具表现力,是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重要先驱。

《树下的两头牛》创作于18 8 4年。这一时期高更在画法上追随印象派画家群体,正努力成为一名职业画家。迫于生活压力,他举家从巴黎搬到鲁昂,刻苦作画,惨淡经营,却并没有期待中的渔获。这幅画便是这一时期的作品。画面总体上保持着印象主义的面貌,尊重观察,注意平衡,但画面的色调、运用补色的方式以及中景富有秩序的小笔触都预示出画家成熟时期的风格。这件画完成以后数年,印象画派的成员们分崩离析,塞尚回老家隐居作画,梵高前往法国南部,高更则受法国移民局宣传的影响,远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希望在那里找到一个原始纯洁之地,以摆脱现代工业社会的压抑。塔希提岛的实际情况并不如预期的那样,

但不论如何,从第一次塔希提之行开始,高更完全超越了印象派的追求,逐渐形成了一种融象征和表现于一体的风格。回顾高更的艺术生涯,《树下的两头牛》所代表的时期,在其风格发展中是一个承前啓后的重要阶段。

《树下的两头牛》流传有序。作为收藏品,曾流转于伦敦、洛桑等各个私人收藏家、画廊和拍卖行之间。最早于1 9 2 4年,由休•沃波尔爵士(Sir Hugh Walpole)从伦敦斯兰多画廊购得。1945年在伦敦莱斯特画廊(Leicester Gallery)展出。1952年该画收录在R.H.戴维斯(R.H. Davis)编《休•沃波尔》一书中。不久之后又回到拍卖市场,在1958年苏富比伦敦拍卖中由亚瑟父子有限公司(Arthur Tooth& Sons Co. Ltd)收购,并于同年在“亚瑟父子近期收藏”(Arthur Tooth& Sons Collection)展中作为第10号藏品与公众见面。1963年再次出现在佳士得伦敦拍卖。1985年,在圣日耳曼皮埃尔博物馆(Pierre Museum)举办的“高更作品展”中展出。近年由日新艺术画廊(Rixin Art Gallery)于1993年在苏富比伦敦购得庋藏。2001年该作品刊登于D.威尔顿斯坦(D. Wildenstein)编《高更作品精选》(elected Worksof Paul Gauguin, vol. 1)第一卷。

保罗·高更向往原始和自然的生活,他希望在原始民族、东方艺术和黑人艺术中寻找一种单纯率真的画风,创造出既有原始神秘意味又有象征意义的艺术。

保罗·高更在对原始和土着民族的艺术作了一番研究之后,开始将对象的轮廓形体加以简化,使用强烈鲜明的大色块,采用单线平涂的手法,形成了一种平面的具有原始意味的艺术风格。保罗·高更还在作品中寄予了对人生及艺术的深刻思索,赋予作品以象征意义。保罗·高更在艺术追求中雄心勃勃,自视甚高,经常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出现。保罗·高更的艺术在单纯和原始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像塞尚和梵高一样,高更也摆脱了模仿自然的传统,在绘画中表现了个人主观的愿望和追求。

保罗·高更的艺术很难让人了解透彻,不像塞尚和梵高的艺术那样亲切实在。这一方面是因为高更常有故作惊人之举,显得高深莫测;另一方面,美术史家和传记作家谈论更多的是保罗·高更非同寻常的生平,而不是他的艺术作品。


1848年保罗·高更出生于巴黎,他的父亲是新闻记者,母亲是一位秘鲁作家的女儿。保罗·高更幼年时全家迁往秘鲁,在那里生活了4年。青年时代的高更当过水手,1871年他进入巴黎一家证券交易所工作,成为一位成功的股票经济人。1873年同丹麦女子佳德结婚,也正是从这一年起,25岁的高更开始业余学画。后来结识了毕沙罗,受到毕沙罗的指导,同时开始收藏印象派画家的作品。1876年保罗·高更的一幅画入选沙龙,这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于是他更加专注于艺术创作,参加了后四次印象派展览。

