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珍藏 王室重器——记陈萍旧藏 康熙墨地三彩绣球花太白尊
时间:2014/10/11 作者:西泠拍卖 来源:西泠拍卖
2014西泠秋拍 陈萍旧藏 康熙墨地三彩绣球花太白尊
高:8.7cm 口径:3.4cm 底径:12.6cm  带座高:11.1cm

相关报道:星岛日报,1988年5月25日。

在近现代古玩收藏家中陈萍女士是属于年轻的,但她的瓷器收藏却又是那幺耀眼而夺目。

在一九五六年,在陈萍女士只有二十几岁时,即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一百二十件瓷器,作为上博最大的三位瓷器捐赠者之一,陈萍女士的藏品件件顶尖而珍贵。然在陈萍女士的所有藏品中,当属自藏的《康熙墨地三彩绣球花太白尊》最为珍稀。

太白尊历来为名品,自古难求。太白尊又称太白坛,因模仿酒仙李太白的酒坛而得名,实为文房用品中的水盂,为清代康熙御窑典型器物之一。《匋雅》记述“太白尊惟康窑有之,各色俱备,惟红独多”;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此等尊无巨大者,通体不过数寸耳,除康窑外历朝甚罕仿制,故价值之昂等于拱璧。」陈浏的《陶雅》曾有这样的论述“康熙黑釉之大瓶上画梅花,西人目为三彩,每一只动辄万余金”。我们再证诸《饮流斋》的论说:“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以墨地为最贵……西人嗜此,身价极高,一瓶之值,辄以万金,以怪兽为奇特,人物次之,若花鸟价亦不赀也。”

20世纪50年代,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曾下文在全国各地征集搜寻素三彩器物,但所获甚微。真品康熙素三彩大件在民国时期就已罕见,尤其是康熙黑地素三彩,即便是一件残口的大瓶,当时就价值1万大洋,足见其之贵重。



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中所着:“五彩以描金为贵,三彩以墨色质地为贵”。墨地三彩是康熙三彩中最为名贵的一种、制作时先在器物上施以绿彩,再复施墨釉、即为墨色的,再从以泛紫的深黑笔道勾描花卉,填绘黄、绿、紫、白各色,其笔画纯属、层次分明、刚劲有力、传神自然。康熙三彩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明代成化、正德年间的三彩,也和嘉靖、万历年间的多种色地套叠的传统工艺相映辉,在素胎之上刻画出版纹饰轮廓线,再绘之以图等,涂施彩色釉地,真可谓似精彩绝伦。墨地三彩工艺繁缛之极,故后世殊不敢仿,尤显珍贵。

此件太白尊造型小巧可爱,轮廓饱满,线条优美圆润。秀美怡人,观之令人犹觉淡恬文静,不忍释手。器身绘一黄一紫两朵绣球花卉,穿插有致,婉约活泼。其色彩细腻,明净晶莹,花卉以墨色勾勒,团团簇簇,层次分明。其色黄彩娇艳,紫彩沉静,更有一白色花朵含苞待放,生气十足,白色纯净明亮,在墨地反衬下更显娇嫩。枝叶绿彩清澈若湖水,色彩质地静穆柔和、珠艳明晰。墨彩漆黑光亮、浓墨沉着,光可鉴影。釉质硬朗莹润,发色浑融交错,迷离迤逦,纹饰与釉色浑然一体,仿佛神物,绝妙而难以形容。此器圈足修整圆润,胎质晳白坚致,底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青花款,其款字笔笔有神,顿挫皆见章法,乃典型康熙官窑制式。细细把玩,令人寻味不已。


原配锦缎包装

综上所述,也只不过大概介绍了《康熙黑底三彩花卉太白尊》的点滴。清末民初时期,墨地素三彩器多为欧美诸国所夺,现存极少量的墨地三彩完整件也多已流散至欧美各大博物馆,令国人所憾。查阅文献及各类重要博物馆资料,大英博物馆及欧美诸多重要博物馆虽藏有各类太白尊,但均以豇豆红、白釉、黄釉等为主,并无墨地之器。法国卢浮宫等处陈列有我国康熙墨地素三彩大花觚、大棒槌瓶、大观音尊等,但并无文房类器物。两岸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亦有同类太白尊珍藏,却也未寻到此器之迹。由此推断,此件墨地三彩器在国内外应是绝无仅有,当为孤品。历经百年沧海,流传至今,成为瓷海遗珍、民族瑰宝了。

前文所提陈萍女士在五六年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一百二十件瓷器后,即于五七年赴港定居,并于八九年回国、直至去世,此件太白尊也就一直伴随着陈萍女士。在《海上收藏世家》——“陈萍谈收藏体会”一文中特别提到此件藏品:于1988年以70万港币购于香港,在当时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并刊登于诸多报刊之上,足见此件藏品的珍贵程度。二十六年来,此件珍品并无现身,只留下无尽的念想。在本公司十周年庆典大拍之际,有幸征集到此件陈萍女士旧藏的《康熙墨地三彩绣球花卉太白尊》,相信定会得到各位藏家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