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隐淡 书香盈架——西泠印社2011秋拍古籍善本专场综述
时间:2011/12/19 作者:杨 柳 来源:西泠拍卖

宋人《曲洧旧闻》中记载过一段趣闻,说的是宋次道家富藏书,且精校雠,士大夫喜读书者,多僦居其侧,以至于他所住的春明坊宅子价格比他处高出一倍。古之文风,可见于斯。原来炙手可热的“学区房”,早在宋代就有了雏形,这虽属笑谈,然时隔千年,人们在衣足饭饱之余,对文化的尊重和渴求,依然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现代人而言,古籍收藏,在盈架展阅之时,也默默传递着一种人文情愫。

本次西泠秋拍的古籍善本专场将在名人题校本,金石类书籍、碑拓,明清版画、精刻本等领域推呈佳品,以飨藏家。

“黄跋”《画鉴》《文房四谱》首现拍场
黄丕烈,被誉为干嘉以来藏书之大宗,经他拣选、题跋过的古籍,即使不是宋元佳椠,也因跋文中丰富的藏书故事、严谨的学术考证,以及版本自身的稀有性而受到后人珍视,故有“黄跋”之称。早在嘉庆年间,黄氏藏书刚刚散出之时,凡有“黄跋”者,每册价格就比未经题跋的贵上十金。历经战火及文化劫难,散落民间的“黄跋”早已稀如星凤,此次现身西泠秋拍的“黄跋”《画鉴》《文房四谱》两部抄本,流传有序,且为近百年来首次发现,与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所藏本可互为印证,跋文内容更是目前辑刻的黄丕烈题跋所未收入的,至为难得。在今年6月召开的“‘黄跋顾校鲍刻’与中国古旧书文化研讨会”中,来自海内外的60余位专家学者对这两部“黄跋”的价值予以充分肯定。关于这两件拍品,前有专文,此不赘述。
另外,民国望汉庐抄校本《论语校议卷三孟子校议四卷》,内有日本著名汉学家藤冢邻的批注120余处,考证甚为精审,亦值得关注。

碑拓古书,金石为媒
西泠印社,缘起金石,此属文人雅好。民国时期,著名收藏家朱翼盦为购宋拓《九成宫醴泉铭》,曾忍痛变卖家藏的沈周、文征明的画作,凑足四千大洋购之,而当时北京的一座四合院也不过七八百大洋。相对晚清民国时期的尊崇地位,如今拍卖市场上碑帖的价格远低于其应有的价值。本次西泠秋拍推出碑帖拓本、金石类书籍的收藏主题,并希望以此为起点,逐步确立自身特色,从古籍善本的角度传扬金石文化,以承古风。

碑拓领域,当以宋拓《定武兰亭序》最为夺目。《兰亭序》允称“行书第一”,真迹已陪葬唐太宗昭陵,后世刻本以“定武”体系为最。此拓墨色沉凝,字口清晰,运刀古雅有致,颇得王羲之遗意。卷前后隔水附蓝纸,装帧与故宫博物院2011年9月举办的“兰亭珍拓展”中所列十余件宋代游似藏本相同。此拓自宋至清,藏印累累,先归南宋丞相游似,继为明初朱元璋第三子朱棡所得,覆入清初安岐、张若蔼两家,嘉道间归藏镇江支方廉,并经钱泳鉴赏。拖尾存二跋,一为清初李世倬评赞,一为支方廉之孙支恒荣过录钱泳跋语,述此帖之来历,据此可知,钱泳当年依所钤藏印,比对梁清标家藏的游相《兰亭》,断此本为游相家物。


黄宾虹藏古鉨印蜕 (局部图)
原印钤盖本 1卷 556×34 cm
参阅:《宾虹草堂玺印释文》,黄宾虹着,吴朴堂编,1958年。

《黄宾虹藏古鉨印蜕》原印钤盖本,全长556cm,内收黄宾虹珍藏古鉨印拓239方,分古鉨(官鉨、私鉨)、白文小鉨、朱文小鉨、秦汉之间印(官印通用印、私印)、汉魏六朝官印、汉玉印、汉私印、战国至汉肖形印等九类,自用印5方,前有宾虹手书印鉨考释13条,“石芝阁抚禊帖”笺纸。黄宾虹不仅在绘画史上声名显赫,对古鉨印的收集和考释同样精研,曾手编《宾虹草堂藏古鉨印》初、二、三集。黄宾虹谢世后,陈叔通从其夫人宋若婴处得鉨印释文稿六册,原收鉨印七百余方,经罗福颐、王福厂审定后选取239方,收录于吴朴堂编定的《宾虹草堂鉨印释文》,印蜕顺序与此卷完全一致,应为出版前的定本,至为难得。汪慎生旧藏。


吴昌硕为郑文焯製印谱 (局部图)
民国钤拓本 1函1册 纸本 29×17.3 cm

《吴昌硕为郑文焯制印谱》一册,每方印文均有郑文焯亲笔评语,亦记述治印之缘起,文人情愫可见于斯。此册为吴昌硕的再传弟子刘伯年所辑,前有王个簃题跋,言为传世孤本,原装原裱。另有郑文焯手迹三开,陈介祺藏金文、陶文拓片三开,且附陈氏印章,当为文人雅爱之物。