1883年保罗·高更辞去交易所的工作,成为一名职业画家。但高更的画一幅也未卖出,生活变得十分拮据,只好同妻子和五个儿女迁到丹麦。后来保罗·高更带着一个儿子返回巴黎,生活仍相当贫困,只谋到一份张贴海报的工作,但高更仍然坚持画画,直至彻底同家庭决裂。38岁那年高更曾到法国的布列塔尼省去描绘当地的风土人情,他还去过马丁尼克岛写生,1888年到阿尔同梵高短期合作。19世纪90年代保罗·高更被巴黎文学家推崇为象征派画家。43岁那年高更卖掉部分作品以筹集路费,前往南太平洋岛屿塔希提,在一个小村庄里居住下来。保罗·高更像当地土着居民一样赤足裸身,布衣素食,还娶了一个土着妇女为妻。由于生活贫困,两年后高更回到法国,带回60多幅作品,并依靠一小笔遗产在法国生活了两年。但高更早已厌倦都市生活,于1895年再次来到塔希提岛。这让高更贫病交加,煎熬度日,但是他仍然创作了不少作品。1901年高更迁往另一个小岛——多米尼加岛,最后病逝在那里。像塞尚和梵高一样,保罗·高更也是一位极其孤独的艺术家,他为自己的希望和梦想而努力工作,却很难为人所理解。高更放弃现代文明,在原始民族中寻找单纯和率真的艺术,追求艺术的象征性和神秘感,为以后各种原始主义和象征主义艺术开拓了道路。


乔治·莫兰迪(1890-1964) 静物
签名:Morandi
布面  油画
1949年作
35.5×40.5cm
来源:1.Lionello Venturi收藏,罗马;
2.私人收藏,罗马。
展览:1.“莫兰迪成熟时期作品展”,M.帕斯夸、J.van Geest策划,Tyelers博物馆,哈勒姆,荷兰,1996年3月1日-5月12日;
2.“1922年-1964年:乔治·莫兰迪·的绘画作品”M.帕斯夸策划,斯科拉法尼宫,巴勒莫,意大利,2002年5月3日-6月16日;
3.“乔治·莫兰迪在罗马”,M.帕斯夸,Campaiola艺术工作室,罗马,2003年3月27日-5月27日;
4.“乔治·莫兰迪在意大利:1912至1962年作静物”,国家历史博物馆和艺术美术馆,卢森堡,2005年2月4日-3月13日;
5.“乔治·莫兰迪:静物”,Robilant+Voena及Galleria d’Arte Maggiore画廊合办展览,伦敦,2011年10月12日-11月29日;
6.“颜色的对话-乔治 ·莫兰迪与埃托雷 ·斯帕莱蒂” ,Galleria d’Arte Maggiore画廊,博洛尼亚,2014年10月25日-2015年1月31日。
出版:1.《莫兰迪的成熟期作品》p73,Grafis Bologna,1996年;
2.《乔治·莫兰迪绘画》p93,Edizioni,2002年;
3.《乔治·莫兰迪在罗马》p88,2003年;
4.《乔治·莫兰迪在意大利:1912至1962年作静物》p29,Mazzotta,米兰,2005年;
5.《乔治·莫兰迪:静物》p29,2011年。
6.《莫兰迪画作编目》第二卷1948至1964年,图696,兰贝托维塔利,ELECTA,米兰,1977年-1983年。

