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受云南美术家协会邀请,浙江美术学院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在云南昆明联合举办了《胡善余油画展览》,父亲赴云南。从7月至10月下旬,历时三个多月。
胡善余(1909~1993) 傣女纺织
布面 油画 81×65cm
展览:“胡善余先生从艺六十年油画作品回顾展”,上海,1992年。
出版:《胡善余画集》图58,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年。
说明:
1.本拍品得自艺术家家属。
2.附艺术家家属签名保证书。
举办个人画展是件非常辛苦的事,从挑选参展作品(要从几十年的的作品中挑选不同时期能代表自己风格、表现比较完美的作品)开始,配置画框(因当地展览馆一般都只有玻璃镜框,对油画来说效果不是很好,父亲就尽量配一部分自己的画框,除了不停地比试,挑选合适的尺寸以外,画框的颜色还需要修改使之与画面协调,起到衬托或锦上添花之效果),到编写目录(一幅幅画量尺寸,回忆创作年代,取名,材料),直到装箱托运等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样样都得事必躬亲,既化精力又劳体力,经常忙到半夜一、二点钟,非常之累。
因当时觉得云南是西南边远地区,父亲这次出远门时间可能比较长,毕竟已经是74岁高龄的老人了,妈妈不放心,也陪着一起去了。
在云南,应云南美术家协会盛情邀请,举办了一期美术培训班。因浙江美术学院蜚声海外,又是老教授讲课,学员报名踊跃,最后挑选了40多名学员参加学习。父亲除了在昆明给学员讲授美术知识外,还带学员赴个旧、金平、勐拉等地一边教学一边写生。父亲带学员到了中越边境偏僻的少数民族村寨,因当地的少数民族形象质朴、小姑娘天生丽质,极大地激发了父亲的创作热情。他在那段时间里画了不少各民族的姑娘和小伙子,并且完成了多幅自己感到非赏满意的作品。
云南之行,是一段非常辛苦的历程。在勐拉画画时,父亲给我们的一封信中描述当时的情景,辛苦程度可见一斑。他在信中写道:“每天早出,中午学员回招待所吃饭,就嘱他们带碗饭给我,冷饭凉菜,自然少食。加之天热,汗衫几乎整天湿着。入这村子每天还要提心吊胆过一条索桥,过桥时不独摇摆不定,还有三三两两脚踏竹条都已脱烂,更使人心惊。学员开始打算每天背我过水而去(水不深),但我说:用不着,我有过过灌县索桥的经验,开始有点怕,几天后就可背着画箱安然而过了。不过这是四十年前的事。”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每天背着画箱,画具,踩着摇摆不定、都已烂脱竹条的索桥过河,为了去追求他热爱的事业,这是个何等惊骇的场面!
父亲非常珍惜这次西南边区之行,尽管每天要忍受着一整天的汗衫湿透;尽管中饭只能吃些学员吃完饭后带给他的些许冷饭凉菜;尽管每天入少数民族村寨要颤颤抖抖的过摇摆不定,且脚踏竹条都已烂脱,冒着随时可能跌入河中的危险;尽管经济条件窘迫,住十元一天的招待所都觉得太贵,全国粮票用完,差点断炊;尽管妈妈不慎跌伤,父亲怀着无比牵挂的心情,独自前往中越边境画画。父亲为了他热爱的事业,摆脱外界所有干扰,克服环境所有的困难,全身心地投入他挚爱的绘画艺术中去,如痴如狂,如入无人之地 ,是常人所不可思议的!
我们在杭州每天提心吊胆。当年交流信息没有现在方便、顺畅,父亲出门,一般都有默锲,大约一个星期写封信,告知近况,他知道我们会牵挂,所以会很准时写信,哪怕寥寥数言。在云南有一次竟然20多天没有收到父亲的信,电话也没法打,不知他们到了哪里,急得我们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竟写信去云南美协,询问当时的秘书长陈蜀尧同志。后来才知道,因父亲他们到的地方太偏僻,通信速度太慢之故。当时那个急啊,到现在都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