吴待秋旧藏散氏盘拓本
民国拓本 1幅 131×67.5 cm
鉴藏印:吴徵之印(白) 袌鋗居士(白) 待秋珍藏(朱) 袌鋗庐(白) 石门吴徵长生安乐(白) 王禔私印(白) 王禔眼福(白) 黄氏(朱) 霭农(朱) 青山农(白) 长乐(白)
说明:吴待秋、黄葆戉、王福厂三家题识。

吴待秋旧藏散氏盘拓本,巨幅精拓,古意盎然,上有吴待秋、黄葆戉、王福厂三家题识。读之可知,黄葆戉先得陈宝琛所赠散氏盘拓本,盘形由钟鼎器传拓名家周康元所拓,吴待秋见后喜甚,于是黄氏索得同时所拓盘文相赠,即此件,然盘形不可复得,故请宝山朱瑞扬悉心颖拓,与黄氏所藏周康元拓本无发毫差,殊可宝也。

此外,还有《两垒轩印考漫存九卷》附吴云信札,姜东舒旧藏、罗玉咸藏拓古镜拓片以及数部金石类书籍、画集,有待宝爱者赏识。

明清版画,艺林奇葩.
中国木刻画的历史可追溯至一千一百多年前的晚唐,然其最成熟耀眼的时期,当属明清两代,其中又以小说戏曲类为盛。民国以来,随着郑振铎等一批学者对版画研究的深入,它所具有的独特艺术价值逐渐为世人所重,而初刻初印之本尤为藏家珍视。

此次秋拍将推出一批明清代表性版画作品。如清康熙间刻本《观音大士慈容五十三现》,此乃清初佛教版画代表之作,白棉纸初印,开本宏阔,扉页钤有光绪进士桂殿华收藏印一枚。


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程甲本)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萃文书屋木活字本 1册 纸本 半框:17.3×11.5 cm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萃文书屋木活字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此为《红楼梦》的首个刻本(程甲本),虽仅存一册,然卷前24幅版画俱全,前图后赞,初刻初印,精美之至。

清咸丰间王氏养龢堂《列仙酒牌一卷》《高士传三卷》,由海派名家任熊绘像,名匠蔡照初操刀上板,一冠一履,莫不运之以精意,被誉为晚清版画艺术后起之秀。此初刻初印本,殊为难得。

明代版画存世甚少,此次上拍的《唐解元仿古今画谱一卷》,明万历至天启间清绘斋刻本,版刻出自徽派名手,诗、书、画三美合一。另有明万历刻《养正图解》,共收精美版画30幅,刻绘细腻,品相完好。此书在清代备受统治者推崇,有武英殿刻本传世,然明代原刻极为少见,惜存下卷。
此外,还有民国彩绘活字本《剡北钱氏宗谱三卷》《里蒋章氏宗谱二卷》,内绘描金彩像,毫发毕现,精美绝伦。据书内藏谱字号可知,这类宗谱当时仅印数部,分予各房珍藏。谱中所载多为珍贵的乡邦文献。

名家旧藏,明清佳椠
古籍收藏,其实就是一个“书因人传”“人以书传”的互动过程,许多乐趣或是遗憾也由此而生。比如此次上拍的明汲古阁刻《挥麈录》全集,为南宋著名史料笔记,有前四川省文物局办公室主任姚德淳题跋,据此可知,此书原存前录四卷、后录八卷,虽经整理重装,亦深以为憾。后姚氏竟从其旧藏中找出所缺者,至此是书全部配齐,并由姚德淳之妻傅文蓉作金镶玉装,以增其美,堪称夫妇合璧之作,当为藏家心赏。

《李太白文集三十卷》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缪曰芑双泉草堂仿宋刻本,极初印。前有“双泉草堂”藏印一枚,推知此书应为缪氏家刻家藏本,极为难得,后经著名学者、原复旦大学外语系教授董问樵(1909-1993)先生收藏。


雷峰塔藏经一卷附姜东舒抄校藏经目录(局部图)
五代吴越开宝八年(975)刻本 1卷 白棉纸·1册 纸本
引首:9×53.5cm 画心:8×210.5cm 跋文:10.5×166.5cm

《雷峰塔藏经一卷附姜东舒抄校藏经目录》,五代吴越开宝八年(975)刻本,白棉纸精印,前有徐邦达题引首,姜东舒题签、题跋并收藏。此经出土时有黄、白两种纸本,白棉纸本尤为珍罕。

此外,本次秋拍还有多部明清佳椠值得关注,如明嘉靖刻本《唐张司业诗集六卷》,十行二十字,四周双边,此六卷本流传极稀,查国内公藏书目,仅上海图书馆有藏。《尚书古文疏证八卷朱子古文书疑一卷》,清乾隆十年(1745)眷西堂精写刻本,初印,书品极佳。此书为尚书辨伪集大成之作,阎氏眷西堂原刊本甚罕,版片至嘉道间损毁严重,存世多见同治六年振绮堂补刊本。