Giorgio Morandi
1890-1964
Still Life
Signed 'Morandi'
Oil on canvas
Dated 1949
PROVENANCE
1.Lionello Venturi collection, Rome
2.Private collection, Rome
EXHIBITED
1.'La Maturita di Morandi' , curated by M.Pasquali and J.van Geest, Tyelers Museum, Haarlem, Holland, March 1-May 12,1996
2.'Giorgio Morandi Dipinti 1922-1964' , curated by M.Pasquali, Palazzo Sclafani, Salone delle Bifore, Palermo, May 3-June 16, 2002
3.'Giorgio Morandi nelle raccolte romane' , curated by Marilena Pasquali, Studio d' Arte Campaiola, Rome, March 27-May 27, 2003
4.'Giorgio Morandi et la nature morte en Italie 1912-1962' , Musee National d' Histoire et d' Art, Luxembourg, February 4-March 13, 2005
5.'Giorgio Morandi: Still Life' , exhibition organized in partnership with Galleria d' Arte Maggiore, Robilant+Voena, London,
October 12-November 29, 2011
6.'Giorgio Morandi.Ettore Spalletti.Un dialogo di luce' , Galleria d' Arte Maggiore, Bologna, October 25, 2014-January 31, 2015
LITERATURE
1.La Maturita di Morandi, p.73, Grafis Bologna, 1996
2.Giorgio Morandi Dipinti, p.93, Edizioni, 2002
3.Giorgio Morandi nelle raccolte romane, p.88, 2003
4.Giorgio Morandi et la nature morte en Italie 1912-1962, p.29, Mazzotta, Milan, 2005
5.Giorgio Morandi: Still Life, p.29, 2011
6.Morandi.Catalogo Generale.Volume secondo 1948-1964, No.696, Lamberto Vitali, ELECTA, Milan, 1977-1983
RMB: 8,000,000-10,000,000


第一眼的触觉是平淡,彷彿是晨雾中的物体。或许就在这短暂的几秒钟内,它错失了你的注意。可是如果给它第二次机会,你会发现它比想象中要美,当你慢慢走近,会被它深深吸引,在眼光流转于画布上时,逐渐陷入了某种莫名的空间,安静而渺远,一时间恍惚的错位,似乎见到了画家所见的场景,你成为了他,感知到了他。

乔治·莫兰迪的世界,有着自己的组织方式,他所注意的,不是光影,也不是体积,而是边缘。自文艺复兴到当代绘画,边缘线一直是画家们关注且不断研究的问题。安格尔以擅长描绘边缘线闻名,然而边缘线于他只是获得体积感的手段,从未有人如莫兰迪一般执着于边缘线的描绘,并且呈现出如此微妙且动人的画面。莫兰迪的作品很“薄”,这种薄在油画中是十分不讨巧的做法,视觉体积的厚度与颜料厚度直接相关,缺少覆盖与层次,也意味着将更难表现物体的体积感。他在绘画时刻意减弱了物体色彩的纯度,并且淡化光影对比,使得表现体积与空间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边缘线”上。如果仔细观察这幅作品,其中的每一根边缘线都会有所变化。右侧书本中间的白色区块,靠向外部的边缘稍亮而锋利,内侧的边缘稍暗而略显模糊。于是空间被退了进去,左侧杯子的投影也被巧妙的画出。左侧蓝色条状花纹的杯子是画面的中心,画家在这里加重了色彩的纯度与光影,中间蓝色条纹成为对比最强烈的地方,边缘有力而清晰,在杯子向左右转入内测的时候,边缘开始颤动,最后与背景相融,变得模糊不清。杯子内侧口沿的边缘既灰且淡。略带扭曲的形体并没有削弱它的精准,内在关系的准确更加凸显出画家过人的能力。后部红色的体块边缘抖动,转折模糊,于是位置被推后。

