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拍卖:陆镜清——通过对门类的梳理推动艺术发展
时间:2014/03/14 作者: 来源:收藏·拍卖

作为拍卖人,除了要有体力和毅力,最重要是有魄力。2004年,陆镜清这位从小习字的杭州人因为仰慕西泠印社这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的品牌所树立的艺术精神,以及历任社长、社员的艺术高度和人格魅力,他毅然应邀出任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当时缺乏产业的西泠印社如同一张白纸,他憧憬在此之上描绘与西泠印社品牌相一致的产业宏图,在金石书画中,延续百年的西泠学脉,也希望西泠印社原有的文化艺术交流和产业交流之间彼此相互促进和发展,再创西泠新的百年。



记者:从2004年至今,西泠印社拍卖经历了10个年头,您有何感想?

陆镜清:在这10年的发展中,西泠拍卖一直坚守成立时提出的“真乃居先,诚为业本”的经营方针,围绕着“诚信、创新、坚持”,脚踏实地不断提升品牌价值。以中国书画为中心,同时着眼于多领域、多层次的艺术品收藏,不断挖掘新的艺术门类,倡导“艺术融入生活”的藏玩理念。

生活品质的提升需要艺术之美,而艺术只有真正地走进生活,在更广的范围传播,才能体现出它独特的魅力和深层的价值。艺术家唐云十分嗜茶,他平时使用的茶具中,很多都是价值连城的曼生壶。珍藏保护与欣赏使用并不矛盾,以前文人养壶讲究的就是“日品”和“夜枕”,恰恰是在日常茶事中,这种集合了书画、金石、器型美于一体的茶具,把明代文人的审美品格,延续到了艺术家的生活中。在这种生活化的欣赏和使用中,人们的生活品质得以提升。

2013西泠秋拍现场

记者
:西泠拍卖历年来推出过不少具有国内首创意义的新专场,包括历代名砚专场、供石专场、明清毛笔专场、当代玉雕专场、名家漫画专场,一些原本在市场上未被重视的艺术门类通过西泠的拍场也成为收藏焦点,比如西泠推出的名家篆刻专场,去年秋拍推出的外国名人手稿专题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您是出于何种初衷,不断梳理出这些新的艺术门类,并把他们推向市场?其中哪个专场和艺术门类令您感受最深?能否为我们举出一个例子。

陆镜清:艺术之美需要不断发现,艺术的价值需要不断挖掘和传播。哪怕是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器物,如果能用审美的眼光去欣赏,或是加以历史的考量,可能就会发现他们背后不同寻常的意义。通过一个专场的筹备,我们在挖掘每个艺术门类的同时,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这项艺术背后的深层价值。

拿砚台的收藏来讲,作为文房器具大家对砚台并不陌生,以前甚至家家户户都在用。而当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看待,深入挖掘之后就会发现,从石质、刻工、铭文、装饰,以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截然不同的造型风格,带出不同的审美意趣。我们推出这个专场,让它成为一个审美的焦点,人们就会在交流和传播中,了解到以往没有注意到的信息,砚台的内涵和文化艺术价值也不断被重新发现。这种艺术价值的确立,更让砚台雕刻师脱离人们原来所说的工匠身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艺术家。随着人们对传统砚台了解的深入,带动了更多新的优秀的作品出现。我认为这就是我们梳理和推动新艺术门类,并推出新专场的意义。传统艺术在当下不断发展,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生发出新的活力。

拍卖行对艺术门类专场的梳理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我们推出名家漫画专场,首先是让漫画艺术创作迎来新的发展,很多搁笔的艺术家再次拿起画笔开始漫画创作。其次更推动了当下动漫产业的发展。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它的源头就在于漫画艺术的魅力。艺术市场与艺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环扣着一环,不可分割又相互促进。

所以,对新的收藏门类的梳理,站在市场的角度看是开拓了新的业务方向,其背后主要的文化意义在于传播和推动这些艺术门类的发展。

记者:西泠向来在书画和文玩方面占有优势,请问这10年来书画与文玩的市场有何变化?买家的群体有何变化?

陆镜清:随着藏家鉴赏水平逐步提升,书画与文玩板块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就是大家都更注重“文”的方面,更注重作品的深层内容和历史背景。

一方面,旧买家对艺术的理解加深使得他们追求更高层次的艺术作品,不断提高的经济实力也保证了他们的藏玩购买力;另一方面,艺术门类的细分又提升了可投资艺术品的广度,吸引更多新的买家进场。新买家从年龄跨度、文化背景都比第一代买家更丰富,产业分布也更广,以前是来自房地产领域为主,现在包括了各种产业背景,既有制造业也有网络电子商务这样的新兴产业,他们的进入为市场带来了新鲜血液,也促使市场朝着更关注拍品内在价值和生活品位的趋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