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家任伯年是海派主要代表,也是画史上才华横溢的全能画家。任伯年早年曾在宁波、苏州等地学画或兼卖画,同治七年(1868)由萧山转徙上海,从此寓居沪上,以砚田为生,不数年便名重大江南北。他天资高迈,挥毫不辍,精人物、花鸟,山水兼擅,涉笔成趣,莫不高妙。
任伯年(1840~1895) 花卉人物扇册
设色纸本 册页(十二页)
1870、1876、1877、1887、1888、1891、1892年作 18×53cm×12
说明:魏稼孙、李育、吴毂祥等上款。 其中一页为谭组云旧藏。
此帧《花卉人物扇册》共十二开,设色纸本。从册页款识看,多为友人之间交往或应酬之作。根据署有纪年的作品,作画年代从同治九年(1870)任伯年三十一岁至其五十岁开外,跨越逾二十年,耗经时日,当非一时之作,应为后人汇集成册。若按时间为序观览,此册页不仅展现出任伯年多方面的绘画才能,亦大致可窥见其绘画发展之脉络。
任伯年早年以画人物为主。他少时随父任鹤声初学人物写真,早期师费丹旭之法,风格典雅清丽,并受任薰影响,用笔多宗钉头描,上承陈洪绶画风,具有形象夸张奇伟、装饰性强的特色。之后任伯年的人物画线条更为自然,运笔洗练,有新罗山人的笔意韵味。任伯年的肖像画尤为精妙,并能借鉴西画技法,使人物肖像兼备明暗块面感,栩栩如生。综括而言,其人物画具有多种面貌,在继承家学及前人基础上,开拓了传统的表现技法,形成自己的特点。如此件《花卉人物扇册》第一开,作于光绪二年(1876),绘文人高士寻觅幽处,泛舟于浅水崖壁间,线条流利,格调清逸。从上款“梅生仁兄大人雅属即正”来看,此扇面是任伯年为清末扬州画家李育所作。任伯年善画仕女,第十二开所绘仕女小像也是其典型风格。
任伯年的花鸟画造诣尤为突出,三十一岁之后,作花鸟甚多。他受到陈洪绶画风的影响,花卉兼学宋人双钩法,结构严谨,造型优美。任伯年亦注重学习石涛之笔墨,中年以后又临写八大山人墨笔花卉,更为体悟用笔之法,作画参以八大之笔意,自此画风为之转变,同时师法新罗山人,由是脱去早年习气,而趋于奔逸隽永。任伯年的没骨花鸟画善于用水,水色自然交融,他创立了没骨撞彩、破彩诸法,吸纳西洋速写、水彩画法,从而发展了恽南田的技法,具有笔墨流畅、清新明丽的意境。此册页所绘花鸟多用没骨法,水色交融,独得其趣。如此册页之四开,绘牵牛花缠绕于虬曲的老干,鸟儿站立枝上,构图布置得法,妥帖自然,笔法娴熟轻松,营造出和谐明媚充满生机的情调。扇面落款:“仲华仁兄雅属,伯年任颐写。”据任伯年同治十二年(1873)春正月所作“仲华二十七岁小景”肖像图轴上题跋可知,仲华系葛仲华,又名葛惟英,浙江慈溪人,工诗,善玩鼎彝之器物。任伯年现存画迹中,亦有光绪十三年(1887)赠其《猫石图》,可见两人颇有交情。该册页之十一开,以挥洒自如的大写意手法绘各色花卉,穿插配置得宜,从上款得知,当是受晚清金石学家、书论家魏稼孙嘱托所作。再观扇册中其他几开写意花鸟画作品,任伯年创作重视写生,显现出深厚的观察功底与造型写实能力,作画构图多变,色彩明净淡雅,往往能别出新意,具有灵动的生命力。
任伯年四十五岁之后始多作山水,故而山水画流传作品不多,然意境高远。他初来沪上之时,尚不善山水,得力于胡公寿指点,中年以后渐次沉浸于元人水墨之间,并临摹取法石涛笔意,纵意探求。《历代画史汇传补编》称其“山水气韵生动,皴擦多逸致,绝无烟火气”。此扇册中,第六开为背临沈周仿吴镇之作,笔法朴拙放任。第七开从题跋便知该扇面是据石涛诗意所作,以淡墨率笔写意,格调清逸。此两开山水扇页虽是追摹前人,但更多的是加以变化发展,盖任伯年之山水,以纵恣放逸的笔法得石涛笔墨之味,他作画并非拘泥于古人形迹,而多以己意为之。
这件任伯年的《花卉人物扇册》清丽雅静,优美而富有诗意。任伯年的师承是多方面的,他从传统入手,博采诸家之长,甚至吸收民间艺术乃至外来艺术因素,形成新颖生动、豪迈纵放的独特画风。任伯年的绘画富有创新精神,堪称“海上画派”之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