这一切微妙的边缘,在画家轻松的笔触下油然而生,似乎失之偏颇却又理所当然,特立独行却又经典悠远。在以层层厚积的颜料堆砌存在感,巨幅画面博人眼球的作品前,莫兰迪的画作显得如此平淡,甚至险些被误认为初学者。只有对绘画抱有最虔诚的信仰和自甘平凡的勇气的人,才能如他一般作画。没有曲折的生平也没有强烈的观念,他只用作品与世人对话,让我们在此向这位大师致敬。人类绘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万年至1.5万年前,相信尚有在此之前,而未能得到保存或者未被发现的。人类于远古时代便开始绘画,唯一的解释就是它存在于人类的天性之中,是与人类一同衍化而形成的本能。由此,优秀的绘画作品应当是能够符合人类天性的艺术。这也解释了为何好的艺术品可以跨越文化、跨越时间,而被人们所欣赏。然而“美”的定义并不是一个确定项,人们并不会永远肤浅,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增加“美”会变得更加完善与醇厚,正如儿时的蜜糖变成长大后的美酒。随着这个过程的向前推进,“美”的定义将渐渐趋于真理,也就是“道”的境界。这便是大师所能带给我们的啓发。


莫兰迪曾说过:“我本质上就是一位专画静物构成的画家,我的画作交流的是宁静和私密感。我最看重的,是情绪”。对莫兰迪来说,无论在私人生活还是公众场合中,他始终都保持着安静与谦和。1930年至1956年间,他被博洛尼亚美术学院聘为蚀刻画教授。虽然莫兰迪一心希望能够安静地投入艺术创作中,但也难免陷于社会危机与政治动乱,甚至被拘捕囚禁。1948年,经历战乱后的莫兰迪获得了威尼斯双年展的一等奖。这是莫兰迪的绘画生涯中的转折点,当时大量的收藏家与画廊开始收藏他的作品。1949年,就在他的绘画巅峰,莫兰迪创作了这幅《静物》。尽管莫兰迪至此声名鹊起,但他依旧时刻保持着警醒。他将自身安静的生活状态视为自己绘画创作的基本条件:“我从来过的都是一种非常安静而隐退的生活……我唯一希望的东西是获得平和安静,以便工作”。莫兰迪如此平淡的生活状态在我们看来是稀疏平常不过的,但与同时代的画家相比,却是极其的特殊。

为何这幅在意大利法西斯动荡末年绘制的静物小画,在那个时代早就坍塌了之后,仍然会吸引今日的我们?近年来,莫兰迪的回顾展此起彼伏,而这幅作品的出现率又是如此之高,不得不使我们驻足凝视。莫兰迪的作品充斥着文艺复兴早期与现代气息相融合的味道。在对《静物》长久的观看之后,我将目光放置在了带着蓝色花纹的花瓶上。作为有着浓烈的文艺复兴早期色彩的黄色的补色,莫兰迪有意识地选择了蓝色,这标志性的风格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能看见。也正是运用了这种方式,莫兰迪笔下的静物能够一个个清晰地站出来。莫兰迪的色彩上带有安吉利柯修士的虔诚与克制,笔触中也透出乔托式的天真与纯净。传统的静物画家常常以一分为二的方式去把控作品,而他却能对同色系作一分为四的处理。历代画家时常会在绘画作品中不经意地透露出他所擅长的一个方向,就像丢勒的线条与提香的色彩,但莫兰迪的色彩与形式非常理智地平衡于框架中,平衡于他向塞尚学习的几何理念之中。

阿尔贝蒂在《论绘画》中说:“在绘画上也是如此,有限的几个对象足以构成尊严感。我并不喜欢绘画中的贫瘠;但是我也不喜欢没有尊严感的丰富。”莫兰迪同样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即使在一个简单的题材里,一位伟大的画家仍然可以实现让我们即刻产生感动的情感强度和视觉庄严。”能够在描绘丰富情绪之时依旧保持画面的尊严,在于他规律的日常生活与清醒的艺术认知。莫兰迪对作品的售价漠不关心,反而更在意收藏者来自何方。他几乎不接受委托作画,唯一的一幅也仅仅只是同意了委托者想要他绘制的题材而已。如此固执己见的艺术家,固执到用心中温暖的光线,照向了作品。


乔治·莫兰迪 1890 年生于意大利波洛尼亚,卒于1964年。意大利着名的版画家、油画家。莫兰迪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1907 年入波洛尼亚美术学院学画,1930 年至1956 年在该院教授版画。他最初沉迷于印象主义,对塞尚的静物和风景画 颇感兴趣,也模仿过立体主义。在经过兴奋、茫然、探寻后,莫兰迪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探索,以静物画著称,成为 20 世纪最受赞誉的画家之一。


安迪·沃霍尔(1928-1987) 三兄弟
签名:(背)Andy Warhol 82
布面  丙烯、丝网印
1982年作
101.6×203.2cm
来源:Bruno Bischofberger画廊(现藏家直接购自该画廊)
展览:“沃霍尔:大型回顾展”,Bruno Bischofberger画廊,2009年。
说明:Bruno Bischofberger为长期经营安迪·沃霍尔作品之名画廊。
画廊主Bischofberger先生与安迪·沃霍尔交好,沃霍尔与巴斯奎特(Basquiat)的合作即由其促成。该画廊不少波普艺术品直接得自艺术家本人,且是安迪·沃霍尔及波普艺术进入欧洲市场的重要一环。

Andy Warhol
1928-1987
Three Brothers
Signed 'Andy Warhol' and dated on reverse
Acrylic and serigraph on canvas
Dated 1982
PROVENANCE
Galerie Bruno Bischofberger
EXHIBITED
'Big Retrospective Painting', Galerie Bruno Bischofberger, 2009
RMB: 2,800,000-3,800,000


《三兄弟》是20世纪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的代表作品。采用先翻印确定轮廓再使用丙烯颜料涂绘的手法进行制作。沃霍尔是美国后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他不只是视觉艺术家,同时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曲者、出版商,甚至是纽约社交界、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明星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印刷,绘画,电影,多媒体以及行为作品,尤其是其翻制的名人肖像作品,已成为战后欧美流行文化的象征。


安迪·沃霍尔·1928 年生于美国匹兹堡,是捷克移民的后裔,卒于 1987 年。被誉为 20 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他大胆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沃霍尔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曲者、 出版商,是纽约社交界、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明星式艺术家。


安迪·沃霍尔是“艺术反映时代精神”做得最好的艺术家

徐 冰

安迪·沃霍尔与禅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标准化的时代。拜电子传媒所赐,“复数性”成为生活的常规。桌子一样高、电视画面一样斑斓,打开电脑,操作界面在全世界都一样。早在60年代,安迪·沃霍尔就像预言家一样提示了这种趋势。尽管对大多数人,尤其是

美国人来说,安迪·沃霍尔不是那么可爱,但正如徐冰所说,毫无疑问,他是一位思维的大师,艺术的大师、禅智慧的大师。“禅不是哲学,是生活态度。”徐冰对记者说。安迪·沃霍尔深谙这种精神,因此他才像液体一样渗透现代社会的每一次运作。“他是思想型的人,比同代文化人对所处时代的认识高出一筹,并懂得如何把思想通过艺术的语言和生活方式解说出来。”这种解说反映在每一次艺术与社会的交换关系中,交付甚么、得到甚么。1963年,当安迪·沃霍尔还是弗吉尼亚一个默默无闻的穷年轻人,他曾在报上登广告,用作品置换冰箱和家具等生活用品。

安迪·沃霍尔与中国

1983年前后,徐冰第一次在《美术研究》上看到安迪·沃霍尔那件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丝网印作品。“那时关于西方当代艺术的信息很少,一张手心大小的黑白发表物就可以刺激出很多的啓发,一下子就对他的东西发生了兴趣。”从此,他一直非常关注安迪·沃霍尔。到美国之后,徐冰无意中在图书馆发现一张安迪·沃霍尔在长城上的照片,后来又看到了他在天安门广场毛主席像下的照片。“安迪·沃霍尔的泼普受毛泽东的影响很大,但比起毛,他是小巫见大巫。”

安迪·沃霍尔确实来过中国。但那次行程并不愉快,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多少人知道安迪·沃霍尔是谁,这对他来说是个打击。在文化部安排的行程中,包括访问老艺术家李可染等。看完李的作品后,安迪·沃霍尔说:“我想买。”但他指向的却是李可染孩子画的“儿童”画。

记者:二十年来,安迪·沃霍尔对后继的当代艺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徐冰:当下几乎所有的艺术现象,都受到安迪·沃霍尔的影响。比如以杰夫·昆斯。马修·巴尼的艺术,就与安迪·沃霍尔的影响密不可分。观念、行为、涂鸦和后来的新卡通、试验电影都受到他的影响。此外,今天人们对艺术与商业文化和流行文化关系的认识,广告业的走向等,都与安迪·沃霍尔有关。安的艺术思想包含着很多可能性的种子,可以在各种土壤中生长出异样的东西来。

记者:你认为安迪·沃霍尔最宝贵的贡献是甚么?

徐冰:他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当代精神。按照“我们”对艺术的要求,他也是一个“艺术反映时代精神”做的最好的艺术家。安迪·沃霍尔表现的不仅是当代社会的优秀之处,还有它的弊病。他向人们提示时代的本质特征,揭示了当代社会与古典社会质的分界点。在我个人,他的copy和“复数”概念影响至深。对安迪·沃霍尔价值的认识不是从他的某一件作品或某一个行为来判断的,必须把他的工作放在时代和文化的上下文中才被显现出来。旧有的艺术价值概念在他的作品前是不工作的,他把艺术放在无从讨论和消解标准的范围内。安迪·沃霍尔的革命性正来自当代社会的弊病本身,并把这些当作艺术手段,以其人之到还其人之身。他和杜尚一样,都是现代艺术最重要的人物,相当于围棋中的眼位,绕不过去。

记者:现在的美国仍到处充斥着安迪·沃霍尔的印记么?

徐冰:在所有美国艺术家中,关于安迪·沃霍尔的书和文献是最多的,且新书不断。只要提到艺术,特别是美国艺术,几乎都要谈论到他。奇怪的是,很多美国人并不喜欢他,否定他的东西时,又在无休止的谈论他。真实的原因是他代表了美国优略共存的文艺灵魂。安迪·沃霍尔留给后人很多关于艺术的商业化、生产和原作问题的疑问。我的一位朋友是美国安迪·沃霍尔鉴定委员会成员之一。如今世界上有太多安迪·沃霍尔的作品,难于界定。他们的任务是每年一次会议,帮助搞清楚留在世上的安迪作品到底是真是假、属于甚么层次、年代、编号、是否限量、与安迪·沃霍尔的工厂是甚么关系,是丝网印还是手绘,是安迪在世时还是去世后印的等等。世人用艺术的尺度来衡量他的遗产,可他一生做的事都是在搞乱这个艺术的度量衡。这个委员会对藏有大量安迪·沃霍尔作品的藏家和美术馆特别重要,他们的鉴定结果直接涉及到这些人财产的价值。

记者:波谱艺术走到今天,是否到了衰败的尽头?

徐冰:不能这么说。波谱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今天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从社会的结构演变中来,又反过来影响当代。客观的说,整个当代艺术本身都在衰败,但是有价值的艺术家的思想会一直具有影响力,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进程。

记者:安迪·沃霍尔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何影响?

徐冰:中国的政治波谱与艷俗艺术都与安迪·沃霍尔有关系。不同的是,安迪·沃霍尔从商业波谱和社会主义波谱中借用了很多东西,中国波谱艺术家的灵感来自于自身生活经验和文革经验。安迪·沃霍尔 1928 年生于美国匹兹堡,是捷克移民的后裔,卒于 1987 年。被誉为 20 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他大胆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各种复制技法。沃霍尔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曲者、 出版商,是纽约社交界、艺术界大红大紫的明星式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